对于那些具有主动工作的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但有些人则需要培养主动工作的习惯。如果你自认为主动工作的精神还不够,那就强迫自己主动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让主动工作成为你的习惯。
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我们的奖赏。
2.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
对于为什么要做到“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通过下面这两点我们就会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所在。
第一、如果长期不使用你的手臂,让它养尊处优,其结果就是使它变得更虚弱甚至萎缩。想让自己的手臂变得更强壮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让它来做最艰苦的工作。
第二、当你养成了“每天多做一点”的好习惯之后,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服务。因此与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优势。
因此,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不仅能锻炼出超凡的技巧与能力,更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将之作为一种机遇。因为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推脱。
每天提前一点儿到公司,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提早到公司,也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你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要记住老板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有时你甚至并不必比别人多做很多,只需一点,就可以使你从众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著名的“多一盎司定律”。是由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而得出的一条结论,该结论指出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一盎司只相当于1/16镑。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导致了结果的天壤之别。
你付出的努力如同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也不会作废,当你需要的时候,它随时都会为你服务,这是你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法则12:注重细节的力量
大到企业,小到个人,细节都是决定成功的关键。一个企业,如果能把握好运营中的细节,做到尽善尽美,那么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强大;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注重细节的实现,把关键的细节做到做好,那么他离成功会越来越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形成细节思维是很关键的,往往一个细节就会成为你的致命弱点,一旦这个细节出现了问题,整个过程就会功亏一篑。
1.不注重细节的代价
国内有一家药厂,准备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他们邀请德国拜尔公司派代表来药厂考察。在进行了短暂的室内会谈之后,药厂厂长便陪同这位代表参观工厂。就在参观制药车间的过程中,药厂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拜尔公司的代表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场景便马上拒绝继续参观,也终止了与这家药厂的谈判。
在这位代表看来,制药车间对卫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作为一厂之主的厂长都能随地吐痰,那么员工的素质可想而知!与这样的药厂合作,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呢?就因为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那位厂长得知造成合作中止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不注意细节,他是不是会后悔不已呢?
不要认为一个小细节别人不会注意,一个小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不经意间所表现出的以下行为:
随手扔出的纸屑,就会让人觉得你缺乏环保意识。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就会让人觉得你缺乏公德。
衣着不整洁,就会让人感到你邋遢。
不经意的一句脏话,会让人感觉你缺乏修养。
相反,与别人见面时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会让人感觉你是一个平易近人、充满爱心、很有修养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生活中如此,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工作中的你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那么,你会从工作获得更多的乐趣,而不会把工作当成难熬的苦役。
2.做好每一个细节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
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商购买车票。她常给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来往于东京、大坂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一件很细的小事,每次去大坂时,坐位总是靠近右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靠近左窗边。经理于是就问小姐其中的原因。小姐笑答到:“车去大坂时,富士山在您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土山的壮丽景色,所以我替您买了不同的车票。”这位小姐的细心,使这位美国经理十分感动,促使他把对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提高了两倍。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家公司的职员都能够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他们打交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正式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其中却蕴藏着成功的必然。细节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只有懂得并重视它的人,才能得到它的垂青,这样的人必将成为最优秀的员工。
3.注重细节,而不是迷信细节
我们说要重视细节,并不是主张去过分迷信细节,不要可以沉溺于细节之中,而忽视了工作的总体方向与大局。作为一个称职的员工,你应该专注于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
过度地重视细节又容易形成片面的判断。有家知名公司在聘用职员进行面试时,故意事先在地板上丢张稿纸之类的东西,用来考察应聘人员的细心程度。这家公司以此来考察应聘者的细心程度,这无可厚非,但让人赶到不可思议的是,从此以后居然有不少其他的公司争相效仿此举。公司管理细化到如此程度,其精神令人称道,但仅凭这一细节来为一个人下定论却又太片面了。
很多人都听说过80/20规则,这一法则指的是一般人总是把80%的时间花费在只产生20%效果的任务和工作上。不知是否注意过,粗心打印的信封和马马虎虎捆扎的包裹,与那些看起来好像是艺术品一样的东西到达的一样迅速?虽然这可能是完美主义者难以接受的一个现实。事实上,一个信封或包裹的美学问题完全不重要。它们与信封或包裹里的内容毫无关系。
对此,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把信封上的字写得更完美,或者将包裹捆扎得更好看;另一个选择是,我们也可以把时间用在从事更重要、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上。后者将为我们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而前者似乎只能满足一下我们的虚荣心而已。
法则13:高效率的去执行
在工作中,你还应注意一些做事的基本原则,掌握了这些方法,将使你的行动更富有效率。
1.没有截止日期的工作,不要期待有成果
如果没有定下期限,就会有“有空就坐”这样暧昧不明的想法。人的惰性就是“反正不记得有事情现在就不做”。
有一种“截止日期心理”的说法,就是“紧急的事情交给最忙的人做”往往会更有效率。因为忙碌的人往往有“什么时候之前要完成什么事情”的概念。提高工作效率,不但更有成就感,同时可以生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2.将所有目标变的更明确
无论你为自己制定了什么样的目标,都应该多角度地仔细考虑。你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
前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总裁刘易斯·沃克,一次接受一位记者有关稳健投资方面的采访。他们聊了一会儿后,记者问道:“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进—步解释。他说:“我在几分钟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有—天’的表述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
“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算出小屋的价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决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是妄想而已。”
如果你制定了远期或近期的目标,一定要把它们具体化,例如:
目标一:参加聚会活动扩展人脉
数据化:“每”月参加“一”次聚会活动,交换“五十”张名片,其后从中选出“十”位有交流诚意的人联络,从中选出“五”人深交。
目标二:有重点地企划书
数据化:以“四十”字乘“三十”行的“两”张A4纸完成企划书。
目标三:言之有物
数据化:自我训练在发言之前以“三百”字归纳结论。
目标四:与不苟言笑的上司加强沟通
数据化:“一”天“一”次逗上司笑。所以“这”星期要准备“三个”笑点。同时“一”星期与上司共进一次午餐。
目标五:提高部署的动机
数据化:准备“三”个激励方案,每个方案不超过“一”万元。
3.把“重点是什么”作为口头禅
在时间管理上,为了更有效率的工作和生活,还应该有“给我重点其余免谈”,或“现在最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是什么”的习惯。这种思考的整理,就是集中思考力的方法。人脑其实是很玄妙,我们不去限制它,会无限制展开漫无目的的思考,所以要随时有“重点是什么”的思考训练。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自动思考”。意思是说,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脑子常想“这下完了”,充满了负面的思考,陷入“想太多”的思考方式中,无法跳脱。相反地,时时养成“重点是什么”的自动思考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杞人忧天。
例如,在与人初次见面时,让脑中状态时时出现:“我和此人会面的重点是什么?”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当工作犯错时,将脑中的状态从“这下要被炒鱿鱼了”的负面思考换成“犯错误是事实,承认错误”的重点式思考,接着思考“如何善后”。
4.只有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问题会找上你
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将事实当作命运,还有一种是把眼前的事实,当作是自己的选择与责任。
这两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不相同,前者会想:“这是宿命,我没办法解决。”后者会想:“只有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问题会找上你。”
5.一鼓作气走最短距离达到目标
不必针对每一件事立刻就埋头苦干,而应先想想达成目标最有效率的方法,然后一鼓作气走最短距离达到目标。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好的效果的典范,就是比尔·盖茨,他建造微软帝国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6.与成功者为友
成功不是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不妨多接触一些成功的人物,接受他们的刺激。只要觉得这个人值得学习,就将“我想和他们见面”的梦想,写在“想做事情表”里面,参加他的演讲会,在会后发问时间里勇敢举手,或透过这个人的著作,了解此人的成功之道。
了解了这些方式,你就应该知道,你不仅仅要养成去执行你的计划的习惯,同时还应该具备去高效率达成你的目标的素质。
法则14:专注于你的工作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来自于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专注于一件事情时的信念。
在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专注于当前正在处理的事情。如果注意力分散,头脑不是在考虑当前的事情,而是想着其他事情的话,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即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进行,做完一件事情就了结一件事情。职场中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不仅养成了专注工作的习惯,而且还把专注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使命。
1.与瞎忙说拜拜
现在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最近怎么样啊?忙不忙?”回答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呵呵,忙啊,就是瞎忙。”是的,看起来大家的确都挺忙的,看看每天早上地铁站人们匆忙的脚步就知道一二了,这是一个高节奏的社会,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也好或者是生存也罢而奔波劳碌着。然而忙归忙,真要问起具体忙了什么,能说得清楚的人还真不多。这正说明现在很多人正处于一种瞎忙的状态,往往注重了工作的数量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工作的质量。这种穷忙、瞎忙的状态也说明了工作的盲目性,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下去,实际上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堆积,这样可能根本不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即使能达到也会走很多弯路。
有人认为,这些人至少做了点事情,总比什么都没做好。而我们则认为比什么都不做还糟。当他们以为他们在做一些事情时,其实他们什么也没做,还比什么都没做更惨。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穷忙、瞎忙说“拜拜”呢?
(1)搞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要得到结果的。我们不会一开始就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去探究手段和技术,而会先自问:我应该做出什么结果?我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作业,减少错误的机会。
(2)懂得说“不”
当别人要求给你任务时,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如果你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你的进度,而且因为你的拖延而影响别人?而如果你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不应该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正在进行的进度。
(3)懂得合作,适时沟通,寻找捷径。
要学会积极的和自己的搭档沟通,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彼此的优势,实现最大的资源优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合作的时代,相互了解,相互协作,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有效的任务。
(4)自我总结,并向“高效”人学习
不要盲目地低头傻干,至少在每月做一个工作总结,看看本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看看周围同样忙碌的同事,是否比自己在相同的时间里却完成了更多的业绩;通过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做好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争取在下一个月中,使工作效率更上一层楼。
跟穷忙、瞎忙说“拜拜”,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要注重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逐渐形成了追求高效工作的思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比原来轻松了很多,但是收获却比原来更多。
2.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没有专注就不能应付生活,生活要求专注,成功更要求专注,头脑必须专注。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不甘平庸,既然选择了自己的目标,就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投入其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