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7900000008

第8章 风暴王山的吃人野火(1)

(美国,1994)

关于自己逃生的事,布拉德·霍夫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的心脏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当时,他的心率到达每分钟200次。他和跟他一起奔跑的另外两名跳伞灭火队员冲上科罗拉多一个陡峭的山脊顶端,而他们身后所有人都烧死了。

大火赶上了跟在他们身后奔跑的山坡上的同事,霍夫估计,火焰足有300英尺高。两分钟内,山火在山上狂奔1/4英里,达到每小时18英里的速度。大火经过之处,扔弃的工具都被完全焚毁了。温度达到2,000度,足以熔化金块或耐火泥。

“大火在我们身下一处小山脊上突然爆发,”霍夫后来说,“人们在对着报话机喊叫:‘跑!跑!快跑!’我离山顶大约150英尺,而山火是在大约10到12秒时间内到达那里的。我跑上山顶,跌倒在地,一气滚下对面的山坡,当我转身时,眼前就是那一面不可思议的火墙。”

霍夫是围困在山火中的49名灭火队员之一,那场山火势头发展之快和火情之巨震惊全国。风暴王山在科罗拉多州格伦伍德泉西边7英里处,14名精英灭火队员被烧死,死在一处陡峭多岩的山坡上。最开始,火本来很小,队员们并没有拿它当回事。他们被烧死的时候,山坡下州际公路上肉眼看得见的地方还有汽车在行驶,山谷里的人站在车库顶上用便携式摄像机观察他们。

布拉德·霍夫跑到山顶的时候,风暴王山上还有其他许多消防队员,但是,他担心自己和其他跟在身后的两名队员是山上仅存的活人。这个想法——而不是火苗——使他感到恐慌。他盲目地狂奔,差不多在一棵树上把自己给撞晕。四周都是火苗,火苗的锋面在追赶着他。发出的呼呼响声震耳欲聋。“完全是火上的狂风战斗机。”这是他后来的描述。他记得,那火光是一种奇怪的血红色,他一边跑,一边为火色所吸引。

跟他一起跑的两名跳伞灭火队员是艾里克·希普克和凯文·艾里克森。希普克烧伤严重,手掌都烧得一条条的肉掉下来。霍夫稍停片刻调整自己,之后带着两个人朝山下跑了约100码远,之后停下来用湿T恤衫包扎了希普克的双手。他们再次朝山下跑的时候,山火已经在以每小时1,000英亩的速度在身后铺开,橡树、矮松、杜松在高热中自发燃烧。

“后来我并没有在噩梦中看到那场火,”霍夫说,“但时常会在半夜醒过来不知所措。有一次我问女朋友她是谁。”

那场大火后来称为“南谷大火”,是7月2号星期六开始燃烧的,当时,格伦伍德泉郊外陡峭的山上遭到雷电袭击。一开始,人们没有怎么注意到它,因为当天干雷电已经在干旱肆虐的全州各地点燃30或40处山火,多一处地方冒出浓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这一处火灾继续发展,促使土地管理局大章克申地区的负责人在7月5日早晨紧急调派一个7人小组,前往山上准备一个称为H—1的直升机降落场,并在风暴王山的一个山脊上开辟一条隔离带。此时,那场山火还只是在山下盖着陡峭排水沟的稀疏的矮松和杜松之间缓缓燃烧。格伦伍德泉可以从东边看到,一处称为“谷溪地产”的高尚住宅开发区在西边一英里的地方。70号州际公路在1,000英尺下的科罗拉多河边延伸,消防队员偶尔能够看到身着色彩鲜明的救生衣的木筏工人在急流中起伏。

土地管理局派来的那个小组工作了一整天,直到链锯出毛病后,他们才被迫下山维修。来自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的8名跳伞灭火队员替换了他们(第二天早晨又派来8名)。换班的人跳伞到达山脊顶部,继续进行开辟隔离带的工作。他们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在乱石遍地的山顶上睡了几个小时。

7月6号早晨,就在天亮前,事件指挥官布奇·布兰柯带领土地管理局的灭火小组沿着陡峭的山坡返回来。到了山顶后,布兰柯跟负责的跳伞灭火员唐·梅基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大约在同时,土地管理局负责大章克申地区的官员又紧急调派了一个小组赶到火场,就是20人的普莱因维尔突击队,那是俄勒冈州火灾协调机构最好的一支灭火队,他们的安全帽上有一个山狗在桔黄火焰上跳舞的徽记。

跳伞灭火队员在主脊上又开辟了另一个直升机降落点H—2,到下午约12点30分,一架运输直升机在山顶安全着陆。普莱因维尔突击队的第一支小分队从机翼底下的下沉气流中钻过,蹲到石头后面去,看着直升机再次飞起来,到山下去接其他的突击队员。他们是按姓氏顺序坐第一趟航班来的:贝克、比克特、布莱彻、布林克雷、丹巴、哈根、霍尔特比、约翰森和凯尔索。这9名突击队员没有等其他队员到来后一起走,他们先下坡,奔向燃烧的山谷。

风暴山的大致布局为南北走向,中央的山脊从8,793英尺的顶峰到达H—2。沿着这条山脊向南半英里是较大一些的降落点H—1。山火是在这些已经被清除过的地方下面的一个陡坡上烧起来的,目前还在缓缓发展。

目前的策略是沿山脊开挖一条宽宽的防火带,并在山坡上开挖较小的一条防火带,以阻止山脊西南侧的火势发展过来。突然起燃的地方将利用直升机喷撒阻燃剂。如果出现问题,灭火队员可在5至10分钟内轻松赶到H—1,钻进第一批避火篷——这是些轻型金属薄片,很像宇宙飞船的防护层,可以使高达600度的高热发生偏转。

“那是个鬼鬼祟祟的可恶的狗东西。”土地管理局的布拉德·霍夫谈到火情最初阶段的情况时这么说。每年夏天,像霍夫这样的消防队员在科罗拉多各地扑灭数以千计的类似山火,到此时,没有任何理由让人觉得南谷之火会有任何不同之处。

下午3点,普莱因维尔突击队的第二拨队员降落在H—2,并开始加宽主隔离带。在山下200英尺处,霍夫在33度斜坡的坡面上用链锯清除灌木丛。这意味着每爬一码远,地面便上升一英尺,跟普通沙丘的坡度差不多。接近顶部的坡度接近50度。他穿着宽松的凯夫拉尔锯工裤,背着装有2加仑重达15磅水的帆布背包,带有一把折叠刀、一些冻干军粮和一些如厕用品。他还带着一顶折叠式避火篷和一把斯迪尔056型链锯,重达10或15磅。尽管他全身携带有不少东西,但假如他朝山顶跑去,也许可以在不到1分钟内赶到,并可以在5至6分钟内赶到H—1。山火很少有以超过每小时一到两英里的速度发展的,而绝大多数消防队员从来没有被迫超出这个速度范围的,更少需要费很大力气从中逃生的。根据传统的火情评估标准,霍夫是相当安全的。

约在3点30分,霍夫开始今天的第二次休息。天非常之热,他已经喝掉了1加仑水。山火在排水地面缓缓燃烧,扑打山火的队员们在他身下几百英尺下面的甘比尔氏栎树林中,那是西部最容易着火的林木之一。他们是普莱因维尔突击队的9名队员和另外12名跳伞灭火队员。

约在3点50分,霍夫和他的助手,就是负责将锯断的灌木清理出隔离带的助手,差不多休息好了,突然间,突击队的负责人宣布大家要撤离。来自一个冷锋的风在加速,是半个小时以前刮过来的一个冷锋,山火重新燃烧起来了。他们接到命令,要回到山顶,等过一阵子再看情况。

整个山坡突然之间引燃的情况是极少见的,但也不是没有听说过。站在H—2附近的地方向西边几英里的地方看去,你可以看到称为城垛山的一座山。1976年,3个人死于那里的一场山火,后来被拍成了一盘教学录像带,称为《情景8号》。风暴王山上的每一个突击队员一定都看过这盘带子。在《情景8号》中,一个突击队正在一场小火的上坡带工作,当时天气非常干燥。火苗引燃了甘比尔氏栎树,并在风力的吹动下朝山上冲去。陡峭的地形使火苗向上煽动,火烧强度立时腾起,这是典型的爆发。四个人陷在火海里,其中三人死亡。幸存者被严重烧伤,他说他们几个人根本没有接到关键的风向变化警告,当时,土地管理局拒绝了这项指责。“那是个地狱,真的,”负责科罗拉多地区栎树及矮松覆盖山区的森林服务处的一位专家说,“那可真他妈的是一个危险地方。”

约在下午4点,疾风吹到山上,将一面火焰之墙向北推移,就在排水区的西面。沿着这条山脊,土地管理局突击队和上普莱因维尔突击队的人开始向安全的H—1赶去。在他们身下,唐·梅基命令他的8名跳伞灭火队员撤往H—1下面一个烧过的地区。之后,他开始横坡朝跟普莱因维尔突击队的9名队员布置在一起的另外3名跳伞灭火队员走去。很明显,没有人告诉他们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梅基找到12名灭火队员只花了几分钟时间,这期间,山火已经越过排水面扑向东边。“我接到了无线电通知,”霍夫说,“之后是疏散命令。”这个命令是山脊线上的布奇·布兰柯发出的,他正在紧急指挥疏散。“这次的警告比上次严厉得多,”霍夫回忆说,“我派助手扛起链锯往山顶上跑,并在普莱因维尔队的人到达我身下看得见的地方的时候用无线电告知他们,说我将赶到安全地带去了。”

突然间,猛烈的西风使危险的火势迫在眼前——哪怕还只是躲藏在密密的灌木丛中——而此时,消防队员们还没有引起高度警惕。“突击队员仍然没有意识到躲藏在他们身后的危险,”霍夫说,“他们慢慢走,工具拿在手上,背包也都背在身上。”霍夫看着他们的时候,一名跳伞灭火队员出现在他身边。“他说,内弟在排水沟那边,他想拍下他的照片。”

那个人就是凯文·艾里克森,而唐·梅基就是他的内弟,现在他在底下有大麻烦了。艾里克森对好相机,结果发现他身下的一切看来都快爆炸了。“通过取景器,我看到他们开始跑动了,他们身后到处都是火,”艾里克森说,“我拍照的时候,布拉德抓住我,使我转过身去。我再回头看一眼,看见一面火墙朝山坡上扑来。”逼近霍夫和艾里克森的是跳伞灭火队员詹姆斯·特拉什和其他12名消防队员,这些人在他身后排成不太整齐的一条线。虽然布兰柯和其他人现在开始在无线电里尖叫起来,“跑!跑!快跑!”特拉什却选择停下来架设避火篷,最后终于死在里面。艾里克·希普克从他身旁跑走,跟上了霍夫和艾里克森,一直朝山上跑。高达300英尺的火焰追赶着他们,在身后发出河流在瀑布上发出的轰鸣声。

在《年轻人与火》一书中,诺尔曼·麦克林写道,死在森林之火中,实际上是体验了三重死亡:首先是跑步的时候双腿不听使唤了,其次是肺部灼痛,最后是身体燃烧的时候。粗略地说,这也是树木燃烧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水被热能排挤出来,之后,树木里面的气体被加热并引燃,最后,纤维素被消耗。再后,除开炭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这一过程通常很慢,每小时燃烧超过几英亩的山火是少见的。例如,南谷之火在头三天里只烧毁了50英亩林木。因此,为什么会在几小时内突然烧掉2,000英亩呢?为什么一面山坡会在一种链式反应中爆发,其速度快到足以赶上半空中飞动的鸟儿?

典型地说,火一般是慢慢发展的,先要将前面的燃料加热——先干燥它,之后引燃它。通常,一个消防队员只要保持行走的速度就可以轻松地赶在火势前面。但有时候,风力、燃料和地形等因素合并起来产生一场大爆发,结果火就在爆发中失去控制。南谷大爆发的一个解释——也是在格伦伍德泉最为流行的一个解释——是说,地势太陡峭了,树木也太干燥,风力极大,所以火苗能够一下子扫遍山坡。这是可能的。其他火灾中的类似情形当然也产生过极端火势。另外一种解释会让人想到一种罕见的现象,叫过热。

一般来说,辐射热能可使挥发性气体(松节油)从矮松及杜松中挤压出来,并在几分钟内使其烧毁。但有时候,因为火灾而产生的灼热气体从陡坡上升起,使长满木材的整面山坡上的松节油全都挤压出来。气体浓密地悬浮在坡面上,当风力与火苗合并起来达到这些气体的时候,它们就会发生爆炸性发展。这就像把煤气炉打开好几个小时后,再拿火柴将厨房点着一样。

处在燃烧边缘上的山坡是一件不太容易及时发现的微妙的事情,但也不一定是完全不可预测的;有很多故事说,曾有一些队员从感觉鬼鬼祟祟的谷地撤出,结果发现大火在身后猛烈燃烧。松节油有一股气味,这也就是普莱因维尔突击队员的幸存者说哪个地方“有问题”的原因。朝西的山坡在夏日太阳的照射下,整个下午都在干燥过程中。热空气从排水沟里抽取上来,就好像是一个开放的暖气管。下午4点左右刮来的大风,使山火在一天最热的时候沿着排水沟上升。松节油已经被烤了好几个小时了,可以想像,它们可以立即点燃整个山坡。

同类推荐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味:沉默的风景

    回味:沉默的风景

    本书是以文化名城为题材的专题散文集,视野广阔,视角独特,结合现实生活场景,力求对游历的各个古城名城进行历史文化的还原,写出各个城市的个性、声色和味道,探求山水景色中的历史意蕴,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价值。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为四辑,第一辑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收录的主要是游记类散文,抒发作者对古迹的追思;第二辑名为“菩提本无树”,主要是记述游览佛教圣地的见闻和对佛教的感悟;第三辑名为“最后的童话”,主要是山水游记,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乐;第四辑名为“寒山寺钟声”,主要介绍所游览的庙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对黄鹤楼、西湖、蓝田等许多游客和读者们观赏、游历或耳闻过的景致,生发出无尽历史追思,也道出胜地所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热门推荐
  • 强撩上榻:帝尊的嗜血狂妃

    强撩上榻:帝尊的嗜血狂妃

    【双强双处1V1绝宠】一代杀神陨落,觉醒异世废材小姐身,从此人生开挂逆袭。欺她者,拔舌剜眼,辱她者,断臂割喉,看谁还敢小瞧她?!嗯,还有那个阴魂不散的男人,乖乖听话,奉上你的……男人强扑上榻,嗓音低沉:“本尊定当奉上毕生精华。”哎哎哎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本文暂停更新。
  •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小狐狸囧囧下凡间,无敌符咒吃货横行,“凹凸曼,凹凸曼,赐予我肉包子、赐予我大鸡腿、赐予我红烧肉……”熙儿不懂世事只懂贪吃,而这样的她萌萌哒可爱无敌,世间经历千奇百怪,魔界妖王?龙宫太子?天界雷神?就连现代歌星都在追她?汗!熙儿对他们可不敢兴趣,她唯独对热乎乎好吃的肉包子最喜欢!
  • 遁形三角

    遁形三角

    钟新明今天要乘机赴京。他怕睡过了头,误了航班,昨天特意嘱托秘书今早打电话叫醒他。秘书讨好地说,那又何必呢,订下午的航班多好,从容一些。秘书是新来的,不清楚钟新明的规矩,他喜欢乘早班飞机,为什么喜欢,钟新明总解释说是图个精神饱满,开飞机的,坐飞机的,都是精神饱满好。其实,他有不为人知的隐情。他妻子三年前因飞机失事去世,航空公司解释说是机械事故,可是小道消息说是飞行员疲劳过度,造成操作失误。
  • 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

    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贴心的幸福:忙忧一族心理能量补给书

    本书涉及现代人所关心的幸福感、家庭、事业、感情等方面,通过贴近生活的各种心理学知识,从专业角度出发,对现代都市人进行心理调控和情绪疏导。文字清新精致,风格更易让大众接受,让人从知识的学习和自我的实际调整中获得美感与幸福感。既是一本心理学读物,也是一本心灵指引书!
  • 解放常州

    解放常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常州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穿越七藏沟

    穿越七藏沟

    目标七藏沟,出发!藏族向导泽仁郎三一声呐喊,十名驴友都兴奋得涨红了脸。时间是2015年9月21日上午10点10分。地点:七藏沟入口——阿翁沟。这是一群来自东北的驴友,一色的户外装束:登山鞋、登山杖、冲锋衣、抓绒衣、保温杯、遮阳帽、太阳镜、魔术巾。这身装备在身,不分老嫩,个个精神焕发。个别女士不是把魔术巾套在脖子上,而是在双眼、鼻孔、嘴巴处剪个洞罩在脸上。这模样有点恐怖,但是绝对防晒。群主雾雨电瞅了瞅,说,哦!挺有创意。在雾雨电眼里,一切为的是顺利走完“地狱”路。第一次听说七藏沟,雾雨电就着了魔似的。
  • 夺名三士

    夺名三士

    何为强者,天下闻名不为强,战无敌手不为强,强者不以正义为名,强者不为大众所知,强者永远在黑暗中,却永远被江湖传颂。我知道的强者,有三个,你呢?
  • 垂光集

    垂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清皇妃玉婉

    大清皇妃玉婉

    皇妃玉婉,清朝又一名曾几何时无限风光的皇妃,却不得不隐退深宫,不问世事。只因她是索额图之孙女。瞧,那一个身穿着如白云般的轻盈飘逸的衣裳的女孩儿――玉婉跪在了额娘的坟头,哭了起来。身后的两个丫鬟站在后面,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就这样,哭着哭着,玉婉就晕在了坟头,急得身后的丫鬟不知所措。“主子,您请用茶!”小李子把一碗茶递给康熙说。康熙沉默了半晌,接过茶,呆呆地说:“朕好像看见孝皇仁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