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900000003

第3章 郝大树的缺陷

郝大树,是个农民。

郝大树,也是个诗人。

但是,他有个缺陷,是个兔唇。吃饭不便,说话吐词不清。一个人的缺陷,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丑陋。一个人的丑陋是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的。人们欣赏的是美,享受的是愉悦。好在郝大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如果生活在城里,不知要投来多少鄙夷的目光。山里的农民是纯朴的,是不在乎郝大树是不是兔唇,是不是丑陋。该称呼他“爷”的仍喊“爷”,该称呼他“叔”的仍喊“叔”,把个兔唇没当回事,饭熟了喊他吃饭喝两盅,没事了找他聊天,唠叨个没完,在乡亲们眼窝子里,他没有那个豁子,他和别人一样健全。但是他自己不这么看,他自卑处下,不愿将这个豁口面对别人,不愿说话不愿走动,总是有意或是下意识地回避他人,他愿意一个人到山上去放牛,听牛吃草,和牛说话,看太阳爬坡,或者巴到一棵粗矮的树上去读楚辞背唐诗宋词,他喜欢过这种孤寂的生活,他选择这种处世方式并不觉得是一种无奈,他乐于这样。他的生活也是清清贫贫的、简简单单的。一顿饭,一棵自种的白菜也可以将就;一身衣,儿孙们不穿了的也可以套在身上御寒。村子里的农民没有哪户活得像他这样清水寡汤的。他这种简单生活有点像梭罗,也有点像庄子,但是又不像。梭罗是与充满物欲世界的抗争,是积极回避喧嚣的世界去过简单的生活,是简单生活的实验,甚至是为了他的传世的《瓦尔登湖》,他在劳动中思索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在劳动中写作。庄子是不愿做官或者做不了官,消极地去过一种简单生活,并在简单的生活之中孕育人生的哲理和天下的大智慧。而郝大树呢,本身就生活在真实的清苦之中,生活在并不做作的简单之中,他是为了回避他的缺陷,回避他心灵中的隐情。他没有梭罗和庄子的智慧。

他的清苦和简单生活孕育了什么呢?

孕育了他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又孕育了诗。

这与梭罗和庄子在精神上也是有相通的东西。

写诗已成为他人生的重要内容。

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民,没有认真地去种他的田,去收获他的包谷、土豆和红薯,却醉心于写他的旧体诗,这让乡亲们难以理解。写诗能赚多少钱?能换来多少大米?如果能交换很多实惠,动脑子花心血也还值,可是一点实惠也没有,一点也改变不了他的景况。倒是诗写得越多景况越差,生活过得越糊涂。特别是已进入老年,还闷头闷脑地想诗歌上的事儿,着实让乡亲们难以琢磨,也让下人们心烦。整天与诗歌鬼混在一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一个农民嘛,就是操心油盐酱醋茶,到地里去多出汗多刨食,其他的那不是农民的本分。乡亲们也想:屈原写诗写出了名堂,千古不朽,成了世界名人,让村里人觉得骄傲,那是因为时代和环境造就了他,也因为他的地位,难道一个农民、一个糟老头子也要让他的诗永远传世吗?也想当个名人吗?难道一个村子里能出几个伟大的诗人吗?当然,他们是不能理解他的,虽然他和其他庄稼人一样,踏实地种地、放牛,收获他的庄稼,也不可避免地有些人情往来,但他已超脱于庄稼地,已进入自由的精神王国,成为诗歌的思想者,这是他乐于耕耘的“庄稼地”,他觉得这样是幸福的。这一幸福的基点是精神的安定和充实,与欲望无关,与屈原无关,与其他人无关。

因为丑陋,他孤独,离群索居;又因为诗歌,他孤独,不问世事。要写诗要保持自己的精神追求,那么相伴的只有孤独。这个农民的孤独,是没有交流的孤独,是思想者的孤独,是自由者的孤独。所以他只有在孤独中写诗。在诗中寄情山水、抒发感情、了悟人生,写一个农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法,用诗弥补缺陷。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并不觉得孤独,因为他和他的诗、他的思想住在一起,和屈原的精神住在一起,和山村美好的景致住在一起。亲人们、乡亲们,你们能了解他的心思吗?

郝大树大约写了三十年的诗,写了两百多首:一些是颂屈原吊屈原的,一些是写乐平里山水风光的,当然也有应景之作。他生活在乡村,过的是恬淡和超然的生活,摆脱了功名利禄的羁绊,所以他的诗经过泥巴和汗水调和,散发出的馨香是一颗颗包谷吐须挂胡了,是山茶花在山涧开放了。他的诗是一个农民发出的肺腑之言。但是发出的声音又高于一个农民的思想。他的诗大都在骚坛诗会上吟咏发表,不过大多请人在台上朗诵,他还是不愿将自己的丑陋在众人面前亮相。他的诗很少登到报刊上去。偶尔在报刊上登一下,也是别人要去发表。从心窝子里讲,他没有发表的欲望。不想扬名,不想成家,纯粹是自娱自乐,能抒写性灵就行。他有自知之明,一个农民能搞出什么样的名堂呢,尤其还是一个有缺陷的农民。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诗写得臭,相反,骚坛诗友倒是都夸他的诗,尊他是骚坛的一杆大旗。

骚坛第一届社长、第二届社长先后仙逝后,诗社和文化部门都想推郝大树为新的掌门人,但考虑他嘴的缺陷,仍犹豫不决。毕竟作为一个掌门人,是要在台面上走动的,还会走出山村和社会和名流打交道。文化部门曾带他走了几家医院,希望能通过手术治疗他的嘴唇,但是因为他年岁已大,医生说这样的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这无疑对他来说还是一个打击的。对这个社长,郝大树并没有孜孜以求,但是他也没有排斥它,也许还是向往的。能当上这个社长也是对他诗歌成就的肯定。现在看来诗歌和嘴唇、社长和嘴唇还是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死了这个萌动的念头吧!让世俗的东西见鬼去吧!做个局外人吧!在山里看老鹰飞、闻桃花香、写乡土诗,岂不悠哉,岂不乐哉!一个有缺陷的人何必在人前去走动丢丑呢?

郝大树又一头扎进孤独里去了。他除了和村里的几个诗人还有密切的往来外,和他人几乎没有了关系。也不大参加一些诗会了,即使他对诗会是多么的渴望。如果是村里几个密友的诗会还是会去的,比如徐正端、李盛良、李国杰、徐宏章、向富昌。本来彼此都相看两不厌,都有说不完的平平仄仄。谁打个招呼,要聚一聚,他怎能不来呢?他会掖上一叠厚厚的诗稿乐悠悠地奔来的。人,天然还是社会的动物,该合群的时候还是要合群的。不过,与什么人往来这是可以选择的,可以自己作主的。

2006年11月,78岁的郝大树死了。这个消息对村民来说并不觉得惊诧,一个普通农民的死,是非常自然和平淡的事情,和屈原的死带给村民的震撼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对村民来说,他们中间只是又走了一个邻居,而不是走了一个诗人,但是对屈原故里的骚坛来说,却是一棵大树倒下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农民诗人告别了骚坛。

我没有想到他去得这样快,我的想法是:抽专门的时间去他家与他好好聊聊,谈谈诗歌,说点人生,为他拍摄一些照片,收藏一些资料,这是我一个文联主席应该做的事情。我虽然很早就认识他,但是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不说话,是因为不愿面对他的丑陋。我觉得我是多么的虚伪,是多么的浅薄啊!内心也一直惴惴不安。一个农民,一个有缺陷的诗人,就可以这样从心底里轻视他吗?

我想见他,也是我油然而起的思绪,一股无形的精神生命在感召我,我突然把他的形象当作了我的父亲。他嘴上的缺陷好像就是我父亲嘴上的缺陷了,不仅不让我厌恶,倒感到亲切了,或者说已忘记了他嘴上的毛病。我想起了庄子笔下驼背、双脚圈曲、没有嘴唇的闉跂支离无脤,虽然形躯丑陋,却有极高的超人的道德修养,反而对芸芸众生有着非凡的感召力。一个人形躯的存在,唯有精神才使其生命绽放异彩!因为丑陋,他在诗中点亮了自己的明灯,在孤寂中找到了思想。

没有见到他,也是我懈怠了。只有他的死,他精神的消逝,才让我警觉、急迫,才让我放下了一切事情、召唤我。我不能再怠慢他的死了。我要为他守灵。

我的心是虔诚的,当我风尘仆仆赶到这个诗人的灵堂前,几位骚坛诗人和村里人都惊愕了:我的身上沾满了泥浆,已经没了城里人的面目。天,下着雨,路上尽是泥泞,我请了个摩托车一路溜溜滑滑从乐平里爬上来,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决心赶到这里来,要为他守灵。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是歉疚?是敬仰?是用心灵来补偿?

当夜,骚坛的诗友围着灵柩为他招魂超度,唱诗班子声音嘹亮,锣鼓喧天,鞭炮繁响。乡亲们为他做了一场“唐祭”,做一场“唐祭”是对死者的最高礼遇、是一场隆重的祭奠。生前他活得窝窝囊囊,死后却死得荣荣光光。我也守在他的灵柩旁,思想着这个逝去的诗人到了那边,不知会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阴间的一切也许恰好相反,阳间风风光光的,到阴间未必好过。赤贫的郝大树到阴间也许会过体面的生活,大鱼大肉的生活,无忧无虑的生活,丑陋的他一定也会变成一个美男子。

郝大树的墓地选在他家门前的那片已荒芜的茶地里。不远,一支烟的工夫。那里是一个朝阳的小岗子,风水极好。前面是远山,左右也都开阔。四围是高低参差的松、柏、栗林。

昨晚还秋雨淋漓,早晨却意外放晴。天,痛痛快快哭过一场后,颜面清朗开来。橘红的阳光把小岗子抹上了薄薄的一层,纯洁的雾这里一团,那里一团,漂漂浮浮。只要没入土,郝大树还是这个世界的人,只是他的魂灵消散了,进入天堂。诗人们最后还能看一眼他僵硬的面容和那个豁口。一旦入土,就真的去了阴间。

骚坛诗人们聚在岗子上,掘地,劈石,搬来水泥砖,在早饭之前要将郝大树埋进地里。诗人们昨晚都没有合眼,闹夜,打丧鼓。雨也下了一夜。诗人们心里都有一种难言的凄怆。他之前,走了一个一个的诗人,现在他也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骚坛社长黄琼昨晚为郝大树致的悼词,早晨都还在他们的心头萦绕。

诗人们将棺材缓缓放入墓穴,用土石一层一层掩上去,四周再用石块石条和水泥砖垒砌隆起,郝大树的坟墓就这样竖起来了。这是诗友们为郝大树建造的新家。是创作的最好的作品,蕴含了诗友们丰富的情感和创造力。从一个屋场到一片山岗,虽然只换了个场景,两个世界却迥异不同。不知,他进入地下的世界后,还会写诗吗?

锣鼓敲响,鞭炮齐鸣。诗人们将花圈一一插在墓上,将一叠叠纸冥钱放在墓前焚烧,这是人间送给阴间的纸币,都是亿元大票。郝大树一生受穷、丁丁当当,哪见过这样的大票。不料进入阴间,却做了个大款,真正抵达极乐世界去了,脱离了做一个诗人的苦海和一个农民的艰辛。我站在他的墓前想:一个诗人在人间能够得到什么?穷困、孤寂、还有一些诗篇和思想。其实他脱离了苦海是一种幸福。烟雾缠绕着诗人们,愁绪也还聚集在人们的心头。太阳却开始温暖地照耀着这块地方,阳光从树丛中一圈一圈飘渺而来。

最后的告别是诗会。诗人们掏出了自己的诗作。还是徐正端第一个上场。这是徐正端的荣誉,不论什么场合,诗人们都要把他推到前面。他是诗社的名誉社长,有高高的威望。

文星陨坠兮泪汪汪,弃我咏友兮归西方。

幕君造诣兮孰能比,文章洒洒兮带泥香。

长年尽日兮荷耒耜,夜伴月魂兮录缣缃。

大树摧折兮骚坛损,冀尔后秀兮吐芬芳。

我看到了徐正端肿胀的眼睛。他特意为最好的诗友写下了这首骚体诗。他也八十多岁了,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年年与病魔斗争着。郝大树的死,让他充满了悲凉。他在郝大树墓前吟完诗作,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仿佛伤悲着自己的未来。

骚坛诗社不老翁,创办骚坛立丰功。

屈子高风定日月,纵死依然受人崇。

这是徐金发的诗。他刚学会写诗,还只参加过几次端午诗会和中秋诗会。这是早晨他想的几句诗,太阳还没出来时想的几句诗。他一边在村电站上班,一边种自己的庄稼,写诗是跟社长黄琼学的。

骚坛社长黄琼向郝大树的墓碑三鞠躬,怅然若失,神情凄然,他说:自从谭光沛、杜青山两位诗人去逝后,李盛良、李国杰、郝大树、徐正端算是骚坛余下的四根台柱子了。去年,同样在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李盛良也逝去了,现在徐正端诗人也病了,李国杰诗人也八十多岁了,一个一个的病逝,一个一个的苍老,让我对骚坛充满了忧虑,三闾的天空是这样的沉闷啊,昨晚我写了首词,是献给郝大树诗人的最后礼物。

阴雨连绵,秋风送冷,潇潇荷叶凄凄。叹人生苦短,郝老归西。不写悲秋无奈,无奈是先贤殂兮。伤心也,骚坛诗社,又失良师。

思量,屈原故里,为纪念忠魂,承继遗辞。算历经千古,矢志不渝。文化熏陶特色,酿成为华夏珠玑。巨才崩,文星陨落,往后谁知?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本书稿为中原与闽台关系丛书中的一种,主要关注点为豫台两地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全书共六章,介绍了豫台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两地大学生交流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自2011年至2013年两地大学生实际交流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展望。该书对加强两岸同胞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是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对增加台湾青少年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了解,从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一定的意义。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窃法剑皇

    窃法剑皇

    联盟已死,取而代之的是继承了联盟设定的全息网游《无垠》。骨灰级LOL玩家高恒初入无垠时就表示,全世界就像一个大鱼塘。高恒:那天我正准备到游戏里虐菜,跟着就被脏东西黏住了。龙傲天:咳咳打扰了,是我在玩一个寄生游戏,你只要稳住别死就行。……这是一个高恒被养成2代目龙傲天,然后在游戏和现实中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低俗故事。当然,它可不仅仅是个游戏。(窃法是小挂,无敌是大挂,书名叫做:体内有只龙傲天)
  •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病娇公子宠妻日常

    她是飞扬跋扈有名的女纨绔,明明是将军府之女,却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他是刑部尚书之子,天生的天才贵公子,偏偏却因为一片薄荷叶费尽心机谋划。“姑娘原来喜欢这种梁上公子之乐。”“那也要公子花容月貌,才色双全呀。”
  • 无敌狮王

    无敌狮王

    从来没有哪一种疆界像动物王国一样让我们自由驰聘,也从来没有哪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可以如此:轻松、贴心、灵动。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带你到无边旷野中,与动物进行亲密的交流与互动丰富的知识,有趣的故事一册在手,快乐无穷!
  • 一等特工:凤行天下

    一等特工:凤行天下

    她?薄情特工,代号S!护异宝,遭背叛,谁知穿越成废材。历经磨难,涅磐重生!且看灵脉全毁的傻女,如何成为人人闻风丧胆的魔女!凤凰转世?她誓要凤鸣九天!辣手掌握杀生大权,冷漠如斯坐观天下,唯我独尊!【读者群:﹏葵花殿堂°548738502;微信公众号:kuiqi77】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追爱总裁:萌妻酷宝揽入怀

    追爱总裁:萌妻酷宝揽入怀

    五年沉淀,再度归来,他步步紧逼,她一退再退……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她咬咬牙,转身投向别人的怀抱。“呵,女人,想带着我的儿子嫁给别人?你的胆子很大嘛。”某总裁眸光危险。某女人勾唇一笑,语带挑衅,“其实我的胆子还可以更大一点。”“不怕告诉你,这里还揣着你闺女。”
  •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本书选取了父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父亲。全书从多个方面入手,为父亲教育孩子提供了诊断、指导,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我国职业篮球法律范问题的研究

    我国职业篮球法律范问题的研究

    本书对我国职业篮球的法律现状、现状的法律问题以及亟待完善的假设提出,做出综合、全面、客观地总结。
  •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朝闻道 夕不甘死:王朝闻传

    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的成长经历。王朝闻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学习,从一名雕塑家慢慢成长为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他对艺术的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勤俭节约的一生,处处显出大师风范。
  • 百雀啼棪

    百雀啼棪

    雀灵山,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化其脾脏而成,混沌将尽时一金羽孔雀落栖与此,从此山中百雀啼鸣;女娲与伏羲游历至此诞下一女婴,恰逢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万波倾,女娲托女于金羽孔雀,后女娲以身补天,伏羲匿迹。小剧场:雀南栖看看手里的屎布又看看盆里玩水玩的咯咯笑的娃娃,无奈的撇撇嘴,想着这娃娃长大了得多淘气,这般惹人怜爱,奈何又折了母君,失了父君。雀南栖洗着屎布时又想到这教育问题可得好好抓抓,咱们不抓别的,只抓功夫就好了,雀灵山的人可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后来啊,雀南栖看着碧波潭里安静的红衣女子总是想那个在水里笑的咯咯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