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900000003

第3章 郝大树的缺陷

郝大树,是个农民。

郝大树,也是个诗人。

但是,他有个缺陷,是个兔唇。吃饭不便,说话吐词不清。一个人的缺陷,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丑陋。一个人的丑陋是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的。人们欣赏的是美,享受的是愉悦。好在郝大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如果生活在城里,不知要投来多少鄙夷的目光。山里的农民是纯朴的,是不在乎郝大树是不是兔唇,是不是丑陋。该称呼他“爷”的仍喊“爷”,该称呼他“叔”的仍喊“叔”,把个兔唇没当回事,饭熟了喊他吃饭喝两盅,没事了找他聊天,唠叨个没完,在乡亲们眼窝子里,他没有那个豁子,他和别人一样健全。但是他自己不这么看,他自卑处下,不愿将这个豁口面对别人,不愿说话不愿走动,总是有意或是下意识地回避他人,他愿意一个人到山上去放牛,听牛吃草,和牛说话,看太阳爬坡,或者巴到一棵粗矮的树上去读楚辞背唐诗宋词,他喜欢过这种孤寂的生活,他选择这种处世方式并不觉得是一种无奈,他乐于这样。他的生活也是清清贫贫的、简简单单的。一顿饭,一棵自种的白菜也可以将就;一身衣,儿孙们不穿了的也可以套在身上御寒。村子里的农民没有哪户活得像他这样清水寡汤的。他这种简单生活有点像梭罗,也有点像庄子,但是又不像。梭罗是与充满物欲世界的抗争,是积极回避喧嚣的世界去过简单的生活,是简单生活的实验,甚至是为了他的传世的《瓦尔登湖》,他在劳动中思索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在劳动中写作。庄子是不愿做官或者做不了官,消极地去过一种简单生活,并在简单的生活之中孕育人生的哲理和天下的大智慧。而郝大树呢,本身就生活在真实的清苦之中,生活在并不做作的简单之中,他是为了回避他的缺陷,回避他心灵中的隐情。他没有梭罗和庄子的智慧。

他的清苦和简单生活孕育了什么呢?

孕育了他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又孕育了诗。

这与梭罗和庄子在精神上也是有相通的东西。

写诗已成为他人生的重要内容。

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民,没有认真地去种他的田,去收获他的包谷、土豆和红薯,却醉心于写他的旧体诗,这让乡亲们难以理解。写诗能赚多少钱?能换来多少大米?如果能交换很多实惠,动脑子花心血也还值,可是一点实惠也没有,一点也改变不了他的景况。倒是诗写得越多景况越差,生活过得越糊涂。特别是已进入老年,还闷头闷脑地想诗歌上的事儿,着实让乡亲们难以琢磨,也让下人们心烦。整天与诗歌鬼混在一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一个农民嘛,就是操心油盐酱醋茶,到地里去多出汗多刨食,其他的那不是农民的本分。乡亲们也想:屈原写诗写出了名堂,千古不朽,成了世界名人,让村里人觉得骄傲,那是因为时代和环境造就了他,也因为他的地位,难道一个农民、一个糟老头子也要让他的诗永远传世吗?也想当个名人吗?难道一个村子里能出几个伟大的诗人吗?当然,他们是不能理解他的,虽然他和其他庄稼人一样,踏实地种地、放牛,收获他的庄稼,也不可避免地有些人情往来,但他已超脱于庄稼地,已进入自由的精神王国,成为诗歌的思想者,这是他乐于耕耘的“庄稼地”,他觉得这样是幸福的。这一幸福的基点是精神的安定和充实,与欲望无关,与屈原无关,与其他人无关。

因为丑陋,他孤独,离群索居;又因为诗歌,他孤独,不问世事。要写诗要保持自己的精神追求,那么相伴的只有孤独。这个农民的孤独,是没有交流的孤独,是思想者的孤独,是自由者的孤独。所以他只有在孤独中写诗。在诗中寄情山水、抒发感情、了悟人生,写一个农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想法,用诗弥补缺陷。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并不觉得孤独,因为他和他的诗、他的思想住在一起,和屈原的精神住在一起,和山村美好的景致住在一起。亲人们、乡亲们,你们能了解他的心思吗?

郝大树大约写了三十年的诗,写了两百多首:一些是颂屈原吊屈原的,一些是写乐平里山水风光的,当然也有应景之作。他生活在乡村,过的是恬淡和超然的生活,摆脱了功名利禄的羁绊,所以他的诗经过泥巴和汗水调和,散发出的馨香是一颗颗包谷吐须挂胡了,是山茶花在山涧开放了。他的诗是一个农民发出的肺腑之言。但是发出的声音又高于一个农民的思想。他的诗大都在骚坛诗会上吟咏发表,不过大多请人在台上朗诵,他还是不愿将自己的丑陋在众人面前亮相。他的诗很少登到报刊上去。偶尔在报刊上登一下,也是别人要去发表。从心窝子里讲,他没有发表的欲望。不想扬名,不想成家,纯粹是自娱自乐,能抒写性灵就行。他有自知之明,一个农民能搞出什么样的名堂呢,尤其还是一个有缺陷的农民。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诗写得臭,相反,骚坛诗友倒是都夸他的诗,尊他是骚坛的一杆大旗。

骚坛第一届社长、第二届社长先后仙逝后,诗社和文化部门都想推郝大树为新的掌门人,但考虑他嘴的缺陷,仍犹豫不决。毕竟作为一个掌门人,是要在台面上走动的,还会走出山村和社会和名流打交道。文化部门曾带他走了几家医院,希望能通过手术治疗他的嘴唇,但是因为他年岁已大,医生说这样的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这无疑对他来说还是一个打击的。对这个社长,郝大树并没有孜孜以求,但是他也没有排斥它,也许还是向往的。能当上这个社长也是对他诗歌成就的肯定。现在看来诗歌和嘴唇、社长和嘴唇还是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死了这个萌动的念头吧!让世俗的东西见鬼去吧!做个局外人吧!在山里看老鹰飞、闻桃花香、写乡土诗,岂不悠哉,岂不乐哉!一个有缺陷的人何必在人前去走动丢丑呢?

郝大树又一头扎进孤独里去了。他除了和村里的几个诗人还有密切的往来外,和他人几乎没有了关系。也不大参加一些诗会了,即使他对诗会是多么的渴望。如果是村里几个密友的诗会还是会去的,比如徐正端、李盛良、李国杰、徐宏章、向富昌。本来彼此都相看两不厌,都有说不完的平平仄仄。谁打个招呼,要聚一聚,他怎能不来呢?他会掖上一叠厚厚的诗稿乐悠悠地奔来的。人,天然还是社会的动物,该合群的时候还是要合群的。不过,与什么人往来这是可以选择的,可以自己作主的。

2006年11月,78岁的郝大树死了。这个消息对村民来说并不觉得惊诧,一个普通农民的死,是非常自然和平淡的事情,和屈原的死带给村民的震撼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对村民来说,他们中间只是又走了一个邻居,而不是走了一个诗人,但是对屈原故里的骚坛来说,却是一棵大树倒下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农民诗人告别了骚坛。

我没有想到他去得这样快,我的想法是:抽专门的时间去他家与他好好聊聊,谈谈诗歌,说点人生,为他拍摄一些照片,收藏一些资料,这是我一个文联主席应该做的事情。我虽然很早就认识他,但是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不说话,是因为不愿面对他的丑陋。我觉得我是多么的虚伪,是多么的浅薄啊!内心也一直惴惴不安。一个农民,一个有缺陷的诗人,就可以这样从心底里轻视他吗?

我想见他,也是我油然而起的思绪,一股无形的精神生命在感召我,我突然把他的形象当作了我的父亲。他嘴上的缺陷好像就是我父亲嘴上的缺陷了,不仅不让我厌恶,倒感到亲切了,或者说已忘记了他嘴上的毛病。我想起了庄子笔下驼背、双脚圈曲、没有嘴唇的闉跂支离无脤,虽然形躯丑陋,却有极高的超人的道德修养,反而对芸芸众生有着非凡的感召力。一个人形躯的存在,唯有精神才使其生命绽放异彩!因为丑陋,他在诗中点亮了自己的明灯,在孤寂中找到了思想。

没有见到他,也是我懈怠了。只有他的死,他精神的消逝,才让我警觉、急迫,才让我放下了一切事情、召唤我。我不能再怠慢他的死了。我要为他守灵。

我的心是虔诚的,当我风尘仆仆赶到这个诗人的灵堂前,几位骚坛诗人和村里人都惊愕了:我的身上沾满了泥浆,已经没了城里人的面目。天,下着雨,路上尽是泥泞,我请了个摩托车一路溜溜滑滑从乐平里爬上来,路上不知摔了多少次。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决心赶到这里来,要为他守灵。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是歉疚?是敬仰?是用心灵来补偿?

当夜,骚坛的诗友围着灵柩为他招魂超度,唱诗班子声音嘹亮,锣鼓喧天,鞭炮繁响。乡亲们为他做了一场“唐祭”,做一场“唐祭”是对死者的最高礼遇、是一场隆重的祭奠。生前他活得窝窝囊囊,死后却死得荣荣光光。我也守在他的灵柩旁,思想着这个逝去的诗人到了那边,不知会过一种怎样的生活。阴间的一切也许恰好相反,阳间风风光光的,到阴间未必好过。赤贫的郝大树到阴间也许会过体面的生活,大鱼大肉的生活,无忧无虑的生活,丑陋的他一定也会变成一个美男子。

郝大树的墓地选在他家门前的那片已荒芜的茶地里。不远,一支烟的工夫。那里是一个朝阳的小岗子,风水极好。前面是远山,左右也都开阔。四围是高低参差的松、柏、栗林。

昨晚还秋雨淋漓,早晨却意外放晴。天,痛痛快快哭过一场后,颜面清朗开来。橘红的阳光把小岗子抹上了薄薄的一层,纯洁的雾这里一团,那里一团,漂漂浮浮。只要没入土,郝大树还是这个世界的人,只是他的魂灵消散了,进入天堂。诗人们最后还能看一眼他僵硬的面容和那个豁口。一旦入土,就真的去了阴间。

骚坛诗人们聚在岗子上,掘地,劈石,搬来水泥砖,在早饭之前要将郝大树埋进地里。诗人们昨晚都没有合眼,闹夜,打丧鼓。雨也下了一夜。诗人们心里都有一种难言的凄怆。他之前,走了一个一个的诗人,现在他也走了,下一个会是谁呢?骚坛社长黄琼昨晚为郝大树致的悼词,早晨都还在他们的心头萦绕。

诗人们将棺材缓缓放入墓穴,用土石一层一层掩上去,四周再用石块石条和水泥砖垒砌隆起,郝大树的坟墓就这样竖起来了。这是诗友们为郝大树建造的新家。是创作的最好的作品,蕴含了诗友们丰富的情感和创造力。从一个屋场到一片山岗,虽然只换了个场景,两个世界却迥异不同。不知,他进入地下的世界后,还会写诗吗?

锣鼓敲响,鞭炮齐鸣。诗人们将花圈一一插在墓上,将一叠叠纸冥钱放在墓前焚烧,这是人间送给阴间的纸币,都是亿元大票。郝大树一生受穷、丁丁当当,哪见过这样的大票。不料进入阴间,却做了个大款,真正抵达极乐世界去了,脱离了做一个诗人的苦海和一个农民的艰辛。我站在他的墓前想:一个诗人在人间能够得到什么?穷困、孤寂、还有一些诗篇和思想。其实他脱离了苦海是一种幸福。烟雾缠绕着诗人们,愁绪也还聚集在人们的心头。太阳却开始温暖地照耀着这块地方,阳光从树丛中一圈一圈飘渺而来。

最后的告别是诗会。诗人们掏出了自己的诗作。还是徐正端第一个上场。这是徐正端的荣誉,不论什么场合,诗人们都要把他推到前面。他是诗社的名誉社长,有高高的威望。

文星陨坠兮泪汪汪,弃我咏友兮归西方。

幕君造诣兮孰能比,文章洒洒兮带泥香。

长年尽日兮荷耒耜,夜伴月魂兮录缣缃。

大树摧折兮骚坛损,冀尔后秀兮吐芬芳。

我看到了徐正端肿胀的眼睛。他特意为最好的诗友写下了这首骚体诗。他也八十多岁了,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年年与病魔斗争着。郝大树的死,让他充满了悲凉。他在郝大树墓前吟完诗作,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仿佛伤悲着自己的未来。

骚坛诗社不老翁,创办骚坛立丰功。

屈子高风定日月,纵死依然受人崇。

这是徐金发的诗。他刚学会写诗,还只参加过几次端午诗会和中秋诗会。这是早晨他想的几句诗,太阳还没出来时想的几句诗。他一边在村电站上班,一边种自己的庄稼,写诗是跟社长黄琼学的。

骚坛社长黄琼向郝大树的墓碑三鞠躬,怅然若失,神情凄然,他说:自从谭光沛、杜青山两位诗人去逝后,李盛良、李国杰、郝大树、徐正端算是骚坛余下的四根台柱子了。去年,同样在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秋天,李盛良也逝去了,现在徐正端诗人也病了,李国杰诗人也八十多岁了,一个一个的病逝,一个一个的苍老,让我对骚坛充满了忧虑,三闾的天空是这样的沉闷啊,昨晚我写了首词,是献给郝大树诗人的最后礼物。

阴雨连绵,秋风送冷,潇潇荷叶凄凄。叹人生苦短,郝老归西。不写悲秋无奈,无奈是先贤殂兮。伤心也,骚坛诗社,又失良师。

思量,屈原故里,为纪念忠魂,承继遗辞。算历经千古,矢志不渝。文化熏陶特色,酿成为华夏珠玑。巨才崩,文星陨落,往后谁知?

同类推荐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梁实秋一生讲究雅量,喜怒忧惧不形于色,任情不随于俗,举止不拘礼法,纵酒任性,放诞不羁,始终追求一种优雅从容的风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他的人生趣味,对他人概不艳羡,亦不模仿;他总是以“有趣”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便面对令人不快的事情,他也做着愉快的文章,令人易生亲切、有趣之感。
  •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诗经:唱了三千年的民歌

    追求心爱女人时唱的歌谣,哪有那么多摇头晃脑的大道理!《诗经》真的是一部记录了先贤大义的真理大全吗?看看那些民歌,谈的大多是寻常百姓家的大小事,说的不过是你我都能遇到、体会到的喜怒哀乐,那名因为如意郎君迟迟不来而焦虑不已的女子,那个不通人情世故、怀才不遇的郁闷青年,那群互相嬉闹、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是不是多少都有一些熟悉?纵使我们无法回到两千多年前,但在杨照的解读中,那一个个鲜亮的生命、他们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又一次,在两千多年后,活过来了。
热门推荐
  • 两女争一男:闺蜜了吗

    两女争一男:闺蜜了吗

    当闺蜜遭遇爱情狙击,谁能全身而退?徐子嫣和苏荻是高中同桌,一对挚友。在那所竞争激烈的重点高中,她俩相互支持,走出青春的迷惘。毕业后,两女飘在南方。婉约清秀的徐子嫣经历了两次恋爱,靠着努力和才华成了报社名记。开放性感的苏荻则依靠机变和能干,成了女老板。但为了一个男人,两女友谊破裂。最后,当苏荻的家庭、名誉陷入危机时,徐子嫣出手挽救了她。
  •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本书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
  •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督主在上,本妃不敌九千岁

    督主在上,本妃不敌九千岁

    十年宠冠后宫,一朝沦为监下囚。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不料上苍却给了她重生的机会。斗庶妹,灭渣男。前世你负我一生,今世定要你血债血偿。一个是腹黑妖孽九千岁,背负惊天秘密,掌控朝堂暗流涌动,一个是手段诡谲前皇后,誓要天下易主,深得百姓万人拥戴,新婚夜,原以为的‘太监’化身为狼,“顾念安,我们是不可能的!”某女一本正经的道,“怎么不可能?”某男嘴角勾出一抹笑意,“你又不行……”审视的目光扫了他一圈,“哦?那就试试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斐清溪

    云斐清溪

    叶云溪第一次见易清斐时本着关心同窗的原则问:“你是不是出门时被父母骂了?”全然没在意到周围人心中的怒吼“你不能觉着你好看就肆意妄为啊!你看看他刚刚进门的气势,咱书院都要被他冻僵了,你还问人家是不是被骂了,你是去找骂的吧!”可是,出人意料的,易清斐竟然认真的回答了云溪的问题.此后的每一天,易清斐对叶云溪的态度就如初见的那般,不断地出乎人的意料。渐渐的,南阁学子也见怪不怪了,你要问为什么易清斐对叶云溪这么好,你说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某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啊!此话来自南阁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学子“你要是说她们没点什么东西我都不信!”
  •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花魁为后:皇上快到碗里来

    她原本是青楼头牌,因为遇见一个翩翩公子的‘清者自清’而守身如玉,终于再次相遇却是在青楼之中,他偶遇刺客姽婳用自己的身体救了她,作为感谢被带进了皇宫,可是他却忘了两个人之间的回忆。他贵为一国之君,却因遭皇兄们圈套,丢了回忆,可是在把姽婳带进宫之后再一次的爱上了她,可是中间他却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姽婳。可还是感谢命运姽婳最终没有因为他的误会而离他而去。最终他为了她遣散后宫,修改朝纲,一起治理国家。也感谢命运让两个人就这么厮守一生,云游四海。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空山

    空山

    彼时,洪七正手握鸡翅,看着一只鸟飞过,远远地飞过。洪七与我相对坐着,一座大山的阴影覆盖着我们——时间在这里仿佛有着高深长阔的形状。山是华山。那枯树的形状仿佛是风随意塑造出来的,充满了不可驯服的野气。风也是带野气的——在山谷间,如同野狗一般跑来跑去——眼睛固然看不见,但能感觉得到。
  • 相公休的就是你

    相公休的就是你

    【杀手系列之断情篇】她是杀手,身份却极其隐秘;她很腹黑,外表却鬼马可爱——背负着神秘的诅咒,她穿越异世,却不料碰到他——岳轩王朝最年轻的宰相,冷酷残忍、城府极深,带着对她入骨的恨——断情咒,断情绝爱。如果爱,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五年前,她为忘记过去而处处隐忍,收起一切锋芒,却不料最后却伤痕累累。五年后,她再度回归,此时的她,已是比原来更加可怕的地狱修罗——我要毁了你,即使是牺牲我自己——某男腹黑道:“女人,你会爱上我的!”某女无比轻松答一句:“做梦。”某男无语:“我会想方设法让你爱上我的!”某女依旧无动于衷:“随便。”某男抓狂:“你到底怎么样才能爱上我?”某女无比妩媚地撩了撩头发:“你猜?”
  • 夏夜星火之木槿霖铃

    夏夜星火之木槿霖铃

    那个夏夜,一个像一朵木槿花般的高中少女坠入了深渊,是他,将她所有的希望狠狠碾碎,给了她最后一击;恍似幻梦,她获得重生,夏寂,这一世,是重蹈覆辙还是狠狠回击?到了最后才发现,我喜欢上了星火,就像身为神的你,曾经的喜欢,也许是在我再次睁开眼时,就已经消失了,而我不过,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放手。――夏寂慢慢的,我爱上了你,也放下了执念,我开始懂得,灯盏花再美,也比不过木槿的一丝清香。――(周颀)皇紫夜时光如星火,你亦如星火,我沉于幻梦,雨霖铃曲,终是悠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