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600000013

第13章 三宝垄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六点,桑蒂斯号终于到达了她的第七十六次航行的终点站,三宝垄港。作为中爪哇省首府,这个被华侨称作“垄川”的城市是爪哇岛上第二大港口,也是荷印第三大港。在爪哇岛上,像巴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这样的华人下南洋最早的落脚地,有差不多四成的人都是华人,事实上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区几乎全是华人。

这些日子以来,借着和桑蒂斯号上中国水手们攀谈的机会,尹正纲很是了解了一些关于爪哇岛和三宝垄的情况,对这里的风俗习惯也不再陌生,因为华人大量定居的缘故,这里的风俗习惯跟国内几乎没什么分别。

下船的时候终于遇见了周全德,他带着几名中国水手,要去三宝垄市区里采购一些生活用品,顺道也帮人生地不熟的兄妹俩寻找住处。

走上舷梯的时候,看见码头上一群衣着光鲜的人气势汹汹而来,尹正纲不由有些担心,这些人看打扮就跟船上还关押着的义兴会打手一模一样,很显然,来的是本地义兴会,他们找鲁德曼交涉来了。

“他们是义兴会的人?”尹正纲紧张地拉着周全德,低声问道。

“没事。”斜眼看了看这些一脸横肉的家伙,周全德浑不在乎地笑道:“在爪哇这块,这些小鱼小虾还动不了咱们。”

“别忘了咱老鲁是美利坚人,呵呵!”另一个水手也大大咧咧地笑道。

“还是美利坚牛仔。”另一个年轻的水手比划着手势,装作从腰间拔枪的样子,逗得大家都是一阵哄笑。

看着这群人毫不在意的轻松样子,尹正纲也放下了心,他相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南洋,洋人这个身份都能给鲁德曼提供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了船,和搬运工们互相挤着穿过码头,一路上都看见水手们在不停地打招呼,看起来他们不仅跟那些衣衫褴褛的码头苦力们熟识,而且关系还不错。

“毛三,你还没死啊,晚上喝酒去?”

“德哥,你回来啦,这趟辛苦?”

“喂,汪老七,悠着点,当心闪了腰,晚上办不了事。”

“德哥,我又添了个丫头。”

“嘿!肥罗,你小子办什么事都不勤快,就生孩子勤快。”

“哈哈……”

……

水手们乐呵呵地跟远远近近的苦力开着荤素皆有的玩笑,这让尹正纲觉得很是亲切,在异国他乡的三宝垄,中国人之间那种浓烈的乡情,让他仅有的一点离家万里的愁苦也消失无踪。

三宝垄是爪哇岛上最早的中国人定居点之一,自明朝三宝太监郑和来到这里起,三宝垄就几乎成了华人在南洋的第二故土,不仅因为这里曾留下华人征服南洋蛮夷的光辉历史,还因为这个地名本身,也能让背井离乡的华人有一种打心底升起来的自豪。

尽管荷兰人的统治已在三宝垄延续了两百多年,三宝垄无论是建筑还是人们的穿着都倾向于西式,但某些印迹,某些属于中国的印迹还是顽强地保留了下来。沿街的店铺外面立着西式的柱子,却加出了中式的屋檐;有的屋宅是全西洋样式,但廊柱上却刻着龙凤呈祥,门口蹲着或汉白玉或绿蝴蝶石雕刻的辟邪;大街上的中国人,尽管身着洋装,手拿文明杖,脑后却拖着编得十分整齐的辫子,与熟人见面,依然是打千作揖而不是握手拥抱;更有的人,一身打扮中西结合,一头短发,脚下是铮亮的皮鞋,但身上,却穿着国内随处可见的长衫。

看到这些,尹正纲不由想起了在教会学校时,一个洋人牧师说的话:也许中国的土地能被掠夺,但中国人的精神却永远也无法被掠夺,因为这种精神来自五千年的传承,五千年的生命,已足够让这种精神根植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

而今天,就在眼前,尹正纲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位牧师所说的正确性,先不论这种精神体现出来是良还是莠,但至少它是顽强地,是不可被掠夺的。

洋牧师说,这话是一个叫辜鸿铭的大学者说的,他还说,这位有着英国人血统、会九国语言、有十三个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写了一本书,叫《春秋大义》,里面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向全世界阐述了这种精神。

以前在教会学校的时候,尹正纲醉心于西洋的天文地理、格物算数,根本没有兴趣去读这样一本鼓吹国学的书,但现在,到了异国他乡,他却突然生出阅读这本书的渴望。这种渴望是那样的急迫,他甚至开始恼恨自己为何离开家乡的时候把祖父那几本不多的藏书全都卖了,而不是带在身上。

进了市区,周全德打发其他人去采办,自己一个人带着两兄妹去找住处。三人七弯八拐地走了几条街后,终于找到了一间客栈。客栈名字起得好,叫“云来客栈”,中式风格,前面是酒楼和茶馆。走进茶馆,老杨木桌子和吱吱嘎嘎作响的竹椅处处透着家乡的味道,盖碗茶的清香和小二的吆喝让尹正纲不由自主地吞口水。

“怎么样,尹老弟?”周全德颇有些自夸地笑着,领兄妹二人穿过大堂,沿着回廊来到酒楼的正堂。

尹正纲憨笑着道:“这地方好,多亏周大哥,费心了。”

“兄弟初来,又是寻亲,专门给你找了这个地方,这里人来人往,打听消息也方便,老板的是杭州人,我认识,人耿直实诚,住在这里你尽可放心。”周全德说着,绕开上菜的店小二,把两兄妹往柜台上领。

“哟,德哥来了,有些日子不见了。”

“老周,来喝两盅。”

……

不想这酒楼里竟还有周全德的熟人,见他出现,一个个都来打招呼。

“今天免了,船刚靠岸,事情还多,改天,改天。”周全德一路拱手还礼。

“全德兄弟。”柜台里一个身着福寿衫、头戴瓜皮小帽、眉目清癯的中年人向周全德拱手打招呼:“好些日子不见了,这几月又跑哪里了?”

“邱老板。”周全德露出万年不变的憨厚笑容,拱手道:“带了个小兄弟来找住处。”说着,领兄妹二人来到柜台前。

云来客栈老板叫邱云来,据说还是个曾经在国内中过秀才的读书人,邱云来十六岁就跟着双亲到了三宝垄,从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做起,二十多年奋斗下来,不仅开了这诺大一间客栈,城外还有几十亩茶园和几十亩的烟园,在三宝垄的华人里,怎么也算得一个小小的富翁。只是这位富翁生性实诚敦厚,虽擅长经营,但不擅阴谋伎俩、攀结洋人,在商海里再也难进一步。

听说尹正纲乃是周全德的朋友,又是刚来南洋,这位老板二话不说,当即让小二打扫出了一间空房,房间算不得好,但胜在价钱便宜,且邱老板还看在周全德的面子上,给兄妹俩打了折扣,这又让尹正纲好一阵感激。

他身上带的钱本就不多,付了船票钱还剩下二十多块,在船上几天的伙食几乎全是林涣英掏腰包,他几次要付账,都被林涣英拒绝,那二十多块钱一分没动,但即便这样,这点钱也不够他和安安花费多久。兄妹俩安顿下来,千恩万谢地送走周全德,尹正纲这才能冷静地考虑起自己的处境来。

他身上还有二十六块龙洋,刚才在柜台上跟邱老板兑换了三十多块荷兰盾,这三十多块钱也撑不了多久,不但一日两餐兄妹俩要花费五毛钱,还有三毛一天的房租,这样一算,两人最多还能坚持四十来天便要断炊。

找爹娘当然是大事,但现在既然到了三宝垄,倒也不急在一天两天,尹正纲思量一番,便打算先找一份工,一边做事一边打听,这样定下来后,吃过晚饭,他便来到了邱云来位于客栈后院的办公房里。

听完尹正纲的来意,邱老板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但只是一闪即逝。

“这个好说,大家都是同胞,理应相互照应。”

尹正纲知道他这话说得并不心甘情愿,但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厚着脸接受这份好意,便拱着手诚恳地道:“在下带着小妹来到南洋,实为寻找父母,无奈身上盘缠已经不多,所以才想找一份工养活自己,在下知道掌柜有难处,也实在不好意思让掌柜的为难,所以在下想,能有一日三餐即可,工钱什么的,却不敢奢求。”

他这话说得邱云来心里舒服,暗道这后生懂事,但嘴上还是道:“尹老弟这么说就不对了,所谓工钱工钱,既然做工,肯定得要拿钱,邱某虽然不富裕,但也不能坏了规矩。”

“掌柜的……”尹正纲知道这么说下去,自己怕是又要欠下一份人情债,虽然他不知道邱云来因什么原因不愿招自己这个小工,但强人所难也违背了他的做人原则。

“邱掌柜请听在下一言,方才所说实是出自在下真心,出门在外,能遇到掌柜这样的好心人在下已经觉得幸运了,又岂能得寸进尺。”

邱云来听得他的话,看着他绝不像做作的诚恳表情,足足愣了半晌,一言没发。

“也罢!”良久,他才叹了口气,道:“尹老弟是个坦诚人,我也不妨跟你实说,这大半年来,生意很是萧条,不光是小店,南洋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各店都在尽量裁撤雇员,减少开支,像本店这样的,能回本已经不错了,哪还敢再招人,但我见老弟你是个踏实诚恳的人,又是千里寻亲而来,这份孝心让我感佩!”

至此,尹正纲才明白邱云来的苦处,虽然对传说中赚钱比捡钱还容易的南洋为何会突然出现这样的萧条局面不甚了然,但从邱云来的语气和表情当中,他能体会到这种萧条给云来客栈带来的困境。

“这样吧。”邱云来拍了拍面前的桌子,下定决心一般,抿着嘴道:“你就在厨下帮着洗碗刷地,除去包你兄妹食宿外,另支一月五块钱工钱,可好?”

“不好。”尹正纲慌忙拱手,对邱云来道:“只需包食宿即可,工钱在下万万不能要。”

“你这是……”

“掌柜的,还是那句话,在下兄妹背井离乡,能在异国他乡遇上您这样的好心人已是福分了,在下真的不敢再奢求工钱,这是在下的真心话。”尹正纲说着这话,脸上带着十二万分的真诚。

“唉!”邱云来愣了愣,又是一声叹息,摇头道:“看你言谈举止,也是读过书的,若是换个年成,像你这样懂事沉稳的后生,我怎么也得高薪相聘,只可惜……算了,这些话说出来没啥意思,就按你说的吧,只是这样,可委屈你了。”

“哪里谈得上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要是在国内,要想求个安稳日子都难得,更不要说食宿不愁了。”尹正纲笑着道。

邱云来抬起头来,再次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些微笑意,透露出他对尹正纲的好感。

“明日一早开工,我让人把后院的杂物房给你们兄妹腾出来,那房间虽然有些杂乱,但胜在安静宽敞,一则你妹妹年纪小,正是好动的时候,二则,闲来你也可以读读书。”

这话让尹正纲很是感动,他默立片刻,朝邱云来深深一揖。

“多谢邱掌柜。”

同类推荐
  • 龟裂

    龟裂

    北江市已连续下了四十五天的雨,经气象部门统计,大大小小九十九场。阴云始终压在城市的上空,城里到处汪着水,连呼吸的空气也湿漉漉的,带着一股腥气。北江市人简直忘记了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江水也在急剧地上涨,浑浊的水流卷着山洪暴发时滚下的树根、树枝甚至整棵大树和上游城镇人们丢弃的罐头盒、泡沫块、塑料袋、死猫烂狗……打着漩儿奔向大海。无论早晨或傍晚,人们穿着雨衣、打着伞,顶着大雨三五成群地来到江边,忧心忡忡地眼瞅着江水一厘米一厘米地往上涨,离坝顶越来越近。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射雕时代

    射雕时代

    《射雕时代》讲述了他自以为是当代射雕英雄,行骗的对象是黑社会老大、贪官和暴发户。老四海的骗术出神人化,他曾卖掉海南的烂尾楼、阿波丸上的北京人头盖骨,并把指南针当做全球定位系统公然出售。更绝的是他借联合国环保官员的手,骗走了破坏青海湖环境的大老板的心爱至宝,捎带着把青海湖的环境也治理了……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五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骑手

    骑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学院:拽校花VS王牌校草

    学院:拽校花VS王牌校草

    她到底是谁。是他全心守护的妹妹?是他总爱调戏的少年?是他寻找已久的至亲?亦或是与他有着契约诅咒关系的恋人?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本文美男多多,精彩多多。】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命运指引者

    命运指引者

    命运的长河奔流不息,未来的方向上有着无数支流,而没有人可以真正地预测它的最终流向。真的是这样吗?齐恩思不这么想。至少,他要往自己讨厌的那些支流上筑起大堤。
  • 妖惑①:炎女

    妖惑①:炎女

    被人栽赃说偷了稀世翡翠?啧!小事一桩,本姑娘还不放在眼里。莫名其妙地来到古老的唐朝?呃,既来之,则安之嘛!被众人批评不守礼教、水性杨花?哎呀,那些八股规矩干我何事!哦,你问我什么是我觉得重要的呀?且听我大声道来──我爱你,最重要!
  •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学会展示完美自己的技巧,熟练使用下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续而成为一种本能,于是,在每一次会面中,你自然而然地展露出迷人的微笑、生动的眼神、无可挑剔的着装……一个完美的自己!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示人以优:一分钟展示最美的自己、变短为长:一分钟让人刮目相看克服自卑、善辨真伪:一分钟洞察人心有的放矢、一锤定音:一分钟内塑造万人迷形象、交友之道:一分钟赢得好人缘、异性交往:一分钟打动他(她)的心等。
  • 六道天魔

    六道天魔

    自古顺天修者是为仙,逆天行者沦为魔,天要我亡,我却要逆天而行,而既然逆天之人是为魔,那从今天开始,我萧震就是逆天而行的魔。
  • 朕的后妃,莫得感情

    朕的后妃,莫得感情

    大安朝天子频频跑路,从天而降稀奇玩意绑定最后一位接盘侠。超时空沙雕系统强势来袭,这个后宫不太一样。在被后宫冷落的日日夜夜,被誉为全后宫最菜的皇帝陛下,能否找到属于他的那点小温情?
  • 锦绣路

    锦绣路

    齐老爷把女儿许配给谢家二郎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一介穷书生,有朝一日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