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7000000004

第4章 管理治心为上(1)

治物不如治人,治人不如治己,治己不如治身,治身不如治心,治其心者,治其一切……

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修心”思想精髓。在《管子·心术》中,就特别强调了人要重视心灵的修炼:“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意思是,有道君子内心要保持虚灵不昧,摒弃私欲成见,应因循客观事物,如明镜一样来反映事物。具体而言就是:“天曰虚,地曰静,乃不忒。洁其心,开其门,去私勿言,神明若存。”这就是说人的内心犹如一个房子,首先要打扫干净,客人才好进来。

心是每个人重要的资源,故善管者主要在于“管心”。

孔子的智慧在相当程度上引导了中国的管理之道,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首先强调管理自我,因为管理他人的前提是管好自己,而管好自己的根本是管好自己的心灵! 《四书·大学》中有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有同样主张治国先修己身心。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是他打开了美中关系的大门。但这样一位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看来似乎很小的错误,而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在当了四年总统以后,进行连任的竞选。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很得民心,而他的对手的阅历和声望都远难与他相匹敌,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他会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胜利。

尼克松真的竞选连任获胜了,但是却因为一件事情而“走麦城”了。

别看尼克松本人给大家的印象无畏,但实际却十分不自信,过去的几次失败使他曾经受过极大的打击,他走不出心理的阴影,极度害怕万一出现的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人潜入竞选对手的总部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中安装窃听器。

这一事件被人发现了,之后新闻界对此进行了穷追猛打。这时候的他,黔驴技穷,又连连阻碍调查,推卸责任,这一来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极大不满,立法机构终于启动了对他进行了弹劾的程序。

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人若不能领导自己,又岂能领导他人?若对自己都缺乏领导力,对他人的领导力又在哪里?就像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赫尔曼·西蒙所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好自己,他又怎么能够管理别人呢?”一个不重视自己心灵道德建设的人,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尼克松的失败,不只是简单心理上的阴影导致他失去理智的天平。而在于他缺乏中国优秀文化中提到的“诚意、正心”方可“治国、平天下”的修养。

台湾星云法师在《老二哲学》一书中指出:西方管理学“都是学着去管事,去管人”,“对于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内心,就很少设立如此的课程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其实是自己内心的管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所以,管理的妙诀,在于将自己的一颗心先管理好,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尤其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满‘最高管理学’的学分。”

心的力量就是成功的力量

印度有一位国王想测验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派人到牢房里抓来一位被判死刑的大臣,并且对他说:“你已经被判死刑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手捧着一碗油顶在头顶上,在城内的大街小巷绕行一周,且不洒落一滴油的话,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这位大臣在绝望之中,突然看到一线曙光,欢喜不已,于是小心翼翼地顶着一碗油,如履薄冰般地绕行于街巷。国王为了考验他是否用心专一,派人在街道各处布置了种种的奇观杂玩,并挑选了许多美女,在大臣经过的路旁奏着美妙的音乐,想分散他的注意力。可这位大臣目不斜视、心无旁鹜,对身边的一切好像视而不见,终于平安地回到宫中,当然,也没有洒出半点油。国王问他:“你在绕街时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看见什么好玩的?”“没有啊!”“你难道没有听见悦耳的音乐,看见动人的美女吗?”“回禀大王!我确实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到。”

这位大臣为了求得活命,全神贯注于头顶上的油,对身边的一切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由于他的专心,因此保住了性命。

禅宗说:“心如国王能行令。心是身体的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统帅行权,指挥一切,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感官、认知的种种作用。”

不可否认,对人的成功而言,“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君主性”!

关于心理能量的巨大,孙中山先生可谓论述到了极致:“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孙中山先生透过国事、政治现象,发现人心是源头,一切行为都是在心理的支配下产生的,因而得出结论:“物质之力量小,精神之力量大”;革命取得成功,“精神能力实居其九,物质能力仅得其一”。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一生荆棘丛生,多次受人打击陷害,却总能在险象环生的人生旅途中,做学问、带兵打仗、做官都卓有成效,其重要的成功因素便在于他体悟到了心力的伟大,能够以自心之是非为是非,而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所以,“虽遇颠风逆浪”,仍然“可免没溺之患”。

在商界,众多成功的企业家们也用他们非凡的成就向我们印证了“心”对于成就事业的巨大力量。

比尔·盖茨是信息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曾宣称:“我宁肯做荒坡上的橡树,也不愿做绿野中的小草——小草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橡树伟岸挺拔,昂首天穹。”

还在上中学时,比尔·盖茨就对阅读富兰克林、罗斯福、拿破仑、爱迪生等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的生平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经常像伟人那样思考与行动。并且,他对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面对生命进行认真的思考。有一天,他突然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性和一次性,于是,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话:“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大火。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大火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悟,他就有了一种珍惜生命的强烈意识。所以,当他意识到信息时代时代的到来时,便毅然在学完大学第一学期之后就开始休学创业,最终让自己创办的微软公司成了信息革命的领头羊。

比尔·盖茨当时上的是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学的又是美国最走俏的法学,他的举措,绝非一般人可以做得到。是什么导致了他有这种非凡的举动呢?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又有几个人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呢?

迈出这一步需要超凡的气度和心力,集中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断。而在他创业之后的举动,更体现了非凡的心力,印证了“心力”的效应。

微软创立初期,其主打产品为MS-DOS系统。为了打开局面,他决定向电脑界最著名的IBM公司提供产品。当时参与竞争的当然不止他一家,还有一些更优秀的、产品比他更好的机构。但是,微软愿意以最优惠的条件向IBM公司提供产品。尽管这样做影响了不少的利益,但是由于与IBM公司联系在一起,这一产品很快走向市场并为微软提供了很好的回报。

MS-DOS系统被誉为一头健壮的“现金牛”。它占据了80%-90%的个人电脑市场。它随着每一台电脑的出售而售出,无需支付多少开发费和广告费,所以当时的销售利润,差不多等于净利润。

然而,这一健壮的“现金牛”,却被比尔·盖茨“毙”了,它不再上市销售。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比尔·盖茨认为,虽然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但竞争激烈,不小心就会被人赶上,于是,他要学会主动“消灭自己”。于是,他开发了新的软件“Windows”,代替了原有的MS-DOS系统,而且将其推向全世界,此后又不断翻新,通过不断向自己“清算”,保持自己在个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霸主地位。

终于,其创办的微软公司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软件公司之一。

“人生就是一场大火”是一种最重要的生命智慧,而比尔·盖茨将这一生命智慧付诸实践,舍弃最诱人的大学而直接创业,体现出了最大的“心上功夫”。

一般管理者总是有一个畅销产品就紧抓不放,而比尔·盖茨却勇于自己淘汰自己。于是,微软超越了微软,比尔·盖茨超越了比尔·盖茨!这种不断自我更新、实现超越的能力,难道体现的不更是超凡的“心上功夫”吗?

比尔·盖茨的经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心路即勇路!

心到何处,路到何处;

心有多高,路就有多远;

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心的力量就是成功的力量!

心的境界决定管理的境界

早在1954年,彼得·德鲁克大师就在其杰作《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是管理者,管理的本质就是“自我管理”。实际上,德鲁克“管理”的概念,其实就是指“心”的管理功能,只有发挥“心”的管理功能,才是“管理”的真正“原点”。

德鲁克以人作为管理的中心(以人为本),又把人的管理中心“圈定”在“人心”(以心为本)。而“心”是如何发挥管理功能的?德鲁克认为:第一,“心”要思考“使命”;第二,“心”要根据“使命”制定“目标”;第三,“心”要按“目标”组织“资源”;第四,“心”与“行”合一,把“资源”变成“结果”。这就是德鲁克所说的,“心”作为“器官”的“管理”功能。在他看来,领导要靠“心”,指挥要靠“心”,决策还是要靠“心”。“心”具有一种普遍的管理职能。

同类推荐
  • 班组长岗位培训一本通

    班组长岗位培训一本通

    本书是专门为基层班组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修炼职业能力而编写的自修教材,书中不仅吸收了部分班组长培训课程的精髓,还选取了众多适合班组长自我对照自我学习的经典案例,注重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以期能对班组长的自我修炼和实际管理起到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时代飞速前进,社会日新月异,作为班组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掌握工作艺术,才能与时代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才能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合格、称职、优秀的班组长,带出一支安全、高效、卓越的班组队伍,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本书全方位论述了航空航天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采用实际案例编写而成,分析对象涉及飞机制造商、直升机生产商、航空公司、机场、零部件生产商、航空服务提供商、国防与军工企业、卫星制造商、运载火箭制造商等。本书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如电子营销、点对点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和项目营销等。
  • 一线万金

    一线万金

    这是一本电话销售新人的入门培训用书,同时也适合电话销售一线的销售人员、开展销售业务的呼叫中心坐席员、销售管理者、培训师等使用,可作为沟通培训,服务性企业的内训教材。工具化、实战化、系统化,让您的职业生涯从此发生实质性改变。
  • 怎样看人不走眼

    怎样看人不走眼

    在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企业极宝贵的资源。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更多更优秀员工的加盟。招聘是把好企业入门的第一关,如何选人、看人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技巧;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也在学习面试技巧,试图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得到自己期望的职位和待遇。因此,如何成功地驾驭面试、在招聘中掌握主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怎样看人不走眼》将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使您在选拔与提拔人才方面获得巨大的优势!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与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热门推荐
  • 辩中边论述记

    辩中边论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你的心灵得到了洗涤,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生的苦楚源于不舍得勇敢放下。懂得放下,人生才会得到解脱.快乐才会一生相伴。人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才不会委屈了自己。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难舍的痛,才不会迷失了自我。
  • 我有特殊的拯救技巧

    我有特殊的拯救技巧

    超市购物居然附赠时空旅行大礼包?布可爱无奈接受,却阴差阳错成为迷雾城堡之主的“新娘”!虽然一见面就被对方以“颜值不够”的理由贬为清洁工,但布可爱才不是那么容易认怂的人!虽然她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但没想到连茶杯、椅子都能跟她说话啊!什么?城堡之主所属的斯菲尔德家族中了跟真爱结婚就会早亡的百年诅咒?她才不相信呢!就让可爱的她用特殊的能力来拯救吧!
  • 正德大帝

    正德大帝

    弘治十八年五月,一代中兴之主弘治皇帝驾崩。正德王朝的大幕正式拉开。自此伊始,大明帝国向全球亮出了他的獠牙。当帝国的战舰再次扬帆,带来的不再只是商品,还有枪炮与钢铁以及文明!当帝国的铁骑再次西进,留下的不只是鲜血,还有城堡与蒸汽!VIP全订读者群:673036420普通读者群:398359794
  • 农门娇妻:猎户相公求轻宠

    农门娇妻:猎户相公求轻宠

    身为佣兵特工,穿越到贫穷农家,上有病弱包子老娘,下有八岁小弟,大伯一家鸠占鹊巢,怎么办?安星隐:“抄家伙,干!”帝王暴政,民不聊生,怎么办?安星隐:“什么都不用说,上去就是干!”遇到宽肩窄臀,身材一流的大帅哥,怎么办?安星隐:“嘿嘿,帅哥,你就从了我吧!”老娘不是亲娘,自己身份特殊,招惹仇家无数,怎么办?安星隐拍拍胸口,一脸庆幸:“还好还好,至少相公还是自己相公。”安星隐原本想做一个乖乖的小娇女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却是越走越偏,悍名远扬。
  • 战国终结者

    战国终结者

    两千年来,人们对秦始皇的骂声不断,如果赢政地下有灵,大约该愤愤不平,颇为不满吧!公平一点讲,作为一位帝王,而且是刚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的帝王,秦始皇能够做到“政平”“守法”“好文”,我们对其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后世对秦始皇最为诟病的地方,可能就是他的暴虐和求仙问道。但后者不过是人之常情,今人不也概莫能外?至于前者,古来即有“乱世用重典”的说法。如果是守法下的暴虐,至少也该给他一个“良民”的称号吧!“依法治国”。恐怕秦始皇做得比很多朝代的帝王都要好很多!
  • 引胥凤鸾

    引胥凤鸾

    一场美好的夙愿,引起一场凄惨的人生。她要嫁的人究竟是谁?谁又成了她的执念?遍体鳞伤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可惜为时已晚。不论是无谓挣扎,还是飞蛾扑火,她都无法挽回。她错了,从一开始便错了……《夙》——白柒夙溯回三月里,一岁两匆忙。伉俪情深时,却不见君郎。……………………………………………四周热闹的街道似乎在那一瞬间静止,她就那样看着前方的一对倩影,就那样站着,看着那个人挽着别的女子,从她身边缓缓行过。有风拂过,带着花香。在他们擦肩的那一刻,他钳住了她的手:“柒夙,是你吗?”她媚眼如丝:“公子认错了,我从来都不是什么柒夙。”当初的那个白柒夙,早就已经不在了呐……终究是她错了,他亦错了……
  •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