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000000012

第12章 在对外防御中初显身手(4)

因为河套地区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更加利于农耕,俺答做了鞑靼首领后,一改以往蒙古遗部的措施,他不再游移不定,而是把大本营扎在这块土地上。他仿照汉人的方式修筑宫殿,设立朝廷,招纳汉人做辅佐之臣,其中以赵全、邱富两人比较知名,也为大明朝廷深恶痛绝,将他们列为汉奸。同时,他还找大多数在内地失去土地的汉人进入河套耕种,虽然他们被称作“板升”(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有房子的人),但被与蒙古人一样同等对待。于是,在内地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大量贫困潦倒的汉人都跑到河套地区归附俺答了。

王崇古升任三边总督后,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方案。他发给士兵银钱,让他们收买一些边民,为自己充当探子,并不断改善边境地区的政策,减轻了课税,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板升”重新返回内地。另一方面,加大“贸易制裁”,不允许私自向河套地区贩运日常用品,使得这些“板升”不得不回到内地在大同等地采购生活必需品。随着来往的渐渐加强,一些叛逃的汉人发现内地的政策有所改变,生活在这边更好一点,于是又纷纷再叛俺答,回到明朝境内,王崇古的策反政策初见成效。但对于逐渐壮大的俺答势力,依然无法下手,不敢冒进,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这也是对朝廷以守为主的战略政策的执行。

但谁也没想到,他们祖孙二人会因为一个女子反目成仇。如何处理把汉那吉的归附这一事件,直接关系到明朝与当时蒙古族中最强大的鞑靼部的关系。而此时俺答汗已调兵“分道入犯,索把汉(把汉那吉)甚急”。边关战火一触即发。王崇古与方逢时联名上书,他们认为,应接受把汉归附,“宜给之宅舍,授之职衔,易其服用,以悦其心”。

但在王崇古的上书到达皇帝的同时,张居正的一个指示意见也到了王崇古的手中。这让他很是奇怪,这件事情他还没有禀报朝廷,远在北京的张居正怎么就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呢?这就与张居正的尽职尽责有关,他虽然身在北京,但时刻关注着边疆的动态。一有什么新动向,他马上就能知悉。

张居正的意见也是让他们赶紧善待把汉那吉,他可是奇货可居啊。先扣着他,看看新动向。如果俺答执意要赎回把汉那吉,那我们就要求他拿赵全、邱富等人进行交换。如果俺答置之不理,那我们就给他这个孙子册封一个新号,让他们祖孙二人在内斗中互相消耗。

这些设想的提出,说明张居正处事的精细和谨慎。他提醒王崇古对于各种可能性都要有所准备,以防患于未然。待情况稍有明朗,俺答决定以赵全换回把汉那吉,张居正又及时做出判断,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一个周密的谋划已经成竹在胸。但一些大臣因为13年前的桃松寨事件,怕上当受骗,不再相信俺答交换人质的诺言。桃松寨事件发生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俺答之子辛爱的小妾桃松寨因与人通奸事发,为逃避惩罚,投降了明朝。辛爱得知后,佯装以赵全、邱富交换,骗取总督杨顺放回桃松寨,桃松寨随即被辛爱所杀,汉奸也未交还明朝。把汉那吉的来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桃松寨事件,因担心再次上当受骗,官员们反对接纳把汉那吉。在俺答派出大兵压阵,强行索要把汉那吉之际,朝臣们更是惊恐不安。张居正当机立断,力排众议,认为这不同于桃松寨事件,不仅不必为之担心,反而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在给王崇古的信中,他做了详细、具体的布置。他认为,俺答兵临城下,索要其孙,这是对我方有利的事,我方可一面扼险守要,严阵以待;一面据理相告要求结盟,并让俺答杀掉赵全。张居正在给王崇古的信中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他说:“向者仆固谓: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此所谓非常之事,非公孰能了之?”

在这封信中,张居正还提醒王崇古说,把汉那吉的出逃,是其谋士出的主意,此人很有智谋。可派人暗地与他联络,告诉他明军知道一切都是他的谋划,会记住他的功劳,请他促成结盟之事。如果有可能除掉俺答,我们即封把汉那吉为王,遣兵送归故地,从此可长享富贵。

与此同时,张居正又让王崇古借助自己手下收买的探子,给俺答送信,声明希望议和的态度。信中明白指出俺答的肘腋之患正是他的儿孙之乱,并以明朝的军事实力儆诫,又利用俺答祖孙的矛盾,策动把汉那吉的谋士倒戈。阳谋、阴谋双管齐下,这一切又以深明大义的姿态,娓娓道来,在委婉中洋溢着义正词严的气度。果然不出张居正所料,这一席有关俺答切身利害的陈述,终于打动俺答。王崇古又让把汉那吉穿上汉人最尊贵的红袍玉带,与俺答相见,以示明朝的诚意。俺答本以为把汉那吉已被诛杀,却得到这意外的惊喜,从而打开了和解的大门。赵全眼见蒙汉和解的大势已不可阻挡,不得不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投书方逢时表示悔过,愿回归中土。这又岂能为明军所容?于是,方逢时将计就计,随即把这封信转交给俺答。俺答见这汉奸反复无常,又要背叛自己,大为震怒,立即把赵全捆缚,送归明朝。

这就使得一个很紧张的边疆危机,最终化干戈为玉帛,以议和收场。但张居正认为,议和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明朝已经改变了最初的军事战略一样,蒙古各部也囿于眼前利益迫于生计,已经不再怀有重新入主中原的野心,这时的战乱抢掠主要是以争夺日用物资为主。而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经济手段才能完成。因此,张居正决定趁热打铁,准备提出封贡通市。

在明朝国境线内外,分别居住的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草原生活的游动性和农业生活的稳定性,形成相互依存和对立的形势,两个民族之间时战时和,结下了数不清的恩怨。但是,北方的马匹、牛羊、狍皮等土特产深受汉人的欢迎,而南边的盐米、机布、瓷器等日用品又为蒙古族人所必需。在和平时期,这些物资大多由官办,以朝贡和优赏的名义,互通有无。除了官办以外,在民间也有自发的交易,即使在战争期间,沿边的走私也难以切断,蒙汉和议(后称隆庆和议)必将带来互市的要求和交易的兴旺。所以,张居正认为,战争的平息只是“制虏安边”的开始,发展贸易才是谋求和平之道。张居正授意王崇古出面,提出“封贡通市”的上疏。

然而,要求实现封贡通市的主张也遭遇到不同意见的阻挠,巡按御史甚至弹劾方逢时通敌,议论汹汹。张居正痛斥这些飞短流长,与首辅高拱积极策划,终于说动皇帝,促成封贡通市的和议。隆庆五年(1571年),参照明成祖加封蒙古和宁、太平、贤义三王的成例,隆庆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赏赐大红蟒袍一套,其兄弟和儿子都得到相应的官职,受封的鞑靼头领共有六十多人,遍及各个部落,凡是接受赐封的都表示臣服明朝。双方又约定岁贡的马匹数量和交换的物品,定时定点进行贸易,从此揭开了蒙汉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相互敌对的势力达成和议后,往往还存有戒心,重要的是,能否以信义取信于对方。张居正在得知互市因故有可能延期后,立即予以制止,敦促如期开市。他认为既然结盟友好,凡事就当待之以诚信,并强调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施以不同的对策,保证了和议的顺利实施。

在这过程中,张居正赞同王崇古的做法,极力支持他妥善解决这个事件,力排众议,使得王崇古的主张得以实现。后来,王崇古又在《确议封贡事宜疏》中全面提出赐封、通贡、互市的主张,还提出了对俺答汗等蒙古族各部首领封赐爵位、官职的具体办法:俺答汗可“赐以王号,颁给镀金印信”。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明王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从此边关战火平息,“南来烟酒糖布茶,北来牛羊骆驼马”,“民老死不识兵革”。王崇古还规定交易日期,在开市期间,“令各支虏酋各差一的当首领,统夷兵三百驻扎边外。各镇各令本路副参等官,各统本支精锐官军五百驻扎市场”,以维持秩序,保护互市的正常进行。

明进士郑洛曾赋诗赞曰:“一尊酒尽乾坤大,万里风清气色开。”清代魏源认为,从隆庆和议之后,“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熔,且为本朝汗二百年之太平”。

就这样,张居正在明朝最重要的边疆问题上,从战略改变到用人以及出谋划策等一系列举动,初次体现了他的治世才能,把他的全才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这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且也被所有的同僚所称赞,更增强了他在朝野上下的威望,为他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彻底掌权开展大规模的改革铺就了坚实的道路。即使没有以后的万历新政,就凭在边疆事务中的出色表现,张居正也不愧于一代名臣的称呼,仍然会是留名青史的人物。

同类推荐
  • 萧伯纳:我的幽默

    萧伯纳:我的幽默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来到中国上海,宋庆龄为萧伯纳举行的一个小范围的欢迎午宴会。当时在座的还有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杨杏佛,史沫特莱等。从史沫特莱的记载中则可以看出萧伯纳在上海短短一天的访问是很愉快的,他那些引人思考、充满智慧的谈话常常语惊四座。20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戏剧教育民众、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诉求在萧伯纳的作品中找到了知音。本书介绍了萧伯纳在中国主要是在上海的活动,并全文收录了他在中国的谈话,他在访华前、在华时及离华后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反映了萧伯纳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热门推荐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 三世轻狂:一只小妖出墙来

    三世轻狂:一只小妖出墙来

    修炼千年的花妖在一次吃神仙肉的时候,遇上九重天高高在上翩翩谪仙上神。她贪恋上神美色,几次企图染指他未果,她死皮赖脸勾引他的功夫堪称一流,无论床上嘿咻还是摆首弄姿都能惹得自己难耐不忍,而上神被剥得精光仍是一副飘逸脱俗的笑容“美男!你要记住一句话,顺妖者昌,逆妖者亡,包小三拿去喂狼!”她勾着他的脖子霸道开口。”唔-----“他这样结束谈话。”美男,我是你的徒儿!你要养我一辈子!“她扒拉在他身上叫嚣着。“一辈子很长,得有千万年!”他很是潇洒的开口。
  • 洪荒之冥河问道

    洪荒之冥河问道

    推荐新书《洪荒之逆天妖帝》盘古开天,无极洪荒,道祖鸿钧、三清、十二祖巫、西方二圣、女娲、帝俊太一·····,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身为血海之祖的冥河却没留下什么真正的传奇,一个来自后世的技术宅男表示很不服,看我大冥河问道求仙,终成无上大道。凡尘众生群号:536965310
  • 英雄联盟之刀锋再启

    英雄联盟之刀锋再启

    什么?刀妹重做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林若连忙跑去网吧,结果,一局游戏没有结束,他就被带到了瓦罗兰大陆。迎接他的,竟是刀锋意志,艾瑞莉娅……大陆浩劫降临,而林若,竟然是拯救瓦罗兰的唯一希望,跟随着刀锋意志,林若便开始了,他在瓦罗兰大陆的闯荡之旅……【故事套用英雄联盟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不喜见谅】
  • 它在哪

    它在哪

    简单的一些平常写的段句,想写什么就写下什么,但可能你们会觉得不太好,但感谢观看的读者。
  • 下一秒的世界

    下一秒的世界

    《元界三部曲之一:下一秒的世界》夏洁生活的时间被前置了1.34秒,掌握这门技术后,她觉得空虚无聊,在一次自导自演的自杀行动中,遇到了犯罪心理专家简阳,并加入了反恐组织,用自己的能力救助受害者,随着反恐行动的深入,夏洁也找到了时间被前置的原因。(已完结)《元界三部曲之二:极乐世界》母星观察员黎凡在执行任务时巧遇神秘男子,为追查失踪多年的祖父黎桀的下落,黎凡与该男子一起寻访各个星球,一步步揭开祖父失踪的内幕,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连载中)《元界三部曲之三:重启世界》黑市里出现了一间通过光遗传技术修改记忆的店铺,不单可以恢复记忆,还能修改和填充新的记忆。店主在这里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 沧海

    沧海

    云沧海的出生,就是为了延续身为巫族命定天女的姐姐的性命,每年月晕之日,以体内三成血喂进姐姐口内,压制天女体内的作祟邪魔。而沧海因此,需长年住在阴冷的巫山之颠,以食香兰草延续生命,待生命力恢复旺盛时,又是献血时……周而往复,十五年过去。云家次女的血治百病之说风传天下,使之成为各族尽相争夺目标。世人对云沧海的掠夺,皆因可治百病的血液……
  • 伪生物研究所

    伪生物研究所

    我有一个不老不死,一本正经的吃着高冷的五分熟牛排的高冷男友。职业是,打击一切牛鬼蛇神,把一切牛鬼蛇神定性为伪生物。并经营着一家伪生物研究所。
  • 天宫计划

    天宫计划

    一场由冥星人引发的大灾难,让人类经历了一次灭顶之灾,人口锐减至百分之三十……灾后,地球上所有动作都发生变异,幸存者退化成原始人,苟延残喘……在天宫逃亡者的帮助下,人类好不容易修建了城墙,躲过了变异兽的残害,又遭到地球土著鬼——冥星人的屠杀,把幸存者变异成容器奴……外星人又来凑热闹,要将地球人类赶尽杀绝?
  • 韩非解老

    韩非解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