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600000023

第23章 汉纪(11)

后来章帝与窦宪一起出行经过那片庄园,觉得庄园景致很美,指着庄园问那是谁家的。窦宪没有回答,身边的侍从也不敢照实说,都说不知道。后来,章帝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大发雷霆,把窦宪叫过来严厉责骂:“连公主家的庄园都被你强行夺过来了,我想起这件事情就感到害怕,如今连尊贵的公主都要受到你的欺辱,又何况那些地位卑微的平民百姓!你窦宪敢这样无法无天,国家要抛弃你,就像扔掉一只腐臭的死老鼠一样容易!”窦宪这才害怕起来,连忙向章帝求饶,窦皇后也脱去皇后的礼服替窦宪求情。章帝因宠爱窦皇后,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才没有将窦宪依法处置,只是命令他把庄园还给公主。但自从这件事情发生后,章帝再也不对窦宪委以重任,窦宪这时候也开始有些收敛,不再那么胆大妄为。

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汉和帝的伯父、都乡侯刘畅来到京师为先帝吊孝。刘畅毕竟是皇室成员,窦太后要办丈夫的丧事有时也与他商量,就把他召进宫里好几次。可窦宪多疑,他怕自己的妹妹重用刘畅,分了他的大权。便派刺客把刘畅暗杀了,窦太后一听到刘畅竟被人杀害,大为恼火,便吩咐窦宪去捉拿凶手,追查主使的人。这不是叫凶手捉拿凶手吗?窦宪就把杀人的大罪诬在了刘畅的兄弟刘刚身上,借口是他们兄弟不和,自相残杀。窦太后竟然信以为真,还派御史和青州刺史去查办封地在青州的刘刚。

尚书韩毂上书给窦太后,说刘畅在京师遇害,而刘刚远在青州。应在京师捉拿凶手才是正理,如舍近求远,恐给奸臣暗笑。窦宪料到韩毂疑心到了自己身上,就立即请太后责备韩毂。窦太后偏听偏信,便斥责了说公道话的韩毂,但韩毂仍坚持己见。这样,韩家这一世族便与外戚窦宪结下了怨。后来,太尉何敞亲自出马调查此案,“纸里包不住火”,最后水落石出,窦宪无法抵赖。恰在这时,匈奴内乱需汉派兵平定,窦宪怕保不住命,便要求太后让他去攻打匈奴,算赎他的死罪。他究竟是太后的哥哥,虽有人反对,窦太后还是下诏封窦宪为车骑将军,发兵北伐。刘畅就这么着稀里糊涂白死了。

汉章帝死后,和帝继位,尊章帝的皇后窦氏为皇太后。和帝才十岁,窦太后临朝。窦宪以侍中的身份,内主机密,外宣诏命。加上章帝遗诏,任命窦宪的弟弟窦笃为中郎将,窦景、窦瑰为中常侍,这样,外戚的势力强大了起来。

当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把煮盐和冶铁的利益从豪强的手里夺过来,而窦宪掌权后第一件事却是废除了禁止私人煮盐和冶铁的法令,实际上,这也是窦太后的主意。她为了自己执政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把盐铁的利益让给国内的大族和豪强们,这样一来,窦家的权势就能稳固了。

当了车骑将军的窦宪一面叫他的兄弟替他在洛阳大兴土木,盖造将军府,一面派人拿着书信给尚书仆射郅寿,嘱咐他照顾他的家属。郅寿倒是个硬汉,他不但不愿包庇窦宪,还上书告发他的罪恶。窦太后仍偏袒他的兄长,最后郅寿被逼得自杀身亡。

北匈奴因为饥荒政局不稳,每年有几千人向南匈奴投降。公元88年七月,南匈奴的单于向汉朝上书,建议趁北匈奴内乱出兵讨伐,帮助南匈奴统一南北匈奴,解除汉朝北方的忧患。

当时窦太后临朝听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讨伐北匈奴,任命执金吾耿秉为副统帅。

公元89年春,窦宪准备出发。三公九卿都到朝堂上书劝谏,认为匈奴并没有侵犯边境,不应该无缘无故劳师远征,耗费国家财力。窦太后一概不听,坚持要讨伐匈奴。六月,窦宪、耿秉大军从朔方鸡鹿塞出发,南单于从满夷谷出发,度辽将军邓鸿从稒阳塞出发,一起在涿邪山会合。

窦宪分别派遣副校尉阎盘以及司马耿夔、耿谭率领南匈奴的精锐骑兵一万多人,与北匈奴的单于在稽洛山大战,大败北匈奴军,北单于逃走。汉军将匈奴各部一直追到私渠北鞮海,斩杀部落首领以下一万三千人,生擒活捉了很多人,俘获各种牲畜一百多万头。各副王、小王率领部族前来投降的共有八十一部,二十多万人。

窦宪、耿秉出塞后长驱直入三千多里,登上燕然山,命令中护军班固立石刻碑,记叙汉朝的国威和恩德,然后班师回朝。

第二年九月,北单于因为汉朝将他送去做人质的弟弟遣回,他就再次派遣使者到汉朝请求臣服,并表示愿入京朝见。十月,窦宪派班固、梁讽前去迎接。

窦宪见北匈奴势力衰微,想趁机将它消灭。公元91年二月,他派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率军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包围了北单于。结果大败匈奴军队,俘虏了北单于的母亲瘀氏,斩杀部落首领以下五千余人。北单于逃走,不知去向。

汉军继续深入,出塞五千多里后才班师返回。

这一次窦宪以为有大功于汉,愈加跋扈恣肆。几乎到了“顺者兴,逆者亡”的地步。各地的刺史、郡守、县令大多出自窦氏家族的门下。他们贪污勒索,贿赂公行,无恶不作。尚书仆射乐恢揭发了几个向窦家行贿而得官的人,上书批评窦宪。窦太后还算客气,只是把他的奏章搁在一边,但批准了乐恢告老还乡的请求。而窦宪却暗地里派人逼乐恢喝毒药自尽。

窦家兄弟把持朝政,独断专行。朝中大臣慑于他们的威势,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这使得他们更加贪得无厌,为所欲为,百姓苦不堪言。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的党羽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也互相勾结,有的还出入后宫,得幸太后,于是欲谋叛逆。这时,汉和帝一天天长大成熟起来。他看到窦宪等人依仗权势,祸国殃民,把国家弄得一团糟,非常痛心。现在又看到窦宪他们竟伺机造反,便暗地里组织起了自己的力量,依靠宦官郑众和几个得力的忠臣,等待时机,准备一举诛灭窦宪一党。

公元92年,汉和帝召窦宪从凉州回到京师洛阳,命将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逮捕了邓叠、邓磊、郭举、郭璜,下狱诛死。并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让他和窦笃、窦景、窦瑰都回封地去。窦宪、窦笃、窦景到封地后,汉和帝念及窦太后养育之恩,没判窦宪兄弟斩刑,令他们自杀。永元十年(公元98年),窦瑰也被梁棠所逼自杀,受株连者也都免官还乡。

窦宪在历史上留下过种种劣迹,在古今文人墨客眼中被公认为是东汉外戚专权的祸首,因而备受贬斥,以致他的历史功绩也几乎被其罪过所掩盖了。其实,客观地分析窦宪的一生,其有些行为虽令人愤慨,但他对东汉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窦宪作为指挥东汉第二次征伐北匈奴战争的汉军统帅,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稽落山之战和金微山之战等重大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特别是桓帝、灵帝当政期间,宦官与外戚交互倾轧,令朝政日坏。一些有为的士大夫们羞于和他们为伍,希望通过“清议”来力挽危局。朝廷内外受到这样的风气影响,纷纷以品评人物、互相褒贬为时尚。自三公九卿以下,满朝大臣没有不担心受到这些名人贬低的,因此争先恐后地与他们登门结交。结果当权的宦官假借皇帝名义,对反对自己的士大夫及年轻学生严厉打击,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造成党锢之祸。

166年,当时太学学生共有三万多人,其中郭泰和贾彪最为出色,他们两人与当时的名士大夫李膺、陈蕃、王畅互相推重。在当时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权,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就是分别称赞他们三人的。

有个叫张成的河南人,精通风水之术,平时,他就靠方术结交宦官,甚至连桓帝也找他算过卦。他推算朝廷不久将会大赦天下,就教唆他的儿子杀人。司隶校尉李膺督促有关部门逮捕了张成父子。过不多时,朝廷果然大赦,李膺怒其行为,仍将张成父子处斩了。于是宦官就指使张成的徒弟牢修上书,控告李膺等人拉拢太学游士,结交各郡派到京都求学的学生,互相标榜结党,诽谤朝政,扰乱社会风气。桓帝大怒,下诏命令各郡、各封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

诏书经过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太尉陈蕃退回了诏书,说:“这次要逮捕的人,都是天下交相称赞、忧国忧民的忠臣,其忠心可以宽恕子孙十代,怎么能连罪名都没弄清楚就随便逮捕呢?”桓帝更加生气,把李膺等人关进了黄门北寺监狱。李膺等人的供词涉及到的有太仆杜密、御史中丞陈翔,以及太学学生陈寔、范滂等二百多人。有的人逃走,未能及时捕获,朝廷就悬赏重金捉拿,派出间谍到处搜捕。

陈寔说:“我不去投案,大家心里都会失去依靠。”于是前来自首,请求入狱。范滂被逮捕后,送至监狱时,狱吏对他说:“凡是坐牢的犯人,都要祭拜皋陶。”

范滂说:“皋陶是正直之臣,如果他知道我没有犯罪,我不用拜也会为我向天帝申诉;如果我真的犯了罪,祭拜他也是没有用的。”于是其他的囚犯也都不祭拜。

陈蕃因此事劝谏桓帝,却不知忠言逆耳。桓帝嫌他言辞激烈,就以陈蕃推荐的官员不称职为理由,免去了他的官职。

当时,因党人案牵连入狱的,都是天下闻名的贤士。度辽将军皇甫规自认为是西州的豪杰,却没有被列入名单,他把这当做一种耻辱,便上书说:“我曾经推荐过前任大司农张奂,这样做事依附党人。我过去被罚到左校服苦役的时候,太学生张凤等人曾为我上书辩护,这是被党人所依附。因此我也应该入狱。”朝廷听说了此事,却并未追究其罪。

陈蕃被免官后,朝中有识的大臣都很害怕,经此一事,敢为他们说话的人寥寥无几了。贾彪说:“如果不去争取一趟,这场大祸绝对不能免除。”于是,他于第二年五月西行至洛阳,劝说桓帝窦皇后的父亲槐里侯城门校尉窦武、尚书霍谞等人出面营救党人。

窦武、霍谞等人上书为党人求情,以宽恕其罪,言辞恳切。桓帝看过他们的奏章,怒气有所消解,就派中常侍王甫去监狱审问范滂等人。

范滂等人颈上戴着木枷,手上脚上都戴着手铐脚镣,还被布袋蒙住了头,站在台阶下面。负责审理此案的宦官王甫挨个审问,问:“你们互相袒护,究竟有什么企图?”范滂回答说:“孔丘说过:‘看到善赶紧学习,唯恐来不及。看到恶,赶紧远离,就像手伸进滚水,会马上抽出。’我只是想称赞善良,让大家都来效仿;贬斥丑恶,让大家都远离。我原本以为朝廷会鼓励这样做,却没想到这被认为是在结党。古人修德积善,可以为自己积福;而现在修德积善,却惹来杀身之祸。我死后,希望能把我的尸首埋在首阳山侧,我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对伯夷、叔齐。”

王甫等人听了范滂的话,深受感动,赶紧让狱吏解下了他们身上的刑具,取消了对他们的酷刑。

李膺等人的口供,牵涉到许多官宦子弟,宦官们也怕事情扩大,牵连到自己身上,无法收场,就向桓帝进言,说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桓帝下诏,改元永康,大赦天下。二百多党人因此获得释放,被遣送回各自的家乡,但他们的姓名都被记录在案,终身不许为官。

党锢之祸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司马光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君子处于朝廷,以道来处罚小人的罪过,没有不服的。天下无道的时候,君子隐匿不发议论,想躲避小人们的陷害,也未必能成功。党人们生在昏乱的时代,不能处朝堂之位,想用口舌议论来拯救天下大局,却激怒了和虺蛇虎狼一样残暴的宦官们,遭到残酷的刑罚,连累朋友。士大夫们被害死了,国家也随之亡了,真是让人悲痛的事情啊!”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至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由巨鹿人张角等领导的反抗东汉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党锢之祸过后,进一步加深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豪强地主趁机大量兼并土地,很多农民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这时候,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就是其中巨大的一支。

臣鹿人张角以道术传授门徙,号称“太平道。”他用念过咒语的符水治病,不时有病人因此痊愈,于是人们都觉得他很神奇。

张角分别派遣他的弟子到四方行走,广收信徒。通过口耳相传,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发展,信徒多达几十万,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到处都有人响应。有许多人变卖家产,背井离乡,前去投奔张角,人多得堵塞了道路。还没有到达就在半路上生病或死亡的人,也有不少。

郡县官员不知道张角的真实目的,反而向上报告说:“张角劝人行善,因而很得民心。”

太尉杨赐当时担任司徒,上书说:“张角欺骗百姓,虽然曾经受到赦免,却不思悔改,反而不断发展其势力。现在如果下令州、郡拘捕镇压,恐怕会发生骚乱。应该命令刺史、郡守清查流民,派兵将他们分别遣回本郡,以孤立和削弱张角的势力,然后再想办法诛杀那些首领。如此,不必劳师动众,就可以平息事态。”但正好这时杨赐离职,他的建议被搁置起来,没有得到实行。

司徒掾刘陶再次上书,重提杨赐的建议,说:“张角等人正加紧谋划,各地私下传言,据说张角等人偷偷潜入京城洛阳,窥探朝廷的动静,党羽们则在下面遥相呼应。州郡官员怕如实报告会被朝廷处分,不愿意上报,只在私下里彼此转告,不肯落实到公文。陛下应该颁下诏书,悬赏捉拿张角等人,官员中如果有敢逃避责任的,与张角等人同罪论处。”灵帝却不将这当回事。

张角设置了三十六方。大方率军一万多人,小方率军六七千人,各自任命他们下面的各级头领。又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战斗口号,并用白土在京城各官署及各州郡官府的大门上都写上“甲子”二字。

大方马元义等人先集结荆州、扬州的徒众几万人,约定在邺城会合起事。马元义前往洛阳,买通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作内应,约定在次年的三月五日,来个里应外合。

184年正月,张角的弟子唐周向朝廷告发了这件事。于是朝廷逮捕马元义,在洛阳将他车裂处死。

灵帝给三公和司隶校尉下诏,命令找出皇宫及各官署、禁军还有普通百姓中信奉张角“太平道”的,处死了一千多人。同时还下令冀州的官员,捉拿张角及其党羽。

张角等得知计划已经泄露,决定提前起义,便派人昼夜兼程赶往各地,通知各方首领,一时之间全都起兵。他们都头扎黄巾,因此当时的人叫他们“黄巾军”。

二月,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他们焚烧当地官府,劫掠人口集中的乡邑。各州郡无力抵抗,官吏大多弃官逃跑。不到一个月,已经将天下闹得沸沸扬扬,京城也为之震动。

同类推荐
  • 三国将魂传

    三国将魂传

    梦想征服天下的玉正平,误入古墓得到了将魂能力,身体各部分可以自由化做火、风、山、林,在不断的成长和奇遇中,力斗“天英五帅”、勇战“烽火九燎原”,寻找伙伴,追逐梦想。
  • 重生之奴隶崛起

    重生之奴隶崛起

    一朝为奴,终身为奴!秦萧重生到一个类似春秋战国的时代,看着平静湖面中的倒影,潸然长叹……倒影内,他的左颊有一个深入血肉的烙印,也或许是永远都无法抹平的烙印,表明着他的一切身份。奴!一个连姓氏都不配拥有的下等贱奴,但——今朝为奴,我是范家之奴!明日为奴,我……秦萧投入一颗石子,泛起涟漪阵阵,将倒影照得扭曲模糊不清,正失神间,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唤——“萧!监领喊你去搬石头了!”
  • 高太尉新传

    高太尉新传

    这里有当时最富庶的城市,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里有当时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原万里锦绣山河,却即将在巨大的耻辱中臣服于异族的铁蹄。倘若未雨绸缪,那么,北定燕云西进沙州,南出大理东下琉球,这一切是否不再会是梦想?本书已完结,请书友们支持新书《武唐攻略》链接见简介下的直通车,谢谢!
  • 逐鹿天下

    逐鹿天下

    公元六世纪初叶,曾威震天下的北魏帝国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最终彻底崩溃,只留下一堆华丽的历史碎片。千里北方大地上,狐兔狂奔,胡沙漫天,各路军阀势力为了获得北方天下的统治权,大打出手。真正从群雄中杀出重围的,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和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震撼历史的双雄争霸拉开了大幕。此后,河桥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玉壁之战,历史铭刻了属于他们的骄傲。
  •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如果说战争推动并造就了历史,那么兵器就推动并造就了战争。崔佳编著的《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将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加以讲述,再现了人类兵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多见的讲述兵器发展历史的图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
热门推荐
  • 蛇女

    蛇女

    小时候不懂事,和同村玩伴打死了一条蛇,玩伴之后陆续出事,爷爷为了救我,让我和蛇……
  •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一朝穿越她差点被某王砸死。他抱着她说:“乖乖的,等我醒来。”可醒来后,哪还有她的影子。“找,这天找不到,就去其他天找!”某王冷声道。再见他,她瞪大了眼:“我靠!老娘救的明明是个大叔,怎么变成大帅哥啦?”书友群:663128860
  • 时空学校

    时空学校

    末法大劫,鸿蒙玉碟和落宝金钱融合而成了教化金钱,那么一个刚入职的大学老师捡到之后的故事。杨洋说我的兴趣:开一家位立万千位面的魔法学校,我的爱好:引导人类屹立在万域之巅,我的愿望:所有人类都可以人人如龙!
  •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惊世医妃:腹黑小姐逆天下

    惊世医妃:腹黑小姐逆天下

    她曾是人人皆惧的鬼医,先天独有的异能却导致了她一生的悲惨,本想着可以解脱般的死亡,谁料再度睁眼就成了这林王府花痴成性、嚣张跋扈的废柴大小姐。当银针轻起,炼药成皇、万兽尾随、美男倒贴...谁曾想,顺手救了的那谪仙般的男人,上至九州四峡,下至七星十二殿,缠的她甩也甩不掉。那人格言:举起屠刀砍桃花。她扶额:大哥,我们不熟。
  •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本书以故事为出发点,结合孩子的特性、心理特点、常见问题,做了精辟、简短的阐释。书中精选的故事有趣耐读,而且富含哲理,意义深刻,是家长激励孩子,培养孩子能力的不错选择。
  • 我的校花师傅

    我的校花师傅

    一个美丽的女人突然闯入了秦武的生活,一场不为人知的上古大战慢慢走出迷雾!父亲的消失,突如其来的爱情!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母亲。亲情or爱情,秦武该如何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死于枪下的秦武绝地求生,成功复活,觉醒天赋血脉,走上巅峰之路。寻找前世之旅就此开启!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