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400000005

第5章 【乌拉圭】安第斯奇迹:“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1)

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恐惧、悲哀、思想或记忆,只有黑暗和绝对的宁静。接着阳光出现,淡薄的光线把我惊醒,我像刚刚浮上水面的潜水员,意识开始慢慢恢复;我听到声音,周围开始有了响动,但只能看到黑黑的轮廓。然后,恍惚中,觉得有个阴影在我眼前漂浮。

——生还者纳多·帕拉度

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

——橄榄球队队长

1972年,世界历史上没有战争也没有其他奇迹,可是,就在这一年,发生的一起空难,它不是死亡最多的空难,也不是世界上最扑朔迷离的空难,但是它是最多被后来人频繁谈起的空难,因为在这起空难中发生了一个人类的道德难题——在没有了一切食物的时候,人类能不能吃食自己死去的同伴?!

神奇瑰丽的安第斯山,绵延匍匐在神秘的南美洲西岸。这里终年积雪覆盖山脊,远远望去,像是一只驯鹿的脊背,陡峭、嶙峋。这条山脉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特立尼达岛到南端的火地岛,长89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3.5倍。相对于海底及地球最长的山脉中洋脊(长约80000公里)这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米,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峰山顶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1972年10月13日,被后来人称为“安第斯奇迹”的安第斯空难就发生在这连绵的群山之中……

1972年10月13日,乌拉圭的橄榄球手的队员们刚刚打完在家乡乌拉圭的主场比赛。胜利的喜悦让他们觉得兴奋和好玩儿。当天飞机上除了球队队员外,还有他们的亲戚和朋友,一共45人,其中有机组人员、球队支持者、橄榄球队全部球员和他们的亲友。他们中大多数人在还是教会学校的孩子时就开始一起踢球,他们情同兄弟。每个人都显得兴奋异常,这一天是十分轻松的一天。他们乘坐的是一架Fairchild双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飞机是橄榄球队从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的老基督徒队租借的,小伙子们打算用这个“大家伙”带他们飞去智利圣地亚哥参加一场表演赛。

飞机在群山和云层之上飞行着,像是一个笨拙的大鸟,它将到达智利,那里有另一场比赛在等待着小伙子们。这是一个星期五,天气不错,球员纳多·帕拉度的妹妹小苏西和妈妈一同陪同他前往比赛地点。他们是来给他加油助威的。纳多·帕拉度22岁,拥有着健美的体魄,他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尤其是他漂亮、活泼的小妹妹苏西。苏西有些困了,在队员们唱歌的时候,她倚在母亲怀里睡着了。在乌拉圭比赛的时候,小苏西最兴奋,拿着气球大声喊叫着给哥哥加油,母亲不放心兄妹俩所以随着儿子一起到下一个比赛地点——智利。飞机飞行在茫茫夜空中,每个人都没有感觉到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他们逼近,异常巨大的灾难正在等待着这些人。

晚上10点多,忽然一阵风暴袭击了飞机,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飞机就瞬间下降,小苏西也被飞机上的尖叫声吵醒了,她看见妈妈和哥哥恐惧的神情。“怎么了?”小苏西问哥哥和妈妈。“不知道,天啊,飞机在下坠!”

下坠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几秒钟之后,这个冰冷的庞然大物就坠毁在安第斯山中。这架Fairchild像一只死鸟一样,碎片七零八落,已经面目全非。

空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是与其他空难不同的是,这个大家伙坠毁的地点使得后来苏醒的人们感觉到绝望,坠机地点离最近的道路有400公里,这几乎宣布了队员们的死亡。

不知道过了多久,纳多的意识开始清醒了。他感觉到浑身寒冷,头疼得厉害。他想问话,却说不出一个单词。他小心翼翼地抬起手,摸了摸头。头发上有崎岖不平的东西,凝结的血块。破裂的头骨,轻轻一按,感觉像摸到了海绵。他的胃一阵痉挛,意识到,自己正把破碎的头盖骨挤向大脑。然后他听见有人在叫他:“你醒了吗?你听得到吗 ?” “说点什么,纳多!” “不要放弃,纳多。我们跟你在一起。醒醒!” 他尽全力只能发出像蚊子一样的声音。接着有人凑到他的耳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他:“纳多,我们坠机了。飞机坠毁了。我们掉到了山上。” “你明白吗,纳多?”

原来,纳多已经整整昏迷了两天了,醒来的人清点了人数,飞机上还有28个人活着,纳多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醒来对于纳多来说是一件兴奋的事情,同时它也意味着悲痛。纳多的两个最好的朋友玛格里和阿巴尔都死了。母亲尤金尼亚已经死了,妹妹苏西还活着,但是,苏西已经奄奄一息了。醒来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看着队友和亲人的尸体,面对天寒地冻,纳多几乎确定自己必死无疑,他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这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真的坠机了,母亲真的死了!纳多想到了自己曾经看过许多空难的电影,可是这一次轮到他了!这件事真的发生了,就在他自己的身上。

最开始,纳多几乎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但是很快他发现,眼泪和悲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救活妹妹,然后争取能够活下去!

最难熬的是夜晚。夜里,飞机残骸外面的温度低至零下30℃,飞机里面的温度也有零下25℃,寒冷让每个活着的人恐惧。22岁的纳多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人生挫折,他想哭,看着奄奄一息的妹妹苏西和母亲冰冷的尸体,纳多感觉到绝望,可是正当他要哭的时候,队友们告诉他,不能哭,因为这样他会流失水分。很显然对于球员们来说,保存身体的能量是活命的一丝希望。悲痛的纳多只能让巨大的疼痛在内心深处蔓延不停地蚕食他的心脏。看看妹妹苏西,纳多觉得他不能就这样死掉了,妹妹需要他。在刹那间,他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冷静,这令他自己都觉得吃惊,甚至来不及为母亲的死哭泣。

被困在雪山中最初的几天,纳多几乎寸步不离地待在妹妹苏西身边,搓她冰冻的手脚,跟她说话,把融化的冰水滴到她的嘴唇上。纳多不知道她是否清醒知道他陪在她的身边。“别担心,”纳多常对妹妹苏西说,“他们会找到我们的,会把我们带回家的。”这是在对苏西说话,事实上也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

在最初的几天,幸存的人们都努力让自己相信,救援队会赶过来救他们,也许就在下一刻,救援队就会到来。纳多也相信,他们一天天在盼望着。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地熬过,飞机上的食物越来越少了,到了第8天下午,每个人都筋疲力尽了,最后的一点点食物和水也已经没有了。口渴是比饥饿更迫切的问题,周围没有任何饮用水,也没有任何热量来源可以将冰雪融化。纳多和同伴们非常焦虑,他们想到了飞机外面冰冷的安第斯山上一望无际的雪山,于是他们开始吃雪、吃冰,结果他们的嘴唇全都破裂流血了。纳多此时已经来不及想自己,他唯一的想法是如何让妹妹活过来。他用雪块给苏西的嘴唇润滑,让雪水从唇缝间渗透进去,他期望着小苏西能被呛到咳嗽起来。

这是第8天的下午,纳多躺在苏西身边,让她的头枕在他的手臂上。可是,纳多感到苏西突然的变化:她的身体不再紧张。紧接着她的呼吸停止了,身体凝固。 “苏西!”纳多哭喊着,“哦,上帝,苏西,求你,不!”他跪下来,开始给妹妹做口对口呼吸。此时的他已经不顾一切了。最后,筋疲力尽的纳多跌坐在地上,其他队员也过来帮助纳多尝试给苏西做人工呼吸,可是没有用——苏西还是走了。纳多悲伤极了,他一整晚抱着小妹妹不停地对她说话,希望她能够再一次醒过来,可是没有用,苏西还是静静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纳多亲手把她埋葬了,埋在母亲身边的雪里。埋葬完妹妹,纳多从未感觉到如此孤寂。才22岁,母亲死了,妹妹也死了,最好的朋友也死了。飞机上剩下的几乎全是21岁的大男孩。看着冷漠的雪山,他再次觉得必死无疑。在绝望之际,纳多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看着远处崎岖陡峭的山脊,他觉得父亲的爱好像一条生命线牵动着他。他在心里对父亲起誓:

“我会回家的,我保证,我不会死在这里!”

令人庆幸的是队员们发现了丢失的机尾部分,里面装满了巧克力、发霉的三明治,最重要的是,还有飞机电池。他们相信它能让无线电重新工作,向外界求救。一周之后,无线电依然毫无生气。与此同时,他们又失去了两个人,球队的外侧前卫阿托罗死于腿部伤口感染,球队支持者拉菲尔腿部长了坏疽,遭了几个星期的罪,也死了。他们中最强壮的人也开始变得虚弱。许多人眼神中流露出放弃。

纳多也一样。

对于队员坎尼萨来说,这一天显得非常特别,几个月前他和未婚妻安莉娅坠入了爱河,他们是如此相爱以至于一刻也不想分开。这一次,坎尼萨球队要出国比赛,爱妻当然要同行加油助威。原本以为这寂静的安第斯山将是他们浪漫的婚姻生活的见证者,没想到却成了灾难的地狱。

飞机在夜里航行,坎尼萨和未婚妻将一同度过第一次漫长旅行,她坐在坎尼萨身旁静静地依偎着他,眼睛里充满着爱意。

在到达安第斯山上空时,坎尼萨感觉到飞机突然剧烈颠簸起来。人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久后,飞机的发动机突然停止了转动,飞机开始急速向下跌落。在纳多和坎尼萨他们作出反应前,飞机已经接近了安第斯山的雪峰,并一头撞了下去。坎尼萨听到人们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与机翼折断的声音,接下来便是死一般的宁静。

当坎尼萨从黑暗中醒来时,周围凄惨的尖叫声仍然此起彼伏。

飞机头、尾部已经断裂,只有中舱一部分尚存。他在附近摸到了一个人,但他没有任何动静,可能已经死了。

当坎尼萨摸到第三个人时,他听到了呻吟声,那是安莉娅。听到他呼唤她的名字,安莉娅低声哭泣着说:“坎尼萨,我动不了!我的腿痛极了。”

机舱窗透进的微光,让坎尼萨看到安莉娅的腿被紧紧地夹在了舱壁与变形的座椅之间。他用尽全力将那座椅扳得有些松动,然后抱住安莉娅向外拽。等坎尼萨将她拽到地板上时发现她的右腿被撞断了,她已经痛得满头大汗。坎尼萨心疼极了,不断地用亲吻安慰着她。

在清点人数后,坎尼萨和纳多是对立面不算太友好的队友,他们并不是那种好朋友,但是此刻他们变得亲切起来,因为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将相依为命,他们此时并不知道他们两个将改变这28个生还者的命运。

他们一起清点了飞机上幸存的人数,发现有8名重伤员,他们找到飞机里的急救包,给这些伤员做了紧急处理,然后又将尸体一一拽出葬在一个雪坡上。

队员们清点了一下飞机里所剩的食物,发现了不少面包和一大罐葡萄酒,另外,每个人包里都带着一些巧克力与小食品。大家都相信很快就会有救援人员赶到,因此这些食物应该足够了。不过住宿倒成了一件大事。雪峰上白天的温度还能凑合,但夜里的温度竟然降到了零下40℃。队员们只好在天黑后又钻到冰冷的破机舱里,用那些破碎的织物盖在身上取暖。坎尼萨把座椅皮面扒了下来,盖在安莉娅身上,守在她身边。腿伤的痛楚让安莉娅无法入睡,她整夜都紧紧拽着坎尼萨的手。当天夜里又有两个重伤员死去了。纳多、坎尼萨和其他队友们相信自己会很快得救,但整整一天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数不清的皑皑雪峰陪伴着他们。在接下来的72天里,剩下的活着的人成了世界的弃儿。后来他们得知,由于这里雪峰林立,飞机不好搜索,而且在雪山与丛林的交界处还坠落了一架与他们所乘飞机同型号的飞机,当局把那架飞机当做是他们的飞机,一直在丛林中寻找,空耗了好些时日。

第5天过后,飞机上的面包已经所剩不多。人们开始为食物分配的多少爆发争吵。纳多和坎尼萨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人们实在太饿了,他们不能抑制自己的红红的眼睛盯着食物。10天后,面包吃完了,饥饿开始威胁人们的生命。也许是意识到他们还要在这绝境中继续待下去,所有人都开始尽量节省食物,以求度过更漫长的时间。

在坎尼萨的旁边是一名叫做菲莎的女孩,她已经饿昏过去了,她的新婚丈夫在撞机时死了,她自己的头部也受了重伤。坎尼萨要照顾自己的未婚妻,他只好看着菲莎在那里痛苦。每个活下来的人只顾着自己,没有人照料其他人。菲莎饿得已经不行了,纳多给了她一小份食物袋。可当纳多出去取雪水的时候,突然,球队的后卫拉里冲到菲莎的身边,弯腰抢过她的食物袋,将里面的食物向自己口中塞去。他一连抢了几个重伤号身边的食物袋,当其他人准备制止他时,他举起一根断铁棍号叫着,不让队员们靠近,然后从断口处逃了出去,消失在雪峰侧面。坎尼萨愤怒地要冲出去找他,安莉娅拉住了坎尼萨,轻轻地说:“让他去吧,反正我们已经挺不过去了,不要再自相残杀了。”

坎尼萨低下了头,吻着安莉娅,心如刀绞。

又是两天后,暴风雪来了,队员们用破织物挡在机舱破口处,再移上箱子堵住,然后紧紧地挤在一起,相互用身体取暖。坎尼萨紧紧地抱着安莉娅过了一夜,生怕她会离自己而去。次日,菲莎静静地死去了。当队员们将她的尸体移到机舱外时,发现在机舱不远处隆起一个小丘。他们将雪扒开,发现竟然是拉里,他被活活冻死了。队员们不知道他不回来找大家是因为被冻得失去了知觉,还是根本没脸再回人群中来。

拉里的死使雪峰上的气氛产生了微妙变化。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满怀戒备,哪怕是有人无意中经过身边,他们都会下意识捂紧口袋,生怕菲莎的遭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坎尼萨最好的朋友东尼也悄悄地对他说:“伙计,小心点。现在你可是要照顾两个人呢!”

同类推荐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 冰心散文

    冰心散文

    本书是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收录作者《笑》《往事》《寄小读者》等散文精品77篇,体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辉煌与成就。正文部分完全沿用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冰心散文2005年版本,封面重新设计包装,再次展现我社这套散文丛书的品牌魅力。
热门推荐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红蝴蝶发卡

    红蝴蝶发卡

    张蜀三十六岁,女儿梦梦十岁那年夏天所发生的事,张蜀至死仍记忆犹新,很难忘记,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十年前的夏天,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在张蜀的记忆中,好像那年一进暑期,天就没下过雨,城市像一个大大的蒸笼,燥热热的,人就像热锅里的蚂蚁。前妻刚刚和张蜀离婚,张蜀尚未从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天他随单位人到和平医院体检,遇到了一个在那里做外科医生的男同学。这位男同学叫梁行,他们曾同窗近六年。梁行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人长得十分帅气,个子有一米七八的样子。他父母都是搞艺术的。
  • 饮酒与行令

    饮酒与行令

    中国人喜饮酒,有事没事喝两盅,家里来了客,有朋自远方来,都不免要备上一壶好酒,推杯换盏一番,似乎不喝酒就不算吃饭,不喝酒就不能尽地主之谊,不喝酒就不能尽兴。于是,酒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酒行令好处多,可以调节气氛、增进交流,雕俗共赏、老少皆宜,陶冶性情、激发才智。从诗到小说,酒令无处不在,为文学色彩拓宽了体裁,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朱领略酒令文化的魅力。
  • 快穿姻缘线:佛系红娘养成记

    快穿姻缘线:佛系红娘养成记

    陌清一作为月下老人唯一的关门弟子,有朝一日居然掌管自己师父的姻缘,是勤勤恳恳工作还是趁机报复,这是一个问题。这里有波谲云诡的后宫、侠肝义胆的江湖、湖光山色的田园、青春可期的校园、肝肠寸断的分离、无可奈何的…… (欢迎入坑哦~虽然是牵红线,但不仅仅只为爱情哦,还有亲情、友情都会有的体现的!本文1v1,欢迎入坑!)
  • 逆龙而上

    逆龙而上

    腾龙大陆最炙手可热的职业--魔晶师。一个有着强大冥想力的少年卡尔。一颗传承于异地的星河之泪。必将造就腾龙大陆新一番的神话。
  • 残欢

    残欢

    “来人呐,将王妃请下去,家法伺候……”瑾王府家规:争风吃醋者,鞭刑!听完上官瑾的话,媚儿眼中一丝得意的窃喜闪过。早膳还未来的及用,她便被请了下去,强行绑在庭院的长椅上,下人拿着皮鞭,狠狠地抽在她的背上,长鞭抽得她衣衫破裂,条条血痕清晰地浮现,血迹斑斑,惨不忍睹,她痛面色惨白,紧咬着樱唇,陷入半昏迷状态。柳儿站在一旁,低声啜泣,怜儿,媚儿冷冷的看着鞭刑,眼里尽是快意…………
  • 女配掀桌:腹黑总裁嫁不得

    女配掀桌:腹黑总裁嫁不得

    苏瑾穿越成了一篇毁三观的总裁文的恶毒女配,可还没等她来得及怀疑人生。就已经在套路中苦苦挣扎,幸好她人品还不错,被她逮着一个不迷恋女主的吃瓜群众,妥妥就是上帝派下来的天使。苏瑾真是感动的不能自己,一心只想套路他一把找条活路。谁知道那吃瓜群众的行动比她还快,总裁文的套路摸得比谁都熟,还没得苏瑾抱上大腿,就已经在床上起不来了。苏瑾泪奔:丫的,就不能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么?我真的只是单纯的想抱个大腿。顾总坏坏一笑,欺身而上:没不让你抱啊,而且,我还十分好心给你来了个上门服务。
  •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是一本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西北部的县城里一对婆媳关系的小说。主人公楚晴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她与婆婆长达30年的生活情感纠纷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的婆媳关系的心理历程的集合。尤其是主人公在自己即将成为婆婆时却经历了婆婆的离世,由此感受到的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不舍和伤痛,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
  • 剑侠灵盗录

    剑侠灵盗录

    武之侠者,所谓敢爱敢恨,有恩报恩,有仇复仇。爱恨情仇,喋喋不休,一入江湖,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