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400000006

第6章 【乌拉圭】安第斯奇迹:“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2)

坎尼萨感激地冲他点点头,心里一阵温暖。坎尼萨和东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志趣相投,亲密无间。这些天来,东尼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帮坎尼萨照顾安莉娅,还主动地把他带的小薄饼分给他们吃。有他在身边,坎尼萨总算感到有些安慰。

暴风雪整整肆虐了四天四夜。当天终于放晴时,队员们又埋葬了两个饿死的同伴。他们是被活活饿死的啊!哪怕他们身边的人递给他们一小片面包,他们都不至于这样悲惨地死去。但是坎尼萨没有权力责怪别人,因为自己也和他们一样。

埋葬完同伴,坎尼萨独自在附近的山头走了一圈。这时,前方一个凸起的雪包映入坎尼萨的眼帘。他扒开雪,竟然看见了一只野山羊。这只山羊已经死去多时,坎尼萨猜想,它可能是哪只鹰的战利品,被鹰衔到山头准备独自享用,然而还没等鹰吃到嘴,山羊就被漫天的风雪掩埋了。但是不管怎样,望着这只野山羊,坎尼萨竟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我们有救了!”

坎尼萨连滚带爬地跑回机舱,向大伙宣布了这个消息。人们先是愣愣地看着坎尼萨,然后不知是谁带头,所有人都不顾一切地冲出了机舱,坎尼萨和东尼也紧跟着跑了过去。当他们到达时,山坡上已经一片混乱。人们互相推搡,破口大骂,最后甚至厮打起来。抢在前面的人迫不及待地用刀割下羊肉,不顾一切塞进嘴里,后面的人则死命地揪着他们的头发往后拖。突然,一个队员和教练打了起来,从他们含混的争吵中,坎尼萨得知他们争执的原因是考克教练企图拿起一条羊腿。看来安莉娅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生存面前,教练和队员都早已忘却了自己的身份,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像动物一样地厮杀,弱肉强食。

当争夺食物的战斗终于结束后,山坡上又恢复了平静。但是,一些人还在为刚才的争抢耿耿于怀,并对同伴怒目相向,雪峰上的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吃完最后一块羊肉后,坎尼萨瞒着东尼将身上的最后两块巧克力塞进了安莉娅的衣兜里,可她流着泪将巧克力还给坎尼萨,央求坎尼萨吃下去:“我不行了,”安莉娅说,“你一定要回到乌拉圭,好好地活下去。”坎尼萨泪眼婆娑地看着她,又将巧克力塞了回去:“不,还是你吃吧。救援很快就会来的,我们一定有办法活下去。”

第一周结束时,仍然没有盼来救援者的影子,他们开始解决最紧迫的问题,罗伯特用飞机座椅的尼龙套子为重伤者做成临时吊床和毯子。喝水不成问题,到处都是雪,但是他们开始饿得头晕眼花,马塞罗已经搜出行李箱里所有能吃的东西,只有几块巧克力,一些零食,一些葡萄酒。第二天,他开始定量分配食物,每一餐不过是一块巧克力或一勺果酱,用一口葡萄酒冲下肚,完全不能解决饥饿问题,只是这种进餐方式多少给了人们一点力量。

雪山上的第11天,纳多站在机舱外,看着罗伊·哈利——一名身材瘦长的中锋,队员之中一个接近电子专家的人物——正在摆弄一个被摔扁了的晶体管收音机。飞机的无线电的电池和机尾一起摔掉了。但是,通过这台收音机,他们勉强可以收到一些外界信息。那天早上,信号像往常一样时断时续,罗伊正打算关机,突然,通过杂音, 他们听到播音员说,经过10天徒劳的搜寻后,智利政府决定放弃,不再继续寻找10月13日在安第斯山消失的乌拉圭包机。

虽然,纳多内心深处一直知道,救援者永远找不到他们,但还是抓着这一线希望.现在,要生存,必须要靠他们自己,群山的沉默似乎在嘲笑他,但他知道,或早或晚,他不得不自己爬出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纳多最担忧的是,身体似乎变得越来越弱,以至再也无法离开。尸体将被他们吃光,剩下的只有大眼瞪小眼,看谁第一个死去,成为食物。这样的想法让他迫切想离开,走出雪山的机会很小,但反正注定是死,有什么区别。但他不能一个人出发,于是开始研究周围的人,设想在这群饥饿的年轻人中,谁是理想的伴侣。

有一些界限,人需要长时间才能跨越。当然,这座山上有食物,有肉,大量的肉,近在咫尺,就埋在机身外,薄薄的一层冰雪下面埋着死者的尸体。让纳多困惑的是,虽然饥饿得令人发疯,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忽略了几百英里内唯一可以吃的东西。但是,当思想最终跨越那条界限,那种原始的冲动让他深感震动。这次原始的冲动发生在一场雪崩之后。

一天夜里,纳多他们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达成——“恐怖协议”。纳多说:“人类社会的规则不再属于我们,雪山中的规则由大自然决定,我们为了生存必须适应这一规则。一开始我们有29个人幸存,我们将手搁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圆圈,然后我们立下了一个协议。我们看着彼此的眼睛说:‘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经过讨论,纳多建议先吃飞行员的尸体,因为其他大多数遇难者都是熟人,队员们觉得一开始吃飞行员的尸体,会让他们感觉更好受些,因为他们不认识他。对于这个惊人的决定,纳多他们在一周以前都浮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面。飞机坠毁后,惊恐、沮丧和寒冷麻木了生还者的食欲,直到一周后,他们才感觉到饥饿。一开始,他们试图啃吃行李箱上的牛皮或飞机坐垫下的稻草果腹,就在所有可吃的东西都吞下肚时,南多看到附近一个小男孩身上的伤口,他立即意识到,如果想活命,他们接下来只能吃人肉。8名雪崩死者的尸体就在旁边,但队员们却迟迟不肯下刀切肉。迄今为止,只有三四个人负责从墓地割肉回来,其他人并不知道吃的是谁的尸体。谁能咽得下亲眼看着从新鲜尸体上切下的肉?大家一致沉默,宁可挨饿。可是,到了10月31日,暴风雪的第三天,队员们再也撑不下去了。有人找到一片碎玻璃,扒拉下覆盖在一具尸体上的雪,开始切肉。看着他切割一位朋友,听着玻璃划过肌肉皮肤的声音,这种恐怖无以复加。当一块肉被递到纳多手上,他顿时感到恶心,它还没有结冻,而是柔软、油腻的,带着血和软骨。放进嘴里,他不断干呕。一种堕落的罪恶感在腐蚀他的心脏。

不记得那是第几天了,一场雪崩杀死了8人。纳多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才躲过了这次死神的来袭。只剩下16个人,疾病和伤痛加上寒冷让大家都奄奄一息。夜幕降临,马塞罗的临时墙壁使他们没被冻僵。但是度过寒冷的夜晚仍然比较艰难。一位队员身上有打火机,很容易点火,但却没有可以燃烧的材料。纳多他们把随身携带的7500美元全部烧掉了,又找到一些碎木片,足够燃两三堆小火。但是短暂的温暖过后,队员们觉得更冷了。夜晚温度降到零下30℃。他们挤靠在一起,互相取暖。他们始终用一个信念支撑着自己,那就是救援者会找到他们。他们只需要坚持下去。

接下来几天,卡利拖斯把队员们的对话告诉了其他一些人。一些实际的人,包括医学院学生古斯塔夫,相信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很快,他们把所有人召集到机舱内。“我们都很饿,”罗伯特简单说,“我们身体在自我消耗。除非尽快补充蛋白质,我们都会死,这里唯一的蛋白食物就是我们朋友的尸体。”

事情就这样开始了,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他们没有经过多久的挣扎就选择了这样的举动。那是一个黄昏,他们躺在机舱内,准备度过漫漫长夜。卡利拖斯的目光落到躺在身边的一个年轻人的正在愈合的伤腿上,伤口中央的肉湿润、鲜嫩,边缘凝结的血结成了疤。他无法把眼睛移开。他闻到空气中血的味道,觉得胃口大开。他抬头,看到其他球员,他们也在注视着那条伤疤。羞耻感让他们挪开了目光。但是,发生的事情已经无法抵赖:当他们看到肉,本能地将他当作食物,纳多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恐惧,但是,那扇门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关上。一阵漫长的沉默。有几分钟,谁也没有动,然后他们全部走向前,握住旁边人的手,发誓,如果他们中间任何人死去,别人有权以他的身体为食。罗伯特找到一些玻璃碎片,领着他的助手走向墓地,纳多听到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小声说话。他们回来时,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小块肉。

古斯塔夫递给纳多一块。那肉呈灰白色,像木头一样硬,非常的冷。纳多告诉自己,这已经不属于人的一部分。灵魂已经离开了肉体。但是,纳多还是很迟疑。他避免接触其他人的目光,但是还是从眼角看到有的人像他一样拿着肉,鼓足勇气要吃。其他的人正面无表情地咀嚼着。最后,纳多把肉放在嘴里。它完全没有味道。它嚼了一两口就强迫自己咽下去,他不觉得有罪恶感,但是感到一种强烈的憎恨,憎恨命运强迫他们在面前的恐惧和死亡的恐惧之间选择。

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纳多稍微觉得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自从坠机第8天后,也就是他妹妹死后,再没有死一个人。出于对纳多的尊重,其他人许诺不会碰他的母亲和苏西的尸体,即使如此,如果分配合理,剩下的肉还可以再吃几个礼拜。尽管有29人从飞机坠毁中幸存下来,但许多幸存者都相继在饥寒交迫和严重的伤势中死去,其中8人死于一场雪崩,到最后只剩下16名幸存者。在雪山中靠吃死者的肉度过了两个月后,纳多觉得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他终于说服队友罗伯特·坎尼萨和他一起进行一场“自杀式”行动——走出雪山寻求帮助。纳多说:“当时我必须出去求助,我们都奄奄一息,我无法想象留在那儿,看着他们一个接一个死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更可怕的是,食物越来越少。 他们敲开头骨,取出大脑,吃掉以前无法想象的部分——肺、骨髓、手、脚。在普通人看来,他们的行为或许不可理喻,但是求生的本能实在太强大,当死亡临近,人可以习惯任何东西。纳多觉得不能再等了,尸体会很快被吃完的,所以必须要靠自己,一定要走出去,经过观察纳多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他就是意志坚强的坎尼萨!于是,11月中旬,纳多和坎尼萨出发了,他们承载着剩下来的幸存者的希望。一开始,他们决定向东走。

纳多和坎尼萨一言不发,顺着冰川往较低的一座山峰爬去。大家都清楚面对的危险:他们的身体虚弱不堪,没有任何登山技巧。开始雪地很硬比较好走,后来雪开始融化, 他们不得不一路蹚水,纳多的鞋子很快浸湿了,觉得像拖着一块铁板在走。

中午,他们抵达让人头晕的高度,可是在攀登了五六个小时后,眼前的山峰似乎还是那么远。纳多身体渴望放弃,但是本能却在推动着他前进,他一步步机械地迈步,没什么可在乎的。他很快把坎尼萨甩在后面,坎尼萨大叫着让他停下。他们在一块岩石上坐下,吃了一些肉和融化的雪水。

夜晚气温降得如此之低,用来融化雪的瓶子破裂了,第二天早上,两个人把冻得硬邦邦的鞋放到阳光下解冻,接着继续攀登,阳光刺眼,多好的天气。每隔90米,就有一段接近垂直的峭壁。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一脚踩空就会摔死。脑袋里重复着一个单调的声音:左脚放那里,现在伸手去够那个裂缝。那块石头牢靠吗?好,抓稳,相信自己的平衡。小心冰!

纳多从未如此专注,如此警觉。在那些生死一线的时刻,痛苦反而消失了。他将行走到生命离开身体,倒下;他死去时离家又近了一步。他的生命变成了单纯流动的液体。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推动他们继续前进。他不记得那时候是否感到狂喜,如果有,也是短暂的。放眼四周,每个方向,都是一览无尽的山脉。每座都和他们曾经爬过的山一样陡峭。他立刻明白,包机的副驾驶犯下了可怕的错误,我们没有飞过CURICO,他们根本没有接近安第斯山的西麓,他们的飞机掉在了山脉的中央。

那一时刻,坎尼萨和纳多所有的希望、梦想、猜测统统蒸发。他们一直以为生命是自然的历程,死亡只是生命的尽头。现在,在这个没有生机的地方,他们惊恐而清楚地意识到,死亡是没有尽头的,生命才是短暂而脆弱的梦。可是,一种本能预感告诉他们,似乎他们离希望很近了,况且他们承载的是剩下的所有的人的命运,这些队友都曾经和他们亲如兄弟。

1972年12月20日,纳多·帕拉度和罗伯特·坎尼萨继续跋涉在茫茫雪山当中,他们感觉到一种畅快,似乎是在这一天有什么奇迹将要发生似的!忽然,在一座山峰后面,纳多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在动。他叫坎尼萨:“老兄,那里,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动?”坎尼萨沿着纳多的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白色的斑点在移动,还有黑的斑点。坎尼萨大叫起来:“纳多,是有人,好像是有人在那里!”

这是怎样的激动之情,他们几乎要晕倒了,这是真的吗?他们不敢相信,他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那些黑点跑过去,原来那是一处牧羊人的营地。越来越清晰了,纳多和坎尼萨在雪地上狂奔着、呼喊着!

在跋涉9天后,纳多·帕拉度和罗伯特·坎尼萨在智利境内的LOS MAITENES碰到了一个牧羊人的营地。两天后,帕拉度领着直升飞机找到了14名幸存者。

纳多脱险后没有接受任何心理咨询,也没有做过任何噩梦。如今,他和结婚27年的妻子维罗尼克育有两名十几岁的女儿。后来他几乎每年都会带着妻子和孩子重回安第斯山脉上的坠机地点,向母亲、妹妹和朋友的坟墓献上鲜花。

回到家之后,纳多还在他88岁的父亲促使下写下了《安第斯奇迹》一书:“人们问我为何要等 34年才将我的亲身经历讲述出来,我也不知道原因,但我想为自己的父亲写点东西。当我父亲读了我的书后,对我说‘谢谢你’,然后他就拥抱了我,那正是我想要的。”在安第斯山脉绝境中,能够再次被父亲拥抱,曾经是纳多所有的梦想。

在每年的12月22日,空难生还者们都要聚会一次,他们会像亲兄弟一样热情地拥抱和亲吻,因为他们一同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没有什么比能继续活着更好的了。

同类推荐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橘黄色的生日

    橘黄色的生日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编辑,我不太喜欢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些已经烂熟的“榜样文本”,我甚至不知道那些除了“榜样文本”就不能说话的批评与理论究竟多少斤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更看重“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总会给自己带来兴奋与欣喜。我是一俗人,一个做编辑的俗人,还喜欢把这样的阅读留作自己的笔记。去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阅读的姿势》就是这样的一份笔记,我很珍视这份笔记,因为我珍视所有“在场”的阅读,有我自己的判断,有我自己的好恶,有我自己的真实,也有我自己的谦虚与谨慎。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热门推荐
  • 魅系列:赤幽乱

    魅系列:赤幽乱

    不管你是权倾天下的王者,还是默默无闻的隐士。一旦喜欢上一个人,便真的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自古以来,人、妖、仙三界鼎立。上古存四样神器——含光剑、漓水镜、伏羲琴和赤幽花。
  • 一个人的灵魂书

    一个人的灵魂书

    这是描摹了古代大河的图纸,黄色的纸张,褐色的图文,当你的阅读进入了状态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那汹涌的苦水,在凄凉的秋天慢慢将你埋没吞噬的忧伤。黄泥沙,绿草岸,这些古老的艺术美已经没糟蹋得不成体统,满口的烟碱,那是被鸦片一样的文字麻痹的眼睛和心。
  • 莫与灵为伴

    莫与灵为伴

    一场车祸重新开启了她被封印多年的阴阳眼。救下她性命的鬼魂开始痴缠,真的只是为了让她帮忙完成心愿?校草突然找上门,却是问她有没有见到鬼。身为一个道士,贴身保护也就算了,能不能不要一言不合就抱抱,动不动就想亲亲,说好的男女授受不亲呢?你以为这是一个鬼故事?不,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不过是由许多鬼怪见证成长的爱情故事。
  • 爱我就请结婚吧

    爱我就请结婚吧

    “女人,我这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某帅哥嚣张地指责。无奈正主儿不甩他,他撇了撇嘴继续嚷:“别再犹豫了,嫁给我吧。”终于正主甩了他一眼。他很有面子却装着不耐烦地拉着她的手:“走吧,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我请你!”^^【PS:浪漫又精彩的言情文。】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娘子凶猛

    娘子凶猛

    我到游泳馆工作,听说这里有个美女自拍被吓死,死就死吧,可她偏偏还赖上了我,非要做我娘子……
  • 未经允许,私自爱你

    未经允许,私自爱你

    我恨江予迟。他毁了我的婚姻,成了我和陆景川的第三者。被迫嫁给他,我眼睁睁看着自己家道中落,旧爱家破人亡。但我更恨我自己。明明做梦都想杀了他,却偏偏爱上他。当真相被揭露,我才知道爱他原来那么痛。江予迟,我曾恨我爱你,现在我只恨我没有好好爱你!
  • 莲子居词话

    莲子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除灵天师

    除灵天师

    这是一本描写中国民间方术与龙虎天师道术的小说,书中主人公秦枫从小就是得到了从天师道还俗的爷爷的真传,并用这些一一解开了民间广受关注的神秘灵异事件,从风水凶煞、驱鬼镇邪、民间预测到寻找丢失的传世国宝,名声响彻欧美、南洋,由此解开了诸多尘世已久的离奇事件,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书中没有过多的华丽,但却是真实的灵异事件……
  • 晋春秋

    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