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400000015

第15章 春暖花开中的气(1)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春季一共有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那么,这六个节气都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风俗呢?

立春习俗。

按我国传统农历,立春是春季的第一天,自古以来颇受重视,民间也有“新春大如年”,“春朝大于年朝”的说法。

立春作为节气形成于周代,而立春的重要习俗,迎春的产生和正式举行则开始于东汉时期,《后汉书·祭祀志》记载说:“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者至,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此后历经各个朝代,成为官方重要的礼俗活动,到清朝时,达到高潮。

在清朝,迎春礼仪由中央政府制定并且在全国统一施行,其范围遍及中国整个农业地区。东起胶东半岛、福建沿海,西到甘肃、宁夏一带,北自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南抵海南岛,无不举行迎春礼。

《大清通礼》对于迎春礼做了这样的规定:“直省迎春之礼:先立春日,各府州县于东郊造芒神、土牛。春在十二月望后,芒神执策当牛肩,在正月朔后,当牛腹;在正月望后,当牛膝,示民农事早晚。届立春日,吏设案于芒神、春牛前,陈香烛果酒之属,案前布拜席。通选执事者于席左右立。府州县正官率在城文官丞史以下朝服毕,诣东郊。立春时至,通赞赞:行礼。正官一人在前,余官以序列行,就拜位。赞:跪,叩,兴,众行一跪三叩礼。执事者举壶爵,跪于正官之左,正官受爵酌酒,酹酒三,授爵于执事者,复行三叩礼,众随行礼,兴,乃抬芒神、土牛,鼓乐前导,各官后从,迎入城,置于公所,各退。”由于中央政府对于迎春礼仪做了这样的统一规定,所以各地的迎春礼举行时间以及仪式大多类似。

在迎春礼俗活动中,各种娱乐活动十分活跃。在河南信阳,市民玩鱼龙、角抵、高跷等游戏;在甘肃灵台,立春前一日,有“社火过堂”习俗,“官令招集各里、各甲杂业人等,名为七十二行,各按职业分穿朱衣玄裳,妆成故事,会聚县署大堂点验”。

有的地方迎春大多在立春前一日或当日进行。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宝山县志》记载:“‘立春日’前期,县官督委坊甲整办什物,如亭台、彩仗之类。先一日,县令率僚属迎春于东郊。”在山东齐河,立春前一日,造泥牛和芒神,预置在东郊。“邑令率僚属具吉服,陈鼓吹杂剧以迓之。饮盒酒,迎回,将芒神及泥牛置大门内,仍于堂上设席演剧,邀绪绅士饮春酒。”在江苏吴县,立春前一日,知府率领僚属行迎春礼,出娄门到柳仙堂迎芒神、春牛。其时男女争睹,并以其所颁之式来占卜雨水的多少以及有无疾病瘟疫。广东《揭阳县志》卷二《典礼·迎春》有这样的记载:“每岁立春,遵照会典,迎春于东郊,出土牛。仪注:先期塑造土牛、芒神。前一日,各官常服,迎至县门外,土牛向南,芒神在东西向。立春日,早,陈设香烛酒菜,各官俱朝服,行一跪三叩礼。”《揭阳县志》卷七《岁时》也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前一日“迎春”,多装故事,谓之“扮景”,观者塞途,土牛过,争以谷、豆、果粒抛掷之,甚有用瓦砾者。至期鞭春,争取土牛归,以其利六畜,是日祭先祖。另据台湾1959-1978年的《苗栗县志》记载,在清末,当地是立春当日举行迎春盛典。在江西庐陵,也是立春日迎春,“郡县官率属迎春于城隍庙,南从太平桥过,候人跪桥侧,扬声曰‘春到太平’”。

立春的习俗还有很多,下面再逐一介绍。

打春。

打春又叫“鞭春”,是鞭打春牛的简称。春牛是一头泥塑的土牛,以桑木为骨架,身高四尺,长三尺六寸;头尾全长八尺;画四时八节三百六十日十二时辰图纹。

打春,通常在立春时刻或立春日早晨举行。打春仪式最高由皇帝亲自主持,太监执行。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中说:“立春,前一日,临安造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及驾临幸,内官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御药院例取牛睛以充眼药,余属直阁婆掌管。预造成小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备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这个活动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描述,不过没有“驾临幸”的记载。

地方上,各个县以上的政府都要主持打春牛活动,但各地稍有不同。例如顾禄《清嘉录》卷一写苏州立春前一日,在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男妇争以手摸春牛,谓占新岁造化”。到了“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农民竟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里胥以春球相赠,预兆丰稔”。而扬州的迎春仪式在城东“蕃厘观”内的“后土祠”内进行。这位“后土神”是女的,称后土娘娘。这一天,扬州的府官身穿朝服,带着一班随从,抬着春牛到后土祠举行仪式,宣读祭文,然后用“五彩鞭神”抽打春牛,直到春牛被打碎,将碎了的泥土拌和五谷撒向空中,祈求后土娘娘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春后一天,举行“劝耕”仪式,官员们来到扬州城北的天宁寺西侧的“省耕旧舍”,由知府亲自驾牛套犁,扶着犁把耕田,再象征性地撒些谷物种子,意味着春天的农作开始。

在山东齐河,“至立春时,各官出拜芒神毕,各执春杖击牛者三,以示劝耕之意。随从胥役将牛马打碎,谓之‘打春’。”《宝山县志》载:“至日,鞭牛碎之,随取另制小土牛,侑以鼓吹,分送乡达。民间争取春牛土置床下,云宜田蚕。”

在辽宁义县,众官立春日齐集官衙前鞭牛“打春”。打春时,拿着纸鞭鞭牛三下,打第一鞭时唱“一鞭风调雨顺”,打第二鞭时唱“二鞭国泰民安”,打第三鞭时唱“天子万年春”。在吉林海龙,也是在立春这天打春,唱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大人连升三级,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合属官民人等一体鞭春。”并在门壁写上四个红字,春王正月。

抢春。

官吏打春后,春牛破碎,人们抢取牛土和牛纸的行为称为“抢春”。有些地方,制作春牛时在牛腹中事先放些食品,供人们争抢。河南汝南立春日,“郡守复率僚属至春场,亲自扶犁绕春场一周,僚属亦次第仿行。春气透,鞭春牛,牛腹预藏胡桃、柿饼、栗、枣、花生等物,鞭后散落在地,民间男女多争食之”。

抢春的习俗在各地流行,只是各地民众对抢来的牛土或牛纸有不同的用途。在山西潞城,人们拾春牛土,以避牛瘟。在云南景东,农民争相取春牛之土春棚之枝,带回放在牛栏间,据说可以使牛不生病。在广东东安,立春日鞭土牛,百姓争取土牛身上的泥块放到猪圈中,说这样可以令猪壮如牛。在江苏苏州,人们也争抢春牛。据说抢了红色纸,家里难免发生火灾,抢了青色纸,家中会有人害病,抢了黑色纸,则晦气临门,但如果抢到了黄、白色纸,则大吉大利。家有未出痘的小孩,用红线将牛尾穿起来挂在牛角上,据说可以免疫。在陕西靖边,“小民争抢春牛,得撮土即调水涂灶,或剥得牛身席片,用纸糊为器,谓岁收必丰,年运必达”。在高陵,人们争相用土牛皮涂灶,叫做“祛蚍蜉”。

打春官。

打春官流行于浙江等地。每年立春日的“迎春”活动中,由当地管农事的胥吏,有时是乞丐扮演春官,头戴无翅乌纱帽,身穿朝服,脚登朝靴,坐在四周围上红布的明轿中巡游街市,表演幽默风趣的动作。也有拿着“春鞭”边走边表演赶牛的。人们争向春官掷米,谁掷中了一年吉利。

戴春鸡。

戴春鸡又叫迎春公鸡、“春鸡”。流行于河南及山东滕县、费县、曲阜等鲁南地区。立春前,年轻妇女用彩色碎布缝制“送春娃娃”、“唤春咕咕(布谷鸟)”、“迎春公鸡”之类节日佩饰物,立春日佩挂在孩子胸前或左衣袖上,预示新春吉祥。未种牛痘的孩子,春鸡嘴里还要衔一串黄豆,以鸡吃豆来寓意孩子不生天花、麻疹等疾病。在河南项城,人们剪彩做春鸡,大多戴在小孩的头上或袖上。在山西灵石,立春日用绢做成小孩形状,俗名春娃,戴在儿童身上。

写春贴、作春福。

春贴是立春时节用来装饰房屋的。东北人家每逢立春日喜欢在红纸上书写“宜春”二字,贴在房门上。这个习俗早在晋代荆楚地区就已经存在,如《古今图书集成》和《岁时杂咏》记载,北宋司马光和欧阳修都写有类似绝句的春贴。

民间则在大红纸上写上“立新春,大吉大利,万事亨通”或“春”、“福”、“寿”等字样,粘贴在门框、户牖HTK(yǒu窗户)HT间,或大门外贴“出门见喜”,或在十字路口上贴上“姜太公在此”等春贴,认为它可保康泰吉祥。

在立春日云南景东县祭祀祖先、安徽泾县祭祀土地神、浙江和湖南一些地区祭祀太岁。有的地方还安排巫祝主持祭祀活动,如在浙江会稽,立春日用巫师祷祭,叫做“作春福”。

春盘、春饼、春酒。

春盘源自晋代五辛盘,用于宴席和馈赠。这五辛分别是:小葱、大蒜、辣椒、姜和芥末。《遵生八笺》记载,晋于立春日以芦菔(萝卜)、芹菜为春盘。唐代立春用的春盘,据杜甫《立春》诗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傅纤手送春丝”,就有生菜和萝卜丝。苏轼的诗歌菜单上写宋时的春盘:“辛盘得春韭”、“青蒿黄韭试春盘”,则是青蒿和黄韭。明清立春用萝卜和生菜制作春盘。

时代和地域不同,盘中之物也就稍有变化,但大都是用五辛搭配时新的蔬菜。有时候,人们爱在春盘的搭配组合上花些心思。比如将芹菜、韭菜和笋调和,取勤劳长久蓬勃之意;又比如将萝卜、生菜摆弄在一处,即元好问《春日》诗中说的“载红晕碧助春情”。

春饼与春盘齐名,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春饼是把小面团擀成薄饼烙制而成的。“春饼卷春盘”,即将萝卜细丝和其他的辛辣菜蔬用春饼裹卷共食。清代林兰痴有诗曰:“调羹汤饼估色春,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番风信过,纵教能画也非时。”

吃春饼是北方人的习俗。春饼就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用饼铛(chēnɡ烙饼用的平底锅)或锅烙制而成。在清朝时,春饼的制作程序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令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蒜花、黑枣、胡桃仁、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到了现在,春饼的吃法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角葱后食用。

立春时,大葱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别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嫩葱先出,人们尝鲜,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还讲究吃和菜,就是用时令菜的心,如韭黄、菠黄等切丝,叫炒和菜。

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吃春饼讲究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在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

庄子说:“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脏也。”立春无酒,农舍间会少了红发酡颜的醉翁,农民们也少了“把酒话桑麻”的谈兴。宋诗中提到立春饮的酒常是黄柑酿的。现在,北方人喝的是烧酒,南方人饮的是米酒。

雨水习俗。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雨水不是节日,所以这天民间很少有过节的习俗活动,不过在四川一带,每年雨水节气时,当地出嫁的女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回去拜望父母。久婚未孕的女儿,也要带上礼物回娘家。母亲会给女儿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在衣裤里面,以示吉祥,祈求来年得子。

对于庄稼来说,雨水这天最宜种稻和移植柑橘,农谚说:“雨水种稻”、“雨水节,接柑橘。”台湾各地立春时,日出是上午6:36分,日落是下午5:42分,雨水时,日出比立春早10分钟、日落比立春迟8分钟,白天的大好时光一天比一天长。

惊蛰习俗。

同类推荐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本书荣获2018第13届“文津图书奖”。
  • 崧泽之光

    崧泽之光

    以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色的青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六千多年前,上海最早的外来移民来到了境内的崧泽、福泉山等地聚居,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开创了上海历史文明的先河。如今,地处申城西大门的青浦,正从“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崧泽之光》,带你领略“上海之源”的文化魅力,感受传承历史文脉的时代价值。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热门推荐
  • 骄傲如你

    骄傲如你

    傅行歌,18岁就以高考状元考上国内名校的天才少女。外表美貌到令人发指,情感却愚钝到令人发指。自认为聪慧无边,有高远宏大的目标,其实在感情上反射弧长得能绕地球几十个圈。梁云止,17岁已是国内名校研究生,并担任化学系助教。明明优秀到爆棚,却对傅行歌情深似海成忠犬。梁云止:傅行歌,我喜欢你。傅行歌:喜欢是什么鬼?梁云止:傅行歌,我喜欢你。傅行歌:拉倒吧你。梁云止:傅行歌,我喜欢你。傅行歌:我………待她还没反应过来,梁云止却走了!怎么回事?于是,终于开窍的傅行歌千里追男,然后她就被看似沉默寡言的梁云止忽然猛攻一口吃掉了。傅行歌:什么情况?梁云止:我还喜欢你,生生世世。女神配男神,强强联合到底是虐到毁灭世界?还是甜到全世界都是糖桨?
  •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月下红仙倾天下

    有一个人,她,名震天下,一千年醒来后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以往记忆的软萌儿童!不仅如此,还被老奸巨猾的月老叫去当了红仙,她摇身一变成了小媒婆,智商直线下降的她怎么会这方面的知识,她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谈过恋爱呢!虽然是这样,但是恢复了的她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但是,某男看她整日在男人堆里,不爽,二话不说直接扑倒,压着她说:“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嗯?”尾音微微上扬,她心中警铃大响……
  • 金牌御兽

    金牌御兽

    灵气复苏,全民御兽的时代开启。在这个御兽为尊的新纪元,他带着一家破败的武器制造厂一步步崛起。楚元:“完成这套SS级合金战甲,我就能够晋级成为七阶御兽师了。”(PS:半御兽类小说,喜欢的书友请多多支持~)
  • 异世重生:妖王别吃我

    异世重生:妖王别吃我

    鱼头精说,谁要杀你,我便杀谁!兔子精说,只要你喜欢,那就买买买!狐狸精说,娘子,你是喜欢相公穿男装还是穿女装呀~~~前有猪精鱼精兔子精,后来狐仙蛇仙黄大仙,魑魅魍魉哪里逃,且看女主异世小强生存法则。
  • 狂神刑天

    狂神刑天

    穿越洪荒成为盘古后嫡大巫刑天,血脉变异、性格狂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 天鹅

    天鹅

    纪念那些死在海上和将要死在海上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天,上海是个阴雨天。这要记性特别好或者那天刚好写了日记的人才知道。梅子和于葵葵则出于某种例外而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个上海淮海路的阴雨天。她俩共打着一把伞,站在老大昌蛋糕房的屋檐下面,激情磅礴地讨论着关乎一个女孩子人生中最大最关键的问题——当然就是爱情这件事了。梅子和于葵葵都是1976年兵,一起考取了新疆驻南疆一个野战部队的文工团,现在又一起来上海进修,所以两人无话不谈。她俩是从南京路一路谈过来的,到了淮海路还没谈尽兴。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
  • 打开人生三重门

    打开人生三重门

    本书的第一重门分三个要素——从了解自己,尊重自己我到学会体味快乐,重点阐述了“自我”在人生中所占有重要位置;第二重门分四个要素——从广结善缘、善解人意、善用资源到乐天分亭,告诉我们“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第三重门分三个要素——从瞄准目标,愿付代价到立即行动,来教会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
  •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做好多专业人员的合作。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来说,为了保证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建成投产后的食品的卫生安全,除了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步骤外,还必须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和配合工作。因此,本书以“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为中心,内容包括基本建设的概念、基本建设程序的相关知识,食品工厂建设前期的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食品工厂公用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食品工厂设计对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和卫生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食品工厂建成后的经济技术分析等。
  • 红楼梦诗词赏析

    红楼梦诗词赏析

    本书分析阐述了红楼梦作者当时的社会思想、著作的版本问题、前八十回中的某些特殊框架结构组合、后四十回及其作者、作品中的两大疑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