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500000002

第2章 新石器时代——能够与天地通灵的饰物

一、头饰

(一)奇异的冠饰

“冠”是一个很特别的装饰。它虽然是指戴在头上的帽子,但却不能像帽子那样挡风避雨,完完全全是一件礼仪上的饰物。

古人在头上戴冠可能是从鸟兽冠角中受到了启发。那时候,鸟兽的种类很多,各种美丽奇异的鸟儿时常在眼前飞过,它们有着美丽的羽冠。密林草丛中的牛、羊、鹿等也因拥有威武的犄角而成为王者。狩猎时,猎人们会戴上冠角和羽毛来迷惑动物。久而久之,一些受人尊重和具有与天地神祗通灵的人才能享有戴冠的权利,冠代表了权力和地位。

按照现今人类的看法:人与非人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本体,即除了人以外,其它全是物。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原始人类几乎都有着一个极为相似的宇宙观念,那就是:一切生灵归于一体。他们认为人类和动植物都有灵魂,在这个宇宙中,人与世间的不同只在外表和语言。是这些灵魂使动物、植物、山石、泉水,甚至渺茫的天地,都有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看不见的宇宙生灵相互依赖、相互利用,甚或相互照料,来达成和谐的一体。在那可见的世界里,部族首领掌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那似乎飘忽不定的不可见世界,由“神”、“灵魂”来掌握可见的人类和不可见的鬼魂之间的关系。然而,那些令人珍视的、稀有的、经过人们精湛技术加工的美丽物品,如首饰、权杖、面具、羽毛装饰品等这些用于宗教仪式或有其涵义的物品,则成为生灵间交往的重要媒介。能够佩戴它们的人就像是密码的携带者,如同乘坐着精神的交通工具,“他”拉近了人与天地万物的距离,传递着人类祈求或祝福的信息,同时也拉开了“他”与“人”的距离,使之成为传递精神的使者。直到今天那些仍处在原始生活状态中的古老部族,依旧把这些物品作为酋长和巫师的专有物,作为真正的特殊器物和权力象征。中国的原始先人,坚定地认为“玉”就是这种可以使人通往天地神灵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些精美奇异的玉冠伴随着他们的使者流传至今。

新石器时代的冠饰在中国的南方北方都有发现。它们一般都出现在放有精致玉饰的高级别墓葬中,显然是地位高贵的人所拥有。在北方红山文化①遗址身份高贵的墓中,发现了一些像马蹄形状的筒形玉器,一般一墓只有一件,极少数有两件,多横置在头部和胸腹部的重要位置,说明它并不是一般的生活用品,应是与宗教祭祀有关。它谜一般的用途引来很多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冠饰,是古人以冠的形式用于礼天祭地的一种法器。

它怎么戴?有学者认为:现藏于美国史密森宁研究所的高冠“神”面玉雕,它所属的龙山文化②与红山文化一脉相承,它头顶的高冠与马蹄筒形饰颇为相似,人们推测可以把羽毛插在玉筒内或是头发由筒内穿出来垂向脑后。珍贵的玉料,带着极为虔诚的心境,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做成的这种昂贵的玉饰,使它拥有特殊的高贵。先人认为戴上它的人能够与上天通灵。在拥有这类特殊玉饰的高贵墓葬不远处,大都发现了用石块围成的圆形祭坛,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我曾隔着玻璃仔细地看它的高度和大小,怀疑戴它的人是否能承受它的重量,真想亲手拿它一下或戴在头顶,这样才能够感觉它是否真的是一种冠饰。汉代的时候,人们把高高的筒形冠都叫做“通天冠”。

南方的冠完全不同于北方,并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件似戴有面具的人物雕塑头像上看,他们都戴着一顶扁平的冠,有的冠上还刻有精致连续的水波纹饰。类似的冠饰还有高高耸起的如“鹏鸟”,不知是否应该叠加在原有的扁平冠上。

那时还有一种极为华丽的羽冠。浙江杭州出土的一件玉饰,正反两面用透雕和细若毫发的阴线对称雕琢出一个头上戴着刻有像太阳光芒般宽大高耸的“羽翎”冠帽的人像。这样的冠在现今中国西南边陲地区的传统舞蹈中还偶尔能够见到,而与中国文化似有渊源的美洲印加人也有着极为相似的冠饰。在当今的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生活着刀耕火种的土著亚马逊部族,仍然保持着鲜活的原始状态,他们漂亮的羽冠让人仿佛看到那刻在玉饰上遥远的先祖形象。

戴有羽冠的人为什么会被如此精致的刻在玉饰上?而他为什么又要戴着羽冠?很显然,非同一般的玉饰、非同一般的羽冠,说明了羽毛是与玉有相同用途的另一种通灵媒介。圆形放射状的羽冠如同光芒四射的太阳。羽毛和鸟有关,在先人的心目中,也只有鸟能够接近最神圣的太阳。

先民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观念即“变换形态”,这种观念十分普遍。在自然界中,一些相似但不同的物种混合后能够产生另一物种,这是很奇特的自然现象。先民们也常常把人与动物或几种不同的动物甚至太阳等不同符号塑造成一个特殊的混合形象,就像中国的龙与凤,奇异的兽面纹都是源于这一观念。在南美洲低地森林地区有许多类似宇宙观的描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与各种动植物之间并没有绝对区别。如同前面所说,通过一种特有的媒介,所有的人包括活人和死人,你、我和他都可以变成动物,动物也可以变成人,一种动物可以变成另一种动物等。只要按照一种“道路”,每一物种都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和需要通达其它物种。“人”并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只是万物中的一份子。聪明的人类创造和使用代表各种生灵的面具,或佩戴动植物最能体现自身的部分,以此来超越一切,达到与万物通灵的境界。

而头戴这种羽冠的人便是通过鸟的羽毛为媒介来建立与太阳的联系。能戴上这种羽冠的人都是高贵的祭祀者。在安徽含山凌家滩发现了一件太阳纹玉片,其外缘有一圈穿孔,可能原是缝缀于织物上的。图案的中央是由放射状羽毛纹组成的八角星纹,古人称太阳为“阳羽”,所以玉片外圈的圆圈及羽毛也应表示太阳。玉片出土时夹在一件玉龟壳中间,两件玉器配合使用。在古代各民族中,鸟都是极为神奇的动物,它能够在天上飞翔能够接近太阳,所以鸟与太阳总会联系在一起。而中国更是一个尊崇鸟的国度。在大汶口文化③大的祭祀广场遗址中,距今五千年的用于礼仪的陶尊上就站立着“神鸟”。良渚文化④玉璧上的鸟站在一座上部有台阶通向高处的祭坛或山上,祭坛正中还有太阳和月亮的纹样。鸟与太阳关系最直接的反映是那件凌家滩发现的“玉鹰”,玉鹰身体正中的八角星纹,正象征着光芒万丈的太阳。鸟被抬高到这样的位置还因为它有很多神话般离奇的传说。在中国早期的地理学著作《禹贡》中记载,东方各地的先民都是由东方之帝“俊”来统领,他鸟首尖喙住在天上,属于他的先民都叫做夷、岛夷(即鸟夷)或阳鸟,他们的珍宝中包括鸟羽和与玉有关的宝石。而在印第安阻尼人的祭祀中,头戴太阳般光芒鸟羽和面具的巫师,正扮演着“太阳神”的形象。

一些冠上常装饰有玉饰,如在浙江余杭发现的一种装饰在冠上的片状半圆形小玉饰,它们四件一组,出土时等距离分布在墓主人头部,应该是缝缀在冠圈周围的小装饰。

常在男性墓主头部发现的还有一种在上端并列三个枝叉而得名的“三叉形玉饰”。上面的枝孔应为插戴羽毛类装饰而准备的。约半数的饰件上都雕琢有精致的纹饰,特别是浙江杭州余杭反山遗址的一件,纤细的刻纹令人惊叹,被称为良渚文化玉器之最,迄今仍无法完成清晰的墨拓。由于缺乏形象资料,人们只能够断定它们可能是穿缀于冠帽上的饰件。这些小巧精美的玉饰都不为寻常之人所拥有。

(二)女娲传下来的饰物——笄

在传说中,早在女娲时代人们就会用笄来固定头发了。清?汪汲《事物源会》中记载:妇女束发为髻,自从燧人氏就开始了,到了女娲氏时以羊毛为绳,向后系束,或用荆梭及竹为笄来挽成发髻。可见束发插笄风俗的久远。

当时最简单的发式就是让头发随意披在肩上。另一种是剪发,就是在前额和脑后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十分利落。长些的头发就用绳从额头往后随便一系,再复杂些就是先把头发在头顶或脑后挽成一团,再用一根小棍儿穿插在发卷中固定,使它成为一个发髻。这个小棍儿在古代叫做“笄”(jī,音同机),汉代以后称为“簪”。

束发插笄在黄河流域最普遍,尤其以河南省内的许多地区最为集中,如河南省的密县、商丘、偃师、汤阴等。与此相邻的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也有一些发现。可见当时中原地区的男女都以束发为主。另在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等地也有零星发现。特别是在甘肃,笄的样式、材料和插戴的方式等都很特别。

1.用骨料磨制的笄

先人制作发笄多是就地取材。挨着竹林就有竹笄,打到猎物,动物的牙齿和肢骨就是很好的骨笄原料,海河边的蚌壳光滑莹亮可以一试,烧陶时顺手捏一根陶棍去烧也很别致,还有那难得的石与玉更是了不得的材料。那时人们最常用的还是骨笄,不同的样式多达千种,用的多是牛、羊、猪、鹿等动物的骨头。

最简单的笄像是一枝被磨制过的小棍,一端较尖便于插戴,另一端露在头发外面的就成为笄首。笄首有球形、环形、丁字形等,讲究些的还在棍状的笄身上刻一些横、竖或斜纹作为装饰,这样的笄长度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如在河北磁山遗址中的骨笄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一头尖尖的像筷子,长18厘米,一种为扁扁的像柳叶,长约10厘米,距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先民喜爱装饰,在近两千件各类首饰中,石质、陶质和骨质的笄多达七百余件,有棒式、两头尖式、和丁字形。安徽亳县傅庄遗址出土的几件骨笄则相当简单实用。

插在头发里的还有修长精美的骨针,它不仅是实用的缝纫工具,还可以固定头发。想起小时候母亲缝衣服时会经常把针在头发上擦两下,说是头发有油会使针更好用,原来古人早就知道了这个窍门。在山东大汶口遗址中,还见到一种像箭头形的笄,沈从文先生推断古人曾用箭镞插发。在现今苗族、瑶族的妇女盘发中,仍有插着类似箭的发簪,藏族的猎手也常把箭插在头发里,都是为了使用方便。把实用的东西插在头发里随时取用,就像现在地铁里偶尔见到头上插着铅笔和筷子的随心女子,会微笑着多看她几眼。只要是长长地一根,什么不能用来插发呢?

在甘肃永昌鸳鸯池墓地出土的一只骨笄,笄首装饰有一团黑色粘胶,胶中镶嵌着36颗白色小骨珠,首端贴盖一椭圆形骨片,上刻有五圈同心圆纹饰,这件美丽的发笄已距今四千多年了。

2.古老的石笄

很难想象现代忙碌急躁的都市人会徒手把一根石条磨成一枚小小的发笄。但在古老的山东大汶口,远古时成年男女多在头发中插着石质的发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也发现了较多的石笄。如咸阳尹家村遗址的两件圆锥型石笄,顶部留有一个圆帽,像一颗石钉,可惜已不完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共收集到六十余枚石笄,全部选用坚硬细密的石料制成,头部磨得尖而光滑。广东清远县的潖江河支流遗址还发现了一件残断的绿松石磨制的石笄。可能是难以制作或是容易折断和沉重,石笄逐渐被其它材料所取代。

3.贵重的玉笄

世界上的史前制玉中心所在地只有三个:墨西哥、新西兰和中国。而只有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玉是中国的特产,人们最早发现它们大多是在河边、海边或者沙石之中。山中的玉石碎块落入河中被水流长期冲刷而显露出来,美丽晶莹地躺在岸边或水中,被人们拣拾而来。同时在挖掘山洞、打击石器中也会得到许多坚硬的玉石和美石。人们被它油润的光泽、坚硬的质地、沉静的魅力所震动,认为它是天来之石,就把它做成各种祭祀用的礼器和装饰品,戴在身上显示美丽、富有和权力。在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切割、钻孔、磨制复杂的花纹和抛光等技术。但这一过程的缓慢与乏味,极大地磨练着人们的耐心。对于那些了解攻玉之难的人来说,这些代表着工匠高超技术和大量精力的玉器,成为最为高贵的器物,拥有它们也就使自己拥有了某种权力和地位。同时,这些玉器也表达了先人对玉的理解已深入心骨。

美丽而贵重的玉是发笄最重要的材料,只是把玉条磨制光滑规整,它的色泽和质感就能够呈现出不同寻常的高贵品质。在那些重要的大墓中就有这样的玉笄。装饰性很强的玉笄,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中有惊人的发现。1989年,山东临朐西朱封村发掘的距今约4200~4000年的一座大墓中,在墓主人头部左侧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玉笄。它由玉首和玉柄两部分组成,一眼看上去犹如一只乳白色的透雕蝴蝶。它工艺精巧,表现手法极为高超。在它出土处还同时发现了980余件翠绿鲜艳的小绿松石薄片,推测是镶嵌在冠上的饰件。出土这枝玉笄的墓葬是迄今所知同时期规模最大、规格较高的一座墓,是具有相当地位的权贵所拥有的装饰品。同地发现的小型玉笄,笄首采用透雕的技术做成盘曲状,也是一件很美的饰物。

此外,还有极少见的蚌笄和牙笄。河北邯郸涧沟村遗址中,有扁平形的蚌笄,但也只是上半部分。河南省商丘黑堌堆遗址也见有蚌笄。

作为长发女子,若想知道插戴笄的方法,简单到只需拿一根筷子在自己的头发上试一下就明白了。或直插或斜插都随自己心意,当时也不过如此。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一位三十多岁女子头上的骨笄就是很随意地那么一插。而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公共墓地内,在七岁男孩的头顶也发现有两枚骨笄。在甘肃永昌鸳鸯池墓地,发现了一位喜爱饰物的墓主,脖子上有一串骨珠,手臂戴着骨质的饰物。头顶放置一枚骨笄,笄柄在后,笄尖朝前,是斜插。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发现的一位女性墓主头部,竟有五枚用动物肢骨磨制的扁平形骨笄紧贴于头骨的一侧,也许是她生前喜爱的戴法 。

(三)丰富多彩的束发饰物与额头装饰

在距今约四千年前的山东宁阳大汶口人,特别喜欢戴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其中一种兽牙头饰,是把两个被劈成薄片的野猪獠牙打磨光滑,上面穿有一至五个小孔,双插在头的两旁,是一种很威武的装饰。这种奇特的头饰在山东、青海、陕西等地的人们中很普遍,无论男女、贵贱都可佩戴。在江苏邳县大墩子墓地也发现了这种束发饰20对。云南沧源的崖画和石寨山铜鼓纹饰中,还见有头饰兽牙的人物形象。

把披散在肩上的头发用绳带系起来,或将兽骨、玉石打磨成统一的形状,穿孔后用绳子串连,做成一件串饰,套在头上来约束头发,这样的额头装饰在新石器时代很流行。在甘肃礼县高寺头仰韶遗址的一件陶塑人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个结实干练的小伙子,额头上有很明显上的饰物,可能是珠管、贝壳类串饰,也很像一条绞纽的绳带。这种装饰在内蒙古某些早商墓葬的头骨上也有发现,应是一种西北地区流行的头饰。

大汶口人的装饰的方法很多样。在120多座墓葬中,凡头部有装饰的多有纺轮随葬,说明墓主是女子。特别是具有较高身份的女子,都有一整套头部装饰。如一种是由不同形状的玉环与绿松石坠组成的较为复杂。她们是先将头发梳理成一定的发型,用笄或数量在一至四串不等的束发饰系在头顶,有时还会插一把象牙梳,又在额部套一条串饰,耳朵悬挂着象牙片或绿松石的耳坠,脖子上还有项链,装饰极为华丽。相似的额饰在元君庙仰韶文化遗址也有发现。这里的女人也是将头发盘在头顶梳成发髻,插骨笄。又在发髻下,通过额部、耳际和后脑勺的下方系一饰带或在额部套挂骨珠串饰。而浙江桐乡新地里人还有一种用鲨鱼牙齿和野猪獠牙串成的头饰。在江苏新沂县花厅遗址中,一座大型墓葬的墓主全身各部位都拥有丰富的装饰,如头部上方有用三件小玉环和一件玉璜组成的头饰。由此看来,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对头部的装饰都是十分重视的。

台湾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遗址中,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玉铃形头饰。玉铃的外形与今日的铜铃相仿,由于细小如豆,所以这一串头饰的玉铃数量多达百件。以细线串成,成排环绕于人头的额部或头顶,是一种极为精致的饰物。

(四) 梳子的出现

人类最早当然是用手指来拢头发的。到了后来,人们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来做梳,有的在扁平兽骨的一端,锉上几个尖角成为梳齿。还有的把几根木棍、竹片、硬草或并列编为木梳,或捆成一组在一端绑成一束。再后来又以木板制成有齿木梳。在甘肃永靖张家嘴遗址发现的有五个梳齿的骨梳,造型十分简单。只是为了梳发而使用。直到1959年在山东宁杨大汶口遗址的一个女性头骨处,出土了两件用象牙制成的梳子,使梳子的作用发生了突变。两件梳一件已残,另一件完整而精美。它高高的梳背、珍贵的象牙材料、精致而带有寓意的纹饰,代表了它非同一般的装饰功能,显而易见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实用品,梳发之外还可以顺手插入发髻,露出的梳背怎不为人增添光彩。这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梳子。

在当时,这种具有相当装饰功能的梳子,已经成为象征身份地位的礼器。这种现象在良渚文化中十分突出。在良渚玉器中,常发现一种扁平倒梯形的玉饰,有的表面光滑无纹饰,有的则镂刻出复杂精美的神人兽面纹。顶部中间凸起,外轮廓像汉字的宝盖头,下端扁榫上有一排等距离的小孔。因为它与神人图像中的羽冠相似,人们常认为它是一种冠饰,但其功用一直令人迷惑。直到1999年,浙江海盐周家滨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玉背象牙梳,大家才恍然明白了这种玉饰其实是梳子的一部分,即“玉梳背”。这样的梳已不纯粹是梳头之用,下面的齿也许只是为了便于插戴,佩戴者可以省去系在下颌的绳结直接插于发中,非常便捷,是以梳子的形式插在头上以象征身份的装饰。

二、喜欢耳饰的原始人

原始的人类已经有了把耳朵穿孔戴耳饰的习俗。现今发现最早的耳上有穿孔的人面像距今已有五千年。在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一件人面形陶器顶部的残片上,其耳部的穿孔,使人一望便知那是为悬挂耳饰而用的。耳上有穿孔的人像出现在中国的许多地区,说明穿耳戴饰在当时已经很普遍了。同时,田野考古学者常在墓主人的耳际发现各种样式的耳饰。那时耳饰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是耳塞,是指在耳唇上穿一个很大的圆洞再将耳饰插入。考古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质地各异的耳塞。江苏常州圩墩遗址有一种滑轮状的耳塞,大连郭家村遗址有很多扣状陶耳塞,沈阳新乐遗址还出土了一种煤精石耳塞,看来这种耳饰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饰物。这种耳塞,在不同地区的印第安人中使用的十分普遍,如亚马逊河流域的古老部族中有着与中国扣状耳塞极为相似的饰物。这样的耳饰到了汉代十分流行,称作“耳珰”,现今的苗族、傣族等民族的女子仍有佩戴,并以银质为主。与在秘鲁莫奇古墓⑤发现的镀金铜质面具上的耳饰如出一辙。

第二种是“玦”(júe,音同绝)。玦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耳饰。古人把环形而带有缺口的扁圆形玉器称为“玦”(缺)。这种圆环形玉饰有很窄的缺口,通常以玉、石制成。在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墓主人的耳际都出土有玦形饰,很显然是作为耳饰之用。

在辽宁省阜新的查海和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中,就出有这类玉玦,其中查海出土的玉玦,距今约八千年,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玉玦。兴隆洼出土的玉玦是以真正的玉料制作,成为目前中国最早的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考古学家称为“中华第一玉”。

玉玦怎样佩戴?人们推测是以玉玦的缺口卡在耳垂上。考古学者试着把古老的玦戴在现代人的耳垂上仍非常合适,而且也很不容易掉下来。戴玦的方式很多,在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的一座居室墓中,年轻男性墓主的左右肩部附近各发现一件玉玦。这一地区,像这种成对出自墓主人耳部的玉玦很多。而在江苏常州圩墩村遗址中,出土的九枚玉玦则分别位于女性头骨的耳边,一墓只有一件。有趣的是,在四川巫山大溪遗址的一座墓葬中,一位年龄约50岁的女子耳畔,有两件不同的耳饰,左耳戴玦,右耳则是石坠。质料与形状也各不相同,并不追求一致。就是现今也是非常时髦的打扮。

当时耳玦的样式虽多却很朴素,表面也少有装饰,中间的孔比较大。在江南的马家浜文化⑥中,还曾发现过穿孔的玉玦。人们推测这种穿孔玉玦不是以玦口卡在耳垂上,而是用来悬挂在耳朵上的。在江苏常州戚墅堰圩墩遗址、江苏江阴祁头山等遗址中还见有一种圆柱体玉玦,这种玦在以后也常有发现。

另一种奇特的玉玦是一定要提到的。在台湾省台东县卑南山至大溪河一带,发现了距今2300年~53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称为卑南遗址,这是台湾规模很大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聚落遗址。这里的玉器加工业十分发达,并有贫富分化的现象。在发现的1500余座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而装饰品占有相当的数量。那里的人们十分喜爱戴耳饰,一些玉玦样式极为特别,如一种周围有乳突的玦和方形玦等。以及奇特的人与兽的形状,和多环形玦。

耳玦出土的地域范围极广。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辽宁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中,距今七千年前杭州湾的河姆渡文化中,距今六千年前后的环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与江汉平原的大溪文化,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中,都有玉玦发现。另在东北亚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中,也多有玉玦出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

第三种是耳坠,即挂在耳上的坠饰。当时的耳坠形式多样而有趣。如陕西西安半坡用穿孔玉石做成的耳坠、山东大汶口遗址、江苏花厅遗址中用象牙片和各种形状的穿孔绿松石片,椎形、鱼形、三角形和环形玉坠等做成的耳饰。

用颜色漂亮的绿松石来做耳饰,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在四川巫山大溪遗址中,出土了64件不同的耳饰,有圆形、梯形、长方形等,玦形耳饰也有不少,其中就有用绿松石做的耳饰。在甘肃广和地巴坪遗址中,位于人骨的耳部有用绿松石磨制成薄片状的耳饰,正面较背面精致光滑,出土时一共两件,形状却不相同,一件长方形,一件三角形,是用现有的石料加工而成。在江苏花厅遗址相当多的大、中、小型墓葬内,墓主人的耳部都多寡不一地陈放有绿松石耳坠。而在大汶口遗址中也有多样的绿松石耳饰出土。正如良渚人钟爱美玉,而大汶口人有比其它地区的先民更喜爱绿松石的特点。最精彩的当属在辽宁阜新胡头沟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鱼形耳坠,它的正面为绿松石,背面为黑灰色石片,两件鱼饰几乎相同,然而却分别出自两个人体,其中一件出于头骨旁,当为耳坠。

三、鼻饰

鼻饰的发现在以前很少提到,但在新石器时代确实存有这种风俗。它有两种装饰方法:一种是鼻环,穿系在鼻中隔处,一种是柱状,插在鼻腔上,称为鼻塞。在山东尹家城岳石遗址中就发现过我国最早的鼻环,而在黄河上游的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遗址中,在一个人骨架的鼻骨下也发现一件青铜鼻环。这说明在黄河上下游都有过这种装饰,而在唐朝时的西南地区还有保留。

四、脖子上的装饰品

项链是人们身上最富有装饰性的饰物。即使穿上最简单的衣服,戴上一串项链,都会使整个人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美。在古代,胸前的装饰与头部装饰拥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早期的人类用动物的牙齿、贝壳、化石、卵石、鱼骨等穿孔串联成项链戴在颈间,那种惊奇与喜悦不亚于今天的人们得到了珍宝,有人说:首饰与人类一样年长。

戴项链的人像,在青海乐都的一件人形彩陶罐上可以看到。彩陶罐的顶端被做成一个人的头像,她耳有穿孔,脖子上整齐地环绕着一串椭圆形贝饰或珠饰。这一时期的项链多为串饰和坠饰。

串饰是由一种或多种中间有孔的珠、管或其它小饰物随意穿连在一起的装饰品。是最早最简单的样式。在山东大汶口及江苏花厅遗址发现的项链中,最简单的就是在脖子上戴一组石珠或玉珠,数量在三、五、六颗不等,并无男女贫富之分。另有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串饰。在大汶口一座大型墓中,一位年龄50多岁的女性墓主的脖子上戴有一串石质管状珠,胸前还有一串绿松石片。人们还发现了对称之美,比如将较大的珠饰安排在胸前正中,从中间到两头逐渐变小。复杂些的串饰甚至在珠饰的大小、色彩、形状上的组合都有很好的搭配,产生出独特美丽的装饰效果。如在青海布哈河古墓出土的一条石质珠串中共有三种颜色,其中以白色为主,共六十余枚,另外还有少量的绿色石珠和黑色玉珠。穿连时黑色玉珠在中间,两侧为绿色石珠,然后再是白色石珠,排列得很整齐。

复杂的样式就多了,在江苏花厅遗址一座年龄25岁左右的男子中型墓葬中,八个玉环环绕在颈项,胸部还有玉佩和玉璜;在一少年中型墓中,脖子上和胸部有小巧的玉环和由大小鼓形玉珠及玉坠组成的串饰;而在一年轻女子墓中,玉佩、玉环、玉珠和绿松石坠饰放置在胸部、颈部和耳部。还有的墓主颈间和胸前戴有三串饰品。第一串紧贴颈部,共八颗白色小玉珠;第二串由13颗白色小珠组成的项链垂挂于胸前;另外还戴有一件半圆形两边穿孔的大玉佩,层层叠叠的让人眼花缭乱。当然这也许是把其生前所有的饰物,和代表其身份的礼器都作为陪葬之用了。再晚一些的良渚文化的项链也十分精致,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上海青浦县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串玉项饰,它由大小不等的五十多颗玉珠和六根玉锥形饰物组成,漂亮极了。

坠饰是在串饰的正中加一个不同于串珠的较为精致的饰件,或者直接用绳单独悬挂一种饰件。在山东大汶口遗址早期的一件玉项链虽然比较粗糙,但却有了这种重要的装饰物“坠子”。带有坠子的项饰很常见。还有很多被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如猪、虎、鱼、鸟、鸮、蝉等。

坠饰中还有一种很别致的璜形饰,用它组合出来的项链也很美。早期发现的玉璜呈扇面弧形,两端穿孔系绳,出土于墓主人的颈下,很明显是作为项饰使用的。璜除了可以单独悬挂外,也多与珠、管等各种异形饰相互配合组成项饰。在良渚文化出土的串饰中,就有作为坠子的璜形饰,有些璜的表面还刻有纹饰。璜很多见,从东北到青藏高原、从内地到岭南广大地域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发现,在以后的玉饰种类中也非常重要。

五、代表地位与身份的胸饰

胸饰是大型的项链饰品,它们多被制作得分外精美,成为一种华丽的装饰,其用途已远非简单审美意义上的装饰品。这种饰物的使用一般是在具有某种重要意义的仪式中,或表示其身份的场合才会佩戴。这些胸饰出土的地方,几乎都是在一个聚落群中具有尊贵身份人物的规格极高的墓葬中。

(一)神秘而带有争议的玉饰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中,考古学者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抽象意义的神秘装饰品。对它们用途的争论从古至今没有停息,在众多的推测和争论中,我最赞同周南泉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这些玉饰都是具有人类对自然崇拜的带有祭祀涵义的装饰品,即形制的产生源于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之心。人类经常看到和感受到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如日月星辰的轮转、江河湖泊的潮涌、山林泉水、飘忽不定的云层和那些来去无踪的风雨。这些大自然的物象,时而为人造福,时而又给人以灾难。对这种无法掌控的现象,人类有时感激有时惧怕,崇敬之心由此而生。人们用贵重的材料,带着虔诚的心,制作或描绘看得见和想象中的形象,作为崇拜和祭祀的偶像或媒介。敬天,就制作象征天圆的玉璧;礼地,就做出外方的琮(古人认为天圆地方);雨后出现神秘的彩虹,又做出形如虹的玉璜。那些勾云形的玉饰也许就是无限变幻的神秘云团。风、水和海潮产生的水波和旋涡被做成外缘有牙的旋转玉饰,所有精心制作的器物都代表着对自然外形相似的描摹和敬意。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那斯台墓葬的一座积石冢中,男性墓主的胸部放置着一件勾云形玉佩,说明葬礼是隆重的。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遗址中,城子山墓墓主左右手各握一只玉龟,右腕戴一只玉镯,胸部也佩戴勾云形大玉佩及箍形玉饰,全套玉器是用同一种青色软玉制成,代表了他非凡的地位和身份。这种勾云形玉佩出土的数量较多,除了作为祭祀时胸前的装饰,还涵载着对自然的崇拜。

在一些墓葬和遗址中还常见一种旋涡形玉饰。这类玉饰的尺寸,最大外径很少超过20厘米,小的也只有几厘米,厚度多在一厘米以内。有学者推测,这种饰品是古代表现风、水和海潮景象的旋涡纹。

在红山文化中还出现了一种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玉龙形饰。1970年内蒙古赤锋地区红山文化牛梁河的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龙形饰物,而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也出土玉龙十余件,是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饰物之一。这些玉饰都有多种用途,也许佩戴在身上只是其中的一种。

(二)人面形和小人形饰物

对于古人来说,祖先并不是一个无形的概念。用通俗的说法,他的面貌、形态、话语和精神会时刻护守在亲人的周围。在距今约8000年~7500年的内蒙古赤峰敖汗旗东部的兴隆沟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当时用人头盖骨制做的胸饰。2001年的第一次发掘中,在7号居室墓墓主的胸部和右腕部,各出土一件圆形人头盖骨牌饰。边缘呈连弧状,上面钻有一周细密的小孔。佩戴人头盖骨牌饰在此地首次发现。而这位墓主在兴隆沟聚落中可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身份。考古学者分析,人头盖骨牌饰在生活中不仅用来佩戴,也应是举行原始宗教活动的一种法器。2002年夏季的第二次发掘中,在22号房址中又出土了一件利用人头部前额骨加工而成的人头盖骨牌饰。它构思巧妙,酷似人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类似的人面佩饰在四川巫山的大溪遗址中也有发现,这是一件双面玉人雕像,上面有穿孔,适于穿挂佩戴。

人形玉饰的尺寸都很小,但件件都是珍宝。它是新石器时代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们认为这类玉人面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神祗或掌管祭祀的巫师形象。这类玉饰多是片雕,下部都有对钻的小孔,可以穿绳佩带在胸前。当你仔细的观察或真的用绳戴起来时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个小人“头是冲下倒置的”。这种独特的现象暗示着一个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思维方式——当佩戴它的人用手拿起来或低头观看时,正好是正常的面对面。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古人戴它是给自己看的,而如今我们戴是给别人看的。留心观察,这一时期的带有人形或兽面的纹饰,无论是手镯还是项链,在外人看来都是倒置的形象。更有趣的现象是,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古老部族倒置的人形玉饰,竟与之有惊人的相似。

(三)尊贵的大型项链

通过脖子能够覆盖前胸的大型的项饰以单纯的华丽著称。山东邹县野店出土的一件是由单环、双环、四连环及松石组成,看起来淳厚大方。而江苏省高淳县朝墩头发现的一组玉串饰,顶端是一个小玉人,组合方式极为特别。在江苏花厅四座大型墓葬出土的四件大型项饰,各具特色。如其中一件用几种不同形状的管、珠有序的组合,巧妙的是,在其间的冠状佩上凿有一个三通的隧孔,隧孔两侧,分别用数十颗小玉珠串成小圆环,自然的垂挂下方,使整串项链锦上添花。另一件由环、璜、佩、坠等共24件玉饰串成的项饰中,有两件鸟纹玉饰制作得最为精致,是我国最早采用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技法制成的玉雕饰品,而长短粗细不一的五件坠饰,出土时列挂于大玉璜的下方。项饰的整体组合,左右对称,错落有序。

一些其它的胸饰另有特色。大汶口文化中,一些男性墓主的锁骨间常放置着两件象牙琮。还有的在胸部发现左右对称的石胸环。而很多带孔的小型玉雕动物形象和人像,都是用来装饰前胸的饰品。

(四) 制作项链的材料

当时制作项链的材料很丰富,那些动物牙齿、骨料、贝类、玉、石、陶等任何能够穿孔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做成项链。其中,古人猎取并食用后的动物牙齿和骨料是制作装饰品最直接的材料之一。如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家子村墓葬中,在一具骨架的肋骨和臂骨之间散落着用动物獠牙制成的五件牙饰,每件牙饰的顶部都钻有小孔,穿系在一起就是一串好看的项链。两端尖锐,形如弯月的牙饰串成一组戴在脖子上,显示着佩戴者的勇敢和荣誉。 用骨料制做的骨珠也是项饰中的好材料。人们把鸟兽的肢骨截取成小段,然后磨制成各种形状,讲究些的还在上面涂上颜色。由于肢骨中部本身有孔,所以便于穿系。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一个少女墓葬中,出土了约八千多枚骨珠,分别散落在颈胸等部位,经串联后是一件十分精致古朴的饰品。宁夏固原红圈子、河南汤阴白营、安徽潜山薛家岗、云南元谋大墩子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这类骨饰品。

直至今日,人们都很喜欢用贝、螺等软体动物的外壳做饰物。由于贝壳本身较轻,外表光洁美丽,不用雕琢的各种贝壳有着千姿百态的完美形状,只需穿孔悬挂,用它们制作饰品真是再好不过了。而对于那些远离海滨的人们来说,这种难得的材料更受到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贝壳还被当作货币使用。在汉字中,凡是与商品买卖和物品交换有关的文字都有“贝”字,如贸、贩、购、财、贡等。即使到了现在,我们还把自己所喜爱的人或物称为“宝贝”。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用贝、螺类制作的装饰品遍布在世界各地。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的一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中,一个年龄约16岁女孩遗骨的颈部,就发现了由小螺壳制成的串饰,距今已有一万年。在吉林延边的汪清古墓也有用贝壳磨成的贝珠与野猪牙齿、骨管、绿色石磨成的玉石坠和石管饰组合在一起,而发现的一枚用大海贝加工而成的贝饰上,顶端琢磨有三个小孔,中下部还另穿有一个小孔,用它组合成的串饰已经是一件很复杂的饰品了。四川巫山的大溪遗址发现了丰富的遗存。在一个墓葬中出土了多种玉首饰和数量很多的穿孔蚌壳与小蚌环。这种蚌饰由几百枚穿成若干串项饰挂在脖子上,再间以熊牙或虎牙,十分漂亮。

人们曾究关于贝类装饰品的趣事。这还要从汉字说起,如古文字中对“婴儿”的“婴”字的解释。我们把所有刚出生不久的小孩都叫做“婴儿”,并不区分男女,然而在古代却有很严格的区分。男孩子称为“孺”或“儿”,女孩子才称为“婴”。《说文解字?女部》中有这样的解释:“婴,颈饰也。从女贝贝 ,贝贝其连也。”又《苍史篇》:“女曰婴,男曰儿。婴者,盈盈也,女之貌也。又婴字从贝贝 者,贝也。宝贝缨络之类,盖女子之饰也。”这些解释认为,古时只有女孩子的脖子上才戴有贝壳与贝壳或相连的串饰,所以称为“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发现的女孩颈部的贝壳串饰也许就是一例。

串饰中用玉、石类材料制作的饰品花费了古人相当多的精力,因此也倍受珍爱。北京房山山顶洞人磨制并穿孔的石坠已达到非常精美的程度。山东大汶口遗址的女子胸前有用石珠、玉珠、石环、玉环、绿松石等混和制成的串饰。江苏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古玉和玛瑙串饰,制作得十分光滑细腻。浙江余杭反山墓地出土的玉珠形状十分丰富,一件串饰往往有数十枚甚至上百枚管、珠组成,其华美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地处边远的西藏昌都卡诺遗址出土的玉、石项饰也别具特色。

而作为装饰材料的陶珠也常有发现。陶制品可谓当时人类的一项重大的发明。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制做出精美的陶器,他们用粘土和水混合成泥状,制成各种不同的器型,风干后用含铁或锰的矿物颜料画出美丽的纹样,或在刚做成的陶坯上压、刻出各种形状的花纹,经火烧后制成陶器。不仅如此,人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许多陶珠和陶镯等饰物。在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出土的69枚刺有纹饰的陶珠,是现今发现的最为精美的陶饰品。这些圆球形陶珠的中部都是空的,里面还装有小陶丸,摇动时能发出响声。陶珠的外表刺有各种美丽的纹饰,有的还用镂空的方法刻出一个或多个圆孔,最多的竟达36孔,玲珑精巧。同时,人们还在石珠上加以装饰,在新疆和阗、沙雅等地出土的经过蚀花处理的石珠也是制做首饰制品的极好材料。

六、臂饰和手饰

1. 胳膊上的装饰 臂饰最早是猎手为了保护手臂,避免被猎物或带刺的植物擦伤而产生的各式筒形护臂,称为臂筒。在今天云南的哈尼、德昂、佤族等民族都还有戴宽大臂筒的习俗。据说戴着宽大竹筒制作的臂筒,是为了对付山中的怪物。在他们的传说中,怪物抓到人后,先拉着人的双手大笑,然后吃掉。有个聪明的女子将宽大的竹筒套在手臂上,被怪物抓住时,轻轻把手从竹筒中抽出来,再举刀砍死它,得以逃生。在甘肃永昌鸳鸯池发现了一件用坚硬的白云石制成的石臂筒,它通体磨光,戴在右臂的肱骨上。这件石臂曾破裂,当时的人钻出圆孔后又用绳系过,很明显具有护臂的作用。

臂筒之外还有臂环。如在甘肃鸳鸯池等地出土较早的的臂环,可能是在皮草上用黏合剂贴骨片做成的。在山东大汶口与江苏花厅的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臂饰,其中就有用玉或陶做成的环,戴法也很随意。

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件极为独特的半弧形玉臂饰。它通体抛光,并在玉臂饰的表面均匀地磨制出一种瓦沟纹饰,瓦沟之间的起伏随体形而变化,宽窄深浅十分均匀规矩,随着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时隐时现,让人感到玉质本身圆润的光泽,是一件非同一般的饰品。

2. 手腕上的镯 最早的手镯多由草和木制成,时代久远而极少留存。而现今一些少数民族如布朗、傈僳和佤族等仍喜欢用藤篾编织手镯,它不仅佩戴方便,还可以随时随地更换。

远古时期的手镯多以天然材料制成,有陶、石、牙、骨、玉和蚌贝类等。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多用陶镯;大溪文化有石和象牙镯;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都流行玉镯。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早期墓葬中一个女子遗骨手腕处,发现了用截成长短不一的七小段牛的肋骨磨制并穿联而成的手串儿。距今已有一万年了。

这时期手镯的使用很常见,以形状来区分:一种是现今仍旧使用的传统玉镯和与之极为相似的扁形圆环镯。凡是作为手镯用的,中孔都开得很大。在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蕲春坳、江苏张家港许庄、花厅及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遗址都有这类玉、石镯。在以后的玉饰中,人们多称之为环或瑗。它的使用范围广,流传的时间也最长久。在当时,这种美丽的玉镯只要不破损,拥有它的人就会长时间戴着它,甚至从少年戴着它直到去世。这不是无根据的说法,因为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些手镯的内径很小,但镯本身又完好无损,出土时却戴在成年人的腕部。

再就是可以大小伸缩的组合性镯。山东曲阜西夏侯遗址发现的一件戴在女子腕部的绿色石镯,是由两个不规则的石条组成,每件石条的两端都有穿孔,用来穿系组合。与它相似的还有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出土的玉镯。与此类似的扁形的圆环状镯,如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的一件,是由两个半圆形石片组成,每一个环的两端都有穿孔,合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镯,分开则为两件弧形的璜。在山东大汶口、江苏花厅等地都有这样的手镯,它们都在手腕部发现,有的断头部分很不规则。也许,这类手镯的产生就是由于完整的镯被不小心折断后,在断裂处对钻穿孔,再穿绳修复,或是戴在手上后,用绳穿在孔内,使其相连成一个完整的装饰品,不至于因镯口小而戴不进去。

圆筒或半筒状的手镯在现在看来仍然很时髦。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发现了三件这样的筒形镯,最高的一件5.3厘米。浙江杭州余杭区瑶山遗址出土的一件玉镯,则没有收腰,完全呈筒状,有些手镯的表面还雕有纹饰。

在江苏浙江赵陵山的一处良渚文化墓地中,还发现了一件矮方形素面玉琮(cóng,音从),出土时与玉环、象牙镯一起套在墓主人的手臂上。在此之前,琮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古人在祭祀时用的一种礼器。其实,真正作为礼器用的玉琮是那种体量重大且多节型的长形玉琮。如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一件,高48.3厘米,共有19节。还有那些硕大而墩厚,并且有精细纹饰的玉琮。在良渚文化较早的墓葬中,出土了内外皆圆、雕琢精美的手镯式玉琮,而内圆外方玉琮的出现则晚于前者。考古学家们恍然悟出,玉琮是起源于当时的一种手镯。这样的琮形镯在新石器时代有较多的发现,它们的高度一般在3~10厘米左右。有意思的是,琮形镯的孔径一般都是上口稍大,下口稍小,与人手臂上粗下细的结构一致,如果按照上大下小的戴法套在手腕上,镯面上的人兽纹饰也正好呈正置状。琮形镯比其它的手镯都要重且大,在现代人的眼里,戴这样笨重的饰物实在是碍手碍脚,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戴琮形手镯的人还浑身上下穿、戴、佩、套有多种美丽的玉、石饰件。如帽子上的半月形饰,各种形状的玉饰件串成的色彩斑斓的项链、脚链,还有胸佩和腰佩等。其实,这些量大而沉重的美丽饰物只有当时社会中代表神和权力的特殊人物才可以拥有,而这种威仪的装束也只有在重大庆典和祭祀中才可佩戴。

各类圆环形花式镯是当时最有趣的一种。在陕西西安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发现了很多这类陶环,它们很厚实,外壁被制作出各种有趣的装饰,有八角状、多角状、齿轮状等。在这类手镯中,有一件龙首玉镯堪称一绝,它的外侧有四个等距的浮雕龙头,分别雕出龙的角、眼、耳、口、牙,抛光的技术十分精湛,是这一时期玉镯中的精品。

最随意的手腕饰品应该是那种用许多小玉珠等穿成的手串。这种手串在江苏花厅遗址的墓葬中较常见到,如在一中型墓葬中,墓主的左右手腕分别戴着由24颗和19颗小玉珠穿成的串饰。而另一个中年女子墓葬中,墓主的左手腕戴七颗玉珠,右手腕戴13颗玉珠,旁边还放置了一件陶镯。

佩戴手镯的习俗,似乎为大汶口文化的人们最为钟爱。据考古发现,大汶口人戴手镯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有的一手戴,有的双手戴,还有的一手戴三、五个,最多的甚至戴十几个。山东兖州王因墓地的一位女子墓主,她的双臂竟戴着23只陶镯。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手镯除了石、陶、骨镯外,还有象牙镯和极为少见的由蚌珠串成的链条式蚌镯。戴手镯的方式也很随意,一手戴不同种类镯的现象很常见。如在江苏花厅遗址的一个少年墓葬中,墓主左边手臂和手腕上套两件玉镯,右手腕套一件玉镯和一件灰陶环;一青年女性墓中,墓主的手腕戴两只玉镯,左右手腕还分别戴着玉珠手串儿;而在一大型成年男性墓葬中,他的左手腕套玉瑗和玉环各一件,右手腕套一件玉瑗。这些佩戴多件手镯的方式也许与丧葬形式有关,就是说他们把一生的饰物都戴在身边了。

3. 指环 也就是现在的戒指。材料主要有骨与石,其中骨类指环多是截取动物的肢骨做成。比如用动物肢骨加工成管状的骨指环,出土时通体光亮地套在男性人骨的手指上。山东大汶口遗址十号墓的墓主为一个老妇人,她的随葬品很多,其中首饰就有象牙梳、玉臂环、石项链等,指环是用玉做成的。其它墓葬中还见有镶嵌绿松石的骨指环。山东曲阜城东南西夏侯遗址还有用大理石制成的指环,可能原来还嵌有饰物,现已脱落,出土时套在男性人骨的中指上。

其实,指环在新石器时代诸原始文化中并不是很流行。相比之下,在盛行装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则较常出现。1959年清理的大汶口遗址中的133座墓中,有15座墓出土了20件指环。而半坡遗址发现了手镯一千多件,却没有一件指环,青海柳湾清理的一千多座马家窑文化墓葬,也无一座出土指环。可见首饰佩戴的地域差别。

七、了不起的腰饰

带钩是古人束衣服用的一种钩状物。早在史前时代的中原地区就有了,并不是以前认为的完全是北方民族传来的饰物。现今发现最早的带钩是1972年在浙江桐乡金星村遗址的玉带钩,发现时它位于墓主的腰部,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这些玉带钩是比较规整的方块状,用事先修整好的长方形玉块切割钻磨而成。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是用于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使用时应是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

除带钩外,一些由石珠和骨珠组成的腰间串饰,在半坡和仰韶文化遗址等地都有出现。有趣的是,在出土的古玉中,一些各种形状的玉饰很明显是作为佩饰之用的。虽然它们被佩戴的部位可以根据出土时所在的人体部位来判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器物已看不清原始面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出土人体的腰部常发现一些不属于腰带或带钩的美丽玉饰物,这些玉饰大都有穿孔或凹槽,以供穿绳和系束,很显然是为了佩戴。它们是最早的人体腰间佩饰,在青海柳湾的一座墓葬中发现的两件位于腰间的绿松石饰就是系挂在腰间的装饰。

腰间佩饰品在中国的南北方都有发现。在北方,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广大地区,出现了种类多样的各种系挂饰物。特别是一些红山文化古玉饰,如一些人形饰、动物形饰及具有某种意义的象征性饰物,呈现出一种古朴稚气之美。如辽宁西部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的一件绿松石鸮,是鸮形玉饰中最为精美的一件。龙山文化的一件“鹰攫人首玉饰”,更是一件透雕极佳的鸟形精美佩饰。在南方,两件龙山文化透雕高岭玉龙形佩,也展现出工匠们精湛的手工艺技术。

注释:

①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遗址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分布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②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1928年,因考古学家吴金鼎在今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山东章丘市)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而得名,考古学家把那种以磨光精美的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年~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③大汶口文化:是公元前4300至公元前2500年的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遗址位于山东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口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也有少部分遗存。它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二千多年。

④良渚文化:1936年,良渚文化遗址被发现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市的良渚镇,因而得名,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年代距今5300年~ 4200年(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与大汶口文化大致在同一时期。该文化遗址最大的特色是玉器艺术。

⑤秘鲁莫奇古墓:发现于秘鲁中部的莫奇古墓以其数量众多的葬品而闻名于世。莫奇王国的统治者死后被埋葬时身上都拥有大量的珠宝,它们可能采用的是一种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⑥江南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195年因大规模群众积肥运动而被发现。年代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同类推荐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励人(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通过对旌表制度的源流与流变、旌表的方式与流程、旌表的事例与作用的论述,以使读者能够对古代孝与旌表制度有一个更为详尽的了解。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一个人的战斗

    一个人的战斗

    本书是单世联教授最新的一本文化批评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经典作家,把握时代脉搏。内容包括对海涅、君特·格拉斯、狄更斯等的评议,对《红楼梦》、明代经贸问题等的新解。全书内容熔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是一本适合浅阅读时代的口袋知识读本。
  •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全集)

    《山海经》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我国“上古三大奇书”,其内容从天文、地理、动物、矿产,到民族、神话、巫术等,天南海北,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唯一自成体系者。书中详细记载了500多座山系的地理走向,300多条河流的源出流向,40多个“国度”以及“民族”的风物习俗,涉及100多个神话人物,100多种药用动植物,400多种神异怪兽,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开启了我国志怪古籍编著传统之先河。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山海经》,本书提供了全面的解读和翔实的译注。在译文方面,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与原文风格统一,以流畅的现代白话文再现《山海经》中的神奇世界。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热门推荐
  • 闪婚惊爱:老公温柔点

    闪婚惊爱:老公温柔点

    他们是青梅竹马,也是发誓要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他是豪门大少,花名在外,却处处不留情。她家道中落,从一个骄横跋扈的富家小姐变成一个为了生计奔波的明星经纪人。本该从此各走各路,长辈的逼婚却硬是将两人牢牢的拴在一起。她说,“我绝对不会答应爷爷的提议的,你放心好了。”他回,“你最好到死都记住今天这句话。”明明是互相讨厌的人,却在冥冥之中成为了彼此相爱的人,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多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只婚不爱?她发誓一定要让他以爱之名,附婚之意。
  • 武狂小道士

    武狂小道士

    命冲太岁巧机缘,顽儿入武命入玄。终返凡尘续凡命,却把狂命惹玄机。武道成狂念成痴,我命劫生向天问。人若阻我我人王,天若劫我我破天。小武阴差阳错踏上问武之道,只道是华夏真功夫,岂容质疑,胆敢犯者,狂扁之,暗倾心师姐不自知,终踏问仙界,大展武狂真功夫,混迹仙界立王道……我为狂,谁与争锋?
  •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笑傲九霄

    笑傲九霄

    一剑舞倾城,一印碎乾坤;一曲肝肠断,一笑傲九霄!风雪寒:“凡十恶不赦,当诛者,吾必一剑斩之!”且看,一人双剑,是何,耀武展威,拭剑扬道!
  • 劳动者

    劳动者

    誉为“劳动者创业奇迹”的李宝金受到排挤,被迫离开奋斗了多年的公司。之后重新振作,再度白手起家,重塑辉煌!
  • 咸鱼大佬从进入庆余年开始

    咸鱼大佬从进入庆余年开始

    本是一个都市普普通通小青年,觉醒可以穿越到其他次元异界的能力,不管是影视剧,电视剧,小心翼翼的苟到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后,开始变得咸鱼……林浩:前面二十多年已经够人生已经够苦了,干嘛那么拼,享受生活不是很好吗?PS:作者第一次写书,而且平时工作比较忙,更新会比较少,各位多多见谅,前期经过几个打酱油的世界获得能力,主要写庆余年、剑王朝等等,各位大佬想看哪部剧情,可以在书评区评论,会参考一下的qq群:1029139792
  • 赠徐安宜

    赠徐安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仗剑行

    诸天仗剑行

    我仗剑轮回于诸天万界。也曾见红颜如花开复落,也曾历江湖风雨识干戈,也曾掌八荒六合履至尊,也曾斩妖魔邪祟累功德,也曾参阴阳造化悟道果,也曾做天地同寿长生客。终一日跳出诸天脱轮回,方识得本来面目我非我。
  •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旅行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旅行

    李越,一个逗比中二青年的穿越崛起之路。李越:“这个系统的穿越业务也太广了吧。”这是一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主角做不到的传奇故事。
  • 海上尘天影

    海上尘天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