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是自我满足,这是一个效仿阶段。我把它叫“Me too”效应。比如我们《芭莎男士》的创意总监,来的时候二十二三岁,他跟我说他来《芭莎男士》之前,心目中最大的名牌就是耐克(Nike)。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他的生活阶段决定了他可能喜欢乔丹,喜欢周杰伦,他想模仿这些人的穿着,而耐克也恰恰符合他的收入水平。所以你做时尚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的时候,满足的就是他们的这个效仿需求。接下来的广告和其他一切形象都应该和这个相符。
第二类是自我识别,这是跻身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我们来讲,就是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我们对自己还不足够认可。比如我年轻的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白领。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说想做一个空中飞人,穿着职业套装,坐着飞机去各个地方开会。后来我真的成了空中飞人了,渴望的东西就变了。所以满足这个阶段的消费者的自我识别需求,阶层标志性的东西一定要做得特别足,因为他需要你帮助他跻身到这个阶层。
第三类是性魅力,它并不是每一个时尚产品必须满足的需求。它可以是约会的时候,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或者是一个自我的时刻所需要的。
第四个是社会的表征,建立他人识别系统。这个是奢侈品必须满足的需求。如果没有建立他人识别系统,你就不是奢侈品。奢侈品是看到或者拿着你的东西,别人会说“哇”。这就是他人识别系统。
比如有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带着他的女儿来我们办公室参观。他问我们杂志的赢利模式。我们的杂志确实很厚,如果只靠卖杂志,那会赔得很厉害,因为光印刷费都赔不起。我就给他看那期杂志的第一页广告,是路易·威登的广告。他说你凭什么广告能卖这么贵?那天我带的正好是一个路易·威登新款的金色包,就拿了过来,问他这是什么。这个企业家看了看,说不知道。然后他的女儿就瞥了他一眼,说道:“路易·威登!”用的还是鄙夷的语气。你知道他女儿多大么?13岁!这就是它为什么卖这么贵的原因,它真的建立了一个他人识别系统。
再比如,我夸这位先生的手表的时候,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如果我们每个人看到这块表的时候,都能说出它的品牌名称,说出这个品牌的故事,那这块表我认为可以卖到18万元以上了。无论是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还是其他品牌,如果我再说出它每年只产多少块,都有谁曾经拥有过,耗时多久才能生产出来,那这位先生的满足感将再上一个层次!这就是他人识别系统,也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