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00000004

第4章 巴赫的佛音(4)

后来再次听到管风琴版的《十二平均律》,是来自德国的瓦尔哈(Helmut Walcha )。他是一位盲人管风琴家。据说他是将巴赫的谱子一段一段默背下,在脑海中凭记忆合成多声部,再完整弹奏。他弹得冷静端严。一个骄傲的盲人,不愿泄露一点点个人情绪。再后来听到了兰朵夫斯卡(Landowska,Wanda),20世纪第一位复兴羽管键琴的女演奏家,尖鼻子女巫模样的可爱老太太。她对巴赫,虔诚得相当有个性,她说,你以你的方式弹巴赫,而我以巴赫的方式弹巴赫。真是个固执的老太太。谁知道200年前的巴赫是如何弹奏管风琴?据巴赫的儿子们说,老爸弹的管风琴无与伦比,超越了所有后来记录下来的乐谱。在当时,巴赫主要是作为一位管风琴大师而闻名于世。

唯一确定的是,巴赫生活的年代还没有钢琴,他的键盘曲主要是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相比现代钢琴,古钢琴没有强弱变化,管风琴没有音色差异,巴赫的键盘曲因而专注于音乐线条间的张力渐变。这种思路影响了后来德国纯音乐的审美取向。也许可以断定,如今将巴赫弹得音色华美或弹出强弱表情的都是自作多情了。这样看来,加拿大钢琴怪才格伦·古尔德又一次脱颖而出,谁说他没有遵守巴赫?古尔德的弹奏听来狂放不羁,本质上正是实验声部间碰撞的各种可能性,他对声部的运动入了迷,对任何声音的想象元素不屑一顾。

即使巴赫是溪流,古尔德也能将他弹成火花。他的弹法几乎是违背弹钢琴基本规范的,连坐姿都不对。古尔德从不正襟危坐弹巴赫。他坐得很低,像小男孩一样趴在键盘上捣鼓,一边嘴里跟着哼哼唧唧。几乎所有钢琴家都能弹出闪亮的音色,但只有古尔德能弹出那种机械律动的火光。这显然因他坐得低,集中前臂力量而弹出匀称的充满灵性的音符,精湛、轻灵而无压力,是趣味与内在律动的均衡,又像浪花般自由自在。他找到了巴赫的方法,找到对位法这种看似机械运动艺术的深处的美感。

32岁,演奏的高峰期,古尔德退出舞台,从此只为录音室演奏。他拎着一张小破椅子去录音,椅子太旧,在弹奏中叽叽咯咯不停。一直在弹别处的钢琴,所以要一直坐自己的小椅子,弹自己的风格。这把小椅子就像他的护身符。他喜欢一边弹一边哼唱,有时候还会塞上耳朵弹。不是不想听自己弹,是不想让习惯性弹奏方式干扰了自己的对位实验。就像他在演奏高峰时期退出舞台,不是故作姿态,他需要空间,不愿被公众的意志绑架。他曾这样评价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句话揭示了经典音乐的本质特征,也像是在说他自己。

他趴在钢琴上,痴迷懵懂,像大英图书馆里趴在书堆里推敲的学究一样迷糊,分辨着两手合音的微妙碰撞,或在一个装饰音里忘情徘徊。一直以为古尔德是天然呆型天才,不料他在纪录片里侃侃而谈几乎是个思想家:“创新实际上是从位于系统中的某个牢固的位置,小心谨慎地挖掘那种外在于系统的否定性。”注意:牢固的位置,小心谨慎,否定性。可见思维缜密。他的巴赫正是有理有据的创造,经得起推敲玩味,且暗示广泛。据说很多演奏家到了晚年都开始钻研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像波利尼,李赫特。大师更是如此,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贝多芬晚年出门散步时,口袋里一直装着一本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这副执迷的样子本身已很美,像平均律艺术自我圆满的方式。

听过了古尔德的巴赫,后来我们听到远在巴黎的中国女钢琴家朱晓玫弹巴赫。

初听朱晓玫弹巴赫,是一张《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

这是一见钟情的声音。除了纯洁,灵性,优雅这些美好的形容词之外,还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内心悸动。好像你等待了半生的少女终于出现,她缓缓走来,无知无觉,让你莫名奇妙一阵伤感。你不知道这熟识的美,来自她的轮廓、眼神,微笑,还是嗓音,说话的神态。你知道,全都是。所谓顾盼生姿,风流蕴藉。平时天天喊口号似的“有生命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

她将流传了一千年的乐曲,弹得像初生般鲜美,乐评说得好,“青翠欲滴”。古尔德弹得火花闪耀,朱晓玫情到深处别有洞天,一句经过音的善感,利落的装饰音中的明快,无刻意表情,唯有对巴洛克技艺的顶礼膜拜。第一曲如风中的咏叹,第九曲庄严中有激情,第十曲的迷宫游戏,第十二曲的无限温柔…即使收藏唱片,收集一摞巴赫的乐谱,也知道这美如朝露,不可挽留。

《哥德堡变奏曲》又是一大荟萃:第七变奏的西西里舞曲风,第十六变奏的法国序曲,最后变奏中的德国民歌,巴洛克典型的华丽花饰,意大利咏叹调风格…特别是最后一曲辉煌的变奏。在变奏曲这只炼金炉中,织体变幻与对位运动以一种内在的节奏绵延,直至一支质朴的民歌在灿烂的音区笃定奏至酣畅淋漓。这一钢琴可达到的最辉煌的对位,在古尔德那里已是难以逾越的巅峰。其实朱晓玫的弹奏技巧没法与古尔德相比,但她东方式的流离之美,轻快点化了德国式鸿篇巨制,她灵巧,声部疏密有致,行云流水,奏至酣处,水到渠成,回归最初的咏叹调。

听见这样出神入化的弹奏,回忆纷呈。一百年的辗转,中国音乐家的命运,还有中国人与巴赫的复调音乐的渊源,一幕幕浮现。

20世纪初,巴赫的音乐最初来到中国。1927年,留德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南下上海,怀揣着从南京政府要来的3060块大洋,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专,也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那时候,没有教材,没有教授,萧友梅四处张罗,聘外籍教授,自编教材,组织乐队。他找来耶鲁大学音乐系的高材生黄自担任教务主任。黄自34岁英年早逝,但写了不少曲子,编译了数门教材,教出了贺绿汀、丁善德等日后的大家。黄自编写的《单对位法概要》是最早一批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西乐复调教材,很快遍地开花结果。贺绿汀在音乐学院期间写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获“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征集”的头奖。这首乐曲以对位法编织江浙牧童小曲,笛声歌调相映生辉,乡音绵绵,至今广为流传。中国音乐的旋律与西方复调的多声部思维一拍即合。敏锐的耳朵已经听见,在旋律深处,中国式内敛与复调音乐的智性温和有一种精神共鸣。

朱晓玫说,巴赫的音乐与佛相通。这个说法惊人。谁都知道,巴赫信奉基督教路德新教。但他写得杂,写世俗音乐,写基督教作品,也写《b小调弥撒》这样的天主教弥撒,如同“佛有众生相,万物皆可佛”。巴赫性情严正温柔,宽厚包容。朱晓玫觉得他有佛性,也许因他的智慧。写这部《哥德堡变奏曲》的时候巴赫已经晚年,几近失明。这个变奏主题来自他早期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是写给安娜的笔记本中的一首。后来想起来又重写。这部变奏曲,雅俗拼贴,难得糊涂,万物融洽,直至包罗万象。在万物灵性中领会世界大同。于是,弹奏巴赫就是修炼。

后来又找到朱晓玫弹的《十二平均律》。她收着,含一口气,不急不缓,淡墨虚笔,平均律第一次有了仙音缥缈的意境。将一段段曲线弹得流离、典雅,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练琴好像是为了寻找,寻找音与音之间衔接的别致,寻找一条通往内心与信仰的蹊径,寻找深藏在乐曲中的韵味或香味,让它散发出来。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听我弹琴,如果知道的话也许就弹不好了吧。她弹巴赫也如是,仿佛不求甚解。唱片封面上,她剪家常短发,脸上神情真挚如孩童。

在网上只能找到她的简历:朱晓玫,生于50年代的上海艺术家庭,8岁登台演奏,1962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文革时期在河北张家口劳动锻炼5年,恢复高考时她已超过年龄线,只好到进修班学琴。后来辗转美国、巴黎。晚年开始成名,目前在巴黎的音乐会场场爆满。

照她朴素的风格,巴黎似乎不是她的归宿。而她无所谓,她的归宿是巴赫。无论在河北张家口,还是美国、巴黎,生活里唯一不变的内容就是每日弹巴赫。弹巴赫也不是雄心勃勃为了做巴赫专家,一切顺其自然。她的手长得小,有些曲子弹不了,就多练练巴赫。当年在张家口务农,记起老师说过,用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练手最好了,特别是赋格曲。她就在村里找来一架旧钢琴,手抄了一本巴赫的平均律曲谱,抓紧时间练琴。后来在巴黎一位乐手家中做保姆,乐手不在时,她在钢琴上依然弹着巴赫,直到有一次被那乐手听到,惊为天音…·弹了一辈子,地点在变,身边的朋友在离去,只有巴赫,是她的欢乐,她的艺术,她的伙伴,她的精神信靠。

国内关于她的宣传很少,面对媒体她很害羞,好像弹琴是自家的事,哪里需要到报上说得兴师动众。她也不愿提及旧日练琴的事,那不是励志故事,在那个双眼望不到头的黑暗时期,人们只是需要一点音乐的激励。

如今朱晓玫60多岁,居住在巴黎塞纳河畔,任教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塞纳河畔的屋子是她的一位乐迷以低廉租金借给她的,好让她有更好的环境练琴。如今朱晓玫还是和从前一样,每日练琴不辍。巴赫的琴曲自塞纳河畔的窗户里传出,那声音一定很美,叫人想起一句中国古话,“风行水上”。

巴赫的唱片推荐

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1955年版和1981年版)。

古尔德(1932-1982)这位加拿大钢琴家的名字已经与巴赫难舍难分。他录过两次《哥德堡变奏曲》,1955年版和1981年版。他的最初和最后的录音,选了同一曲,可见《哥德堡》于他意义不凡。1955年版至今仍是这一曲目的里程碑,他弹得精确而充满弹性,技巧无懈可击,多声部的控制力十分惊人,而音乐中那种超越文本的个性强度与蓬勃生机让他真正不同凡响。1981年重录的《哥德堡变奏曲》比55年版整整拉长了近20分钟,它们变得复杂、深邃,内涵深不可测,但激情与炽热不减,演奏在此时成为自我的完成。古尔德曾说:“巴赫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巨人,所以人们相信,他只需动动笔,杰作就会从他手下源源不断地流出。实际并非如此……巴赫从创作初期开始,他的音乐就带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情、强度和深刻激情……但是,他在早年没有能力将这种强度和激情与真正的赋格技术完美结合,直到近40岁,他才做到这一点。”这应该也是古尔德晚期的艺术追求。

同类推荐
  • 书法的传播形态

    书法的传播形态

    本书重新构建出一种属于新时代的书法生态体。书法的存世史也是书法的传播史,现代人无以忽略书法载体对书法多样化传播的作用。甲骨、简牍、碑刻等使用简单材料的书作开创了书法传播的原始形态,金属类的青铜器和印章的书作提升了书法的传播规格,纸张的发明使得书法的世俗性得以极大地提升,并导致书法拓本传播现象的出现。书法的风俗传播则包括了绢帛、陶瓦以及墓志传播。文人的题壁书充满了柔性的美和浪漫的情调,而民间题壁则充满了随意化、率性化和粗鄙化的元素,摩崖刻石是题壁文化和碑刻艺术结合的产物。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
  •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你的建筑有多重?: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

    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至今唯一授权个人传记!建筑是什么?个人的作品?时代的映射?权力的集合体?功能美学的极致?设计的风向标?也许在这本书中,当代最举足轻重的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会给你一些答案,这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从曼彻斯特贫民区成长为爵士授勋的建筑贵族,乔布斯心目中最有资格为苹果建造总部的人选……本书是诺曼·福斯特亲自授权并凭借作者三十年笃交创作记录的传记作品,追溯回顾了这位建筑大师的成长经历与杰出成就,他建筑人生的点滴感想和辉煌瞬间,以写实而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了这位已然名垂青史的大师建筑人生。
  • 孩子,这才是音乐

    孩子,这才是音乐

    本书从演奏家儿时与音乐之间的不解之缘落笔,展开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成长故事,为广大热爱音乐的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个纯然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字字句句,婉如一泓清曲,静心明理,带你找到音乐的源头。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剖析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与心灵成长的关系,从自己三十余载的音乐学习,演奏教学,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成长经历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学习音乐的方法、经验与乐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音乐生命之路,成就生命的艺术之美。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热门推荐
  •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

    本书的主体部分择取端木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学传统几个重要的联结点,展开具体的考察、论析。首先关注两者之间精神上的联系,探讨端木小说浓烈的忧患意识、大地情怀、爱国品格与中国文学爱国主义传统的联系;然后考察作为独特的叙事艺术的小说与中国史传文学传统的联系,及其在叙事模式上的推陈出新;再探讨端木小说的“情”“志”交融、意象化抒情特色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联系。在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再选择端木小说与中国古代、现代两大文学传统中的一些经典文本作对位比较,具体探讨两者之间联系的特点。
  •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她说她:“飞、机、场。”某只受了刺激,痴线的吼到:“不平X,何以平天下?”这个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些奇葩的女人,带着她的夫君们,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大陆上,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降魔、除妖、捉僵尸。传说,七煞、破军、贪狼,三星齐聚,天下必易主。被魔化的异类越来越多,即要追查来源,也要改变现状。且看公主殿下能否让四方称臣,拨乱反正,凤驭天下。
  • 星际游途

    星际游途

    我的前世是谁?21世纪被组织控制的冷血杀手“暗夜女王”?星网诞生独立意识的NPC大逃犯?爱好和平的善良女神?都是,也都不是,我就是现在的我。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感悟。
  • 你若安然,后会无期

    你若安然,后会无期

    十五岁那年遇见他,许安然就爱上了他,本以为最好的年纪遇见了最爱的人,是她这一生最大的幸运。可是。当她质问他为何打压许家害的她父亲重病时,他只答了句我高兴……当她满心激动想要告知他她怀孕时,只换来无情的一巴掌……当她提出离婚想要逃离时,他冷漠的告诉她,当初娶她就是为了折磨她,想逃,没门。他将她囚禁起来……她只能当着他的面从楼上跳下,以此来结束她这辈子最大的不幸……顾浩南亲眼目睹许安然从楼上跳下,他本以为他是恨她的,却不知情根早已深种,覆水难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边有个小卖部

    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全新作品。畅销千万现象级作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暌违五年,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遇。
  •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社会世情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重生之两世姻缘

    重生之两世姻缘

    她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喜欢了他十二年。然而他却告诉她,他喜欢的是她姐姐。一朝圣旨赐婚,他成了她名义上的姐夫。适时恰逢两国联姻,为了远离伤心之地,她主动请缨嫁去邻国和亲……传闻和亲对象挽云国鬼面郡王貌丑如鬼、凶神恶煞、克父克母。乃是不详之人,哪知貌丑如鬼其实是俊美如神;凶神恶煞其实是温润如玉;克父克母也不过是另有隐情……相守五年,她心疾发作,临终前,她向上天许愿,若有来生,她愿先遇到他,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承蒙上天厚爱,得以穿越异世重生,不曾想商业联姻对象竟是前世相守五年的夫君。真好,这一世,我果然先遇到了你。霸道总裁?任性千金?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温柔宠溺的总裁老公和迷迷糊糊的总裁娇妻。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
  •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某点古言组的小粉红作者实际是个外星人,开着时空穿梭机前往古代为自己的小说收集资料。只不过,古代星球人都好可怕啊!麻麻,我要回外星
  •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