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400000003

第3章 前言(3)

述而第七此篇综论孔子品行、为人、思想、教学,以至体貌、坐姿,多借孔子自言。前篇论弟子与君子,此篇论孔子,故相次。邢昺曰:“以前篇论贤人、君子与仁者之德行,成德有渐,故以圣人次之。”说不误。皇侃曰:“《述而》者,明孔子行教但祖述尧舜,自比老彭,而不制作也。所以次前者,时既夷崄,圣贤地闭,非唯二贤之不遇,而圣亦失常,故以圣不遇证贤不遇非贤之失,所以《述而》次《雍也》也。”其说非是。此篇因贤人君子而及圣人,以记述为主,故取“述而”做首章并以为篇名。可见此篇诚有主旨,编排亦有道理。

泰伯第八此篇赞古往圣贤至德,讲为君治民及修身为政之道,替国君及欲为政治天下者立言。由圣人又及其他圣贤君子,故相次。邢昺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乐正,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子之行,此篇首末载贤圣之德,故以为次也。”说亦近是。皇侃曰:“所以次前者,物情见孔子栖遑,常谓实系心虑,今明泰伯贤人,尚能让国,以证孔子大圣,虽位非九五,岂以秕糠累镇?故《泰伯》次《述而》也。”非其义。此篇因圣人又及其他圣贤君子,泰伯为至德,故做首章而为篇名,可见编排有道理。

子罕第九此篇前半多论孔子德行,以教人;后半多为孔子教学之言,教人做事做人。前篇论圣贤,为君主立言;此篇论做人,为学者立言,故相次。皇侃曰:“此篇明时感者既少,故圣应亦希也。所以次前者,外远富贵既为秕糠,故还反凝寂,所以希言,故《子罕》次《泰伯》也。”不可据信。邢昺曰:“此篇皆论孔子德行,故以次泰伯、尧、舜之至德。”差可信之。总之,此篇因圣贤而及做人,孔子罕言其利、命、仁,堪为典范,故做首章而为篇名。

乡党第十此篇总记孔子言谈举止、行为容仪,及衣着、饮食等生活习惯。篇内多言朝堂公门,当是孔子在朝为官期间之事。前篇论孔子德行,此篇亦孔子之事,故相次。皇侃曰:“《乡党》者,明孔子教训在于乡党之时也。所以次前者,既朝廷感希,故退还应于乡党也,故《乡党》次于《子罕》也。”亦就首章言。邢昺曰:“此篇唯记孔子在鲁乡党中言行,故分之以次前也。”不尽是。此篇亦记孔子,因德行而及举止,皆日常之事,故以“乡党”做首章而为篇名,实只取“乡”字之义。

先进第十一此篇主要论诸弟子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评价。皇侃曰:“此篇明弟子进受业者先后也。所以次前者,既还教乡党,则进受业者宜有先后,故《先进》次《乡党》也。”非其义。邢昺曰:“前篇论夫子在乡党,圣人之行也。此篇论弟子贤人之行,圣贤相次,亦其宜也。”较为合理。前篇记孔子已毕,故复转而论弟子。首章实反映孔子注重实干的思想,盖是对弟子的总要求,故冠前而以名篇。

颜渊第十二此篇论修身崇德、为政理民,及交友处世之法。皇侃曰:“所以次前者,进业之冠,莫过颜渊,故《颜渊》次《先进》也。”纯属误解“先进”。邢昺曰:“此篇论仁政明达、君臣父子、辨惑折狱、君子文为,皆圣贤之格言,仕进之阶路,故次《先进》也。”亦欠妥当。此篇之所以次前,盖以前篇论具体人物,此篇复泛论之故,与《里仁》、《公冶长》二篇先泛论而后具体之编排正相反。修身崇德颜渊可为代表,故做首章而为篇名。

子路第十三此篇论从政理民之法及士人之行、君子之德。皇侃曰:“武劣于文,故《子路》次《颜渊》也。” 亦以篇名为说。邢昺曰:“此篇论善人君子为邦教民、仁政孝弟、中行常德,皆治国修身之要,大意与前篇相类,且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其说近是。此篇之所以次前篇,诚因所记与前篇相类,而以“子路”为首章并以为篇名,亦诚当与前篇名“颜回”有关,取子路次于颜渊之义。

宪问第十四此篇言修德修身与仕进为官之道。仕进为官是从政理民之终归与实践,故次前篇。邢昺曰:“此篇论三王二霸之迹、诸侯大夫之行,为仁知耻、修己安民,皆政之大节,故以类相聚,次于问政。”大致不差。皇侃曰:“所以次前者,颜、路既允文允武,则学优者宜仕,故《宪问》次于《子路》也。”说与实际不符。此篇因从政理民之法而及仕进为官,盖以“宪问”章所言可为纲目,故做首章而为篇名。

卫灵公第十五此篇多记孔子箴戒弟子与时人之言,涉及学习、修身、为人、为政、教学诸多方面,又有孔子行事及品评人物数章。皇侃曰:“卫灵公者,卫国无道之君也。所以次前者,宪既问仕,故举时不可仕之君,故以《卫灵公》次《宪问》也。”非其义。邢昺曰:“此章记孔子先礼后兵、去乱就治,并明忠信仁知、劝学为邦、无所毁誉、必察好恶,志士君子之道、事君相师之仪,皆有耻且格之事,故次前篇也。”义未明。此篇所以次前,盖以前数篇言为政理民及修德修身大法已毕,而复为箴言以戒之,故相次。以“卫灵公”开言之章为首章并取为篇名,盖取其为国君之义,以便与下诸篇相次。

季氏第十六此篇杂言辅国治国、天下治乱、侍君慎言、择友择乐、修身护身、行身做事、为学处世、求志达道、重德轻富、学《诗》学礼及教子等事,亦以箴戒为主。各章皆作“孔子曰”(末章无),明非弟子所记,与前十五篇异,当非同时所辑。皇侃曰:“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故据臣凶,故以《季氏》次《卫灵公》也。”邢昺曰:“此篇论天下无道,政在大夫,故孔子直陈其正道,扬其衰失,称损益以教人,举《诗》、《礼》以训子,明君子之行,正夫人之名。以前篇首章记卫灵公失礼,此篇首章言鲁臣季氏专恣,故以为次也。”二家皆以篇名为说,诚有一定道理。此篇以“季氏” 开言之章为首章并取为篇名,诚当有以权臣(阳货)次无道(卫灵公)之义。但主要原因,亦当与所记内容与前诸篇相类有关。可见编排与篇名皆有用意。宋以来有学者以此篇为《齐论》,今以篇名可知其非。

阳货第十七此篇杂言修德治民。各章皆作“子曰”(唯首章作“孔子曰”,盖以阳货地位在孔子之上),与前篇迥异而与前十五篇同,当为同时所辑。皇侃曰:“阳货者,季氏家臣,亦凶恶者也。所以次前者,明于时凶乱,非唯国臣无道,至于陪臣贱,亦并凶恶,故以《阳货》次《季氏》也。”邢昺曰:“此篇论陪臣专恣,因明性习知愚、礼乐本末、六蔽之恶、《二南》之美、君子小人为行各异、今之与古其疾不同。以前篇首章言大夫之恶,此篇首章记家臣之乱,尊卑之差,故以相次也。”二家皆以首章论陪臣凶恶专恣,实非该章之旨。该章记阳货劝孔子出仕,孔子应对之事,反映孔子当时有出世之心。唯此二篇相次,确当与篇名所出之首章有关。

微子第十八此篇主要论赞古今政治方面的名人贤士,以及孔子出世为民、执著其道的思想及言行。此篇所以次前,盖以亦言政治,与上篇相类之故。皇侃曰:“微子,殷纣庶兄也。明其睹纣凶恶,必丧天位,故先拂衣归周,以存宗祀也。所以次前者,明天下并恶则贤宜远避,故以《微子》次《阳货》。”邢昺曰:“此篇论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君子仁人或去或死,否则隐沦岩野,周流四方,因记周公戒鲁公之语,四乳生八士之名。以前篇言群小在位,则必致仁人失所,故以此篇次之。”皆未得其旨。论赞古今名人贤士,而微子堪为代表,故以之做首章而为篇名,与前三篇取名之义不同。

子张第十九此篇杂记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之语,或言士行,或言交友,或言修德,或以劝学,或勉改过,或言治狱,或论子张,或评仲尼,无统一主题,要皆弟子之语,故次前篇。皇侃曰:“子张者,孔子弟子也。明其君若有难,臣必致死也。所以次前者,既明君恶臣宜拂衣而去,若人人皆去,则谁为匡辅?故次明若未得去者必宜致身,故以《子张》次《微子》也。”发挥首章之义而已。邢昺曰:“此篇记士行、交情、仁人、勉学,或接闻夫子之语,或辨扬圣师之德,以其皆弟子所言,故次诸篇之后。”说近是。此篇名“子张”,盖仿前以人为称。

尧曰第二十此篇旧分三章,今别十章。前九章言君子行政之法,皆为国君立言;末章劝人知命、知礼、知言,有似书之后序与结语。言国君而始尧,故为篇名。皇侃曰:“《尧曰》者,古圣天子之言也。其言天下太平,禅位于舜之事也。所以次前者,事君之道若宜去者拂衣,宜留者致命,去留当理,事迹无亏,则太平可睹,揖让如尧,故《尧曰》最后次《子张》也。”有失牵强。邢昺曰:“此篇记二帝三王及孔子之语,明天命政化之美,皆是圣人之道,可以垂训将来,故殿诸篇,非所次也。”亦非书旨。此以为国君立言之篇殿末,似当反映编者治国平天下之理念,可见确是有意安排。

以上可知,今本《论语》各篇内容皆有一定的主旨,二十篇自为学修身至治国平天下,是一完整体系,各篇之间,互存一定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卫灵公》篇之取名预贯以下数篇,说明其确为统一命名并编排,全书为一有机整体。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是若干断片篇章的简单集合。同时我们也已知道,各篇表面上皆是取首章首句中第一实词为名,但各有取义;取义方法与角度虽不相同,但大部分与内容主旨都有一定的联系,或者与前后篇有一定逻辑联系,说明其篇目命名及首章安排均有一定用意,但又不尽如皇侃等旧说所云。由此可见,今本《论语》二十篇并非杂手所成,而是有统一编辑思想的个人或数人编著。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各篇虽有一定的主旨倾向,但并不严格,二十篇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杂,许多章节与主旨无关。前人之所以对各篇内容归纳差异较大,原因正在于此。这种现象,似不是简单的体例不纯所能解释,因为各篇纯与杂的表现并不均衡,尤其是具有明显编辑用义的《学而》、《为政》两篇,真正讲学与为政的章节皆不及其全部内容的一半,说明该二篇内容并不是完全围绕篇题主旨而辑。所以,最好的解释应是:今本《论语》是二次改编增订之本,其篇目命名及编排皆改编增订者所为。可见今本《论语》,确是在初辑本基础上改编增订而成。

(四)今本《论语》的传本由来

关于今本《论语》的由来,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如杨伯峻先生认为,今本“基本上就是《张侯论》”杨伯峻:《论语译注·导言》,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古棣等也认为古注和“近现代各种《论语》注解本依据的都是《张侯论》”古棣、戚文、周英:《孔子十日谈·第二日》,时代文艺出版社《孔子批判(上)》,2001年4月版。。黄立振先生则认为,郑玄本“即是现行《论语》的来源”黄立振:《论语源流及其注释版本初探》,《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而《张侯论》及郑玄本的由来与异同,文献又有不同的记载,前人亦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有必要对今本《论语》的由来进行再考证。

今本《论语》的最早完整传本,无疑是晋代何晏等人所撰的《论语集解》本(以下简称何晏本)。唐开成石经虽为白文,但亦冠何晏等人之《论语序》,并署“何晏集解”字样,说明所据为何晏本。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音义》亦音《论语序》,而且明注“此是何晏上《集解》之序”,说明其所据本亦为何晏本(按:偶有何本所无者,属校补)。邢昺《论语注疏》有《序解》,专解何晏等人之序,说明所从亦是何晏本。所以,今传本《论语》皆出何晏本(按:文字偶有与何晏本异者,属流传异文),当无疑问。何晏本由何而来?《论语序》并无明言。序曰:

汉中壘校尉刘向言:《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齐论》有“问王”、“知道”,多于《鲁论》二篇。《古论》亦无此二篇,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有两《子张》篇,篇次不与齐、鲁《论》同。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令曰《张侯论》,为世所贵。包氏、周氏《章句》出焉。《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至顺帝时,南郡太守马融亦为之训说。汉末,大司农郑玄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近故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皆为义说。前世传授,师说虽有异同,不为训解。中间为之训解,至于今多矣。所见不同,互有得失。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

所引刘向之言,无疑出自《别录》,所以《汉书·艺文志》亦云:“《论语》古二十一篇,《齐》二十二篇,《鲁》二十篇。”说明三《论》篇数异同无异说。而序于三《论》之外详说《张侯论》和郑玄本之由来与传授,则说明其所据之底本必与二本有关。以理言,郑本时代近,且已融会三《论》,新本当承郑本。然而序又云《张侯论》“为世所贵”。此言尽管是就当时流传而言,但也可见其主观上有贵《张侯论》的倾向。又云“集诸家之善”,尽管主要指注释言,但于经文亦不可能一点没有。看来何晏等究竟所祖何本,诚难简单断言。《隋书·经籍志》云:“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经典释文》亦云:“郑校周之本以《齐》、《古》,读正凡五十事。”周即《论语序》之周氏,其《章句》出《张侯论》。可见又皆以为郑本就《张侯论》而校,与序“就《鲁论》”之说相左。所以,郑玄本之真正由来,亦待考证。这里,我们先从郑玄所就何本考起。

欲明郑玄所就之本,须先理清《张侯论》与《鲁论》的关系及异同。

据《论语序》可知,《张侯论》系安昌侯张禹以“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而成。关于张禹传《鲁论》,《汉书·艺文志》有明确记载。《志》云:“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所以,谓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当属可信。但序文并没有说明《张侯论》的篇数,因为所兼讲之《齐论》毕竟比《鲁论》多《问王》、《知道》两篇。《汉书·艺文志》《论语》十二家虽有“《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但并不能证明《张侯论》经文就是二十一篇,因为毕竟是“说”。所以,《张侯论》的篇章又需进行考察。以理相推,张氏既是“本受《鲁论》”,其篇章自当从《鲁论》之旧。《隋书·经籍志》云:

张禹本授《鲁论》,晚讲《齐论》,后遂合而考之,删其烦惑,除去《齐论·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号《张侯论》,当世重之。

是《张侯论》篇目确从《鲁论》。孙钦善先生云:“据各种记载,《张侯论》实际是以《鲁论》为底本,并未变乱《鲁论》的篇章。”孙钦善:《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前言》,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版。应该是正确的说法。那么序文所谓“善者从之”,就当是从字词言。所以,《张侯论》当是以《鲁论》为底本,参考《齐论》,对个别字词作了校改订正而成。而且只有校订比较合理,优于《鲁论》,才能为世所贵。那么也就是说,《张侯论》毕竟异于《鲁论》。所以,即使《张侯论》出于《鲁论》,也不能既说郑玄“就《鲁论》” ,又说“以《张侯论》为本”。皇侃《论语义疏·叙》云:“魏末,吏部尚书南阳何晏字平叔因《鲁论》集季长等七家,又采《古论》孔注,又下己意,即世所重者。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也。”直以《张侯论》为《鲁论》,应该说是不对的。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职场读心攻心操控术

    在工作或者竞争的场合,我们运用非言语行为判读人心,目的是看出对方“自在”还是“不安”,然后运用简单的问话技巧,使对方说出自己不想说的话,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洞悉人心,掌握操控人心的心理策略,对一个人的社交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我们精心编著了这本书,教你从对方的外貌、姿态、表情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巧妙看透他人。不必等别人说出口,你就能通过相关的外在表象看透对方的心理,然后运用非语言行为,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自己的职场生存如鱼得水。办公室里的读心攻心操控术,可以帮你懂得如何运用非言语行为,改变别人对你的想法,为自己在职场中开辟出一席之地,并让自己成为升级加薪的热门人选。
  •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拿什么理由原谅自己

    港商汤家驹回到大陆自己那面临窘境的公司,想重整旗鼓大干一场。远离家室的他在做生意的同时,周旋在两个女人中间取舍轻重。公司的部门经理们在为他鞍前马后效劳却一个个感到心力交瘁,陆续准备辞职而去。此时,汤老板才感到聚拢人气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他也悟到了小老板做事、大老板做人的这个朴素道理。阿丽直到最后时刻才进入候机区,汤家驹看着她急忙忙朝登机口走去,然后背影就在登机口里面消失了。汤家驹转过身来,一边朝休息厅走去,一边掏出手机,按下手机拨号键时,那个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一个空位坐下,那女人随后也在通道对面一个空位坐下。
  • 瑞香狼毒(短篇小说)

    瑞香狼毒(短篇小说)

    韩沫儒沉思片刻,缓缓道来,孩子的名字叫天赐吧,姓韩。女儿的脸终于浮上了笑容。第二天一早,一辆卡车停在韩沫儒的家门口,装载着屋里全部的药材和器具,还有韩家的三口人,驶向遥远的地方。一只笼子绑在卡车的顶上,风一阵猛过一阵,不断地揪出公鸡所剩无几的羽毛,秃尾巴的公鸡缩成一团,忘记了打鸣,也忘记了惊叫。后视镜里,家乡的模样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快八十年了,他的脚在这里长出了老树根,只等终老一生,入土为安,却不承想,一夜之间,连根拔掉,倏然离开。
  •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能灵师之废柴三小姐

    全能灵师之废柴三小姐

    新书《第一药膳师:冥帝,请接招!》正式发布~金牌杀手逆天重生!混沌之初,神魔大战,一朵红莲妖娆降世……面对皇室,未婚夫当众悔婚,她淡笑以对,一纸休书,红衣倾城,“我要的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你,给不起!”紫家废物嫡女,一朝觉醒,一双凤眸祸世,她不再是她……
  • 跨天虹

    跨天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材魔妃:你好,反派大人

    天材魔妃:你好,反派大人

    她是二十二世纪的超级特工,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废材少女身上。母亲遭家族流放,被人看不起?没关系,她会重新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青梅竹马被闺蜜撬墙角还装白莲花?虐到你怀疑人生!人人竞相争夺的首领级魔兽?不好意思,刚刚才被追着认了老大!斗者只有二阶?无法觉醒魔法元素?不存在的,魔武双修碾压一切天材!还附赠一个无节操,无下限,只用实力宠老婆的反派大人。【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坚决一对一,甜宠不虐,欢迎入坑】
  •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八景文化故事

    所谓“八景”,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它是指一种风物景观,后来各地也称自己的风景名胜为八景,例如青岛八景、燕京八景等。对于八景之说,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有人便视这种现象为社会危机实存下的附庸风雅和粉饰升平,但始终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 爱的代价名为余生

    爱的代价名为余生

    他与她的相遇,始于一场意外。日常的相处中,乐天派的执着少女白小茉渐渐喜欢上了这心个失忆少年,即使他恢复记忆待她如陌生人一般。她爱他,他却在婚礼上将她一人丢下,撕心裂肺的疼痛让白小茉发誓不再爱任何人……美好的遇见难道只是为了分离?虐恋情深的故事,为爱付出的代价,名为余生。
  • 农家子弟

    农家子弟

    《农家子弟》是一本纪实类的长篇小说,共分六部三十四章,30余万字。该书通过主人公李家才等一批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奋斗成长的故事,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讴歌了农家子弟们尤其是主人公李家才不忘农民本色,正确处理事业和爱情关系,坚守婚姻和道德底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品质。本书结构上采用小说中套小说的方式,通过顺叙、倒叙、插叙、回忆、梦幻等手法,紧扣中心,突出主题,语言精炼、生动,情节真实感人,形式活泼;对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作了认真探讨和深刻反思,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均比较强,它像一壶贮存了多年的老酒,慢慢品之,定能品出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