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700000015

第15章 风声雨声(15)

《修道院纪事》整体象征,细节又生动感人。尤其是布里蒙达寻找丈夫的情景。而且很冷。写作应当如此,切忌用笔过热。过热了读起来就没意思,而且显得虚假。

《巴黎圣母院》读过好几次开头,这次终于读完全书。远不像读《悲惨世界》时那么专注,原因恐怕有两点,一是近来精力总是不济,二是小说本身也不如《悲惨世界》好。特别是语言,可能与翻译有关,也可能本身如此,沾染了些许轻佻的作风,这是我不喜欢的。再就是小说中的某些章节,实在说不上有多大意思,删掉它并无影响,也并不可惜。

尽管《巴马修道院》被称为《红与黑》的姊妹篇,尽管它受到了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赞扬,但我很不喜欢这部书。它也试图写人物的命运——这是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最光荣的使命,但写得太飞,与生活一点也不贴。最伟大的小说,总是贴着生活来写的,哪怕现代主义的《变形记》,魔幻主义的《百年孤独》,以及后来的《修道院纪事》,在细部上都极为真实。小说作为艺术,是格外讲究分寸感的,太没想象力的作品只能是纪实,不能称为艺术;太飞,同样不能称为艺术,太飞的东西,看起来很有想象力,其实缺乏真正的想象力。这部小说的可取之处,是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是和谐的。

萨冈的《战时之恋》跟她的《某种微笑》一样,写的依然是三角恋爱,但写得很有深度。萨冈笔下的男人和女人,肉体本身就是心灵。

一个叫木羽的人在渡边淳一的《魂归阿寒》序言中说,小说要畅销,奥妙多多,但其一是要女读者爱读,渡边淳一和村上春树都幸福地拥有众多的女读者;日本作家简井康隆多说过,在银座的酒吧里说渡边的坏话就能勾上女招待。但我在这里真要说他一句坏话:渡边的小说是破坏性的,渡边作为作家,实在不想对这个世界担待什么——如果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坐在日本银座的酒吧里就好了。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残日》是不错的小说。它最不错的地方是没有传统日本作家所具有的阴郁(作者六岁就到了英国)。其中写主人公史蒂文森父亲去世的那章,特别好。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一书里,有许多博尔赫斯的睿智言语,简单录几条:

1. 一个只能写他想写的东西的作家不是好作家。作家要以某种天真来写作。他不应该考虑他在做什么……

2. 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毛病百出地生活下去。

3. 我努力避免地方色彩,因为地方色彩只是表面真实。我也避免使用俚语,因为俚语因时而异。

4. 人群是一种幻觉。它并不存在。我是在和你们做个别交谈。

赫德逊的《远方与往昔》是一本让人心痛的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中描述了人们是怎样把童年丢掉的。

近段时间读的书很杂,没像以前那样读完一本是一本,而是好几本交叉着读。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心情之下更好地利用时间,但也让书中的气氛错了位,不能很好地以一种整体面貌出现在头脑中。

当然,这也是因为没有一本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的缘故。

同类推荐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片段,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诉说,或者天马行空地做梦,使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微小的、错综复杂的、细枝末节的感动,得到一种共鸣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打造温暖的主题,让读者从书中得到慰藉。
  • 咏而归

    咏而归

    《咏而归》是李敬泽全新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李敬泽历年来所写的有关古人古典的短文,长文一概不取。以春秋先秦为主,兴之所至,迤逦而下,至于现代乡野。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李敬泽在书中与古人对话,从春秋到明清,从明清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笔记小说,李敬泽用活泼的语言叙述历史和文化,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去追怀古人的风致。阅读经典,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编这一本《咏而归》,不外乎是,从古人的选择和决断中,从他们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中,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本书由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写起,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全面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和辉煌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心怀梦想的中国航天人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忘我奋斗,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了我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攀高峰、顽强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动人故事。本书既是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的教科书,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热门推荐
  • 十里月明

    十里月明

    她堂堂慕容国公府嫡女因一场意外双目失明,惹世人唾弃,从此一落千丈。她的世界黯淡无光,唯有他带来了一丝光亮。当仅有的温存的即将消失殆尽,她又该何去何从? 陪她在华城最高的城阙之上聊彻夜心底事,陪她听满城烟火,陪她看人生第一场日出…… “能不能,再陪我看一次日出?”【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哦】
  • 血班规

    血班规

    十校九邪,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意之间接到一份面试通知,心喜若狂之后随之而来的奇怪的梦境,学生一个又一个离奇地死亡,学校陷入了诡异阴狸的气氛中……到底谁是真凶?扑朔迷离的事实真像背后隐藏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 蝼爱

    蝼爱

    郑艾,一个人群中凡的不能在凡的小人物。他把自己的一生比喻成了蝼蚁之命,忙碌、平庸、渺小,能让他静如止水的生活涟漪不断的,是那一次又一次如流星般划过的爱情,美丽而短暂,有爱与无爱的日子让他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无数次的奔波。生活的压力,现实的残酷,事业无门,爱情无果。这一切都迫使郑艾的思想信念不停的转变,心灵开始扭曲。一个过了儿立之年的他,此时此刻才开始苦苦思索生活中的定位,可对于一个再无追求,再无理想的人,要去哪里找寻能让他赖以生存的位置...........?
  • 唱论

    唱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水厅筑城案卷

    淡水厅筑城案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rapp's Last Tape and Other Shorter Plays
  • 王爷不和亲

    王爷不和亲

    他自称是九天玄女座下秋月仙子,如今他一朝穿越成了人人喊打的纨绔王爷。本想凭借自己过人的化妆技术,在外易容为女子避开耳目,在家做个闲散王爷与世无争。奈何造化弄人,命运纠缠,秋月与命中注定的十二位公子擦肩而过。哲别,为一桩二十年前的人口失踪案而来,最后线索却断在你十三王府。你秋月不是我要找的人,但你是我不会放手的人。苏顾,为家族兴衰而来。苏家若没有你,生意便做不下去。而我苏顾若没有你,我便活不下去。苏远,为你而来。你这个笨蛋!我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 莫格街凶杀案

    莫格街凶杀案

    精选了爱伦·坡悬念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包含莫格街凶杀案、莉姬亚、失窃的信函、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莫蕾拉等5个独立的短篇悬疑故事。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且短小精致,便于携带,是读者旅途或工作途中及闲暇阅读的方便读本。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造化神火

    造化神火

    灵为天极,有天玄十二浩劫,魔为地级,分地藏六道黄昏。仙门秘境,造天罡三十六法,化地煞七十二术。道法自然,藏芥子三千须弥,普永生八部天龙。神驭诸天,衍天火以控万界,控星辰而掌乾坤。天地人皇、神魔仙道,凡俗的生灵如何碎裂虚空,凌驾众神之巅?龙魂妖狼、邪灵兽血,远古的种族怎样破除封印,打开星辉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