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9900000002

第2章 大军西征(1)

撤出鄂豫皖

1927年11月起,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政权,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湖北黄陂、麻城,安徽六安、霍山,河南商城陆续爆发农民武装起义,并分别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开辟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初,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合并成立鄂豫皖特区,成立湖北省委领导下的鄂豫皖特委。至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1年初,在根据地领导同志多次强烈请求以及革命形势发展需求下,为了加强对苏区的领导和政策指导,设在上海的党中央决定,党中央领导机关一分为三,当时的总书记向忠发和周恩来等人带领中央机关搬迁到江西瑞金,另外分别派遣几位政治局委员到鄂豫皖和洪湖苏区成立中央分局,就地领导与指导苏区的军事和政治斗争。

1931年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国焘、共青团中央委员陈昌浩到达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今新县)。根据中央指示,原中共鄂豫皖特委撤销,成立鄂豫皖中央分局,指定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王平章、蔡申熙、舒传贤、旷继勋为中央分局委员,张国焘任中央分局书记。分局直接隶属中央政治局,代表中央领导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是鄂豫皖地区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

同时,成立了由张国焘、曾中生、旷继勋、徐向前、郑行瑞、沈泽民、陈昌浩等七人组成的鄂豫皖中央分局革命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主席,曾中生、旷继勋为副主席。革命军事委员会是鄂豫皖根据地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直接领导和指挥红军及地方武装。

为了集中力量,统一指挥,抗击蒋军的大举进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决定,将鄂豫皖苏区的几支红军部队整编成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为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陈昌浩为总政委,刘士奇为政治部主任。第四方面军下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军长徐向前(兼)、政委陈昌浩(兼),第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政委王平章。

合并后的红四方面军共有两个军六个师,总兵力达到三万余人,成为当时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序列中,又增添了一支钢铁劲旅。

大别山位于长江北岸,地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北扼京汉铁路,南抚武汉重镇,东逼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己的胸腹之地有一支数万人的共产党武装,蒋介石如鲠在喉,日夜不得安宁,决心除之而后快。一开始,并没有将这支由起义农民组成的武装放在眼里,指令驻扎在大别山周围湖北、安徽、河南的非嫡系军队“清剿”,这些地方军阀装备和训练水平较差,战斗力薄弱,前两次“围剿”均被粉碎。红四方面军成立后,正值敌人发起第三次“围剿”,在徐向前和陈昌浩的指挥下,红四方面军连续发起了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每次战役歼敌数万,部队长途奔袭、围点打援、迂回包抄等战役指导思想日渐成熟,展现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几战下来,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发展到六个师五万余人。各县独立团、地方赤卫队、游击队总数接近十多万人。鄂豫皖根据地东起淠河,西迄京汉线,北达潢川、固始,南至黄梅、广济,拥有黄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五座县城,总面积约四万平方公里,人口达三百五十万。

眼看红四方面军力量越来越壮大,肘腋之患发展成为心腹之患,蒋介石决心集中更大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剿灭”大别山的红军。

1932年5月22日,蒋介石正式宣布成立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自己任总司令,坐镇武汉亲自指挥。敌人中、右两路共二十六个军外加六个旅约三十万人,另配有四个航空队,蒋介石兼任中路军司令官,刘峙为副司令官。三十万敌军对鄂豫皖苏区形成包围形势,蒋军吸取前三次“围剿”失败的教训,组成重兵集团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在战术上稳扎稳打,并进长追,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企图“聚歼”红军于长江北岸。

5月的大别山,战云弥漫。虽然已是深春,但漫山遍野乌云滚滚,翠绿的春色笼罩在浓密的战火硝烟里,时而紧密时而稀疏的枪炮声在远远近近的山林间震响。空中,数架涂着国民党党徽的敌机疯狂地呼啸着向地面俯冲,机枪和炸弹轰鸣着使死神降临四方。地面上,数十万蒋军从四面八方杀进鄂豫皖苏区,残酷的第四次“围剿”开始了。

大敌当前,采用何种对策抵御敌人的进攻,事关根据地的生存和红军的发展。当时的中共中央被“左”倾立三路线主导,他们不顾敌我力量的对比悬殊,中国与苏联国情的天壤之别,盲目地以苏联革命为模式,要求红军不间断地向敌人盘踞的中心城市进攻,与敌人展开决战,希望通过夺取城市引起全国总暴动,在短期内取得革命胜利。当时的党中央为反对敌人“围剿”给各苏区的训令要求:

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除以二十五军巩固皖西北新发展苏区外,主力应向西行动,扩大与巩固鄂东苏区,以一个师以上的兵力过京汉路,配合红三军行动,消灭徐源泉、萧之楚等主力,造成京汉路两旁孝感、武胜关间比较巩固的新苏区,必要时可以重新进攻黄陂,威吓武汉,调动敌人进攻湘鄂西的力量,求得战争的解决,以造成包围武汉的形势。

鄂豫皖中央分局的个别领导对敌情的严重性也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乐观,甚至认为“从武装力量对比来说,我们已占了优势” 。

错误的形势估计和错误的战略方针,其结局是可以想象的。尽管红四方面军将士不怕牺牲,浴血苦战,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给当面之敌很大杀伤,但红军自身也遭受极大的损失。敌军仍然按照其部署,逐步推进,红军的战略空间日渐缩小,逐步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处于被动的地位。

面对危局,身为红四方面军最高指挥的徐向前和陈昌浩认为,我军长期作战,至为疲劳,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决不能盲目硬拼,眼下敌人步步进逼,形势已经万分危急。第三次反“围剿”一结束,他们就向中央分局提出:“回师根据地,休整部队,准备迎击敌人第四次‘围剿’。”

但鄂豫皖中央分局的领导依然沉浸在前几次胜利的喜悦中,他们不顾敌我力量对比,不考虑我军长时间作战,部队极度疲劳,急需休整的严峻现实,要求红四方面军“不停顿地进攻”,在没有重火器配备的情况下,集中红军主力攻击麻城。

徐向前是直接带兵的人,知道每一场战斗的胜利都是在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才得来的,在敌强我弱面前,以疲弱之师去攻击敌人有备之城,这是不符合军事规律的,对红军和苏区都不利。他在会上慷慨陈词:

自从去年秋天洗马畈战斗以来,我军连续作战,疲劳已极,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休整训练。应当停止外线进攻作战,把主力摆到鄂豫边界,一脚踏在根据地,一脚踏在白区,边休整部队,边掩护地方开辟工作,为粉碎敌人的“围剿”作准备。这样,老区既能巩固,新区又能发展,同时,部队主要就粮于新区,还可减轻老区人民的负担,乃一举数得之策。

徐向前和陈昌浩的激烈争辩和慷慨陈词都没有效果。1932年7月上旬,围攻麻城作战开始。麻城城池坚固,高大,城墙外有深深的壕沟,易守难攻。面对红军的攻击,敌人收缩外围据点,固守坚城。这一次敌人兵力多,部队之间间隔不大,互相之间也能较好地协调,红军无法实施围城打援。而屯兵坚城之下,无攻坚的重武器,既不能迅速攻克,又必须分兵阻击援敌,消耗疲惫了自己,敌人得以从容部署。敌人采取的是围魏救赵之策,红军围攻麻城作战之初,敌徐庭瑶一个纵队便攻陷霍邱,陈继承、卫立煌两纵队分别从东、北两线全力向根据地的核心黄安、七里坪猛扑。为救黄安和七里坪,红军被迫撤麻城之围,回过头来仓促应战。

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根据地面积大幅丢失,红军的战略空间日益压缩,战局日趋被动。8月13日,黄安失陷。敌人主力紧紧追寻我军决战,合围态势逐渐形成,战场形势不断恶化。

坐镇南昌行营的蒋介石正按照其部署,一点一点缩紧对根据地的包围圈,他认为,他几十万军队组成的包围圈如同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只要这么打下去,根据地里这点儿红军就是这口锅里被渐渐煮熟的鸭子,有翅难飞。

虽然战局颇有进展,蒋介石对自己部队呆板的战术仍不甚满意,8月4日,蒋介石致电前方将领:

剿赤战术不能与正式作战同视,剿赤行动惟有秘密与迅速方能完成,此时赤匪化整为零之狡计已显明,我军应分区划线,依次进剿,压迫其至最后巢内,以一网打尽之计,如此则宣化店、河口镇及七里坪、黄安县与其以西各区,应大胆快进,出赤匪不意而扫除之,先就此线占领后,乃可一面运粮整顿,只数小部队搜索此线以西地区之残匪,逐次清乡,一面再以主力与伯英部兜剿新集与泼皮河之赤匪,如此第一期清剿计划,方能完成也……

8月19日,蒋介石再致电刘峙,指导其“剿匪”军事行动的要领。

9月13日,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三人联名致电中央,请求中央调动各苏区力量予以配合鄂豫皖的反“围剿”斗争:

同类推荐
  • 岁月静美

    岁月静美

    你渐然领略了世界的美丽与丑陋。让你打开心门,欢喜迎接爱情的入驻,也让你强颜坚忍,凝望另一个背影的决绝和消泯。这是一本中篇小说集,讲述我们都曾经历的年轻时光。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花开一树为侬香

    花开一树为侬香

    本书收录的都是林徽因作品中的经典,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等。这些作品或是抒写生命体悟,或是写照真实灵魂,或是从细处阐发幽思,语言温婉含蓄、典雅清丽,处处充满了知性与灵性的妙语绝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林徽因的创作气质、品性本源。然而细细读来,你很难想象有些文字会是她在经受病痛折磨或是情感煎熬下创作出来的,其才其情,其坚忍与真诚,无法不令人仰视和佩服。也许金岳霖的一句“极赞欲何词!”正是对林徽因最忠实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伦凯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本书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为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但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并靠用手指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运动,学会了讲话,并最终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
  •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超人气古代言情小说之且赋深情系列新锐作家乔初十年深情挚爱之作不悔此生,情根深种;宁负天下,不负卿卿。他屏住呼吸看着那面巾一点点下移,当那张熟悉的面容终于全部出现时,他听到全世界花开的声音,他看到漫天飞红……《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讲述:三年前,卷入轩辕国夺位之争的北棠半夏被人追杀。她重伤失忆后辗转流落到龙临国,为龙临国三王爷龙煜寒所救。龙煜寒根据“失忆”的谐音为她起名为“十一”。对失忆的十一而言,龙煜寒就是她的全部。这个本来惊才艳绝的奇女子,为了心爱的男子敛去一身光华。
  • 睿王妃

    睿王妃

    风轻云,她是人人羡慕的内阁大臣兼太子太傅之女,家世显赫,貌美倾城。人前,她是懦怯淡然的闺阁小姐,弱不禁风,淡然如云。人后,她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素冰妖仙”,容颜如仙,气质如妖,亦是江湖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她势力通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杀人,手段不凡。金戈铁马,皇权更替。乱世中尽管她有权有势,但毕竟是一个女子,她能否达成夙愿?片段一一望无尽的草原她傲然而立,丝丝清风吹拂而过,她一袭薄纱水裙在风中飞扬,折扇轻摇,妖精般的笑容蛊惑人心,“或许我们可以合作。”“哦?”他精明的桃花眼肆意的流转,多情的眼眸中泛出淡淡的深邃。“我助你登上高位,你答应我一个条件。”“可是——”他故意不怀好意的打量她,“比起你助我,我更需要一个温柔体贴,贤惠美丽的王妃。”“一个暖床的女人和一个左右手,我相信这个选择题对于睿王殿下来说,并不难做。”片段二“你为什么要回来?”风轻云疲惫的靠在城墙上的旗帜上,望着满目苍夷,尸骸遍地的京城,眼神是极度的复杂。他知不知道,如果他不会来,如果他继续他的攻打,现在天漠的大部分土地已经是他的了。淡淡一笑,萧凌夜伸手揽住将要昏厥的风轻云,目中有淡淡的怜惜和愧疚。“因为,江山失去了我可以再夺,但是如果失去了你,我——会死!”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撒,咳咳,推荐自己滴文文《腹黑总裁的律师情人》《魅惑君王》偶亲爱滴宝贝的文文:《盛宠狂妃》粉雪蝶舞
  • A Woman-Hater

    A Woman-Ha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精选了四十多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所选篇目皆出自于名家,语言优美,意义深邃,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同时本书的内容广泛,包罗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
  •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经

    佛说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次有奖励

    第一次有奖励

    彗星爆炸?不存在的!得到第一次系统的秦轩,当时是懵逼的。“第一次呼吸,肺活量:+999”“第一次走路,健步如飞:+999”“第一次上厕所,…………”人生有太多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有奖励!“走上人生巅峰难么?”秦轩嘴角上扬,“真的不难,我只要开公司,就能成为世界首富!”
  • 亿万新娘:豪门老公不分手

    亿万新娘:豪门老公不分手

    “走开,我再不稀罕你了。”当初主动送上门却被拒之千里之外,夏以沫发誓,自己再也不要犯.贱。“那你稀罕什么?”“鲜花、钻石、情书、金卡……当初不稀罕的现在我都稀罕,除了……你。”如果糖衣炮弹能够赢得美人回心转意,那可就简单了,欧行深强势回归,满眼宠溺:“女人怎么那么贪心,我只想要一样……那就是你!”有多少青梅竹马可以白头偕老?他们……偏偏不信邪!青梅竹马,深爱养成,就是非你不可!
  • 1974年那桩案子

    1974年那桩案子

    谢兰知道自己迷路了。脚下的路蚯蚓般弯弯曲曲,爬进远处的庄稼地。几棵高大的树木不规则地分布在坡上。热风浪一股股扑面而来,带着成熟的麦香,杂草的青气,还有各种奇异的味道。这些都不错,只是周围静悄悄的,别说是同学们,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只有树上的知了在拼命嘶叫,单调乏味仿佛来自远古,聒噪得几近无声。谢兰站在一棵梧桐树下,茂密的树冠遮住了正午的阳光,只漏下一些细碎的光斑。她眯眼躲开晃动的光斑,焦急地四处张望。一个影子一晃,从前面一棵老槐树后闪出来,是一个敦实的男孩。他肩挎草箕,手抓镰刀,短发乱蓬蓬地像只鸟窝。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