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300000012

第12章 挺直腰 向前走(2)

这之后王志钧和他的团队又在香港和内地的几十家企业的竞标中拿下了“北京国际饭店”的牌匾和门面装饰的项目。在“连中三元”的不俗业绩后,他们的公司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他们从单纯的牌匾制作进入到商业服务业的装饰,北京的西单商场、长安商场、北京城乡贸易中心大楼都有他们创造的非凡业绩。

也许广东省东莞虎头镇的“豪门大饭店”更是王志钧的得意之作。那是1999年圣诞节,他应朋友之邀到虎门去玩,一处正在建设的宾馆引起他的兴趣,这是一家外国公司承建的,光设计费就花了1000多万元,而王志钧竟发现设计中大的毛病就有30多处。最后东莞请王志钧重新干,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使这个豪门大饭店成了国内公认的最精致的五星级酒店。在这个过程中,王志钧已实现了一个病退知青和制牌匾的小工匠向工艺美术师、装饰设计师的人生蜕变。同时因为他突出的业绩,连续三届被评为黑龙江省的劳动模范。

我想,当年在基建战线艰苦奋斗的知青很多,为什么王志钧成为成功者?也许是因为他在兵团锻炼成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也许他不甘沉沦为尊严而战的决心和毅力。王志钧自己说:“功夫在诗外。”这些年,在任何时候,他都在学习,读书、画画,从来没有停止过。什么书都看,美术专业的,他当教材学,非美术专业书读得更多。他说,凡是有阳光有灯光的时候,我都在读书或写生。

他善于从能获取知识的所有渠道学习。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要得到国外的资料很难,他特别爱看外国电影和中国领导出访的纪录片。他拿着速写本边看边画,本上画满了,就往手上胳膊上画。画外国的建筑画外国的招牌也画外国的服饰。因为没有灯光,他画得一塌糊涂,可是他自己能看明白。有一次一家商店找他设计门面,他说:“等几天我看完新西兰和中国足球赛,我再给你干。”其实他不是球迷,只是想在那球场周围的广告牌和球赛中间展示的城市风光中获得灵感。

机遇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多年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准备,一旦有了展示才能的时候,他就如火山爆发了,你想挡也挡不住的。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武艺高强者总能取胜。在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中,总有胜利者和失败者,胜利者奋斗并不抱怨,失败者抱怨多于奋斗。胜利者总是有知识和才能的准备,失败者往往在这些方面有不足,即使有了机会也抓不住。这也是我从许多老知青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的。

王志钧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真诚善良,团结起一个能和他生死相依的团队。他说,我干的这么多工程没拖欠过工人一分钱工资,我不怕走夜路,也不隐名匿姓,因为我没有仇人。当时我们企业有一句口号:“对待工人,政治上不压迫,经济上不剥削。上台一出戏,下台亲兄弟。”他说的两件小事,对我印象深刻。他说,一个工人想开口和领导说件事,可能想了好几天。他来找你时,再忙你也要听他说,如果跟前有急事处理,你也要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再安排时间找他谈。还有一件事,他们承建西单商场时,春节到了,他为每个农民工买了探家的往返飞机票。家乡不通飞机的,回来后按飞机客票费用报销。这样做,员工能不为他卖力吗!这种善待别人的习惯,大概是他在兵团当知青时养成的,那时大家都情同手足,患难与共。

没想到,王志钧在事业高潮中激流勇退了。在50岁的时候,他移居新西兰,在风景秀丽的奥克兰的花园洋房中安了家。他说,太累了,旧伤复发,他需要修养。他说,知识付出的太多了,他需要充电,他要静下心来,读几年书。他说,他要弥补对亲人的欠疚。这些年,他常年在外施工,父亲病重时,母亲推着自行车送他到医院。现在父亲不在了,她要让母亲到气候最好的地方享几年福。当然还要还对妻子女儿的情债。其实,无论什么原因,激流勇退也是一种智慧。

在这个美丽的夏天,王志钧回家了,为了参加他们12团4连的“2007?相约哈尔滨”活动。他曾为战友们“2005?相约北京”、“2006?相约沈阳”捐了款,这次他们要为老连队搞自来水工程,他又捐了款。在国外他不是富翁,他只想表达对养育过自己的土地,对帮助过自己的战友的一份情义。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向我展示他在新西兰的“作业”--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他走遍了这个国家的山山水水,记下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关爱人类命运的情怀。

志钧告诉了我一个秘密:他要回到上海。那是一片举世瞩目的热土,他要在那里留下自己的足迹,就像当年在北京一样。因为有这几年的准备,他可能会干得更好。定居上海还有一个原因是,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现在新西兰的中国孩子很多,他们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当地人赞扬他们:“你这个中国孩子很好!”而他们总是说:“我不是中国人!”志钧心里很难过,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因此他领着她回来了!

附录

五十开外正当年

王志钧

我是一个知青,是千千万万个知青中最普通的一名知青,但却有幸成为贾宏图老师笔下的《挺起腰,向前走》的主人公。

最早知道贾老师的文章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七十年代,在那出版物的极度匮乏的年代,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一个浑厚的男中音通过电波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企业开拓者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这篇报告文学给了我、一个忍着伤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从事着繁重而又简单的体力劳动,而又随时面临解雇而使生活无着的“临时工”的心里,注入企业开拓的最原始启蒙。

2007年的夏天,我有幸见到啦,在我心中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作家贾老师的时候,如其说他是一位作家,倒不如说他是我们家里的一位长兄,我们知青的长兄!

“知青”是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群体和名称,但在贾老师笔下,一个个活生生的知青,一段段知青的坎拓命运,又一次浮现在人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位古道热肠的长兄,让我们知青这个弱势群体的故事,使我们和更多的人再一次地回忆,回味和知道那一段不堪回首又刻骨铭心的年代和往事。

往事如烟,但又岂能灰飞烟灭!曾几何时也流行了对“知青”,经历无怨无悔之说,对这样一个磋砣岁月、无怨无悔是不是有点麻木,对如此的命运能无怨吗!人失去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光能无悔吗?可是怨什么,怨谁呢!

一言难尽的文化大革命在革了文化命的同时,捎带脚地也革了无数风华少年的命,本应该在学校里朗朗读书的我们,却成了游荡社会的无首群龙,上山下乡成了那个时代最无奈的选择。怨吧!怨那个时代!但它已久远!。

而我们当年艰苦卓绝的劳动换来的是建设兵团十年的亏损,当年备战备荒、剑拔弩张,换成了龙江两岸的口岸通商。昨日的千军万马,排山倒海修的宏大的水利工程,不是被闲置、就是被分割的支离破碎。

只剩下了一个“悔”,悔我们这一代人被人说成是垮掉的一代,荒废的一代,我也曾为此不平,为此呐喊,可事实却是严酷的,我们这一代只有极少数的人,以30几岁的身躯与18-19的毛头小伙、姑娘同坐一个课堂,要不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从社会的最底层,闯出了一片天。我们中间也出现了一些大作家、大导演、学者教授企业家,也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但它却是风毛麟角,少之又少哇!而我们大多数回到自己出生和熟悉的城市,在人们歧视、漠视、蔑视的目光中从事着朝不保夕的繁重劳动和承受着无住房、无口粮而又拖家带口的重重生活重压,但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又一次成为了最重要的劳动成份和最主要的社会稳定成份。但终究因少知识,少机遇,被社会逐渐边缘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悔吧!但悔又何用!

上山下乡,功过是非让他人去评吧!但北大荒的“大烟炮”煅炼了我们的体魄,背井离乡却又遇到了待我们亲如父兄的兵团老兵,让我们更早地就深入地接触了人生的真谛。农村的经历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这些当年红卫兵的狂妄,与白面书生的酸渍溜。上山下乡让我们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它为我们后来的拼博生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漫漫人生路开了一个好头!曾经有一位作家这样写过我:“企业家的素质,艺术家的风度。体现着一代人的精华,他!带着“荒哥们”的质扑。掩着创伤的痛楚,踏上了开拓的路”。这些话对我十分过誉,但这位作家却在我身上发现了我们知青身上共有的“荒哥们儿”的质扑。而就这荒哥们儿的质扑,使我受用一生!

如今我们都五十开外啦!

但在知识的海洋中没有年龄,在拼博的激流中见不到弱者。

我们人未老,身且壮。五十多岁还是好年华。让我们再一次在知识的海洋中翱游,在拼搏的大潮再看到我们冲刺的身影。

珍惜吧!珍惜我们宝贵的人生

珍惜吧!珍惜我们崇敬的“邓大人”给我们开创的新时代。

又记:

贾宏图老师所写的《挺起腰,向前走》在黑龙江《生活报》和在互联网上发表后引起了好多知青和非知青的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关注。很多热心而从未谋面的战友还掂记着我的腰,更有朋友主动要用他们家的祖传方法为我医治,我从心里感动、感激,我从心里觉得我很有幸成为了知青中的一员,我们知青是一个多么好的群体啊!今天借贾老师的这个平台回报我一下我的“腰”,当年被砸裂的邸骨,在97年终于抵抗不住岁月的重压,使两腿失去活动能力,随即手术,但不成功,在床上躺了一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后经一位贺姓的当年知青用家传的针灸妙术使我又一次获得了坐、行、走的权力。现已痊愈,我们天天煅炼,早已健步如飞。在此向关心和掂记我的知青战友和朋友致以谢意。亲爱的知青战友们,我永远爱你们!

王志钧

2008年5月25日

同类推荐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wkkk.net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美文作品90篇,分为“闲语:走错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情语:幸福家庭的姿态”;“世语:成为美好的一部分”;“物语:一只拟人化的狗”等四辑。有感人亲情,也有生命感悟;有人生哲理,也有借物抒怀。文字朴实,而意境深远。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酒心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

    长大后,常常无端地想起童年,想起当年空场上的那些人,想起在炕头打盹儿的姥姥和她煤油灯下的故事。一号、虾酱、哑巴,我亲爱的姥姥,还有无数个逝去的以及还未逝去的,他们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名字,他们平凡的留不下一丝活过的证据,但我无法忘记,忘记那些无比鲜活的个体形象。
热门推荐
  • 翼人影无双

    翼人影无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这是山东济南府风景的写照,自来便为人所绝称。当地非但风景清丽,民俗淳厚,富有慷慨义侠之风,又是历来省会所在、风景之区,加以南北要冲,冠盖往来舟车必由之地,一向五方杂处,市厘繁盛,民殷物阜,出产丰富,休说太平年间,便是小康时节也是人烟稠密、热闹非常。
  • 入骨宠婚:霸情总裁求放过

    入骨宠婚:霸情总裁求放过

    传言夜少爷与夜少奶奶结婚三年,分房三年,从未碰过夜少奶奶……结果夜少奶奶每天扶腰而起,在不堪重负之下:“少爷,少奶奶派人通知了娘家,单方面宣布与您离婚…”“少爷,少奶奶向媒体透露离婚消息,大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奇幻人生

    三国之奇幻人生

    一段三国的奇幻历程一段热血而不失搞笑的旅行一段回忆一段真实人生新书《一缕烟波》武侠,有兴趣不妨过来看看。
  • 积累财富(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积累财富(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重起风云

    重起风云

    一块奇石,一次重生,牵连了无数的因果。善恶之争,宇宙最大的博弈,究竟花落谁家?
  •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挑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隐隐流动的,还有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尊和自豪。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和骄傲,一直潜伏在中国文人的文字里。古时有李渔、袁枚,现代有梁实秋、周作人,当代有汪曾祺、赵珩……他们的文字,写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一脉相承的形和魂,大可弥补《舌尖上的中国》未尽之处,而更有深情雅意。本期我们特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并文人老饕的美食文字各摘录一二,烩成一道文化味浓郁的大菜,以飨美食、美文兼爱的读者。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