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700000001

第1章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演变过程看词体的形成(1)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果说唐诗给人以壮美的感觉,唐宋词则给人以秀美的印象,她以千姿百态的风格和蕴藉轻灵的神韵,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幽微深隐的美感。本书基于古典诗、词、曲的比较研究,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欣赏与文化阐释,深入探寻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品味优秀词作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审美情趣、艺术手法,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使读者能较为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唐宋词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的内容、审美的特质和外在的形式、语言的风格,并在掌握古典诗词知识、接受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以其精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热爱中国古典诗歌,继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本书共十章,另附相关研究论文两篇。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果从《诗经》开始,经过先秦的骚体,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等等,在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追求上,都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

一、古典诗歌的分类及别称

从广义上说,诗、词、曲都是诗歌,均属于韵文的范畴,但是,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体性,因而在我国韵文领域中成为鼎足而三的重要文体。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它们各自所达到的最高峰。为了说明诗、词、曲的特性,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类别和异名,然后再进行比较研究。

(一)诗

1、古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诗(指唐代以前就有的样式),是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唐代正式完善和发展的)相对而言的。在近体诗出现以前,我国古人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近体诗出现以后,仍然有许多诗人写作古体诗。古体诗是一种不拘平仄但讲究押韵的半自由体诗,是介于格律体诗和自由体诗之间的一种特殊诗体。它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四言——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多见于《诗经》和西汉作品。东汉以后势渐衰微,但仍有佳作出现,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便是一例,其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骚体——又称楚辞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由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而得名。它形式较自由,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用韵也不那么严格,多在句中或句尾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梁鸿的《五噫歌》等均属骚体。骚体诗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流行了好几百年。

(3)乐府——又分古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古代音乐官署。其名称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可见最初的乐府,只是指音乐机构。但魏晋六朝却将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也叫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构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后世将汉魏六朝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拟这种体裁而写的古体诗(有的标明乐府旧题,有的则不然)统称乐府。像《陌上桑》,《木兰辞》,李白的《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杜甫的《丽人行》、《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均为乐府诗。

到中唐,白居易等人把不用乐府旧题、即事名篇(即杜甫提出的“因事立题”)而创作的诗歌称为“新乐府”。白居易写有《新乐府》五十首,其中的《卖炭翁》、《上阳白发人》等都是久传不衰的名篇。

(4)古风——又分五言和七言两种(包括杂言),字数、平仄和押韵都比较自由。五言约产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从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直到隋朝,一共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文人基本上都创作五言诗,诗坛上五言诗占统治地位。唐及其以后的古风也以五言居多,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七言古诗比五言古诗出现要晚一些。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后来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系杂言,亦归入七古。

另外,还有一些形式很像五、七言律诗或五、七言绝句,但押韵和平仄不合格律的亦称为古体诗,如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就属五古。

2、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及其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1)绝句——分五言和七言两种。每首四句。五言每句五个字,每首二十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每句七个字,每首二十八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

(2)律诗——分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律每句五字,七律每句七字,都是八句一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排律又称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句数成双,除首、尾两联外,其他各联都要求对仗。排律通常是五言,如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王禹偁《谪居感事》等;也有少数七言的,如元稹的《和乐天重题别东楼》等。

以上所举的各种诗体中,四言、骚体、绝句、律诗因形式上的特点较明显,不难分辨,唯有乐府和古风容易混淆。这两种体裁相同的地方很多:字数、句数都比较自由;中间可以换韵;平仄的要求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不同的是有些乐府诗除标明乐府旧题外,完全合乎近体诗的要求,如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与五言绝句完全合拍,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则完全合乎七言绝句的要求,沈佺期的《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俨然是一首工整的七律。而在古风中则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二)词

词,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的基本句式是五、七言或四、六言。从五、七言诗发展到词,是诗体内部规律发展的必然性。关于词的起源,过去说法很不一致,现在也未成定论。词产生于什么时候?主要有五种意见:一、导源于先秦,清代汪森、徐等人以词的长短句式、合乐而歌等特点溯流而上,认为《诗经》已开其先;二、胚胎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所作七篇《江南弄》即具词的雏形;三、萌生于隋代,隋炀帝杨广及其臣僚王胄的《纪辽东》共四首,字句声律与后来之词已无二致;四、始于盛唐,南宋黄昇《花庵词选》认为李白为“百代词曲之祖”;五、脱胎于唐人近体诗,时间约在中唐。这五种意见所持角度不一,而词的“血缘关系”与形式特征又比较复杂,所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虽各有其见,亦难免偏颇。

关于词的起源,可参看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一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词的起源与燕乐有关。若说词体是产生于某人的哪一首词,则是不科学的。泛泛讲,词产生于“隋唐之际”。

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词的类别和别称。

1、词的类别

词的类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1)按字数划分,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据清人毛先舒的说法,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这样规定显得过于机械,但人们对这个规定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尤其是在宋以后词曲失传的情况下,这种划分似乎更有意义。

(2)按段落划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和叠韵五类,而以双调占多数。

(3)按均拍划分,词有令、引、近、慢四类。

“令”,指的是令曲,它大多是短小的单只曲子,大概出自唐人酒席上的酒令。唐人在酒席宴上常依当时流行的小曲填词作酒令,“令”也就成为对短小的词曲的一种泛称,如《十六字令》、《浪淘沙令》等。

“引”是大曲正曲之前序曲中的一部分。词曲中的“引”基本上都采自大曲前头部分的某一段落,如《翠华引》、《梅花引》等。

“近”,又称“近拍”,它大概是大曲中“慢曲之后……在由慢渐快部分用的曲调”(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词曲中有《好事近》、《祝英台近》等。

“慢”是慢曲子的简称,是相对急曲而言的,指悠扬舒缓的曲调。词曲中有《声声慢》、《木兰花慢》、《长亭怨慢》等。

这种划分的依据主要在于音乐的节拍。词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刘熙载《艺概》中说:“词即曲之词,曲即词之曲。”曲有节拍,词有韵均,因此,若按韵均来说明令、引、近、慢,还是比较恰当的。什么是均呢?沈义父《乐府指迷》中说“词腔谓之均,均即韵也”,意思是说,词曲中称为“均”的节拍,也就是词中称为“韵”的地方。曲中的“均”与词中押韵的位置基本上相同。词曲中有几均,词中则有几韵。如《十六字令》是二均词。词调《八声甘州》就是由八韵组成一曲,为八均词;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伎李定奴于勾栏中曾唱《八声甘州》,获喝彩八声。前人以韵均节拍来给词分类,还是值得考虑的。不过,自南宋末词与音乐渐渐脱离关系,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失去了其所特有的音乐特质,不能演唱,这时对词曲的这种分类也就随之失去了意义。

同类推荐
  • 航母来中国

    航母来中国

    提起航母“瓦良格”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说起当年是谁把它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当年买回“瓦良格”的那位香港商人,他的名字叫徐增平。这位部队篮球运动员出身,年近六旬的全国政协委员,身材高大、热情豪爽,言谈举止间明显有着山东人的印记。提起购回航母的事情,徐增平却变得非常低调,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是个百年不遇的机会,真的是千载难逢啊。”短短的话语,让人体会出了当年他毅然挺身而出的那份侠肝义胆。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本文集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众筹之作。十年后的上海,我们能想象到的依旧是灯红酒绿,偶有雾霾,环境令人堪虞。那么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这座城市,你能想象到它的模样吗?本文集包括《空心城》、《别让地域变成“地狱”》、《一百年后的城市——上海》、《3015一日游》等篇目,带读者畅游未来之魔都!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

    《西风残照中的雁阵:徐志摩谈文学创作(再读徐志摩)》收录了天下本无事;再来跑一趟野马;关于《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的讨论;从小说到大事;近代英文文学;丹农雪乌的作品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关外

    关外

    下班的时候,保安刘哥对我说,李文艳,下午有个老乡来找你,在门外等了两个小时才走。我问刘哥来人是男还是女。刘哥说是男的。是男的,那肯定是我大哥。大哥在东莞打工,他早就写信给我,说要到关外来找我。他说东莞工资太低,听说深圳这边的工资要高些,加班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想到深圳来打工,也是想多挣一点钱。我回信说这里的工作也不好找,倒是听说关内的工资要高些,但我没有去过。在深圳打工也有四个年头了,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关内。一是没有时间,还有就是没有边防证。我不仅没有边防证,连身份证也没有,我的身份证是借老乡的。
  • 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这是一只猥琐萌的糙妹子和一只贱萌腹黑的闷骚大神的双大神重口味网游故事俗话说的好,明骚易躲暗贱难防。不就是上线想安静的看一下风景嘛?怎么就招惹到老放暗贱的某大神啊!咱专业躺枪三十年啊,三天两头被拉出来挂墙头是什么鬼?为什么大神总想勾搭我呢?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啊!某大神能不能离咱远一点啊,不知道走位太骚会闪着腰吗?貌似大神CP千千万,一天被咱三一个,咱是生命不止,三三不息吗?罪名都定了,咱不坐实一下,怎么能对得起广大群众呢?系统提示:你已虏获了一只大神~
  • 悲风公爵

    悲风公爵

    奥术帝国作为阿萨托姆世界最强大的帝国统治了将近半个物质位面,除了冥顽不灵的战士之国和异种族外,他们已经达到了世间权势的巅峰,但是奥术师并不满足于此——他们通过洗脑改造,制造了许许多多魔法女神的狂信徒,并在二十年之内,通过信仰将魔法女神改造成了‘魔网之灵’。高举魔网,随之而来的大魔潮让奥术师欣喜若狂,然而因此坠入人间的神祇却感到了害怕,掀起了一场名义上为‘解放奴隶’的战争。最终奥术帝国被驱逐出了主物质位面,然而神祇却也因为魔网与魔网之灵无法返回上层位面。自此,领主与神祇共治于世——领主统治躯体,神祇指引灵魂!——————————伪D&D类,太不要纠结设定问题,简介不咋地,也请别太在意……求你了
  • 余生愿与你一起

    余生愿与你一起

    “冷夜寒,你松开,当初你让我走的时候我说什么了?呵……”夏凉希转过去头倔强的说道。”我……”看着冷夜辰欲言又止的模样,夏凉希的心终究还是被那个被那个曾经视她如珍宝的男人伤透了。
  • 这样工作没压力

    这样工作没压力

    有人说:能不累吗?中小学生要应付学业,大学生愁于就业,工作的人谋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别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困扰。不能否认,我们身处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就拿学生的学习来说,课业负担异常繁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就要承受巨大的学习负担。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家长也好,都已认识到这一弊端,大声呼吁并采取一定措施为孩子减负,但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以极强烈的紧迫感,让你无法停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不居人后,人们拼命给自己增加压力。学习是这样,工作、婚姻、生活以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
  • The Man

    The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

    《暴风雨前》的作者李劼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生留有五、六百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已经成为传世之作。李劼人先生被他的同学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 ,他的三部曲被郭沫若誉为“小说的近代史”。 李先生从1935年起写了三个连续性的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第一部),描写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这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
  •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企业家来信: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

    16位企业家,用书信这一特殊的方式,传递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从信里可以读到柳传志的管理层交接艺术,任正非的企业自我更新技巧,宁高宁的企业社会责任感,马化腾的危机转化手段……张小平、苏小和、师永刚等21位财经意见领袖对书信进行深入解读,挖掘其中企业家们的最真实情感。
  • 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顾名思义,就是用产品或服务的好口碑来拉动销售增长。说白了,就是扩大品牌的正面影响力,使之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只要一提到某类产品就马上联想到你的品牌。在发达国家,口碑营销已经是营销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降临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生活,颠覆了人们原先的社交方式。互联网营销因此走上了新的台阶,口碑营销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竞争市场的重要利器。
  • 陆太太好久不见

    陆太太好久不见

    离婚五年后,重回茗江市的知名珠宝设计师郁安夏在某次活动上被媒体围堵:“郁小姐,请问你对前夫陆先生将要再婚的事情有什么看法?”郁安夏菱唇微翘,反问:“难道他没有和你们说将要再婚的妻子姓郁么?!”众媒体一头雾水。次日,一则“恒天集团老总陆翊臣夜宿前妻香闺”的新闻惊现头条!【关于追爱】郁安夏十九岁那年,陆翊臣给了她一场人人称羡的盛世婚礼。二十岁生日当天两人领证,从此她是名副其实的陆太太。可这场童话般的婚姻在领证后只维持了一个月就宣告破灭,她独自一人远走国外。原以为再无交集的两个人,但是......为什么五年前看似冷心冷情的男人再次相遇后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她面前刷存在感?相亲时是他,剪彩现场是他,就连她带着儿子参加亲子活动时还是他!郁安夏说:“我也是有脾气的哦,所以和不和好看心情,复不复婚看你诚意。”次日,威严冷漠最要面子的陆翊臣以爱筑花海,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屈膝半跪向她告白。【关于宠爱】陆翊臣出生茗江市第一勋贵世家,商场上呼风唤雨的权贵,为人冷漠低调,手段狠厉。他的温暖,只给了郁安夏一人,五年前如此,五年后亦然。两人和好后,一向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的陆先生为了支持陆太太的新作品,破例和她一起出席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媒体问及传得沸沸扬扬的结婚、离婚又将复婚事件:“陆先生,请问您和陆太太当初为什么匆匆结婚又离?为什么多年后再次复合?”陆先生侧头看着陆太太,温柔缱绻:“因为......第一眼是她,从此之后都是她。”【读书指南】1.本文一对一无虐甜宠文,无小三之类乱七八糟生物,有萌宝。2.背景半架空,请勿与现实中任何人物场景对号入座。3.看得开心就好,不喜请绕道,勿喷。。简介无能,请移步正文,喜欢请加入收藏,么么哒!友情推荐:系列文【早安,顾太太】,【你好,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