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00000004

第4章 身无半亩忧天下(2)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左宗棠对科举考试仍然抱有希望,他在《燕台杂感》的第八首中写道:

二十男儿那刺促,穷冬走马上燕台。

贾生空有乾坤泪,郑綮元非令仆才。

洛下衣冠人易老,西山猿鹤我重来。

清明台辅无遗策,可是关心独草莱?

三年后,左宗棠又一次到京城参加会试。这次会试,本来已经榜上有名,但就在临揭榜时,考官发现湖南多中一名,于是,竟然取消了左宗棠的进士资格,仅给了他一个“誊录”即抄写人员。誊录的最好出路是能够被保举为县令,可左宗棠不甘心做一名为史馆注籍的誊录,便毅然返乡,等待新的时机。

为了不再被落榜的阴影所笼罩,身在湘潭的左宗棠更讲求实用的学问,在周夫人的协助下,潜心于地理学的研究,计划根据古今书籍和手中的地图,画出一幅完整的全国地图。经过几年的努力,地图终于画好了,可惜的是没有流传下来。

既然不想“啃老”,那么,就得自己想法赚钱,养活自己,也养活这个家。虽然左宗棠非常希望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吃上官饭,这样就不用为了生计而烦恼忧愁了。但连续两次落榜,让他内心对科举这条路多少有些失望。

既然决定要找工作,那么,就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谋个合适的差事,满腹经纶的左宗棠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个行业。当时,举人身份的左宗棠也算是个教授级别的人物了,教书育人对他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无巧不成书,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好湖南巡抚吴荣光邀请左宗棠主讲醴陵渌江书院。为了生计,左宗棠背井离乡,应邀到醴陵渌江书院主讲。

如今,教授的待遇在逐年提高,但当时书院的收入却很少,虽然左宗棠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苦,但他执教却非常认真严格。每天都要亲自检查学生的功课,如果发现有个别学生旷课或不守学院的规定,他便耐心教育,启发学生,而不是单纯的用戒尺打手板。但如果发现学生两次以上犯规,屡教不改的,就要受到处罚,直至开除学籍,加以斥退。

老师严厉一点,学生才会听话一些,师道尊严,永远都不能丢。正因为有左宗棠这样的严师,学生们便不再惹是生非,触怒老师,而是开始专心学习,也不再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苦差事了。

可见,左宗棠在教书育人这方面还是有那么一套的,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学生严格要求都值得我们借鉴。

虽然左宗棠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25岁的他还是一贫如洗,再加上会试落榜的折磨,人生失败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地笼罩着他。

但左宗棠就是左宗棠,他不是一般人儿,他总是能调节自己,让自己满怀壮志,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挂在了自己的书房: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毕竟,穷不是爹娘的错,也不是自己的错。既然上天没有让你生在帝王诸侯之家,那么,你就要经受贫穷的磨炼。不做温室中的小草,而做大自然中的大树。虽然咱穷,也心忧天下,渴望建功立业,这就是彪悍左宗棠的自我写照。

道光十八年(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到京城参加会试,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再次榜上无名。而只比他大一岁的曾国藩,这次却考中了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刺激。当时,科举考试常常被看做荣耀和威望的资本,以左宗棠的个性和才能,却无法在会试中获取高位,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左宗棠一个人待在家里发呆,痛苦地思索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不从郁闷中走出去,就会一直沉溺下去被郁闷湮没。如果不从迷茫中走出去,就会永远在无尽的迷茫中徘徊。

左宗棠之所以能够成就传奇,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能够从自己的郁闷和迷茫中走出来,满怀信心地走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他明白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出路。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走出来用了多长时间,是怎么走出来的,但睡了一觉的左宗棠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三次会试落榜就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事不过三,既然老天都不愿意帮助自己,自己还考个什么劲啊。左宗棠心里暗骂道:去他妈的科举吧,让科举见鬼去吧。

在三次会试失败之后,左宗棠决计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诚如他所说:“比三次礼部不第,遂绝意进缺。”因为9年的时光就这样从他的生命中流走了,可以说,他一事无成,他对这种无意义的事情失去了兴趣。

在这之后,左宗棠被科场角逐的失败逼到了另一条道路上——经世致用之学,他在这上面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心思。

在家乡,左宗棠不仅饶有兴趣地探讨农学方面的书籍,而且还抄录了十数册的《畿辅通志》、《西域图志》及各省通志,增长了地理学与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

大体上来看,从道光十三年(1833年)第一次落第到咸丰三年(1853年)出山的二十年间,左宗棠攻读研究“经世之学”占去了他从教以外的大部分精力,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农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等。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左宗棠在这段时间内积累的才干和学识,为他后半生建功立业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

人活一个“信”字

道光十九年(1839年),左宗棠到达长沙,居住在哥哥宗植家中。哥俩经常切磋学问,每次都争辩得难解难分,家人便为他们温酒劝解,但酒后,二人仍然不停地辩解。

学问,学问,既学也要问,更缺不了辩解,正所谓,越辩越明。左宗棠能有后来让人羡慕的成就,正好说明学问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陶澍逝于两江总督任所,遗留下七岁孤子陶桄。死一个大清官员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遗孤也很常见。既然是累倒在了工作岗位,清廷表彰一番,树个楷模也就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几个人能记住陶澍这个名字啊。

在这里我们要问,这两江总督陶澍难道也与左宗棠有关系吗?答案是有,这要从左宗棠第二次落榜说起。

左宗棠第二次会试落榜后应邀到醴陵渌江书院主讲,就在醴陵,他结识了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

陶澍是大清的一位了不起的官员,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并且以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受到世人的赞誉。

在着文赋诗方面,也造诣不浅,书画兼长,为后代留下了不少佳作,着有《印心石屋诗抄》、《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传世。

清代两江总督林则徐曾作一联挽陶公,对陶澍作了这样的评价:

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

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左宗棠当时只是一个落榜的举人,而陶澍是大清的两江总督,身份有天壤之别,他们怎么会相识呢?这还要从一副对联说起。

一次,陶澍在前往江西阅兵的路上,转道醴陵回安化省墓。堂堂从一品大员驾临,自然不敢怠慢,这下可忙坏了醴陵知县。为陶澍安排的馆舍、家具用品都是新的,连馆舍的门面都粉刷了一遍,总之,从里到外,都是最好的。

一切安排妥当后,醴陵知县左看右看,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

对了,是楹联,就是这里不对,怎么也得换一副最佳的楹联,于是,请左宗棠撰写楹联。

知县大人的邀请,左宗棠哪里敢回绝。再说,陶澍的大名,对左宗棠来说,早已如雷贯耳。出于对陶澍政绩卓着的敬慕之情,左宗棠挥笔写道:

春殿语从容,甘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楹联写好了,大家都很满意,左宗棠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机缘巧合,他的墨宝成了他和这位大员见面的敲门砖。

当陶澍看到这副楹联后,大加赞赏,询问此联的作者。经过知县引见后,左宗棠终于和大名鼎鼎的陶澍见面了。

二人虽然地位悬殊,但却一见如故,纵论古今大事,一直谈到晚上。左宗棠本要回到书院,但陶澍还不过瘾,便让左宗棠在行馆住了一晚,秉烛夜谈。

通过这次交往,陶澍觉得左宗棠简直就是一位“奇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得知左宗棠要到京城参加会试,在临别时再三嘱咐:“不管会试能否榜上有名,一定要绕道南京,来督署衙门,我一定盛情款待。”

同类推荐
  •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孩子心灵的60个杰出人物

    愿这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清泉般自然地流淌,直过你我的心灵。让我们一同感动于我们民族的伟大力量,分享那些永远美丽的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示那些虽然普通、平凡却蕴涵意义的人生。60位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中国。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本套书包括《蒙哥马利传》、《巴顿传》、《古德里安传》、《山本五十六传》、《朱可夫传》、《隆美尔传》六本书,写了诸位将领从童年时代到二战指挥的各场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还有对二战局势的重大转折。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在少年时代起就博闻强识,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热门推荐
  • 魔女们的敬老院日常

    魔女们的敬老院日常

    沈时楠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18岁成年少女了,而就在这个成年少女的18岁暑假中,一个敬老院改变了她整个暑假生活;“周苜蓿……!为什么你吃草莓要吐籽??”“小丫头你又凶我……明明是塔利娅告诉我这样会更好吃!”旁边一脸正经的老美人耸了耸肩“我只是跟愚蠢的苜蓿开了个玩笑,难道你不觉得吐籽会使口感会更好?”在一个个阳光又明亮的午后,在一个敬老院里,总是能听到一些暴躁的声音。
  • 将军那些小心思

    将军那些小心思

    听说大将军秦玉轩是个外冷内热的闷骚男人。那都是骗人的!护妻狂魔秦玉轩只对谢云舒明骚、暗骚!其他人但凡欺负了谢云舒。一律打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调甜婚

    高调甜婚

    津城大富豪俱乐部。晚上九点。云心因为哥哥的事伤心不已,一个人出来买醉。举着……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有毒,无赖邪妃很嚣张

    嫡女有毒,无赖邪妃很嚣张

    21世纪最有前途的军人世家大小姐,竟然被一场车祸玩死了?!睁开眼,恶奴造次,众人欺凌,亲爹还没了!主母想杀我?记得排队!亲妹想害我?手段太low!什么?西胡太子要逼婚?484傻?小三绿茶轮番上阵,宁小姐觉得,他么的心好累,人家要拿小铁锤砸你胸口了哦~好在,上天赐了个国子监的花美男,从此,宁小姐的人生瞬间有了目标:将国子监的美男祭酒变成相公!看嫡女如何于带领国子监众皇子公主狂魔乱舞~~额,那个啥祭酒大人,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谈!
  • 太极武尊

    太极武尊

    寒逸辰,一个将神界搅动起无数风云,造下无尽杀孽的人本应名动一方,却意外陨落。因佩剑通灵而得以保留一丝魂魄转世重生,谁知,转世后的身体居然天生经脉定型无法修炼,且识海中也莫名多出一个奇怪的灵魂。且看重生归来的寒逸辰如何逆天修行,逆夺造化,为爱荡八荒!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佳人如玉卿思飞

    佳人如玉卿思飞

    人生淡如水,如果我不曾遇见你,如果我不曾爱上你,生活于我,却是寡淡无味。颜如玉,爹娘不甚详的女娃,天不怕地不怕有钱花,不爱学习,却爱走街串巷,时不时打架斗殴,是全市有名的问题学生,没有之一。不知何时起,发现自己竟喜欢上养父母家的哥哥,七团团长战神项飞。想嫁给项飞的高干姑娘,随便拉出来就能编几个连。颜如玉知道了自己的心意,也发现了危机,为了能站在他身边,便开始了学霸之路,顺便灭灭情敌。
  •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岛文化根性研究

    海南文化与英国、日本文化一样,也是一种被大陆文化持续同化的岛屿文化。但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海南文化,历史上从未出现反大陆化或去大陆化的现象。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陆移民长期源源不断地落籍海南,大陆封建制度、统治政策及其主流文化逐渐深入海南,使黎族本土文化、村落家族文化、贬官仕官文化、异域宗教等张力元素之间,从冲突到妥协,从对抗到合作,逐渐形成一种根性模式,即由祖先崇拜、宗法社会、实用理性、边疆心态诸多根性所组成的蓝色的农业文化。这些来源于又不同于大陆文化的根性模式,不仅规范着海南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规范着海南女性角色的塑造,并在其现代化的历程中与时俱进,发生了重要转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