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200000002

第2章 家庭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2)

父子同心协力,爱国家爱民族,黄土也能变成金

国家的演进,由神权而君权,逐渐演变为民权。民权国家以民族为骨干,彼此对立并存,由于种种利害关系,加上思想观念不同,经常引起国际间的惨烈战争,使人类遭受不可计数的损失。现代科学先进,交通发达,知识进步,经济互通,促使国与国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加之言语沟通和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地球村已经逐渐形成。世界各国的大同,相信不久即能实现。我们身为中华民族,更应该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父子关系,向来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家齐然后国治,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张。我们深信,亲子关系的最佳表现在于,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同心协力,坚持用正大光明的途径,在合乎法律与道德的道路上,互相勉励支持,不起邪念,不走歪路,在爱国家爱民族的前提下,共同奋斗,以富家促进富国。

我们常说“父子同心,黄土也会变成金”,亲子关系良好,才谈得上家庭的发展、民族的兴盛、国家的富强。人生的大事是成家立业,成家的大事在于生育子女,而生男育女的大事,应该是亲子关系正常合理。

合理的标准,由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不尽相同,所以有差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先看看中西方家庭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因为现代信息发达、交通便利,很容易受到外来的影响,从而迷失了自己,唯有仔细分辨,才能够明白其中的差异。这对自己的选择,当然有很大的助益。

现在,请静下心来,看看自己家里的亲子关系。彼此之间的沟通,是不是良好?能不能共同享受亲情?一家人在一起,是不是觉得十分愉快?每次回到家里,是不是觉得格外温暖?左邻右舍和自己的家庭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邻居的互动,呈现什么样的情况?社区活动能不能吸引大家的参与?自己所重视的是个人参与还是家庭参与?遇到事情,亲子能不能同心协力?对于社区、民族、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有没有这些反省,可以促进自己对亲子关系的了解。如果拿出来共同讨论,更有助于家人建立共识。

中西方家庭比较

家庭形成的三步骤

中西方家庭大同小异,尽管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但很多地方是一样的。因为家庭的形成,通常需要以下三个共同的步骤:

来,才算真正形成一个小家庭。现代医药发达,治疗不孕或以其他方法帮

助生育,都有可行的办法。生男育女便是家庭形成的第二步。

教养幼小的子女,在母爱父情中逐渐成长独立

父母会本能地爱护自己的幼小子女,但是父母也明白自己会老,不可能长期保护幼小。因此,必须用心教育幼小,使其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应该让子女自生自灭,没有保障生存的能力。教养子女便成为家庭形成的第三步。

求生存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基本的需要也大抵相同。但是满足这些需求,所采取的方法或途径则因各地的生态环境不同而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特性。中西方家庭的组合都是为了求生存,为了满足父母和子女的基本需要。然而由于居住的地域不同,所以形成了不一样的家庭结构和制度。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来做一些简单的比较:

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西方家庭 中国家庭

个人重于家庭 家庭重于个人

个人参与为主 家庭参与为主

由一对开始以一对终了 由一对开始以多对终了

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家庭 夫妻与已婚儿子组成复式家庭

子女长大成人即分家 祖父母亡故才分家

好比有限公司 有如无限公司

西方的家庭结构

在家庭结构方面,西方大多以单纯的核心家庭为主。核心家庭,便是通常所说的小家庭,由一对年轻的夫妻开始,而以一对年老的夫妇结束。

由一对开始以一对终了,夫妻与未婚子女同住

新郎与新娘在郑重的结婚典礼中结成夫妻,回到小两口自己的家。这一对年轻的夫妻便离开原先各自的家庭,开始构筑属于自己的新家庭。不论所居住的房屋是买来的或者租用的,都是自己的新居,经过生男育女的过程,等到子女长大成人,再各自结婚离去,这个家庭又回复刚开始时的那一对夫妻的状态。只不过年华流逝,岁月不饶人,一对年轻的夫妻已经变成一对年迈的夫妇。这种由一对(年轻夫妻)开始、以一对(年老夫妇)终了、夫妻只与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结构便是核心家庭的特色。

男女结成夫妻称为一对,与子女共组核心家庭

西方社会把尚未生男育女的年轻夫妻称为小两口,有了至少一个孩子之后才成为一个家。核心家庭指的是夫妻和自己的子女,并不包括自己的父母在内,因为已婚子女不再与父母同住。西方人所说的结婚成家,是指离开自己原先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另组自己与另一半所构成的新家庭。结婚之后不再与父母同住,是核心家庭的另一特色。

子女成人陆续结婚离去,老夫老妻成年老一对

核心家庭的天伦之乐,只限于父母和子女这两代。一旦子女长大成人,各自择偶恋爱、结婚离去之后,这个核心家庭又回到原先的一对。年老的父母不能获得儿子和媳妇的奉养,也难以享受晚年含饴弄孙的乐趣。只能照顾下一代,很难奉养上一代,造成“快快乐乐地成家,孤单寂寞地收场”,这成为核心家庭的又一个特色。

中国的家庭结构

中国的家庭结构,则以复式家庭为主干,通常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三代所组成,结婚早的,可能延伸到五代同堂。其特色说明如下:

由一对开始以多对终了,组成三代到五代的大家庭

中国人喜欢在结婚仪式的终了高喊“送入洞房”,所谓洞房,指的是新郎的父母家中那个特别装扮过的新房。新婚夫妻并不离开丈夫的父母另外构筑新家庭,而是长期居住在丈夫的父母家里,并在那里生男育女。这种由一对(年轻夫妻)开始、以多对(年老和年轻夫妻)终了、构成三代到五代同堂的景象,成为复式家庭的一大特色。

女儿长大结婚离开家庭,儿子全家都住在家里

中国人的家庭,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便已经发展成为复式家庭。那时候是农业社会,人力的需求很大,男性的体力比较强大,所以成为家庭中的主要力量。那时以男人为家庭的代表,接受政府分配的农地,到了六十岁,体力无法负担耕种的工作,就要把所分配的农田归还给政府。如果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且愿意种田,只要按照规定办好手续,便可以继承父业,把父亲所分配的田地接下来耕种。有了这样的方便,中国人才会设法把儿子留在家里继续种田,同时把女儿嫁出去,帮助夫家把家事做好。女儿长大结婚,离开父母,儿子全家都留在父母家里,等到儿子的子女长大成人,同样把女儿嫁出去,把媳妇娶进来,这成为复式家庭的另一特色,便是通常所说的男系家庭。

一家人能自立但不分开,祖父母亡故才能分家

第一代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子女构成一个小家庭。当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以后,女儿嫁出去,儿子则结婚生子,仍旧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时候原先那个小家庭就变成大家庭,其中包含着两个、三个甚至好几个小家庭。这种家庭中有家庭的复式家庭,通常要等到第一代父母已经成为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直至亡故以后,才会各自分家。大家庭中的小家庭实际上已经能够自立,但是如果第一代的父母仍然健在,除非有重大或特殊的原因,通常都会聚集在一起,这成为复式家庭的又一特色。

中西方家庭制度

在家庭制度方面,我们认为西方家庭好比有限公司,而中国人的家庭则比较近于无限公司。兹分别说明如下,以供参考。

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共同组成,但是子女成长到十八岁以后,就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所强调的自由、独立和契约行为,对西方的家庭制度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子女到了十八岁,便向往自由,要求独立,就算经济不能自主,也要依赖契约,向银行贷款,先用再说,以后赚钱再慢慢偿还。政府也会提供各种贷款机会,帮助年轻人独立自主。父母对子女只负起有限的责任,使得西方核心家庭好像有限公司那样,不必担负无限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和影响,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因此亲子关系显得非常淡薄。

中国家庭比较接近无限公司

中国家庭不论子女长到什么年龄,在父母眼中,都永远是不完全成熟的孩子。儿子长大结婚后,与妻子同居在父母家中,不必寻觅自己的寓所,就算儿子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仍然可以留在父母家中。

复式家庭为子女三代人互相照顾,大家都得到好处

中国人的传统婚礼,都是由新郎亲自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这不但表示了对女方的尊重和恭敬,而且赋予了新娘十分重大的责任。这份责任就是帮助新郎把家务料理好,并且用心奉养二老。不像西方人举行婚礼,由新娘的父亲或长辈把新娘交给新郎。这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对新娘不够尊重。把新娘交出去,由新郎接过来,等于两位新人彼此结合,不一定代表两个家庭的联姻。中国人的婚礼,新娘由新郎迎进家门,马上有两位或四位年高德厚、儿女双全的端庄妇人,细心打开轿帘,亲自把新娘扶出轿来,陪伴着缓慢走向礼堂。其中对新娘的照顾和体贴,代表了新郎全家人的诚意。新娘见过公婆,决定做个好媳妇,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看待,当然就会全心全意融入新郎的家庭。生男育女之后,祖父母更是欣喜,在家含饴弄孙,退休生活也显得更为温暖幸福。

年轻力壮的第二代,可以在双亲的指导和协助下全心投入事业,不但没有后顾之忧,而且遇有疑难还可依靠父母,可以就近向其请教。由于天天见面,长期相处,对于事务的经过和发展比较清楚,当然可以放心地互相商量。一家人祸福与共,更能够同心协力。

幼小的第三代获益更多,随时回家都有长辈照顾,父母忙碌时,还有祖父母照料。有祖父母在家,父母吵架的次数减少,剧烈冲突的概率降低,这对第三代幼小的心灵大有助益。父母缺乏某些经验,可以在祖父母处获得补足,在教养方面,必然更有助益。

由此看来,中国复式家庭的好处是使一家老、中、幼都各有好处,使家庭成为理想的家园。

经济上获得支持,成家立业有保障

西方人结婚时,一定要考虑居住的地方,就算能够贷款,终究也是一种负担。由于家庭不过是有限公司的组合,所以父母不愿意在子女身上多花费金钱,反而提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盘算,预先做好退休以后的计划。

中国的复式家庭,具有无限公司的特质,父母认为子女的事便是自己的事,一家人应该关系密切,谁也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所以儿子结婚,就应该及早准备好洞房,成家后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经济上也不必独立,大家团结起来,更加有力量。往昔的规矩很清楚,父亲在,儿子不应该有私财。换句话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儿子必须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献给父亲,全家人的生活费用委托父亲统筹分配。事实上,这种状况不可能完全做到,兄弟们长大后,各自结婚生男育女,也大多采取同居分炊的方式。但是,一家人在经济上互相支持、彼此分享的做法,仍然是值得重视的。而立业的年轻人,由于背后有家人支持,更容易发展。

在复式家庭中,年轻人成家立业会得到更多的保障,立足点更加稳定,自然减轻了很多压力。

彼此有更多约束,对家人更有助益

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每个成员彼此的观点难免有不相同的地方,为了整体的和谐与安宁,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自我约束,以免引起大家的反感。此时,家庭伦理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规范。“伦”的意思,是做好定位,确定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位置;“理”表示各人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且理应如此,不得擅自变动。一家人相处,各有定位,各有原则,彼此合理相待,在互相协助、互相依赖中,各人恪尽应负的责任。中国的家庭伦理,以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为三大主轴。父子有亲的意思是父母和子女充满了可贵的亲情,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大家一起努力,以光宗耀祖,使一家人都有面子;夫妇有别的意思是夫妻同样重要,必须将体力、性格、情绪各方面的差异做合理的调适,务求互相配合,共同合作,以实现彼此的愿望;长幼有序的意思则是确立礼让的基础,以长幼定次序,减少争执,避免互相争夺,增进和谐的气氛。

家人重视伦理,彼此加强约束,人人自律,三代同堂的乐趣必然为大家所向往。

不错,长久以来,我们也发现复式家庭有很多弊端,大多由于人多嘴杂,大家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加上个人自由、独立自主的观念趁机而入,使很多年轻人结婚前便私自发誓,婚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就算勉强维持复式家庭的形式,也是貌合神离。首先是婆媳不和,儿子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以致父子之间也产生矛盾;生育子女之后,更由于两代之间的教养观念不同,很不容易取得一致,因而会出现闹意见、斗意气的状况,以致家庭伦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复式家庭面临更大的挑战。

亲子关系取决于家人的观念,无论是家庭结构还是形式,实际上都是观念的产物。如何教养子女?在子女的幼小心灵中应注入什么样的观念?事实上这些因素足以影响子女的一生。我们认为,复式家庭的优点和弊端都是由人的观念来决定的,大家都往好处想,也向好处做,优点就出现了;而若大家都往坏处想,又向坏处做,弊端自然会不断产生。所以,从小接受良好的教养,端正结婚、成家、立业、教养子女的观念,形成正常而良好的复式家庭,当然是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

同类推荐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好孕准备一点通

    好孕准备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本书让中国的父母们,走出传统的管理和控制,解放自己同时也解放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放飞孩子的理想与智慧,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民主的空气,实现真正的权利分享。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正确“放养”的基础下,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 表达爱:不会爱的父母和渴望爱的孩子

    表达爱:不会爱的父母和渴望爱的孩子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时候这份爱却滋生了不满、仇视,甚至伤害。当爱被错误表达时,亲情就会出现错位。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爱孩子的爸妈。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不缺疼爱、呵护、关心、经济支持,唯独缺少尊重!在这个被汉堡包和可乐充斥的快餐时代,如何让父母的爱不因忙碌搁浅,不因距离隔绝,不因缺乏沟通葬送?每个家长心中都有答案,去睹口不完美。这是一本给家长标准答案的书,通过阅读孩子的心声,推论出爱最 好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孩子的理解,找到一面爱的镜子,折射出沟通该走的路。
热门推荐
  • 出击,我的王者

    出击,我的王者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这是一本,讲述拥有超能力的王者英雄们,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的脑洞~也可以给我留言,写下你们喜欢的王者CP然后我会有番外集~~
  • Catherine

    Cathe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遇鬼

    重生之遇鬼

    有一就有二,遇上一个鬼就会遇上第二个。为了避免再次遇鬼,林凛不得不成为了专业捉鬼店诡舍的一员以求庇护。可当一连串的惊恐遇鬼经历之后,林凛发现自己好像碰上了个专门坑她的大BOSS招徕各路牛鬼蛇神来吓唬她,把她整得惨兮兮的。卧槽,难不成她前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导致今生有此报应吗?
  • 紫微星主

    紫微星主

    修真百态,道法自然。陨落的星球,平凡人的悲哀。大浪淘沙中,且看每个人的求生之道。与天争,与人争,争争不息。为你讲述修真界的是是非非。
  • 像天一样高

    像天一样高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 Before Dawn (Vampire, Fallen—Book 1)

    Before Dawn (Vampire, Fallen—Book 1)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wkkk.net (re Turned)In BEFORE DAWN (Book #1 of Vampire, Fallen), Kate, 17, hates her life. An outcast in her own family, who doesn't understand her, she is hated by her more popular and beautiful sister, and despised by her controlling mother, who favors her sister over her. Kate's only solace is her friends and her smarts. But even with that, her life seems destined for a dead-end—especially when her mother announces she will have to stay back from college to pay for her sister's tuition.
  • 世界神秘现象

    世界神秘现象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萌妻不好惹

    萌妻不好惹

    五岁那年,她第一次遇见他,那个像小太阳一样微笑着的少年,精致的像是误入凡尘的妖精。十六岁那年,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十八岁那年,天翻地覆,从此天涯陌路,了无音讯。二十八岁,因为任务他们重逢。他邪魅的笑容带着占有和卷土重来。“我终于找到你了,小狸花。”他的手抚上她的腰间,再一次抱住她:“我这辈子都不会放过你了。”
  • 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你,不可替代(典藏版)

    你,不可替代(典藏版)

    《你,不可替代(典藏版)(四色彩图版)》内容简介:一粒种子何以长成参天大树、沐浴阳光、经历风霜雪雨四季轮回?一颗心何以走向强大、书写精彩、迎来辉煌人生?通过与这些大师级人物对话,王丽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直击心灵的人生感悟和让人深深感动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