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700000006

第6章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的思想(2)

长生看着恶王打呼的丑恶嘴脸,心中的复仇之念再度萌生,不由得又拔出剑来。但一想起父亲的遗嘱,手又软了,再次把剑插入剑鞘。

恶王第二次惊醒,浑身冷汗淋淋,说:“我又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

长生说:“一定是山中恶鬼们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恶王就又躺下。长生见恶王渐渐熟睡,心中挣扎,第三次拔出剑来,但想来想去父命不可违,最后他长叹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杀掉恶王了。

这时,恶王一下子蹦起来,对长生说:“真奇怪!我又做了个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说原谅我了,再也不来杀我了。”

长生站起来,对恶王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到您身边来,本是想杀死您为我父亲报仇;但我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不准我报仇。我本想违背父亲的遗嘱,将您杀掉,但想到父亲临终时殷勤恳切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不听他的话,所以把剑扔在地上,决定不再杀你。我今天虽然不杀您,但今后也许会恶意再起,又来杀您,这就会使我犯下不听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现在把一切告诉你,请您杀了我吧!这样,您从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恶王愣住了,这样的结局,他万万没有想到他顿时,又感动,又后悔,说:“我做事糊涂,不分善恶。你们父子俩行为高尚,仁至义尽;而我行事残酷,还毫不自觉。今天,我的命本来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怀仁慈,牢记父亲的遗言,不来伤害我,我真是感激不尽。现在让我们回城去吧!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长生说:“我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这里的地势我再熟悉不过了。”说完,便领着恶王出了山林。

大臣们一连找了他们好几天,此时见两人平安归来,都十分高兴。

第二天,恶王准备下令宴席庆祝平安归来。在宴席上恶王问群臣说:“你们有谁认识长寿王的太子长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认识长生,有的是长寿王的旧臣,本来就认识长生,也知道恶王身边的年轻人,明明就是长生,但他们都受过长寿王的恩德,惟恐说穿了,长生性命难保,因此也个个都说不认识。

恶王指着长生说:“这就是长生啊!”说毕,恶王站起身来,郑重宣布:“我今生做的错事很多,而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杀了长寿王并侵占了这个国家。从今天起,我回到我自己的国家去,这个国家就交还给长生。我将与长生结为兄弟,以后若有其他国家敢来侵犯,我一定前来救援。”

不久,恶王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国。

从此,两个国家相互通好,和睦往来,人民也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

在当今社会,恶人自会有法律治裁和惩罚。但如果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大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不要一味纵容,我们大可以借此机会,宽恕他并教化他,人性本善,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理应相信,教化力量的强大。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都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量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爱因斯坦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科学家,他用相对论的学说,阐述了世间事物的运动规律,攀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不仅用平易的语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品,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说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恐怕有许多人不理解,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也有道理,人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指导下生活,自己并没有过多的自我意识,长大了又为生活、婚姻、儿女所累,努力拼博,也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而他工作的成就,也是不自觉的造福于整个人类和社会的,爱因斯坦是这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一个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在敬仰他的同时,他身上如此高贵的品德不就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吗?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自己不会有多大损失。相反,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以此类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理由只是丑恶而不美好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充满物质欲的众生,我们宁愿相信,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和每一个犯罪的人,都有他不得以的理由。以恶治恶,只能恶性循环。不然,我们为什么总是歌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呢?

4.真正的布施

真布施是舍掉自己舍不得的,是一种自我牺牲。譬如说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能够治好你,我愿意砍掉给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布施。所以以身布施,非常难。

南怀瑾先生有一次在给学生们说佛时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常有人问我是不是佛教,我说我什么都不“叫”(教叫谐音),为什么呢?我没有资格当佛教徒,因为我没有办法以身布施。

世界上很多不是佛教徒的人,所行的真是菩萨道。我告诉大家,二三十年前,我在基隆的时候,一条船在海上碰到了台风,那是海军拍卖掉的旧船,快翻了。一个有肺病的人在船上,水手拿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看见一个女的抱着一个小孩子,在喊救命,就把救生圈套上了母子两个;自己就不要了。那个船员一上来看到,急得不得了,东找西找又找一个救生圈丢给他;他一转身,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找板子东找西找,很危急的时候,他又把这个救生圈给这个年轻人了。他说你年轻还有用,我又老又病,没得用了,最后他牺牲了。这个就是菩萨,在危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

所以我说我不是佛教徒,不能以身布施,你假使多跟我谈一下,我就不高兴了,心想怎么搞的,尽讲,我都累死了。这就是不肯以身布施,对不对?假使有人家要你帮忙,多跑一点路,唉呀!我那么大年纪,还给你跑,这也是不肯以身布施。所以真正学佛,以身布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布施两个字不可以轻易谈,你说这里出十块钱,那里出一百块钱,是布施吗?你是算过的,这一百块钱拿出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还有八千一万在身上;那不算布施。只有自我牺牲去助人救人,才算是真布施,所以真正的布施之难,这一点需要注意。至于有些人布施了一点钱,还希望留下一个名字,走过来看看,啊!我都布施了,怎么还没有名字?那个不是布施,而是施布了,布施倒过来了。所以学佛要了解布施之难,真布施需要真放下。这里谈布施没有提到钱财,只说以身布施,这样一个人,无始劫来以身布施,这个功德当然很大。

佛说,假使有一个人,拿自己的生命布施,经过无穷无数的时间,只有布施,不要求收回来,这个人福报很大。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学了《金刚经》的法门以后,做到“信心不逆”,这一点是重点,彻底相信金刚般若波罗密大智慧的自性自度的道理,信得过自心自性;光信还不行,信心不逆,没有违背,这个人的福德超过前面以身布施的福德。

信心不逆是很难的,许多人佛学的道理了解很多,但在行为上,做人做事上,都与佛法相反,都是违逆。譬如说劝人家劝的比唱的还好听,唉呀,放下,看开一点……他自己放不放得开?你马上逗他一下,他就看不开了。这就是信心有逆。要做到信心不逆,不是理论而是绝对的信心,这样去修行,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报,超过前面所讲的专门以布施为功德的人。更何况还有人对《金刚经》的佛法,广事宣扬,乃至古代没有印刷,只有抄写,受持,接受了,照这样修持,每天读诵,为人家解说这个道理;这个福报比前面的还要大。”

以身救人,难能可贵,那么以身饲虎就更是佛家所倡导的大慈大悲了。

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国家,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三个王子里,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佛家慈悲心肠。

有一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丛林游玩。国王久住深宫,很少远行,没多久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他们为了尽兴,便摆脱随从,钻入深林。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们!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小虎喂奶。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点点头,深表同意。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大王子说。

小王子追问道:“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二王子肯定地说:“当然了。但如果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却是不能复活的!”

小王子的慈悲心油然而生,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小王子跟着哥哥们走向父母的营地,突然,他呲牙裂嘴地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内急,随后就来。”两位哥哥,一边嘲笑弟弟的怪模样,一边慢慢向前走着等他。小王子回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着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知道老虎也有慈悲之心。他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着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青!弟弟!”

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刚才的举动,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副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再说国王和王妃休息时,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对国王说:“我刚才做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孩子,我梦见三只鸽子里,最小的那只被老鹰捉来吃掉,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青出什么事了?”

国王赶紧命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父王一见两个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王妃顿时晕倒在地。国王急命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王妃和国王抱头大哭。

这时,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因功德无量投身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五个世界,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摩诃萨青王子心感他们的愚昧,决定教化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国王和王妃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才规劝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出生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白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王妃无法理解:“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可我们身为你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痛苦呢?”

王子看到双亲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了。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回宫后,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王子的尸首厚葬。

人生在世,生命是最重要的,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身体在,就有希望。生命没了还能做什么?而佛家倡导的真布施就是连最不能割的生命也要割舍,以身布施方成大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不能如此,但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总还是可以做到的。

5.慧命教育

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养的功德,远超过了物质布施的功德,因为那是帮助一切人生的精神生命,所以简称为慧命。慧命就是智慧寿命的观念,属于慧命教育,所以它的功德特别大。

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不仅点明了老师的伟大和高尚,也说明了老师责任的重大。灵魂即思想,思想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所以教育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怀瑾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教化帮助的弟子之众,一般老师都是比不了的。《优婆夷坐树下寂静调伏经》上就记载了类似的一则慧命教育的故事: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是位功道高深的佛教忠实信徒,很有名望。

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住下。

婆罗门尼的几位弟子外出化缘、拾柴回来,一进罗园,看见一位女居士端坐树下,面容祥和舒朗,心凝神注,一副安宁寂静、超然世俗的样子。弟子们很是惊叹佩服,赶紧上前施礼,恳请女居士赐教。

于是女居士便跟这几个年轻弟子侃侃而谈。她说古论今,讲法释道,还勉励她们潜心修研,必能获得真知。

几个弟子听得频频点头,心服口服,她们从来没听过这么中肯切实的教诲,这么高深而又平易的事理,都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机遇,因而对女居士越发尊敬,越发感激。

弟子们听了教诲,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女居士,背起柴禾,高高兴兴到庵里。一见师父,就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师父,咱们罗园里来了一位姓瞿昙的女居士,是位道法高强的人呀!她特别善于讲法、说道,而且善解人意,句句经典,指点迷津啊!”

婆罗门尼见自己的徒弟们如此崇拜那个刚来的女居士,心中一动,就势吩咐道:“既然她这么深刻高强,这么值得你们讨教,那么,就替我去跟她说,请她明天到庵里来吃饭吧。”

女居士听了弟子传达过来的邀请后,依然平静地坐着,没起身,沉默不语。第二天一早,婆罗门尼坐在正堂上,堂门敞开,远远地就看见女居士身穿素衣,手持钵盂,信步朝尼庵走来。

婆罗门尼叫弟子给女居士添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吩咐上菜开饭婆罗门尼只顾白吃自喝,对女居士既不谦让,也不关照,似乎并没把她当作自己请来的贵客。女居士也不怪罪,自己照顾自己,吃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本书是延参法师的静心之作,凭借他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沉淀,针对当下人们都会遇到的焦虑、迷茫、浮躁、烦恼等问题,揭示出生命中那种美好的爱、宽容、善良以及不朽的信仰。书中将人生智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借助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通过画龙点睛般的心语点拨,使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使每个人都能在困扰和迷茫中获得平静、智慧与愉悦,让自在诗意充盈每个人的生活,使我们能以一种淡然、放下、开放的姿态从容面对生活,感受美好、纯洁、简单却幸福的人生,心有明月常皎洁。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文章精义

    文章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帝的小宠妃

    冷帝的小宠妃

    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一穿越已成他人妻。俞歆然在梦里看到的身着一袭嫁衣逃跑的女子居然和自己长得一样?!她为什么要逃婚?难道自己的穿越和她有关?政通人和的大离国、镇国将军府的宝贝千金、国泰民安的社会气象……终于可以一朝穿越重做人了。如此好的人物背景设定,自己叫俞歆然还是叶芷又有何关系?只是没成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已经结婚了?!!作为一个有夫之妇,我的美好理想和鸿鹄之志、我的江湖梦、创业梦、美男梦……全都是白!日!做!梦!不行,绝对不能就此向命运屈服。“我一定要休夫!”……
  • 诗舞祭

    诗舞祭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为主的散文集,分说诗、谈色、评书、创意四部分,“说诗”收《我的学诗经历》、《诗舞祭》、《奥斯维辛的诗意栖居》等文,“谈色”收《情色和身体》、《瘦美的重担》、《后殖民孽债》等文,“评书”收《症状写作》、《生死一囚徒》、《会心的漫游》等文,“创意”收《榆树下的省思》、《流年知多少》、《母语之根》等文。共计收文39篇。
  • 第一农女夫人

    第一农女夫人

    山林初遇,他对她说“我冷,能抱着你吗?”,她说“抱了,你就是我的人了!”;二年后京城偶遇,她对他说“白流年,我要抱抱!”,他说“柳如画,你不知廉耻!”;洞房花烛夜,他说“娘子快到我怀里来!”;她说“你到我怀里才是洞房正确姿势!”
  • 太清五十八愿文

    太清五十八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阆苑仙葩:《红楼梦》中的植物知识

    阆苑仙葩:《红楼梦》中的植物知识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内容丰富,知识广泛。本书从“学知识”角度入手,深一步挖掘读名著的一个侧面,使中小学生读者在传统文学的宝库中打开一扇知识的天窗。本书分为四个分册,分别是:《阆苑仙葩·红楼梦中的植物知识》《簪花好汉·水浒传中的民俗知识》《奇思妙想·西游记中的奇法异术》《乱世争雄·三国演义中的军事知识》。能够让读者进一步地感受名著的独特魅力。
  • 聊江湖

    聊江湖

    城外金戈铁马,漫天都是黄沙只因你绝世芳华,祸乱了天下
  • 天后逆袭记

    天后逆袭记

    她不过是为了一笔救急的钱在咖啡厅里扮演了被他抛弃的女人一回,害他出糗,不仅仅惹得这位总裁大人对她上了心,还新仇旧恨一起算……收购她所在的演艺公司也就算了,还要她继续扮演他的女人?她是喜欢演戏,可不喜欢和他上演你侬我侬的爱情游戏!这是一个草根女逆袭娱乐圈的故事,且看草根怎么命犯腹黑总裁!
  •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2011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一场延续了10年的大追捕,两次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无数士兵和平民的伤亡,终于让美国人取得了对本·拉登的胜利。然而暴力能够消灭恐怖和恐怖分子吗?这个世界会比本·拉登死前更加安全吗?为什么一个本·拉登就搅得世界天翻地覆?本期我们特别推荐《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该书作者是旅居沙特阿拉伯等地12年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简·萨森,书中大部分文字都由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纳伊瓦和第四个儿子奥玛亲口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