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4400000003

第3章 词汇适切

规范的普通话词汇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是在195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它标志着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开端。我国使用北方话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

当前,普通话词汇的规范主要面临两方面的干扰:一是使用方言词汇的习惯性影响;二是外来语的不当引用。当然,在使用过程中的滥用现象,也常有发生。这些词汇中出现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即兴表达的口头语言(无稿播音)中。譬如:普通话中本来就存在表意明确的“再见”、“漂亮”、“出租车”、“付款”、“普通话”等,却非要说成“拜拜”、“靓仔”、“的士”、“买单”、“国语”……滥用词汇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譬如:“梅开二度”指的是寡妇再嫁的意思,却常被用于“二次创业”、“再次进球”等;把别人的父亲,称作“你家父”(家父指的是自家父亲),把别人的母亲称为“令尊大人”(应为“令堂大人”)等,这都是很不礼貌的。

“无稿播音”没有文字依据只能自己组织词汇。“有稿播音”主要强调的是语音的规范,而“无稿播音”则更要讲求词汇和语法的规范。在“无稿播音”的情况下,必须自己来选词用句,怎样才能选得准确、适度、合体、规范则大有讲究。

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词汇的规范,既要尊重历史词语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考虑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恰当吸收并引用一些新的词汇,对丰富和发展民族共同语是颇有益处的,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普遍性原则

广泛使用、普遍知晓是现代汉语采用新词汇,并加以规范的重要条件。因为普通话词汇是以北方话为基础,首先就要考虑这些词汇在北方方言中是否普遍使用。例如:“马铃薯”有多种词汇概念“土豆儿、洋芋、洋山芋、洋芋头、山药蛋”等等,在北方更多的地方称它为“土豆儿”,我们就可以认定它是规范的词汇。北京土话里一些方言俚俗,如“傻帽儿”、“格瑟”、“耗子”、“旮旯儿”等就不宜采用。

有的古汉语词汇过去带有文言色彩,但沿用至今,已经家喻户晓,也可以通行。如“诞辰”、“百姓”、“拂晓”、“琢磨”、“推敲”等等。

同一概念有多种语词形式,没有重复的必要,就可以选择一种来加以规范。选择的标准就是看哪一种使用的频率最高、最普遍。如:“洋灰、水门汀、水泥”中,取“水泥”;“巧克力、朱古力、巧格力”中取“巧克力”……另外缩略语也要服从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但是“杂技艺术家协会”称为“杂协”显然不合适,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再如:大家已经习惯把“彩色电视机”叫“彩电”,“筹集资金”简称“集资”,“挖掘潜力”就叫“挖潜”等等,使用这些词汇不会引起歧义,所以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二)必要性原则

无论是古汉语、方言词,还是外来语的引用,都要考虑是否有补充普通话词汇不足的必要。如果普通话词汇中已经有了相应的、确切表达的词汇,就没有必要另外引用其他词汇。如上海话中的“白相”(玩)、“辰光”(时间)、“马路”(公路)等,普通话里已经有了恰当的表达词汇,就没有引用它们的必要了。

引入外来词汇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明明是“小饼子”,就没有必要叫“曲奇”;“激光”的含义十分明确,就没有必要称“莱塞”;“话筒”不应该再叫“麦克风”,如此等等。

由于社会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有时很难用相应的词汇来表达准确的含义.出现了一些新词和借用词。如“反思”、“磨合”、“强势”、“打造”等等,它们所包含的意义,大家都能心领神会,很难找到更恰当的语词来取代它们,于是也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至于“三明治”、“汉堡包”、“热狗”等音译词都是特指国外的某种食品,也很难找到更合适的词汇来替代,所以也就沿用下来了。

(三)意义明确的原则

普通话里所普遍使用的古汉语,大都是为大家所熟知、所了解的,意义很明确。反之,一些含义不明、晦涩难懂的古语词,如“鼎辅”、“葳蕤”、“蹭嶝”、“天天”等,都没能得到普遍应用,当然没有采用价值。

普通话所采用的方言词汇,也要求是意义明确、普遍知晓的。如我们采用“香肠”,而不用方言的“烟肠”、“腊肠”、“酿肠”;采用“西红柿”,而不用“番茄”、“臭柿仔”、“番茄俟”等;取“钞票”而不取“铜钿”、“纸字”、“银纸”、“纸币”、“票子”等。

汉语还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汇,如藏族的“哈达”、“热巴”、“酥油”;维吾尔族的“热瓦甫”、“冬不拉”;朝鲜族的“金达莱”、“伽耶琴”等;满族的“福晋”、“萨其玛”等。现在习惯使用的“胡同”、“站”等语词也都起源于蒙古族。汉语对外来语的吸收,往往是借词,后来另造新词,主要还是为了明确表达词意。如:“雷达”、“卡车”、“咖啡”、“拖拉机”、“马克”、“里拉”、“冰激凌”等等。有的在音译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注音方法,但应以国家语委确定的统一标准来施行,如“冰淇淋、冰搅凌、冰其凌”等,但得到确认的是“冰激凌”。

普通话与方言区常会混淆的词汇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北方话词汇也有分歧的现象,普通话采取的只是北方话中最通行的词汇。所以相同的词义,在各方言区仍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同义的方言词

一些意义相同的词在方言里有不同的说法,如“太阳”被叫做“日头”、“热头”、“阳婆”,“月亮”被叫做“亮月”、“月娘”等,“下雨”叫“落雨”,“厨房”叫做“镬灶间”、“灶头间”、“灶间”,“煤油”被称作“火油”等。这些同义的词汇,不自觉地加以混用,往往会影响词义的准确表达,甚至形成歧义。如“洗头”在吴方言中变成了“打头”,“没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了“没得”等。

(二)义同形别的方言词

同样概念或事物,被用不同的方言词语来表达,这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区别的最主要的表现,见下表。

在江苏各方言区中,如“小孩儿”,在扬州叫“小霞子”、在南通叫“小伢子”、在苏州叫“小人”、在常州叫“细佬”。再如“闲谈”,南通人说“谈闲”,苏州人说“讲张”,常州人说“讲白相”。还有“吵架”,扬州说成“罔伤”,苏州说是“寻相骂”,常州则干脆说是“相骂”,如此等等。这些带有方言色彩的词汇,适用的区域很窄,是不难与普通话区别开来的。

(三)义别形同的方言词

有些词汇在不同方言里发生了词义的转移,形成了同词异义现象。如“馒头”,在普通话里是指没有馅儿的面粉蒸品,而在吴方言中则把“包子”也都涵盖在内了;普通话中的“祖母”,无锡、常州人叫做“亲娘”,泰州、扬州则称之为“太太”;“面”在普通话里指的是小麦或杂粮的粉制品,在吴方言中则单指“面条”……义别形同的词汇在各个方言中大量存在,是形成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加以分辨,就会造成歧义。义别形同例词。

同类推荐
  •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在哪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河?最深的山洞有多深?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沙漠?海拔最高的湖是什么湖?最活跃的火山在哪里?最古老的农作物是什么?最大的花朵有多大?最高的树有多高?最矮的树又有多矮?最早的日食记录出现在何时?最长的城墙有多长?最古老的大学在哪个国家?最大的图书馆叫什么名字……你所不知道的、你最想知道的全球之最郜藏在《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中,在《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大全集》里都能找到答案。
  • 变个模样吓吓你

    变个模样吓吓你

    假如生命的密码编错了程序,假如基因的片段出现了问题,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会变得离奇怪异。幸好,大自然出错的秘密已经被科学家破译,如今新型的“怪模样”们闪亮登场!想知道科学家用什么高招变出这些“小怪物”的吗?跟着本书去生物实验室走一遭,包你不虚此行。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探险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探险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这样就会阻碍我们读懂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而理解词语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含义,还要认真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作用。
  •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册)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册)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热门推荐
  • 人生哲理每日读

    人生哲理每日读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能够成功。乐观、豁达、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快乐的,简单而积极的。有些人的心灵被欲望、消极、忧伤的灰尘蒙蔽得太久,看不到蓝色的天空。如果你想不断地修炼自我、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愿意重新丰富自己的思想,如果你渴望提高生活的质量,如果……那么你就翻开此书吧,在闲暇时细细品味其中的甘甜,在苦闷彷徨时思考心灵的方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管你是浅尝,还是深品,本书都能给你安慰,给你鼓舞,给你力量,帮你开启成功、幸福的人生之门。
  • 文娱崛起

    文娱崛起

    他是全国关注的星二代,他是前途无量的童星,他是声名鹊起的青年导演,他是影视圈风头最劲的娱乐新贵,……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涅槃重生之后,呃,不是重生,反正他不一样了,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 沼泽

    沼泽

    《沼泽》分为上辑“故乡史记”、下辑“檐下记事”,共收入作家发表于名刊《小小说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各大报刊的小小说作品56篇。上辑“故乡史记”,收入富于侨乡特色与韵味,反映侨乡风雨沧桑、悲欢离合的小小说作品,如《白纸船》、《半折兄弟》、《冬日烛》、《干爹爸爸》、《桃源村》、《日出狮子峰》等;下辑“檐下记事”,主要收入描述市井百态、针贬时弊的作品。
  • 我的老婆是仙子

    我的老婆是仙子

    楚家三少楚破,因为庶出且患有小儿麻痹症,被家族给予十万块钱放到烟海市任其自生自灭。在机缘巧合之下,受伤的仙界九天仙女灵儿寄附到他的身上,并教其财气诀。楚破凭借此功法修复双腿,强势崛起。且看楚家废少如何逆袭仙子,纨绔天下!
  • 光明皇帝·业火

    光明皇帝·业火

    蒙古大皇帝统治着辽阔的疆域,而庞大的帝国暮日降临,武功道法可近神明的高人隐居在最高的雪峰和最幽暗的小屋里,却还有超越他们力量的存在——那是来自西域的皇帝,他曾被击败而沉睡了七百年,即将苏醒;手持屠刀的人类正在等待弑神的一刻。
  • 末世之灵启

    末世之灵启

    末世突临,青天染血,百万丧尸围城。看觉醒者林惑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揭开末世真相。
  • 次元特警

    次元特警

    不知何时,次元壁出现了裂缝,部分二次元的生物从中逃逸,为了次元的平衡,次元神挑选了一批人,赋予其神的能力,专门抓捕逃逸的二次元生物,次元特警应运而生。这不仅仅是一场警察与逃犯的游戏,随着追缉的深入,次元神之间的惊天秘密逐渐浮出水面,生物,时间,可能性,令异次元生物垂涎三尺......小白一行人最终能否修补破损的次元壁?欢迎围观剧情流新书。
  • 清代广西贡院

    清代广西贡院

    本书以清代广西贡院为中心,发散性地叙述了广西贡院建立前的历史文脉、广西贡院的科举制度、广西贡院的科举考试、广西贡院的中榜概况及广西贡院的科举名人和习俗等,同时附有与贡院相关的图片,融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对全面了解广西文脉及清代广西贡院有重要意义,对了解我国的科举文化亦有一定作用。
  • 无限之穿越异类生命

    无限之穿越异类生命

    变过巨蟒,做过金刚,化身哥斯拉,揍过奥特曼……穿越到一个妖魔鬼怪肆意横行的世界,身为普通人的许靖,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诸天万界穿越异类系统。
  • 邪灵序曲

    邪灵序曲

    命理师告诉她,此生注定孤苦,和她亲近之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一段诡异的钢琴声让她死里逃生,却让她身边的人全部殒命。从此,她行走在黑夜中,保持着优雅的微笑,将自己深藏!直到他的出现,让她明白,那是心动的感觉。他自信满满告诉她:你注定是我的女人!你若不信,我便带你一起,打破命运的诅咒!亡灵四散,幽冥深处,这一切,都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