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800000007

第7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4)

但康德的批判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里,要做的其实是要以理性的方式来论证理性2的正当性;同时又要以理性2的方式来论证理性的正当性。简单地说,他们是要证明近代市民阶级既是“合乎理性的”(rational),又是“自然的”(natural)。康德和黑格尔两人在这个辩护立场上是一致的,但辩护方法和思路却很不同,在黑格尔的眼里,康德的思维缺乏历史的眼光,不懂辩证法,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缺乏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但两人在过去和现在、东方(德国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西欧的“东方”)和西方之间搞调和的意图都是很明显的。这个调和的方式有思想史和理论上的意义,因为它把问题变成了人类的自然状态如何过渡到道德状态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开始就已经被理解为、定义为道德状态。而只有在道德状态,人才可以真正讨论什么是意义,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和平,什么是世界史。也就是说,近代西方的理性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概念或认识论概念,而是具有一个深厚的道德基础和历史基础,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可以说,现代世界的政治起源和文化起源的特殊性就在这里。

历史是道德世界的概念。前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然状态”一方面可以被浪漫化,但另一方面却是很不浪漫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无法无天、但又等级森严的状态,市民阶级(德国)、“布尔乔亚”(法国)或“中产阶级”(美国)在这种条件下永远也混不出个名堂来。当时的德国,大概类似于中国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的概念尚在形成过程中,理性、法、自由、个人等概念,以及它们所依附的自由主义价值体系,还是种种“争霸中原”的观念体系中的一种。显然,法律约束下的市民社会,将是这一自然史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什么自然的结论或铁打的普遍真理。康德哲学的“理性”概念,实际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普遍性的语言(范畴、律令等等)来曲折地表达一种特殊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我们后面会看到,事实上,每当自由主义遇到危机,都会有一种重返它的历史源头的思路。这个往源头的追溯都会指向康德,但同时也会暴露出康德哲学本身的综合性、折衷性和抽象性。它是一个更本原性矛盾的想像的、甚至是幻想的解决。而这个历史矛盾本身在霍布斯和马基雅维里的著作里可以说是赤裸裸地、严峻地提了出来。这是一个从没有法的世界向法的世界过渡的时代,法的世界“非自然化”了,但此时的法却最体现自然的力量,不像后来那样繁文缛节,拘泥于形式,变得越来越抽象。可以说,这是一个原初状态的“政治世界”。

同霍布斯和马基雅维里的世界相比,康德和黑格尔所描述的“伦理世界”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依赖于早先那个政治世界的基本秩序被整个社会内在化。因此可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朴素的”秩序,而是一种“伤感的”秩序(20世纪的西方就只好是“颓废”的秩序了)。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马克思就已经不承认这种秩序的合法性,干脆把它叫做“意识形态”,就是说,它不是真理,它再也抓不住现实矛盾,而只反映人(统治阶级)同现实之间的想像性关系。这种理论变化的社会前提是欧洲阶级斗争格局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叙事中,1848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以前,资产阶级或“第三等级”是一个革命阶级,因为它的对手是封建贵族。但1848年以后,资产阶级就一步步变成一个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阶级了,因为它的主要精力已经转移到如何控制和压制无产阶级或产业工人阶级,保持自己在一切社会领域里的特权。

现代“自由”观念的起源,则要通过一套权力的运作,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战线上同时打垮竞争对手,方能将自身作为法律和公理建立起来。在后现代和全球化时代,西方的政治、文化主体虽然把整个地球视为自己的内部,但它的政治哲学和文化政治观念却仍包含“内与外”的冲突。只是自由主义的理想化表述路子越走越窄。有的人觉得西方文化不过是诸文化形态中的一种,尊重各种文化和价值体系之间的自然的不同,无损于西方的绝对优势和根本利益,反倒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有的人认为,现代性宣布了西方文化是文化本身,是惟一的文化,因为它最符合人的本质,是最自然和最发达的。这种争论与“左”和“右”的问题不太相关,是带有根本的一致性的内部分歧。

我们现在来看看现代西方价值体系怎么样从私有财产、主体性、法制、市民社会、公共空间、宪政国家,一步一步推到国际法,然后推到世界历史,然后反过来以世界历史的方式,以普遍性的名义来为自己的特殊道路和特殊利益作辩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起点是《法哲学》的终点。这不是抽象地说,不是一个隐喻,而是他的具体思路,有文本和逻辑的线索和证据。历史在黑格尔的体系里边,不是从“没有时间性的东方”开始的,而是从现代西方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展开的。它的起点就是法。法的自然起点在哪里?在私有财产。这是黑格尔和康德一脉相承的地方。而霍布斯和马基雅维里把人对死于非命的恐惧视为政治理性的自然起点。这听上去好像更“本质”,但实际上尚有待进一步的历史化和具体化。与此相比,德国古典哲学的政治思想明显加入了经济的因素和阶级的因素,在文化上也变得明确起来,因此显得不那么“纯粹”了。这和目前我们探讨普遍化的问题,包括中国国内的各种各样思想争论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国家形态、国家理性、国家内在的政治性的含义,是不是最终在逻辑意义、历史意义上也要推到私有财产才落到实处呢?中国目前的文化政治和全球化、全球帝国,也就是英美为代表的当代强势文化有一个历史和结构上的冲突,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有一个不同的法理基础,一个不同的“理性”结构。

以西方目前的全球化、后现代和自由、人权等概念为代表的普遍性,难道它们是真正普遍的吗?答案也许是:既是也不是。作为一种自我的理想或理想的自我,它有普遍性。但作为这种自我理想的现实中介的现代西方,却只有具体的历史意义,和任何具体社会形态一样,它离自身的理想版本还差得很远,在实现其理想的过程中,它对内和对外也一直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在其内部,不同阶层的公民也并没有在实质上享受到普遍的权利和平等的保护。

如果它们本身并不具有一种比较的思维,而完全以一种单一性的思维,以自身历史发展道路为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就变成了普遍性,那么这些概念或话语体系就只能是一种经验的自我指涉、意义的自言自语,一种价值的镜像,一种逻辑的同语反复。这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在古代中国文明这样的在四周没有真正对手或“他人”的社会系统里面还不要紧,但现代西方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概念,而是一个把自己和世界等同起来,把世界视为自身的内部的经济、政治、法律和价值观观念体系。这就意味着,它要涵盖和“扬弃”一切历史上独立发展、自成一体的文明体系,把它们或是作为时代错误消灭掉,或是作为仅有局部意义的养料吸收进自身的肌体。这就给所有现存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主体意识(包括传统西方的社会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么选择灭亡,要么主动地进入与一个以普遍性自居的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中去,作为一个主体经受历史的检验。

因此,一个非西方的社会文化主体意识,必然是一个总体性的主体意识。因为在西方主体性的总体性面前,放弃自身主体的总体性就是放弃自身价值体系的正当性,就是放弃整个生活世界的价值依据和历史远景。这样的“主体性”根本不具有参与普遍与特殊、自我与他人的辩证法的资格,因为它在一开始就已经丧失或放弃了自身文化认同,早晚会变成西方体系内部差异性格局中的一个品位。你可以作为美国的少数民族来享受这种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并作为一种无关痛痒的文化存留下来。你可以仍然保持吃中餐的习惯,可以继续求神拜佛,但你一定要服从美国的法律和主导美国社会生活的种种力量。从比较的观点往前推,最后我们不得不质疑这种貌似多元的单一性的思维,这种貌似热爱普遍规律的特殊性的拜物教。目前,我们所面对的确实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单一性或单一化问题。

经过了这样的界定后,从比较和可比较性的角度对普遍性所作的重新思考迟早会推进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即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比较和可比较性一定要有一个操作平台,这个平台并不是每一个理论话语都可以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可以,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统一整个现象世界的是资本、商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普遍性的论述,在做西方和东方的比较时,通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过渡才可以做,比如西欧的生产方式和亚洲的生产方式的比较,这是可比的。不然的话,英国和中国没有办法比,一定要有一个可比的概念的意义的框架。这个框架在目前日益专业化、日益割裂的西方学术界,是越来越不可能了。但马克思主义仍可以提供这种可能性,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但本身是一种无所不包的一体化的“人的科学”,它经过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转化(即我们常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已经和当代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性构建难舍难分。

当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考虑比较和可比性问题的惟一参照系。其他如阐释学也提供了一种比较和可比性的框架。阐释学追寻的是意义的问题。但为什么阐释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产生的?为什么在那时意义变得不确定了?为什么有一种专门的哲学的分支来探讨意义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回答是,意义变得成问题,意义不是透明的。以前我们都是从上帝那里获得意义,只要你在教会的系统之内,意义是不成问题的。但后来这个(比方说天主教教会的)意义统一体四分五裂了。巴别塔又一次倒掉,用本雅明的话说,是人类起源性语言这个希腊古瓮在世俗的地面上摔碎了,我们的可以感知的生活世界存在于、局限于那些语言的碎片之上。此后,在人与人之间,翻译的问题,理解的问题,意义的问题就出现了。同样在读世界的文本时,读文学的文本时,阐释学认为中介和理解的延宕是一种必要的东西;而意义不但来自理解,也来自“前理解”,来自读者的“成见”和意义的“效果史”。

这样的问题都和比较和比较文学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美国大学里越来越多的比较文学系根本说不清楚比较文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种克服的办法是直接超越传统的比较文学学科,在更大、更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里对文本和现象作深入的理论性分析。但是纯理论的问题解决不了比较和可比性的问题。还有一个办法是干脆变成文化研究系,但这同样不解决问题,文化研究把大众文化作为分析对象的做法往往抹杀了文化生产的标准,为种种相对主义和本质主义大开方便之门,客观上造成文化分析领域的“巴尔干化”,就是小国间四分五裂、永无休止的战争。文化研究的内部倾向是向下走,取消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拒绝文学文本的霸权,强调日常生活的文化意义,研究到一种时尚,一个小街坊的娱乐或消费方式,一组特殊的人群等等非常具体的日常生活形态,而往往对超越个别地域、个别群体、个别现象的总体性问题不闻不问,因为它们都被扣上了精英文化的帽子。因而“文化研究”打着理论的旗号,但很快走到理论和比较的反面,跨文化意义上的比较研究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那么比较文学是什么?还是要通过比较和可比性问题,从根子上作一个重新的考察。从历史上看,比较文学或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是从歌德第一个讲起的。我和杰姆逊作过一个访谈,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歌德谈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时并不是指因为现代世界越来越发达了,理解的程度提高了,所以应该期待一种超越民族文化或社会形态的一般文学。并不是因为现在你可以超越民族文化的具体性,而去直接写普遍人性,大家不论背景都可以来欣赏,省掉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麻烦,一下子就体会到永恒的人性和美。歌德从来没有想过启蒙、理性会推到这一步。

歌德用“世界文学”这个词,是指看报纸、文学杂志,读翻译文学,可以了解到跟自己不同的别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怎么生活。他说的是,如果一个人坐在小城魏玛,就可以看来自爱丁堡的杂志,能了解巴黎的文学和思想时尚,甚至在读《玉娇梨》时发现“中国人比我们更文明,因为他们的道德生活不受宗教束缚”,人的内心世界将会变得多么丰富、活跃、躁动不安。如果坐在原地不动就可以做文学的世界旅行,今天进入法国人的心灵状态,明天进入苏格兰人的生活世界,人或许可以极大地摆脱自身生长环境带来的村俗气和狭隘性,而变成一个眼界开阔、富有想像力的“世界公民”。所谓世界文学,就是文学读者可以读别国文学,可以意识到这一切都和我自己有关系;而我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文学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参与状态和互动状态,而不是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之上的一个大屋顶。在新的条件下谈世界文学、世界电影、世界音乐等等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生活世界的可译性和可比性,提出他们交流和彼此承认的可能。但这并不是说现在真正出现了一种全球化的、世界性的东西。在今天,可以体制化、商品化的跨国“世界文化”产品大多是非常糟糕的东西。大家都喝可口可乐,都看好菜坞大片,都带孩子去迪斯尼乐园,这是标准化,不是世界化;是单一性,不是多样性;是特殊的强权,不是普遍的权益。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诗经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本书在继承历代《诗经》研究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到地诠释每首诗的主题、立意,清晰注解每章每句,以求读读者感悟《诗经》的古朴纯美,做到与古人情感共鸣。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齐如山先生在本书中介绍了华北地区土地出产的农产品的情况。华北地区出产的弄产品可以说是甲于天下,地球上任何地区出产的谷类,远不及华北多,所以华北历来号称百谷。华北地区的出产农产品的类别已经很复杂了,而每类之中又有许多种,例如高粱之中就又分几十种,谷子也有几十种,本书对其每一种的来历、生长季节甚至销售情况都有记录,这是另一种“舌尖上的中国”。
热门推荐
  • 枭妃风华绝代

    枭妃风华绝代

    代号“毒蛇”的特工首领容雪衣穿成爹死娘亡的容府长房嫡女,她决定万事顺来逆受!欺她的恶奴——乱棍打死抢她夫婿的堂姐妹——被卖青楼夺她家产的二叔——沉尸湖底!说她残忍?放屁!她从没亲自动手,滴血未沾!说她狠毒?办善堂、设医馆、修学堂,这样都算狠毒,她选择狗带!不过那个她放火,他浇油;她打劫,他善后;她腹黑,他比她更腹黑的妖孽到底是谁?死王爷,躲在背后算个毛线啊?有本事出来单挑!
  •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成长的目标(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和人打交道时,你应该在认识论上安于一个事实,这就是说,人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目标,尽管物理学的对象没有。无论是神的投射,还是人自身的投射,我们传统的科学都很明智地把意图的投射排除在物理宇宙的研究之外。实际上,对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存在,这种净化是必要的条件;对太阳系最好也作如此理解。意图的投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充分的理解确实有害。但研究人时,情况完全不同。人确实有意图和目标可以通过内省直接认识,也可以从行为方面加以研究,正如在似人动物中看到的一样。虽然这一简单的事实已从传统自然科学的模式中排除出去,却又自动地使传统科学的方法不那么适用于研究大多数的人类行为。
  • 复仇笔记本

    复仇笔记本

    这是一个绝望少女对这个世界的报复。而我,得到了这本复仇笔记。然后展开了,属于我的报复。
  • 抗震精神

    抗震精神

    真英雄!用抗震精神挑战金融危机,自强不息、坚忍坚持、互救互助、无私奉献、不离不弃、共渡难关……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亿,都会变得战无不胜。如果能将这种抗震精神顺利转接到企业中来,将凝聚起无限的激情与力量,从而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流浪的教育:谁来拯救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流浪的教育:谁来拯救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并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这些孩子被城市教育体系排斥在外,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无法接受稳定的教育。他们被城市边缘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平等的教育起点遥不可及。城市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刻不容缓,孩子们的上学梦等不起。
  • 魔罗

    魔罗

    戾气垂云夜哭郎远处似有飘渺的乐声,傅年余两眼直勾勾望着门外长街尽头的黑暗里。蓦然身后传来大喊声:“年余,年余!快,有人抢走了丹丹!”傅夫人牛枝英的尖叫声像一把巨锤砸碎了傅年余的浑噩,他立即冲回家中,跟随夫人来到了后院。后院有一棵百年古槐树。傅年余睁大双眼,在古槐的树杈上蹲着一个身披黑氅的男人,黑氅遮挡了他大部分脸,仅露出一双幽绿的眼珠子盯着傅年余。
  • 情锁(十六周年典藏版)

    情锁(十六周年典藏版)

    《情锁》作者藤萍,讲述人、神、鬼三界,数不尽的纤媚风流,道不完的扣人心弦,豪情侠意,荡人心魄。
  • 佛说大辩邪正经

    佛说大辩邪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野蛮老祖

    我的野蛮老祖

    群山之巅,雷鸣电闪,罡风如刀,卷起乱石成雪。红衣仙子立于风中,柳眉倒竖,凤眼含煞:“废物,一群没用的东西!”老祖一怒,血流千里!仙子身后,众修士瑟瑟发抖,噤若寒蝉。关键时刻,少年挺身而出:“殷某不才,愿为老祖打造最专业的修炼团队,保证老祖仙途所需之一切用度。丹药宝材,戍卫安全,灵气供给,生活起居乃至奴婢仆役,哪样不合老祖心意,唯我是问!我提议,设立老祖修炼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