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100000008

第8章 商机——见机而上,相机而动(4)

默多克返回澳大利亚,在整理财务的时候,发现父亲的资产存在一些混乱,几家报纸在财政上出了问题,如果继续经营将陷入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他果断地做出决定,说服母亲,只留下两份报纸,其他的都转让出去。

确立了发展目标后,默多克又到伦敦《每日新闻报》参加了简短的培训。

1953年,他返回了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后,默多克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这时他刚满22岁。

默多克决心把父亲留给自己的这两份报纸作为事业的起点。但在当时,《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这两份报纸并不赚钱。默多克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细心人,他清楚地知道读者要看的是什么,于是大胆地对报纸进行了一次彻底改革,新报纸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的欢迎。

自己经营的报纸虽然获得了成功,但年轻的默多克并不满足,他决心扩大影响。

恰在此时,他了解到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

最后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纸。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占领了阿德莱德、珀斯后,他又继续寻找新的目标,他把眼光又投向了悉尼。

当时悉尼的报业已经被3个集团瓜分,费尔法克斯控制着《先驱早报》和《太阳晚报》,帕克公司掌握着《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诺顿经营着《镜报》。

由于《镜报》经营不善,诺顿把它卖给了费尔法克斯,但费尔法克斯仍无法把它办好,这时默多克用400万美元从费尔法克斯手中买下了这家报纸。

对一个29岁的年轻人来说,400万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默多克决心以英国的《每日镜报》为榜样,办好这个报纸。

默多克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但是说来容易做之难。

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但默多克决心让他的梦想成真。他断定,一份客观公正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它将会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

当《镜报》的地位刚刚巩固下来后,他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的事业中去了,经过不懈努力,1964年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许多人认为《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因为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但事实上,这张报纸亏损严重,为了荣誉和理想,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

默多克说:“我对我的任何一张报纸都不感到惭愧。那些告诉我报纸不怎么样的假内行让我恶心,假内行们只读一些没人想读的报纸。我怀疑他们根本就没读多少报纸,却在很多时候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或者是一个激进主义者。他们认为可以把自己的品味强加给其他人。”

8.未雨绸缪,修炼超前意识

超前意识是指有长远的眼光,能把握时代的脉搏,高瞻远瞩地做出决定。在商业经营中如果没有独立的经营思路,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始终处于商业金字塔的最底层,不仅获利甚少,而且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有可能成为牺牲品。经商要有超前意识,练就一双慧眼,只有永远比别人快半拍才能成为商战中的真正赢家。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丛林中,一只狼在漫无目的地走着,当走到丛林边上,狼突然看见在不远处的草地上竟然有一群驯鹿在悠闲地觅食。这只狼的兴奋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刚要扑上去,忽然又觉得自己太冲动了,想着自己应该先计划一下,再顺着目标出击,这样胜的把握会更大。于是它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离它最近的地方有一只专心致志吃草的驯鹿,当下决定就是它了,便悄悄地向驯鹿走去。狼一步一步靠近驯鹿群,谁知就在离鹿群还有几步之遥的时候,驯鹿突然察觉,便以最快的速度四散奔逃。狼则对着预先“选中”的那只猛追过去。以极其惊人的速度超过了一只又一只驯鹿,但它就像没看见其他驯鹿一样,只对着被它锁定的那一只锲而不舍地追猎,最终它以坚忍不拔的耐性战胜了驯鹿,美美地饱餐一顿。

狼的特点是从来不会毫无目的地行事,面对猎物,它往往临危不乱,谨慎有加,对准目标,毫不迟疑,直至捕捉到猎物才肯罢手。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忘却了最初的目的,但是如果商人也像狼一样,认准唯一的目标,坚持不懈,一定能成功。

香港首富李嘉诚就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坚持到底的人。

1960年前后,李嘉诚以天才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察觉出,当时市场上塑胶花的销路并非长久看好。因为凡是装饰品,日子久了就使人厌倦。美国人更是喜欢摩登,生产鲜花代替塑胶的日子不会太远。李嘉诚必须为自己手中1亿元的庞大资金寻找出路。

一天,李嘉诚独自驱车在户外兜风,无意中看到原野上的农民正忙于耕作,建筑工人正忙于建筑房屋。李嘉诚的思维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没有想到经营房地产呢?

从50年代起,香港平均每10年便增加100万人口,住房问题十分紧张。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四五百万人挤在区区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5000余人,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称誉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已成为历史,社会对住房的需求直线上升。他从人口激增、住房空间有限、经济发展神速、土地使用日趋重要等方面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认为:“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香港。”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1958年,他开始涉足地产界,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高的工厂大厦。不久又在柴湾购地兴建另一座工厂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达12万平方英尺。这就是说,当香港、九龙和新九龙中心地区地价猛涨,私人土地开发者在荃湾、元朗和大埔开始投资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早已捷足先登了。

香港寸土寸金,炒楼成风,是地产商的乐园。有的人用冒险的办法,采取“开发”方式投资。

所谓“开发”方式,就是买空卖空,侥幸取胜。就是说,你手上只有10万元,却要做100万元的生意,那不足的90万元就用地皮或楼宇向银行抵押,交纳利息。

这种做法的投机性大,好处是可以用小本赚大钱,你想赚更多的钱就向银行多借款,拼命搞“开发”投资。然而做生意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商品绝不会只涨不跌。

物业市场一旦跌落,或者银行资金紧缩,“开发”商就毫无招架之力,只能乖乖投降,宣布破产。因为他没有资本,银行利息又多,倘若“剜肉补疮”的办法不灵,资金无法周转,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李嘉诚绝不做冒险的开发商,投机非他所长,稳健发展方是英雄本色。他以现金购买旧楼改造着手,地价低时大量买进土地,他看准了地价定会上涨,因此并不急于把买得的土地和房产脱手。特别是中国大陆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香港进入了真正的黑暗时期,谣言四起,人心浮动,百业萧条,地产有价无市。

许多目光短浅的人担心“中共要用武力收复香港”,纷纷逃往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把工厂、商店、酒楼、住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

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李嘉诚却独具慧眼,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历史不会倒退,中国人民一定会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李嘉诚拨开眼前的迷雾,看到香港灿烂的未来,毫不动摇,稳坐钓鱼台。他一面小心翼翼地严格控制财务开支,避免发生财政危机,一面又利用经营塑胶业中每年不下千万元利润的盈余,把它们都投到购买低价的地皮和旧楼上去。

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抛售地产、物业的时候,他却胸有成竹地购买了一幢幢设备齐全的旧大楼,盖起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新大厦。

李嘉诚在地产低潮中崛起,19世纪70年代,香港进入了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被国际经济组织列为10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一。

早在60年代,香港就成了亚太地区棉纺织品、服装、电子及塑胶玩具等少数几种轻纺工业中心。

70年代进入了“工业成熟期”,成为地区性的国际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金融旅游和通讯中心,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愈来愈大,香港只是个海港,陆地山峦起伏,可供商业利用的用地面积占全港面积(包括新界)的1/8。

70年代中期,许多内地人来到香港,人口激增,社会对各类楼房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土地面积狭小的矛盾十分突出。

香港当局面对此种情况,实行了高地价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填海造地高价销售,另一方面垄断经营,实施了“价高者得土地”的方针。此政策更加助长了地产业投机活动的狂热发展,“炒”楼风更为盛行,因而造成了地产业随着市场的波动起伏不定。一些人高瞻远瞩,把握时机,大发横财;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下错了赌注,倾家荡产。

李嘉诚真不愧是一位“商界奇才”,他熟谙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善于掌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时而迂回前进,时而单刀直入,因势利导,为公司未来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顺利地闯过各种险滩急流,在地产业几次大起大落中稳步前进。

1972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约有35万平方英尺,1975年增加到510万平方英尺,1976年发展到635万平方英尺。

香港作为西方进入中国内地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门户和中国通往世界市场的桥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从四面八方涌向香港。他们大力开设办事处,建立商场、宾馆,成立贸易公司,这样对地皮的需求就大大增多了,香港土地、楼宇供不应求,刺激着房地产价格的猛涨。

李嘉诚洞察时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渠道扩展资金,大力发展地产业。到1977年,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扩大到了1000万平方英尺,1979年增到145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以前的香港地产业虽有几起几落,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进入70年代以来,香港地产业经过5年连续发展,1979年~1980年达到了顶峰。1979年房地产急速发展,地价之狂升猛涨十分惊人。这一年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大约为13876元,约为10年前的12.5倍,20年前的133.5倍。非工业用地每平方米比10年前约增长一倍,为20年前的42.5倍。住宅用地地价一直高于工业用地,为10年前的15倍或20年前的87倍。随着地价几十倍、上百倍的猛涨,地产界巨子李嘉诚的财富也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高瞻远瞩、具备超前意识,目标恒定、坚持不懈地奋斗,这便是“商界奇才”李嘉诚的致富经。

同类推荐
  • 联想斯巴达方阵

    联想斯巴达方阵

    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已经不再是处于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一剑走四方”的侠客精神都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斯巴达方阵”的制胜精髓和联想集团经营管理理念两者相结合,对于当代企业发展方向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 商业的逻辑:正和岛智库揭秘新经济大趋势

    商业的逻辑:正和岛智库揭秘新经济大趋势

    为了推动管理研究能够更好地贡献于实践,我们需要这样的努力,而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基础上寻找方法、工具与理论,并使其转化为管理者自己的智慧,帮助其在当下的环境中产生价值。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我们依旧需要回归到实践中,但是又要抽离出来,沉静地寻找方法论的意义;回归管理的本质,深刻地洞察那些基本的命题,让管理实践研究具备持久的生命力和价值。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从平凡到优秀

    改变与适应并不矛盾。适应,是为了改变,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改变,是为了优化自己,进而成就绚烂的人生。良性互动二者,平凡的你将走向不平凡,优秀的你将变得更加优秀。既能适应又善改变的人,“不管风吹浪打”,都能“胜似闲庭信步”。这样的人,才是自己命运之舟的最可靠舵手。
  • 向军队学执行

    向军队学执行

    这个世界上培养更多高级别管理人才的,不是MBA商学院,而是军队与军校,如美国的西点军校,自“二战”后美国500强企业卓越的管理者大多出自于此。军队是这个世界上极有效率、执行力超强的组织!军校也培养出这个世界上更多更高级别的管理精英,但毫无疑问,纯粹的军事化管理并不完全适合现代的企业,就连美国部队都是将商业化与军事化进行融合,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百万管理畅销书《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作者赵伟,经十年研究,将MBA商学院管理精华与军事化管理精华完美融合。
热门推荐
  • 红纱嫁衣

    红纱嫁衣

    “鸟翔天际,鱼潜水底。乐兮舞兮,伊人绣衣。挥我手中线,绣我红纱衣。一针一线,寄之相思。脱我旧时衣,穿我红纱衣。即见君子,悦兮喜兮。”简单来说,就是小梁童鞋穿越到了异世,碰上了和她梦中情人一模一样却全然陌生的白月,于是努力,希望两人的爱情能开花,但是当爱情真的开花时,开出的却是一片鲜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雚经

    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段祺瑞(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记述了作为北洋三杰之一段祺瑞的一生。段祺瑞为皖系首领,因帮助袁世凯练兵而得到提拔,纵横政坛十五年。作为北洋主要成员,段祺瑞在武力征伐以及民国初年内政外交方面,均有所作为。作为军阀,一直被认为是反面人物,但却一生清正耿直。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段祺瑞的人性、人格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段祺瑞一生起起伏伏,既有卧薪尝胆的艰难时刻,也有身居高位的不可一世。作者抓住了段祺瑞的一个特征——生气时鼻子会变歪,以此种细节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
  • 一藏轮回

    一藏轮回

    一个永生,一个轮回。一个纪元结束,一个时空开启。白骨风轮,历千重缘法;香水苦海,尽万古刹那!这是一个谁也不愿做傀儡的故事!因为,我们都要握住自己的命运。——《一藏轮回》是《九棺》的续篇。所以,大家最好先看《九棺》。那样很多情节,很多设定,大家会更明白!保证完本,放心收藏!
  • 第二世界最强冒险团

    第二世界最强冒险团

    凭空获得五年记忆,让咸鱼王岳得以在主神创造的第二世界里肆意追逐自己的梦想。聚集记忆中强力小伙伴,拉拢潜力无限的原住民。与小伙伴们携手打造最强冒险团!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退后让为师来

    退后让为师来

    穿越唐僧,取经功成。闭关清修,“一觉”醒来,沧海桑田。满天神佛,烟消云散。唯有钢铁森林,高楼林立,竟然回归现代?只是神魔游戏,轮回穿梭,魑魅魍魉,群魔乱舞。有妖气!“退后,让为师来。”唐洛露出往昔“慈悲为怀”的笑容。
  • 写在时间开头

    写在时间开头

    「2017科幻春晚」科幻小说合辑包含:《春节序曲》《昨天今天明天》《春天的故事》《俏夕阳》《宇宙牌香烟》《虎口遐想》《涛声依旧》《如此包装》《故乡的云》《四郎探母》《过河》《空城计》《相约一九九八》《空中悬人》《吃鸡》《三岔口》《警察与小偷》《常回家看看》《超生游击队》《好运来》《千手观音》《难忘今宵》。未来局甄选的这些题目,全部来自于过去三十多年在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作家们在选定题目后48小时内,完成4000字左右的科幻短篇小说创作,并需要在科幻小说中设置与原有春晚节目呼应或致敬的细节。「科幻春晚」是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不存在日报》在每年春节期间进行的一档科幻小说连载活动。2017年春节期间,23位风格各异的科幻作家参与了本次活动。其中有韩松、何夕、凌晨、杨平等资深作者,江波、陈楸帆、飞氘、万象峰年、张冉、刘洋、阿缺这些已经成名,风格鲜明的新生代。还有滕野、塔塔、孙望路、郝赫、慕明、KiSA、赵猫鱼、双翅目这些还是生面孔,但今后大有可为的新晋作者。23篇科幻小说风格各异,但都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准。其中既有传统太空题材、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科幻小说的常见语境下的新意之作,亦有一些难于归类的架空、近未来社会幻想、传统文学改编和魔幻现实主义作品。「2017科幻春晚」最初在《不存在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果壳网、豆瓣、知乎、澎湃、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简书、MONO等平台连载,在科幻迷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总计被阅读150万余次。在此,我们将23篇作品制成合辑,整体呈现「2017科幻春晚」的全部作品,以飨读者。未来事务管理局是一个以“未来”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致力于科幻文化传播与科幻生态搭建,创造中国科幻黄金时代。
  • 翦勝野聞

    翦勝野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PEN

    OPEN

    两个月前,正当粉白的樱花瓣铺天盖地地席卷目黑川时,我成为了渡边祥子的第四任丈夫。不咸不淡地活到三十九岁,总算是告别了东京市郊残旧的单身公寓,住进祥子位于银座附近的高级别墅。祥子大我十一岁,儿子正在多摩美术大学念二年级,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派去加纳工作,几个月后染病去世,而后的两任伴侣则都是看中了她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