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900000009

第9章 红灯区里的救国之术(4)

话说那毕永年,戊戌变法的1898年,他刚刚18岁,但此人自幼生长于军中,有一身惊人的武艺,长大后成为了哥老会的业务骨干,称得上古惑仔中的老大了,经常往来于汉口、岳州、新堤及长沙等地,江湖中人,多闻其名。

更兼毕永年为人豪放不羁,仗义轻财,所以各堂口兄弟,各地的龙头老大都渴望与毕永年结识——好弄点银子来花差花差。

毕永年的名头之大,不唯是各地江湖老大听得耳朵都出了茧子,就连洋人也听说了。

遂有日本平山周、井山雅二等浪人于烟台找到毕永年,希望傻瓜老毕赞助给他们一点旅费……于是毕永年干脆带这俩穿塌拉板的东洋浪客来到了京城,要大干一场。

当毕永年意气风发的带领日本人向大京城进发的时候,袁世凯也正跟着一个日本人屁股后面回京城。

和袁世凯在一起的这个日本人,名气却是大得很。

他便是于甲午海战中击溃了中国海防力量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此来中国,纯粹是个人私费旅游,来中国他最想见到的人就是袁世凯,因为老袁曾一个人将日本人挡在朝鲜整整十二年之久,这样的人物,伊藤博文不瞧瞧老袁的模样,那可是死不瞑目啊。

这边会党英雄毕永年和大滑头袁世凯这两拨人,各自带着一拨日本人分路进京,而京城中的光绪皇帝却突然下了一道密旨。

密诏发给了维新六君子之一的杨锐。

之所以将密诏发给杨锐,是因为杨锐是戊戌变法六君子中最为老成持重的。可是老成持重的杨锐有个良好的习惯,喜欢猜谜语,他接到密诏后,先不急着打开,放在桌上猜谜语:猜一猜,皇上在这上面写了什么?我猜我猜猜猜猜……

如此猜了三天,打开一看,顿时眉开眼笑,哈哈哈,原来是圣上危殆,哈哈哈,慈禧太后生气了,要干掉皇帝,哈哈哈,这真是太好玩了——这离奇到了不可思议的历史,见《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第1018页。

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废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

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废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

圣上危殆没关系,这不,会党英雄毕永年已经进京了吗。

毕永年一到,就受到了康有为的亲切接见。

1998年9月14日夜九时,康有为召毕永年到他的卧室中,说道:

你可知道今日面临的危局吗?太后打算于九月天津大阅兵时杀害皇上,到时候怎么办呢?我想要效法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然而天子手无寸兵,很难举事,我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希望你来帮助我。

毕永年狐疑的道:袁世凯是李鸿章的人,而李鸿章又是太后的人,恐怕不可以用吧?更何况袁世凯那人也不是可以谋事之人,我听说他在高丽时被几个日本浪人吓得尿了裤子,私自逃回,象这种无胆之人,能靠得住吗?

康有为道:这个你尽管放心,袁世凯两天前已经到了京城,我已令人去他那里行反间之计,袁世凯愚蠢,必然中我妙计。现在袁世凯已经深信他之所以升官太慢,就是因为太后与荣禄做梗,此时已经恨透了太后和荣禄。而且我已经奏知皇上,在召见袁世凯的时候,隆以礼貌,抚以温言,又当面赏给茶食,这样袁必愈生感激而图报答了。

最后,康有为吩咐毕永年:你且耐心等待着,我还有重要的事情用你来办。

饶是那毕永年久惯江湖风波,但等康有为“用他”的时候,还是让他大大的吃了一惊。

(16)灌你两句迷糊汤

袁世凯到得京城第三天,就有圣旨下来:

上谕:现在练兵紧要,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忠勇勤奋,校练认真,著开缺以侍郎候补,责成专办练兵事务,所有应办事宜,著随时具奏。当此时局艰难,修明武备,实为第一要务。袁世凯惟当勉益加勉,切实讲求训练,俾成劲旅,用副朝廷整饬戎行之至意。钦此。

老袁运气硬是好,又升官了。

从地方三品的按察使,一下子擢升为中央的二品候补侍郎,那差不多相当于一下子升了三级。

这道圣旨,却是康有为说服了光绪皇帝下达的,说是让老袁升官,其实是一道救驾圣旨。

但袁世凯何许人也?又如何不知道这首圣旨实无异于催命符?所以他的反应,让所有人都难以理解:

(袁世凯)自知非分,汁流浃背,立意上疏辞谢。随即有郭有琴等诸友人前来贺喜,都告以无功而受重赏,决不是好事,有何可贺?即商量草拟疏稿,将力辞,将力辞。诸友人全都劝阻,于是托友人代办谢恩折。

于是袁世凯闭门不出,谁也不见,独居郊外法华寺,只是苦苦恳求皇上放他回天津继续练兵。但政治这东西却由不得袁世凯,袁世凯越是往后躲,政治就越上往前逼,不把袁世凯逼到绝路,这事不算完。

袁世凯升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是夜晚八时,康有为正在用晚餐,他当即丢下馍馍不吃,拍案叫绝说:天子真圣明,比我们所献之计还要隆重,袁世凯必然是喜极而泣,以图后报了。

于是康有为起身,命令毕永年随他前去卧室,毕永年硬着头皮去了,进去之后康有为坐下,劈头就问毕永年:你觉得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

毕永年回答说:事已至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按预定计划行事了,但我还是怀疑袁世凯不是可用之人。

康有为笑道:差矣,老毕你极是差矣,袁世凯是极可用之人,而且我已经得到他允诺的凭据了。

说着话,康有为从茶几间取出袁世凯以前写给康有为的书信,给毕永年看,这封信是袁世凯极力感谢康有为的引荐与提拨,并声称:赴汤蹈火,亦所不辞。

康有为得意的道:你看袁世凯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可以用吗?

毕永年只好说:就算袁世凯可以用好了,那么先生你打算让我做什么呢?

康有为道:我想派你去袁世凯的幕府中做一名参谋,替我监督袁世凯,怎么样?

毕永年苦笑:我一个人在袁世凯那里有什么用?而且万一袁世凯另有异志,又岂是我能够对付得了的?

康有为说:那就给你一百个人好了,怎么样?等到袁世凯奉我之命兵围颐和园的时候,你就带着那一百人奉诏命前后,捉住西太后,把她给我废了!

毕永年只好说:那么我应当在哪一天去袁世凯那里呢?

康有为回答:这事再商量吧。

正说着,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弟子梁启超一起进来了,梁启超对毕永年激将道:这件事,你就不用再怀疑了,只管去做好了,只是不知道老兄敢做此等事情吗?

毕永年回答:这有什么不敢的?只不过我应该深思熟虑的处理此事,况且我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袁世凯,不了解他的为人啊。

梁启超冷笑:袁世凯的为人没任何问题,现在有问题的是老兄你敢不敢担当?

毕永年犹豫不决,一边的康广仁勃然现出怒色,毕永年最后是叹了一口气:

此事我终究不敢独自担当,是否可以请唐才常进京商量?

唐才常?康有为听了这个名字顿时大喜,那可是一位有勇有谋,能担大事的英雄,可是……我们想就在这几天之内发动,等不及唐才常啊。

大家商量不下,就一起去了南海会馆谭嗣同的房间,让谭嗣同给大家拿个主意。

谭嗣同听了双方的意见,道:稍缓几日发动,也不打紧吧?如果此事能有唐才常这样的英雄人物参与,那就更有胜算了。

听了谭嗣同的话,梁启超就评价道:

毕君沉毅,唐君深鸷,可称两雄。

但就这么两句迷糊汤,却是灌不倒毕永年的,因为大家要求于他的事情太大了。

(17)皇帝也是挂科生

毕永年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太悬,就于9月17日去找康广仁商量,康广仁一听他打了退堂鼓,顿时勃然大怒,斥责道:

汝等尽是书生气,平日议论纵横,及至做事,却又拖泥带水。

毕永年辩解道:不是拖泥带水,康先生想用我,必须说清楚办法。我一命虽徽,但不能糊涂而死。凡事贵深谋熟虑。康先生既然令我同谋,何以不能让我置一词!而且,康先生命我领百人行事,尤不能冒味。我是南方人,初至北军,率领彼此互不相识之兵,十数天中,我何能将他们收为心腹,又何能得其死力?我八岁即随父叔辈来往军中,深知军中弊端。我不过是一个有母丧在身的拨贡生,统带此兵不独兵不服,同军各将,也会奇怪。

听了毕永年的解释,康广仁更加不高兴,冷笑着走出房间。

当晚7时,毕永年得知了一个可怕的消息。

光绪皇帝的密诏已经下来了,是给康有为的。

朕今命你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非笔墨所能尽呀。你可迅速出外,不可以延迟。你的一片忠爱热肠,朕深有所知。你爱惜身体,善自调摄,将来还可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啊。特谕。

看这圣上的亲笔,可知这光绪皇帝的学习成绩肯定不是太好,属于挂科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光绪皇帝写这封秘信的时候,已经哭成泪人了。

这封别别扭扭的信翻译过来就五个字:

老康快逃命!

于是毕永年急忙去见康有为,再次陈述上面的理由。康有为听了后大不高兴,斥责道:你以拨贡生领兵,也很体面嘛,有何不可?此事尚未定,你不用先多虑。

又过了一天,杨锐终于打开了光绪皇帝三日前颁发给他的救命密诏,给康为有拿了过来,于是南海会馆,哭声一片,众人都在思谋如何营救光绪皇帝。

哭声之中,一个叫钱惟骥的客人忽然问毕永年:

康先生要谋弑太后,怎么办?

毕永年大吃一惊:你如何得知此事?

钱惟骥笑道:是梁启超告诉我的,梁启超说,康先生的意思是这样,奏知皇上的时候,只说是废掉太后,但等到兵围颐和园的时候,就将太后捉住杀掉,梁启超担心你不敢干,让我来试试你,怎么样,你到底是敢还是不敢?

毕永年嘟哝了一句:……你先等着吧。

当晚,毕永年发现同住在南海会馆的谭嗣同彻夜非归。

(18)北京法华寺

谭嗣同是去了北京法华寺,袁世凯的寓所。

谭嗣同来的时候,袁世凯正在起草奏章。

两人是第一次会面,但一进门,谭嗣同就要求袁世凯屏退左右,说是有密事相告,袁世凯挥挥手,房间里别的人就消失了。

只剩下两个人了,就见谭嗣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袁世凯:袁公相貌不凡,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仪表堂堂,气势不凡,真是大富大贵之相啊——原话是:初次见面,不想公如此相貌堂堂,有大将格局。

替袁世凯看过面相,谭嗣同单刀直入:皇上方有大难,非袁公无人可救。

袁世凯:但不知皇上难在何处?

谭嗣同:荣禄要废弑帝君,袁公难道不知道吗?

袁世凯茫然:不会吧,荣禄没跟我说过这事啊。

谭嗣同冷笑:袁公,你别犯傻了,如这种话,荣禄怎么可能当面对你讲?你可知道荣禄其人外忠内诈,袁公忠心为国,却晋升如此之缓慢,何故?就是荣禄这个人在掣肘……

袁世凯拍案而起:这个荣禄,真是太不象话了,我饶不了他!——杀荣禄如杀一犬尔!

谭嗣同大喜:那行,咱们就说好了,你马上回天津,带兵入京,先封禁邮电局和铁路,一半人马围颐和园,一半人马围皇宫,则大事可成。

袁世凯大诧:围颐和园干什么?

谭嗣同:这你别管,你只要照着做就是了。

袁世凯:恐怕这不成,我训练士兵的时候吩咐他们要忠君爱国,现在突然带着他们兵围皇宫,只恐部下不会答应。

谭嗣同急了:袁公放心,我已经召集了数十名江湖好汉,事在必成,请袁公务必答应我,否则我就死在袁公面前,现在袁公的命,在我的手上,我的命,也在袁公的手上,请袁公一决。

袁世凯:你就算是杀了我也没用,这么大的事,没有皇上的圣旨,我凭什么相信你?

谭嗣同:圣旨有,有有有。

谭嗣同拿给袁世凯的圣旨,却是他自己刚刚写的:

荣某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朱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隶,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禁电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如不听臣策,即死在上前。

袁世凯:这哪是什么圣旨啊,这是你自己写的吧?

谭嗣同:不是我写的,是杨锐写的……不对,是杨锐照着圣旨抄的,这个可恶的杨锐,圣旨已经下了三天,他却不打开,只是封在那里猜谜语,猜来猜去,把事情都耽误了。

袁世凯:可这上面也没写让我们兵围颐和园啊,更没写杀荣禄。

谭嗣同:袁公,你就别推三阻四了,报君恩,救君难,立奇功大业,天下事入于袁公之手,在于公。公如果贪图富贵,告变封候,害及天子,也在于公。由公自己栽决吧。

袁世凯长身而起,凛然道:姓谭的,你以为我袁世凯是何许人也?我袁家三世受国恩深重,断不至于丧心病狂,贻误大局,只要有益于君主和国家,必以生死承当。

谭嗣同大喜,长身拜倒:谨谢袁公,告辞。

回到南海会馆的寓所,谭嗣同正在梳头,毕永年已经急不可耐的闯了进来,询问究竟,谭嗣同有气无力的说:袁世凯还没有答应我,但也没有坚决的推辞,办法还得慢慢的想。

毕永年的心沉了下去:那么袁世凯到底可用不可用?

谭嗣同叹息一声:这个问题,我也跟康先生争论过多次了,我是不同意用袁世凯的,可是先生执意有用他,真叫人无可奈何。

毕永年再问:昨夜你是否将密谋全都告诉袁世凯了?

谭嗣同道:大丈夫事无不可对人言,都说了。

毕永年仰天长叹:事情完全失败了,完全失败了!这是何等样的事,能说出口而停止不办吗?公等恐怕要有灭族之祸了!我可不愿意跟你们同罹此难,我现在马上搬出南海会馆,住到别处去。我劝兄也该自谋,不可与他们同归于尽,无益呀!

当天,毕永年逃离了南海会馆。

(19)北洋大臣也有副职

毕永年逃至上海,得知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逃了,唯有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押赴菜市口斩首。毕永年琢磨了好半天,才寻思出不对劲来。

菜市口砍头的不应该是六君子,应该是七君子!

少了一个袁世凯!

袁世凯是知道维新党人的全部密谋的,知道就意味着参与了,可是朝廷怎么偏偏就是不杀他。

于是人们推测:这袁大头肯定是死定了,只因为他手握兵权,朝廷投鼠忌器,不敢轻动,定然是先升其官,削其兵权,再缓缓杀之,下一步,铁定是让袁世凯进宫。

果不其然,当年十月,朝廷有诏书下来,命袁世凯进宫。

这个消息传来之日,袁世凯的兵营中一片混乱,“众心惶惶,逃之夭夭”。

10月25日,有圣旨曰:

候补侍郎袁世凯,著在西苑门内骑马,并乘坐船只拖床。钦此。

这袁大头又升官了!

这个官叫“护理北洋大臣”,大概是“副北洋大臣”的意思吧?

这道圣旨引发了袁世凯兵营的再次混乱,许多翻墙逃走的士兵又翻墙逃了回来,好家伙,朝廷对袁世凯可真够意思,谋弑太后是何等的重罪,等闲人物听到就是罪,可袁世凯跟着康有为一块干了,非但没砍头,反倒是提拨重用了。

全乱套了。

由是人们相信,这袁世凯铁定是告了密,否则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但是当事人,如毕永年却是知道的,就算是袁世凯想告密,也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事实上,后来的史家多方查证,也证明了老袁确实是没有告密,他知道的这个消息比较晚,等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慈禧太后那边已经动手了。

没告密就没告密吧,毕永年才懒得管这事,他逃往日本,到了日本先写诗:

日月久冥晦,

川岳将崩摧。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生物进化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生物进化的历史

    崔佳编著的《生物进化的历史》是“小故事,大历史”系列之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世界文明源远流长,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晰地了解和感悟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世界历史?最简洁的途径莫过于读懂细节。细节可以反映历史,撷取历史长河中的点点细节,勾连起来,即是一种解读历史的方式。一书通古今,开卷知天下。本书看点:全书体例新颖,选材精当,表述生动,图文并茂,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尽览历史风云,汲取历史智慧。
  • 这是个假的唐朝

    这是个假的唐朝

    他梦到了未来,丈母娘要做皇帝,公主媳妇要和离改嫁,他自个儿——却是妻离子散满门衰败。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他还有个被传断袖但没有瘸腿的太子妻兄,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没有玄武门之变的皇帝岳父。是不是感觉很懵比?这,是个假的唐朝。噢!对了,他的公主媳妇名讳——李令月。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 关河梦

    关河梦

    楼船夜雪瓜州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一举收复关河洛,不知消得几分愁。
  • 血宋

    血宋

    一部集历史、军事、推理和悬疑等诸多题材,包含围棋、算数、易理、茶道、琴棋书画和古代科学等多方面的社会百科全书式武侠。本书所展现的将是历史的的厚重与沧桑之感,喜欢爽文流的勿进。一个初入江湖的梁山之后,如何一步步成长,背负家国使命的同时却遭遇坎坷,执着的理念,坚毅的性格和不离不弃的爱情让他坚持,但坚持换来的一定是收获么?本书在回目标题上,致敬金庸先生《天龙八部》,回目成词。
热门推荐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 若爱只是隔岸观火

    若爱只是隔岸观火

    温之榆嫁给黎锦安情非得以,也心有不甘。她不情愿嫁他,而他却满怀深情的娶她。婚后她流产,罪魁祸首是自己的丈夫。她溃不成军,无法原谅,想要逃出他的世界,躲了三年。回来之后她还是黎太太,他依然宠她宠的无上限无原则,宠到令人发指。她不爱他,为自己所失去的憎恨他。而他攻势温柔强势,霸道的占据了她的心。她自卑自己不是真正的名门千金,费尽心机的离婚。他却说,不管你是谁,你始终是我太太。她沦陷在他一世的温柔中无法自拔。*而旧爱归来时,她从不珍惜的黎太太的头衔莫名的紧张起来。三年前的旧事真相浮出水面。她惶然失措,他不是罪魁祸首,但是却为身为罪魁祸首的旧爱承担了一切。她后知后觉的知道他最爱的原来不是她。他不再相信她,不再宠爱她,他曾给她的一场温柔一场爱如同梦一场。*她等来了他的离婚协议书,他问她还想要些什么。她不说话,签字的手抖得厉害。一颗心落地碎成了一片再也拼凑不出从前。*她为他堕落的整日借酒消愁,为救他毁容受伤。而他给她的却是他和旧爱婚礼的请柬,她无法理解他的残忍。最终她心如死灰的离去,再见时已是路人。她双目失明,记忆全无。他抱着她久久的不能放开,本以为离开了他,她会过得好一些,却不知道是把她推进万丈深渊。*他不是不爱,而是太爱,才舍不得她被人伤害,只是他错算了。他带她辗转每一个他们走过的地方,只为寻找她丢失的那些记忆。
  • 玩转人生的秘诀

    玩转人生的秘诀

    人们都在追求快乐,身上却常常背负着各种枷锁。名利之鞭的抽打,你争我夺的拼斗,心事重重的阴霾……总是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其实,快乐很简单。她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一种重负之后的轻松,一种雾散之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只有让心灵自南放飞,我们才能够拥有玩转人生的可能。
  • 灭秦(3)

    灭秦(3)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 盗妃难驯:抱紧国师好乘凉

    盗妃难驯:抱紧国师好乘凉

    穿越?无所谓。她身为高级催眠神偷,换个世代又如何?照样活的风生水起。一觉醒来身处异世,身无寸缕,身旁更是有那粗鄙大汉瞧着不放。若是你,你会如何?天真烂漫的美眸中隐藏着什么,冷眼旁观暗暗韬光养晦,阴谋杨某齐上阵。只是,这位绝代风华的大国师为什么偏偏盯着?他决议用她为利刃,却不想苏潋裳将计就计,先一步抱上国师大人的大腿,“师傅,求虎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浪漫星夜

    浪漫星夜

    一个鲜少人知的倔强富家千在校攻读MBA期间结识五位校园风云人物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开学第一天她却不知道自己遇见的那个他和她的缘分竟然那么奇妙在很早之前就已结下……
  • 甜婚:总裁擒妻有妙招

    甜婚:总裁擒妻有妙招

    他是恶魔,刻意接近她,摧毁了她的家庭,她的学业,她的爱情!三年后,她苟且生活,却再次撞见了他!“想一刀两断?告诉你,你别做白日梦了,这辈子,我就要死死的缠住你,让你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你永远都别想摆脱我的掌控!”可是,费先生,要报复为什么非要结婚?又是谁没完没了的缠着她?追妻哪是那么好追!
  • 狐妖呆呆

    狐妖呆呆

    “我既倾倒了这么多人,可有倾倒你?”“狐狸不都是阴险狡诈的吗,为什么会有你这么蠢笨的狐妖!喂,小笨狐,你看,我有九只头颅,你有九条尾巴,我这么聪明正好弥补你的蠢笨,我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呆萌的小白欢脱文。
  • 憩园

    憩园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