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600000004

第4章 如何看待你与经济学——理念中的经济学常识(3)

欲望很多,能得到满足的却很少,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作出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这是一个为人熟知的选择。而你自己每天也是要面对各种选择:早饭吃包子还是油条;多花点时间工作还是多花点时间锻炼身体;平时多学英语还是多学习专业知识;是买房还是投资;是愁眉苦脸地计划将来的每一步路,还是干脆什么也不想,只是开心地过日子……如果仅仅从金钱方面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贫富差距巨大。但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还有很多东西是基本平等的,比如生命,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比如时间,每个人每天拥有的都是一样多。

在时间与金钱之间作选择又是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时间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对应的金钱是大不相同的。对于穷人来说,时间可能并不值钱,对于富人则正好相反;对于同一个人,时间剩得越少,越觉得它值钱。一个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一个月有2000块钱就很是满足了。而当他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花2万块钱延长一天的生命,也觉得非常值得。

所谓选择,就是从几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一种可能性去实施。那么在“选择”之前存在的多种可能性状况,我们可以认为是各种“机会”。人们的“选择”无非就是在各种机会中筛选出最好的一种去实施。那怎么才能判断哪种“机会”是好的呢?

在自然界里,一个过程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样进行而不那样进行,取决于这个体系的“总能量”的变化。总能量降低,过程就进行,反之就停止。例如,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的势能降低了。在经济学里,对应这个“能量”的就是“成本”。一样东西能够使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成本降低,人们就愿意使用、购买;消费者愿意向生产者支付“消费者酬谢”,生产者就愿意生产。总之,有两种办法可以得到某个结果,人们必然会选择成本低的那一种。

我们常常用“好”与“不好”来界定事物,其实本质上无非就是,前者付出的成本少一些,获得的好处多一点;后者获得的好处少一点,成本多一些。来个逆向思维,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幸选择了一个获得好处少一点的机会,对于本来可以选择获得更多好处的那个机会而言,我们是不是损失了?因为,好处减少也是一种成本,一种机会损失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出某种选择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些选择,这就需要具有经济的头脑。在许多人看来,经济学是经世济国的学问,太深奥,是经济学家玩的游戏,与己无关。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在手中财产性收入愈来愈多的今天,如果你在追求个人幸福或资产利润最大化时,多多采用经济的分析方法来做出决策,会使决策更加理性和正确。

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假设: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你的切身利益。正是基于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是自利的,并能做出理性决策。所有人的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并且做事情时都会追求实现效用最大化。

确实是这样,人们做出选择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最大化,例如个人幸福的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等等。其实,最大化是地球上所有动物的追求,是所有动物有意无意的行为动机。仔细观察动物的行为,狮子捕捉羚羊,燕子筑鸟巢等,都符合经济学的最大化要求。那么人追求目标实现的最大化靠什么呢?除了本能,还必须有理性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理论上说,每个追求自利的经济人都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秩序,也就是所谓的“偏好”,也总能找到一个最佳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经济人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之前,都必须很精确地计算出各种各样可能的选择背后的成本与收益,然后选择成本与收益相抵后净收益最大的那种选择。在最佳选择处,任何变量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在经济学上,这种最佳选择被定义为一个所谓的“最优均衡”。可以说,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的毕生任务,就是在寻找那一个均衡点,而且在理论上找到这个点。

但实际生活中,真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最佳选择”吗?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着名的《通论》一书中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头布里丹的驴子,在两捆干草之间竟然饿死了,其原因是,这头驴子始终无法选择吃哪一捆草更好。凯恩斯由此感叹道:“一般而言,在一大堆选择中做出我们的决策时,没有一种选择会比其他选择更加合理……为避免陷入布里丹之驴那样的困境,我们不得不向习性、本能、偏好、欲望和意志等退却。”

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做出“最佳选择”呢?答案是,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讲究理性,但不能屈从于理性,也就是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因为那反而与理性的精神是相悖的。

经济学笔记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简单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用最少的精力和成本把事情办得最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更理性、更聪明的学问。因此,我们不仅要有经济的眼光,还要有智慧的头脑,这样才能做出最佳选择。

关注经济学中的财富,更关注如何得到

经济学一方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活动的社会科学,它要研究人类满足欲望的种种努力。那么,在一切属于人类努力的结果并能满足人类欲望的要素中,有哪些可以被算作是财富呢?你头脑中的财富是什么?金钱?资产?

经济学中所说的财富,可能跟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概念时所表达的含义不太一样。比如,河里面并非人工饲养的鱼群、沙漠中的石油、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原始森林中的树木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因为它们不是劳动的成果,没有经过人类的劳动。它们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不是属于谁的财富。

那么,自由市场上的鱼、加油站中出售的汽油、动物园中供人参观的禽兽、锯木厂中的木材是财富吗?是的,它们都是财富,因为它们经过了人类的劳动,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只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产品,才能算得上是“经济学”上所谓的财富。只有这种财富,才能为劳动者所有,也就是说,才能为私人所占有。

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理解财富的本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最重要的论点之一就是批驳有人误以为金钱是财富。斯密解释说,金钱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真正创造财富的原因是“生产”。这个观念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因此我们用国民生产额(GNP)的增加率来表示经济成长,用平均国民生产额来衡量国民的富裕程度。亚当·斯密也相信,自由竞争的市场是创造国家财富的最大力量。

在经济学之父看来,生产才是财富,劳动才是经济价值的来源,坐拥土地或金银的人对社会少有贡献,不事生产的人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当然,个人的财富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必须用于生产,也就是要用来投资,成为资本,才能创造价值,带来富裕。因此,积极使用财富从事生产的资本家与沉迷逸乐、四体不勤的暴发户,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这里,经济学家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且是一种我们乐于见到的判断。

那么,工厂里的废品、木材厂中烧焦的废木、鱼市上丢弃的发臭的死鱼是财富吗?不,它们都不是财富。尽管它们曾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现在已经“废”了,失去了交换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它们不是财富。这些白白耗费了自然资源、耗费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废品”,将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在经济学中,“效率”这个术语作为衡量创造财富的重要指标之一,已经成为经济学最高的评判标准。工人应该努力工作,提高个人的效率;资本家应该精打细算,提高资产利用的效率;企业应该致力于管理,提高员工的效率。

而在资本与市场的见解方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不仅用于生产,也用于劳动,市场则是资本家掌控财富分配的游乐场,因此,财富未必是努力生产所得来的,而是资本家剥削劳工的结果。有人看市场经济是让个人能力得以发挥的自由乐土,有人看市场经济是压迫剥削的罪恶深渊。但不管怎样,财富都是市场经济里众人追逐的目标。对于你来说,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这一目标呢?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的财富往往是机会的产物,或者说是制度的产物。我们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意志与能力,毕竟在任何制度之下,都有特别会赚钱的个人。不过,制度影响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里每个人赚钱的机会。机会虽然并不是制度带来的,而是来自于环境的变化,可是制度可以限制变化,所以影响了获得财富的机会。现实中的豪门通常是能够在适当时机把握特殊的机会而建立起基业的,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证。

比如,欧洲巨富杰夫柴尔德家族最早是靠着替威廉九世横征暴敛而起家的,即使封建王室垮台后,19世纪逐渐成形的资本市场还是可以让这个家族运用资金贷款给各国的落难的贵族,成为富可敌国的金融世家。19世纪美国臣富凡德堡与摩根等人,借着新兴的铁路事业崛起,再拿着飙涨的铁路公司股票进入资金市场,转往金融业发展。20世纪,洛克菲勒的财富随着汽车与公路的延伸而不断扩大。在进入21世纪之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比尔·盖茨被推上世界富翁排行榜的第一名。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让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发挥的最大空间,让这些人得以大富大贵。当然,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必然有赢有输,有机会,还要看人能不能掌握。如果你有经济方面的智慧,可以发现在现行制度下机会更容易在哪里出现,但能否把它握在手中,则要看你的实际能力。

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强调的是运用经济学常识的能力。你的聪明才智、专业知识结构可能与别人不相上下,但如果你有经济的头脑和眼光,将会比别人占据更多的优势。

比如,每一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每个人都知道“开源”和“节流”可以让利润增加,但只有经济学家知道通过分析总收益与总成本增量的变动来找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经济学家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对增量的分析来找出实现总量最大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家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收益增加称为边际收益,成本增加称为边际成本。他们证明了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对许多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用这个原理去指导企业生产就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在经济学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可以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那些。这些智慧结晶,其实也正是为了提高你获得财富的“效率”。

经济学笔记

在要对一件重复的事情作决策时,一个重要的决策标准便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对于特定的人而言,如果他是理性的,他应该考虑的选择点至少应该保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而一旦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那么这便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出的最佳选择。

同类推荐
  •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堂堂古武世家的中医学天才穿越成为:倚天大陆梅家最无用的嫡出废材七小姐梅吟雪!十系废物!武技废材!家族肆意压榨欺辱,未婚夫公然悔婚!一旨婚配,废物配傻王!认命?笑话!从此后,契灵兽,逆乾坤,覆手翻青天;踏苍穹,炼丹药,傲然立世间!只是为何身边会突然多了一个他,与她一起浴血踏歌,拖刀天下。银脸覆面,白衣翻飞,羽扇轻摇,邪意妖娆,他是谁?(作者非琉璃心,有不喜欢看的亲,可以点右上角的关闭按钮,腾讯这么多的文,总你喜欢的。恶意留言就不需要了,你们直接离开就可以!)
  • 念及爱你无荒年

    念及爱你无荒年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wkkk.net/fengshang/谁都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交易,无关爱情。黑夜之下穆越柯眉目轻佻玩味,姿态满满都是漫不经心。他说:“所谓交易,我会给你骆家想要的,但决计不会给你所谓的爱情。”她说:“那便不嫁。”***骆落一生都在庆幸当初的那个决定。她着长裙,披散发,做回最真的自己,带着那个真实的她游历千山万水,寻找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之后。“我会乖乖回来,嫁与他,为了骆家。”骆落记得自己当时的声音,清冷倔强。总有道不尽的悲。她想,也许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遇见他。那个摄影师,那个第一眼见到便笑容和熙的同乡。那个耳鬓厮磨呢喃“我爱你”的岑梓黎。那个她心目中的百分百男人。然而,时光短暂,她有她的承诺,他亦有不得不去承担的责任。陌路,终究是早已注定。***再见,已是一年后。他怀抱着那个叫做未婚妻的女子,浅笑问好:“骆小姐,好久不见。”她目光漠然,客套的介绍:“岑先生,这是我未婚夫。”心底有轰然塌落的冰墙,那一刻,春风微拂,命运开始轮转……【又又的其他文】[萌贱宠文]《攻陷BOSS萌略》阅读链接:http://m.wkkk.net/a/784643/[萌贱暖文]《命犯桃花朵朵开》阅读链接:http://m.wkkk.net/a/576087/[青春文艺]《最初笙默白(全本)》阅读链接:http://m.wkkk.net/a/359822/
  • 对症拔罐治百病

    对症拔罐治百病

    无论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是一个与体内“邪”、“毒”、“瘀”对抗的过程,当“寒”、“热”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外邪和内患相结合就会导致机体气血阻滞,从而引发身体不适甚至病变。只有将“邪毒”彻底拔出,才能扫清体内瘀滞,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书特邀高级中医技师亲自示范,针对最常见的健康养生问题,向人们推荐最简易和科学的家庭拔罐方法,并配以标准的拔罐真人示范图以及食补方,让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轻松取得最佳疗效,从而获得真正健康的人生。
  •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

    名人传记丛书——文天祥——一代民族英雄的赤胆忠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雄者傲苍生

    雄者傲苍生

    我本心正昭日月,奈何世人欺我苦。三千大道皆为次,唯有雄者傲苍生。各方豪杰刀兵见,烽火连天天下乱。江山要用血来洗,男儿誓死不底头。南宫烈受辱而后强,血窟洞中三年苦修,成就世上唯一的血修者。随后出山历练,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腥风血雨!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 盛夏妄想

    盛夏妄想

    《盛夏妄想》又名《壹·闲潭梦落花》是我闲暇时间写出来的短篇小说故事合集,大多都是灵感突然出现的产物,主打青春校园,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或多或少的迷茫,在青春里跌跌撞撞的成长,你还记得最初的欢喜吗?那个曾让你,偷偷爱过的他/她。相关意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好形象,好前程

    好形象,好前程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事主管会在十分钟内对应聘者进行印象考核。而且,97.2%的人事主管承认,应聘者的音像可能会或肯定会对自己的招聘录用决策产生影响。头发在人事主管形成的印象中具有重要影响,男性秃发者在争取人事主管的印象分数时甚至不如留长发者。有位资历颇深的行销专家淳淳告诫涉足行销界的同仁们:在行销产业中,懂得形象包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者,将是永远的赢家。人都是重“感觉”的,印象往往决定未来的发展关系。如果在双方初次见面时,留下的是负面的第一印象,那么,即使你的专业再强,你的个性或能力再好,也很难再有证明的机会了。相反,如果你给顾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你就有机会施展你的才华了。
  • 血皇后

    血皇后

    “他”横晃了十六年的男儿身,干吗要一时善心大发,救治这个冷血霸道的死男人。就在扶着他“坦诚”共泡药泉时,尖利的惨叫惊天动地,“他”的男儿身不见了。“师傅啊,您最最疼爱,最最奇才,最最聪明绝顶的乖徒儿撞邪了!”“闭嘴,你…你,是女人?”“狗屁女人,我…我,到底是男?是女?还是个不男不女的怪物!”“闭嘴!我,会对你负责!”“负个鸟屁责,泡个澡就要负责,妖儿得对小爷我负一百次责!”“我杀了看了你身子的妖儿!”“敢动妖儿,我劈了你…”热气腾腾的泉池中,打的噼哩叭啦,直到“他”跟他,扭缠到了一起…血凤降世,改天换日。不除血凤,皇朝不保。不知何时兴起的寓言,却是灾祸的开始。天道变异,运数难寻,那被期待已久的啼哭声划破滚滚浓云,直冲天际,她的到来,是血族的劫数,更是血族的希望。为护她周全,更为等待血凤惊天之日,一道法咒遮住了她的女儿身、女儿心。圣山之中,她成了横行、强悍、腹黑的“他”,当遇上冷情霸道的他时,“他”与他的命数皆变。天要灭我,我先灭天;地要亡我,我先毁地。既然她是血凤,那她就改天换日,让胆敢害她的人瞪大狗眼看清楚。男人,既然恨,就把江山夺过来,我,助你!女人,我若为帝,皇后只能是你,你生我生,你死我杀尽天下再随你而去,你我尤如此珏,永世不分。男人,我被你吃定不成…吃定?哈…女人,你不也把我吃的死死吗…遥强力推荐:梦幻的色彩(封面大师)的好文:《邪恶夫君请让道》曲阑(腹黑女主的强文):《九岁酷皇后》吧吧啦(玄幻力作):《邪婴》淑蓝新文:《独爱冷夫君》枫风新文《敛财小娘子》狂想曲新文:《极品男奴》南宫飘飘新文《赐我七个夫君》下辈子爱你:《夫君滚滚来》烟醉新文:《乞妃》沫筱然新文:《前妻魅惑》路净宜新文:《紫煞女皇》乔茉児新文:《赖上花心总裁》《宫廷计》:http://m.wkkk.net/
  • 最后的鲁班七号

    最后的鲁班七号

    王者大陆最伟大的科学家鲁班,在临终前制造了一个以自己儿子为原型的机器人,智商在自己之上,希望批量生产给人们谋福利,却没想到,这一美好的愿望却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