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100000007

第7章 周作人之死与八十自寿诗

肖伊绯

一八十自寿诗

1964年3月6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饮酒一盏,醉中作诗一章,题为“八十自寿诗”。诗曰:

可笑老翁垂八十,

行为端的似童痴。(此二句仿放翁作七十书适诗)剧怜独脚思山父,(日本传说有山父,一目独足,能知人意)幻作青毡羡老狸。(老狸能幻化屋宇容八叠云)对话有时装鬼脸,(近译希腊路喀阿诺斯对话,中多讽刺诙谐之作,已成二十篇,凡四十余万言)谐谈犹喜撒胡荽。(古时出语不端谨,宋时人称为撒园荽)低头只顾贪游戏,

忘却斜阳上土堆。

去年一月予年八十矣,三月六日独酌径醉辄写。八旬敢云自寿,聊以自嘲。丙巳一九六五年冬至后一日,知堂写此,盖已八十有一矣。

由于诗作运用了较多的中外典故,周氏特意于句后作了附注。两天后(3月8日),他将这首诗随信件附寄给了龙榆生、俞平伯、柏泉。为了更好的说明诗句来历及寓意,他又特意写了一份更长的说明书。文曰:

此诗系仿陆放翁书适诗而作,首二句即袭用其语。山父与狸均为日本民俗学中事物。山父乃山魑之属,一目独足,能知人意。有箍桶匠冬日在屋外工作,忽见山父站在面前,大惊,心想这莫非山父耶,山父即知之,曰你想这莫非山父吗?又想能知心中事这就糟了,山父又亦即知道了,照样说了出来。其人窘甚不知所措,此时手中所持箍桶的竹片因手僵滑脱,正打在山父的脸上,山父乃大骇曰,心里没有想却会干出来,人这东西真是危险,如在此地说不定要吃怎样的亏,赶快的逃回山中去了。老狸能幻化屋宇,广容八席,色甚清新,或有食淡巴菰者遗烟蒂其上,乃忽啧啧作声遽尔消灭,云此乃其肾囊伸张所幻化也。近译希腊路喀阿诺斯对话中,多讽刺诙谐之作,甚有趣味。出语不端谨,古时称撒园荽,因俗信播芫荽时须中作猥亵语,种始繁衍云。

前此所谓自寿诗,甚招来各方抨击,自讨苦吃,今已多吃了一万天的茶饭,经验较多,岂敢再蹈覆辙乎?偶因酒醉,胆大气粗,胡诌一首,但不发表好了,录示二三友人,聊作纪念。末联亦是实话,玩耍过目,不知老之已至,无暇汲汲顾影也。

在这份详尽的说明书中,周氏诗作中亦真亦幻的人生感悟基本呈现。而在忆及三十年前作“五十自寿诗”时,曾被一些文人撰文攻击的事件,周作人这一次小心翼翼,所作“八十自寿诗”再也不愿大肆声张,声称只是“聊作纪念”。他是因为喝了点酒,才壮胆写了一首,只附寄给以上三位友人,并不准备公开发表。

这首诗后来被普遍称其为“自嘲诗”而非“自寿诗”,是由于周氏晚年友人鲍耀明曾以《知堂老人八十自嘲诗》为题,将该诗、说明连同周氏有关该诗的三封书信并原迹发表于1973年2月香港《明报月刊》第86期。其实,严格上讲仍是自寿诗之一种。周氏的八十自寿诗,在其日记中原题“自寿”。而除了书赠鲍氏及托其代赠一些日本友人之外,在此之前还曾寄赠国内友朋,书信中对诗作也是“自嘲”、“自寿”的说法不一,并未曾有统一的说法。当然,如果周氏事先知晓他的八十二岁寿限及其惨死情状,或者我们用“事后诸葛亮”式的眼光来打量周氏的生前死后事,用“自嘲”的说法似更妥洽罢。

纵观周氏一生,自五十岁之后,颇喜生日之际写一些打油诗,八十大寿之际仍不免诗酒自娱一番。说自娱,有游戏自乐的成分,当然也有自抒怀抱的意思在里边。

又过了一周时间,这位晚年寂寥的老人,还是耐不住无人唱和的冷清,终于提起笔来,为自己的八十寿辰另撰一文,公开发表了。3月15日,在香港的《新晚报》上,刊载了署名“知堂”的《八十心情:放翁适兴诗》。文中仍然忆述了那场三十年前因自寿诗而来的种种纠葛,他写道:“那时是1934年,在一月下旬偶然用了蛇麻的险韵作了一首七律打油诗,寄给林语堂去看,其时他正在办《人间世》半月刊,便在那里登了出来,却换了一个五十自寿的题目,其实不是的,原来写的只是‘偶作’。有些人觉得好玩,作了些和诗寄来,但也有人觉得讨厌,引起一场嘲骂,这实在是很难怪的。”而对三十年后的八十寿辰,虽然友朋星散、世道零乱,他还是不改过往的小情趣,为自己备一份特别的小礼物。除了聊作纪念的自寿诗与上述这篇《八十心情》之外,还有一枚别致的小印章。文中写道:“我自己也托人刻了一块图章,文曰‘寿则多辱’,这是古代圣王对华封人所说的话,似乎比‘将寿补蹉跎’什么要切贴得多了。”

又过了三个月,这一年6月24日,周作人写信给香港友人鲍耀明。信中附《八十自寿诗》手迹一幅及说明。当月28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文洁若等两人来访,告知今后将减少每月的预支稿费数额。事实上,自1960年1月,周氏享受人民文学出版社每月预支四百元稿费的待遇,到此时已约摸有四年半时间了。这一次拦腰对折,出版社只能支付每月两百元了。

从1964年9月1日起,出版社将每月预支稿费正式缩减为二百元起,到1966年5月完全断绝稿费为止,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周期里,周氏在八十自寿诗中的“低头只顾贪游戏”的自况,在文史园囿里自得其乐的岁月,逐渐将在日益穷困的生活中画上句号。按照他在写给香港友人曹聚仁的信中所称,因高血压等老病缠身,每月支出费用均在百元以上。出版社将四百元的预支稿费骤减为两百元,穷困拮据的生活自然也就此开启序幕。仍在贪恋文字游戏,以为可以就此游戏终生、避祸自乐的周氏,从此也将进入生命历程中若隐若现的倒计时心态。至于那枚“寿则多辱”的图章,印文之意也将悄然降临于他的命运之中了。

1965年5月2日,周作人又写了一幅八十自寿诗,托鲍耀明带给日本友人头本。这一年,除了仍偶尔为友人写一两幅自寿诗之外,1949年后只靠翻译稿费过活的周氏,从1964年起遭遇出版社缩减预支稿费后,已经开始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压力与穷困。他在11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近日心事重重,百忧俱集,简言之只是忧无钱耳。后来鲍氏又代友索诗,周氏在当年12月16日回信说天气太冷,稍后再写。信中写道:

耀明兄:

得九日手书,知将有东京之行。承问有无讬买之物,盛意甚感,但细思亦别无什么欲得之物,但乞便中至书店时,乞代购岩波文库的一册日本童谣集(与田准一编)可耳。嘱书八十自嘲诗,容略后写奉,今昨天气大冷,早晨七时尚是零下十一度,什么都懒得动手。恐一二日未必转和暖,但若尊驾回港时,总当写好寄上也。即请近安

十二月十六日

作人启

无论是家中无煤少煤,还是为生活节约计,周氏宅中苦寒如此,一目了然。几乎可以揣想,一位手头拮据的老人在北方冬夜呵手写信的模样。但为了给友人赠书一幅笔法精湛、布局精整,书法与诗意都不错的手札,而迟迟不肯在这寒夜冻屋里落笔。--周氏晚年困顿但仍矜持的名士做派跃然纸上。又过了一周,周氏终于写好八十自寿诗,再次给鲍氏去信。信中写道:

耀明兄:

十六日手书诵悉。关君所嘱当俟开年写奉。八十自嘲诗因有小注,因抄录一通附呈乞览。讬日友带来物品,虽于我别无不便之处,唯在讬带之人则系一累赘的事,且办事人亦以转送为烦,总之殊多窒碍,似以“见合”为宜耳。ウルカ想是小瓶,当可邮寄,唯闻颇高价,生平亦未尝领教过此种风雅之物也。匆匆即请近安

十二月廿三日

作人启

这次周氏郑重写下、呈交鲍氏的八十自寿诗,明确的题名为“八十自嘲诗”。诗句及附注也与1964年当年所写略有不同。

二周作人之死

写完这幅可能是周氏最后一幅“八十自寿诗”之后,不久,周作人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966年2月16日,他到街上购物时,不小心跌倒了两次,在邻居的扶持下,才勉强回到八道湾的居所。可能是担心跌倒因高血压引起,还专门请医生量了血压。结果血压值为162/85,尚属正常;周氏打消顾虑,一如既往地乐观自慰起来。3月1日在写给鲍耀明的信中,他还这样描述这场意外跌倒:

十日前因外出购物,回到门外,因足力不济,失足倾仆,左腿稍负伤,现尚未痊愈,不很好步履也。此次之跌,不关血压,且腰背重要地方均未受伤,尚属侥幸之至,大约尚须躺半个月始能走路乎?倚老卖老固属可笑,但太不服老,致失之大意,亦可戒也,意亦自尊自大之一种欤?

原本以为自己可能是高血压发作,抑或将有中风之类重症之虞的周作人,在这一次“侥幸之至”中,没有卧病不起,稍稍静养之后,撰文讨生活依旧。但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到1966年8月23日,周氏突然不再写日记,更没有再写信与诗作了。据说,当年9-10月间,他曾两次给派出所写过“呈文”,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的文字作品。呈文大意是说,敝人已年过八旬,再延长寿命,也只是徒给家人添负担而已,恳请公安机关,恩准服安眠药,采取“安乐死”一途。

为什么刚过八十寿辰不久,且本还有余兴以诗会友的周作人,突然动了安乐死的念头?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同他联系的编辑文洁若在《晚年的周作人》一文中揭开谜底。文中称:

当时的“革命”措施之一,就自当年六月起,停付周作人、钱稻孙的预支稿酬。那阵子,在如火如荼的群众运动中,“三名三高”遭到炮轰,历史清白的著译者尚遭贬斥,历史上有污迹的更是活靶子。事实上,他们所译的作品已被斥为“大毒草”,而五十年代以来出版社领导在上级指示下利用他们的专长,组织他们翻译作品,并预付稿酬,就更痛斥为“招降纳叛”。

原本已经缩减了预支稿酬的周作人,尚可靠在海外发表一些作品获得零星稿费,以贴补家用,勉强生活。但从1966年起断绝了主要经济来源的他,接踵而来的还远远不是穷困苦寒可以形容。这一次“山父”也预知不了,这一次“老狸”也在劫难逃。8月22日,一伙红卫兵冲击了八道湾十一号--周作人的真正末日来临了。《晚年的周作人》一文继续描述了这位“寿则多辱”的老人最后的惨烈岁月。文中称:

到了二十四日早晨,红卫兵索性把房统统查封,并将周作人拉到院中的大榆树下,用皮带、棍子抽打。为首的红卫兵看到周作人年迈,就提醒手下的小将们:“不要打头部,得留下活口。好叫他交代问题。”及至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从北图回来吃午饭,他们便把他扣下。当时年已五十四岁的丰一只好代老父挨打。小将们对丰一可就毫不留情了,以致他的右腿被打坏,顿时昏死过去。……周作人的几个孙男孙女自然也跪在旁边“陪绑”。

一批红卫兵索性住到他家里来了,以便监视周氏一家老小。他们只允许周作人睡在洗澡间,在那里喂蚊子。这样过了半个月,张菼芳求得红卫兵恩准,在厨房的北角东拼西凑搭了个铺板床,让周作人容身。

文洁若的那篇文章接着说:

红卫兵为周家规定了生活标准:老保姆是十五元,周作人是十元。他们向粮店打了招呼:只允许周家人买粗粮。周作人因牙口不好,一日三餐只能就着臭豆腐喝点玉米面糊糊。由于营养不良,又黑间白日囚禁在小屋里,他的两条腿很快就浮肿了。在中学当教员的张菼芳,每天得到学校去集中学习。但回家的路上,她不时地到药铺去为公公买点维生素片,或到副食品商店去买些松软的糕点。待监视的红卫兵睡熟后,就蹑手蹑脚地踅进小屋去,偷偷塞给周作人。老公公每次都感激涕零地念叨:“我还不如早点死掉算啦,免得这么牵累你们。”

关于周作人之死,文中也有明确描述:

一九六七年五月六日早晨,张菼芳照例给公公倒了马桶,准备了一暖瓶开水,就上班去了。……那天中午,照例只有老保姆和周作人在家吃饭。老保姆在自己屋的房檐下熬好玉米面糊糊后,给周作人盛来一碗。他吃得干干净净,保姆并未发现他有什么异常征候。

这一天下午两点多钟,住在同院后罩房西端那两间屋里的邻居,偶然隔着玻璃窗往里看了看。只见老人趴在铺板上一动也不动,姿势很不自然。他感到不妙,便赶紧打电话给张菼芳,把她从学校喊了回来。

张菼芳奔回家后,发现老公公浑身早已冰凉了。看光景,周作人是正要下地来解手时猝然发病的,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溘然长逝了。

就这样,周作人躲过了1939年元旦“除奸团”的刺客,逃过了1946年抗战后的“汉奸案”审判,避开了1949年之后各式各样的社会运动,终于未能在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保得一命。夹杂着各种中外典故,混合着各式古今感慨的“八十自寿诗”,也成为其一生诗文的终篇。“低头只顾贪游戏,忘却斜阳上土堆”的他,终于在“寿则多辱”的多思多虑中,走完了如“老狸”般的一生。

周作人聚讼纷纭的一生,在光怪陆离的诗文中,莫名其妙地画上了句号。预知人心所想的“山父”也罢,能幻化敞阔屋宇的“老狸”也罢,自嘲也罢,自寿也罢,在席卷某时某地的历史潮流之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有人能自说自话,聪明、强悍、敏感、高寿如周作人者也概莫能外。如今看周氏八十自寿诗,如同一位老谋深算的小孩子与一位叫“历史”的成年人捉迷藏,无论躲藏得多么出人意料,终于还是被捉住。最可怕的是,来捉住你的人,是悄无声息、毫无预兆的,用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人这东西真是危险。周作人的一生,就预写着这种危险,预示着这种危险,也预演着这种危险,最终还以猝死的方式证实了这种危险。

作者简介:肖伊绯,同济大学出版社特约作家,四川省旅游局特聘顾问。已出版《虚构的风景:重温梁思成1939川康考察之旅》《法国时尚百年》《现代化田园》《民国达人录》《风景的标记》《十城记》《孤云独去闲》《革命样板戏》《民国表情》《民国温度》等专著。

同类推荐
  • 风宪名臣传

    风宪名臣传

    凤元五年太皇太后赐府邸后王爷长居蕴月园,两位公子却在王爷府邸跟随其生母生活。反倒是一名唤江蕴月的弃婴跟着王爷住在蕴月园内。据闻这小江相公长了一双极好的眼睛,颇似早已经香消玉殒的景怡王妃,想必如此大家才传王爷特别看重他。官场新丁江蕴月,从七品绿衣小吏,鸣锣开道,登场!
  •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第21次是国家公祭

    1994年12月13日,南京创新性地在历史上首次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仪式,此举开创了如何举办群众性纪念抗战期间遇难同胞活动的先河,在全国抗战类博物(纪念)馆范围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此后的20年时间,江苏省暨南京市先后用佛教、文艺、烛光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还曾经把纪念活动办到美国旧金山,并且多次邀请国际友好人士来宁参加和平集会,在海内外产生一定的正效应和积极影响。从2014年开始,连续20次的12月13日地方性纪念活动,将演变为国家公祭。本书详细介绍这一活动个中经历,揭示由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披露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描述的是从万历到崇祯的一段晚明史。不同以往明朝史书之处是,本书另辟蹊径,从奏折、上谕、皇帝遗诏、臣子间往来信件等原始文本入手,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多角度多方位,从细节处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明。本书不是官史,官史会文过饰非。本书亦不是戏说,戏说并不能算是历史。本书以最真实的文档、最生动的描述,给你一个最颠覆的晚明史。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热门推荐
  •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请用以下标准衡量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能否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忙务; 能否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能否犯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能否把一项趋于想像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能否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能”,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日事日清、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如果还未能做到,请你阅读本书。
  • 牵魂

    牵魂

    郎园在海瞳市经营餐饮酒店,安雅是业界小有名气的美容师,偶然的机会,俩人参加一次旅游活动认识,后来就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本来就尴尬的关系,更加上秋水恒和湘北的加入,更使得原本简单的关系陷入纷纭和错乱!
  • 城北地带

    城北地带

    苏童对“早年”生活掘地三尺的倾力之作。“城东蛮,城西恶,城南杀人又放火,城北是个烂屎坑。”在这个被称为烂屎坑的70年代某个江南小城的一隅,老一辈人的恩恩怨怨还在演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已经在浮躁不安地证明自己的社会存在。
  • 晁氏客语

    晁氏客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前世是个胖妞,穿越后居然还是一个胖妞!老天啊,不带这么整人的!咦,胖妞的周围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帅哥转圈圈呢?喂喂喂,别再来了!
  • 凤还巢:小妻娇蛮

    凤还巢:小妻娇蛮

    秦未央觉得自己很明智的一个人在解毒这件事上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用了楚焱的身体。从此以后秦未央觉得自己路漫漫兮其修远。直到某一天,秦未央刚从楚焱的床上爬起来说道:“这是我最后一次过来,以后要是碰见就当作谁也不认识谁吧?”楚焱冷笑道:“你这是打算提上裤子不认账?’秦未央炸毛了,吼道:”你才不认账,你全家都不认账。我只是要婚了"这回轮着楚焱不淡定了,:“嫁人?”亲未央捋了捋发鄙视道:“嫁人?笑话,我是要招赘”瞬间楚焱就将刚套上的衣服扒了下来说道:“求扑到,求招赘”秦未央咬牙切齿道:“让本姑娘好好收拾你”
  • 朝之歌

    朝之歌

    “顾风临,你相信吗?人类和自己亲手创立的机械人,终有一战。”这是2030年发生的改变,由Eston公司研发的智能ai机械人,为千家万户带来便捷,陪伴孤独的独居者,同时也让人类社会变得割裂,诞生了喜爱机械人的机械派,和以人类为上的人类派,这两大对立两面。喜欢机械人的少女左新和厌恶机器的顾风临意外结识,发现了全民机械狂欢下的冰山一角,那究竟是黑不可测的黑暗深渊,还是未来发展的星星之火?当赛博朋克式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捷,踽踽独行的人类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危机。
  • 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慢性肾炎的诊与治、慢性肾炎患者的起居要求、如何科学照料慢性肾炎患者、肾病的饮食治疗、肾病的药茶治疗、肾病的针灸治疗、肾病的刮痧拔罐贴敷治疗、肾病的心理和沐浴治疗、肾病的起居治疗、肾病的药膳治疗、肾病的运动治疗、肾病的按摩治疗等内容,旨在全面普及防治慢性肾炎的基本知识,充分调动患者自我调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和能力。本书既可作为患者自我调理的家庭指导医生,又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参考书。
  • The New Great Game
  •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日本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中国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血沃朝鲜半岛。万历抗日援朝的胜利,对亚洲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开历史迷雾,条分缕析,直击万历战争“命门”,并对其前后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走向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带领读者领略历史风云变幻,并蕴含对于历史的精细解读和理性成因剖析,还原历史的真相,深刻的现实关照更是令人感慨深思,颔首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