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祖辈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选入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活泼好动,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那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句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几路进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做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名换姓,东躲西藏,几次差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到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告诉孩子李密热爱学习,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增长知识,这是他成为一名大军事家的基础。可见,如果想做出成绩,没有知识是什么都干不成的。在这里,我们要吸取古人的经验,发奋学习,决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更不要把日子都用在无聊的游戏上,不要让光阴虚度。
颜真卿拜师求“秘诀”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之一。少年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一开始向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学习,他每天练字特别刻苦,总希望能早一天写出一笔好字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练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字看起来总算是有模有样了。颜真卿想,现在我的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老师见了一定很高兴,然后就可以教我快速成才的方法了吧。从这天起他一心想找到一种练字的秘诀,尽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于是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跑去问老师练字的秘诀,老师告诉他说:“练字没有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勤奋。”他觉得老师说的这点儿大道理他都懂,而且,能写好字肯定有什么秘诀,只是老师不愿意告诉自己罢了。
为了找到这个秘诀,他又拜更著名的书法家张旭为师学习书法。张旭是当时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精通各种字体,尤其擅长草书,被称为“颠张”。颜真卿想:“张老师肯定有许多写字的窍门,在他的指点下,自己很快就能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儿学习书法的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的特点,让颜真卿仔细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爬山,游游水,甚至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督促颜真卿练字。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就这么天天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他想:“什么时候老师才教书法的秘诀呢?”颜真卿心里非常着急,等了些日子后老师还是没向他透露一个关于练字秘诀的字。颜真卿又坐不住了,他决定直接请老师讲学习书法的秘诀。
一天,颜真卿发现老师心情不错,就壮着胆子对老师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一听,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奇怪,就认真地告诉他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诀窍我不是已经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这不是和褚遂良老师说的一样吗?他想,肯定是老师不愿传授秘诀,于是他又上前一步,向老师鞠躬行礼说:“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还请老师传授我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我好照着那个方法去多加练习。”
张旭看着这个可爱的而又有点儿可气的学生,耐心地对他说:“我学习书法,有时是从公主与挑夫争路的过程中觉察了笔法之意,有时是从公孙大娘舞剑的姿态中学到了落笔的神韵,除了观察体悟自然,就是用心苦练,此外,我并没有什么诀窍。”接着他又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学习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你要想找一条’捷径‘那是不可能的,早晚会误入歧途。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习,从生活和自然中用心领悟,才能形成你自己的风格的呀,否则,你就永远只能是摹仿别人,而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算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使颜真卿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次,他才真正明白了学习的秘诀。从此,他安下心来,决定再也不寻找什么学习的“诀窍”了,而是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最终成为了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告诉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曾向老师讨教过“秘诀”,想凭借这个“诀窍”不必花费太大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但是事实是,任何学问要想钻研透,取得成功的话,都是需要勤学苦练,不是仅靠一个“有效的方法”就能轻松地把全部知识掌握在手里的。你见过有人说自己是凭借“秘诀”而取得事业辉煌的人吗?凡是有所成就的大学者,哪一个不是从“刻苦”两字中磨砺出来的!所以,不要再奢望寻找什么“秘诀”了,还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学问,成功就不会再对你吝啬了。
欧阳修惜时成“大家”
欧阳修是北宋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他的散文功夫独步天下,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此外,他在诗、词、散文、历史著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人们学习和倾慕的对象。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怎么取得这些成就的呢欧阳修4岁时,父亲欧阳观不幸病逝,欧阳观是一个清官,从来都没有贪污过,所以他家里很穷,去世后更没有为妻儿留下任何财产。郑氏带着一儿一女,生活得相当艰难。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欧阳修一天天长大了,懂事了。有一天,欧阳修看见村里的其他孩子能上学念书,非常羡慕,常常跟在后面跑。可是到了学堂门口,他就停住了,因为他没交学费,不能上学。他回家对母亲说:“妈妈,送我去读书吧,我要认字……”母亲认真地想了他一会儿,轻轻地对他说:“好孩子,妈妈教你认字好不好?”听说能认字,他高兴地跳起来。欧阳修的母亲读过许多书,在当时是个有学问的女子,当然能教欧阳修读书识字。可是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母亲便在离长江不远的一条小河旁,用河边的芦苇秆当笔,把沙子地摊平当做纸,教欧阳修学习写字。妈妈每教一个字,他都反复诵读,一笔一画,都牢记在心。春天去了,秋天来了,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暑天,他都坚持学习,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就这样,两年后,他已认识了2000多字,已经能自己读书了。
很快,家藏书籍就被他读完了,家里没有钱买书,欧阳修就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虽然抄书很辛苦,而且往往需要快速地把书抄完好还给人家,他经常累得手臂酸痛。可是,一想到能有自己的书了,欧阳修就乐得把所有的苦都忘记了。一次,他去一个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废纸堆里发现一本旧书,他拿起一看,原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他兴奋得不得了,马上跑去请求主人把这本旧书借给他,主人被他的这种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就把这本书送给了他。他把书带回家里细细阅读,越读越觉得吸引人,越读越觉得有精神,越读越被韩愈深厚雄博的文笔折服,所以一口气读到深夜,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从此,他有意效仿韩愈的文章,学习古文写作。由于他学习一丝不苟,十多岁时,他的文章已写得相当老练,连成年人也自愧不如。人家问他怎么样才能学得又快又好,他说:“学习要靠三多,即多看、多做、多思考。”
欧阳修做官以后,事务繁忙,但他仍坚持读书、写作。后来,有人问他那么忙,他是怎么读书写作的。他说,他是利用了“三上”:枕上,厕上,马上。也就是说,他是利用睡觉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骑马走路的时候来读书写作的。
欧阳修正是靠着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抽出一切时间来学习读书的认真精神,才成为了一位大文学家的。他的文学地位在当时很高,文学风格和写作方法也被后世奉为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长期独领风骚。
告诉孩子无论学习什么知识,不珍惜时间一定不能成功。学习是需要点滴积累的,这就需要专注于平时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不管生活多忙碌,都要抓紧一切机会读几页书,背几首诗,因为浪费时间就是谋杀生命。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谁抓得紧,谁珍惜它,谁能把时间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去,谁就能做成大事情,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