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400000003

第3章 “曲艺”的考释及其作为艺术门类专称的由来

“说唱”与“曲艺”

读者不禁要问,既然曲艺等同于说唱艺术,为什么不直呼其为说唱艺术呢?“曲艺”一词究竟来自哪里?

“说唱”一词,最早见于南宋的一些文献资料,如有“说唱诸宫调”,明代也有《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十六种》,均标有“说唱”二字。其所言“说唱”,只是对表演手段或文本体裁的称谓。“曲艺”一词古已有之,不过词义与今不同。“曲艺”这个词最早见于西汉编定的《礼记》,在这里,“曲艺”的意思是指“小小技能”。唐元稹有“曲艺争工巧”的诗句,这里的“曲艺”指织工的技艺。到了清代一些文献,提到“曲艺”,已经表示演艺类的小技能。

“曲艺”与“杂耍”

进入中华民国时期,有人开始用“曲艺”一词作为当时京津地区盛行的“杂耍”的别称。“杂耍”包含内容很多,因使用吹、打、拉、弹、唱、说、学、逗、唱、变、练等十样技艺,俗称“十样杂耍”,主要是民间说唱艺术和杂技。据一些文献记载,山西太原的海子边(今太原儿童公园)、大同市的“南戏园”、榆次老城一带,在这个时期也同样活跃着这样的“杂耍”。

山西的解放区已经使用“曲艺”一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曲艺”作为“杂耍”的同义词,渐渐通行。当时的山西解放区,“曲艺”一词已经使用。解放区的民间说唱艺人积极参与曲艺改进活动,演新唱新,蔚然成风。从现存一些资料看,1942年,沁州三弦书艺人组成“沁县盲人曲艺宣传队”,在当时的沁县北集村教员陈福和,抗日政府青救会干部李纯、张剑平、李云翼,以及中国共产党太行区武西县区委干部董振国等的帮助下,积极编演了《王贵与李香香》、《二五减租好》、《拔碉堡》、《军民一家人》、《劳模郭满江》、《王刚杀敌》、《打段村》等一大批发动群众,宣传抗日和鼓舞斗志的书目曲目。1945年,解放区在武乡县成立有“太行联专五县曲艺联合会”、晋东南和晋中地区联合成立的“太行五县曲艺联合会”(也称“联专曲艺联合会”)。1945年秋,襄垣县解放,襄垣鼓书的“爱国盲人宣传队”改称“襄垣县曲艺宣传队”。如果这些资料无误,那么就正好说明以“曲艺”一词作为山西民间说唱艺术的统一称呼,由来已久。

“曲艺”名称的统一和约定俗成

1949年7月1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时,有关方面负责人倡议建立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他们选择“曲艺”这个词作为这门艺术的统一名称。22日成立了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23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全国委员会正式接受曲艺改进会为全国文联的会员。1953年9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成立中国曲艺研究会。从此,“曲艺”便作为全国各种说唱艺术的专用名称。看来,“曲艺”有一个据实求名、约定俗成的演进过程。借用“曲艺”这个名称统称早已存在的全国各种说唱艺术,肇始于1949年。山西籍著名作家赵树理曾经担任中国曲艺改进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据说“曲艺”的定名与他的呼吁也密不可分。

我们赞同,曲艺与说唱艺术是同义语,曲艺是后来给说唱艺术又起的一个名字。两个名字都可以用,这已经约定俗成。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民俗文化常识

    本书从民族风俗、节庆庙会、楹联妙对、民居建筑、特色服饰、姓氏生肖、图腾信仰、曲苑杂技、武术舞蹈、传统技艺、坊间传说十一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常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八卦九星,合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密切配合。故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其中的人合为一体,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让我们纵观堪舆之浩瀚,取其精华,造传奇,旺家运。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热门推荐
  • 全能寻宝系统

    全能寻宝系统

    叶林枫有一个全能寻宝系统。上一次他在魔幻世界扮演勇者屠龙,这次他在武侠世界建立刺客组织......
  • 我的末世基地有点无敌

    我的末世基地有点无敌

    重回末世前一周,获得基地系统,一切末世所需的东西都可以建造以及兑换,甚至还附赠美丽的基地管理者,这是一个认真在末世活下去的故事,嗯,对于圣母的详细定义我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主角在部分读者的眼里或许就是圣母吧,不过对于我来说,我笔下的角色一直是随性而为的,并不是多管闲事,我不认为这样的性格就是圣母,所以我并不打算改变,不喜欢的读者们抱歉了,你们喜欢的一言不合就挥刀杀人本书没有。
  • 一品残妃

    一品残妃

    “一个是耳聋目盲的残废娇女,一个是旁人不能靠近的冰山世子,倒是天生一对。”剜眼断骨,向死而生。谢七终是从前世囚笼中摆脱出来,却重生成为了耳聋目盲的谢家贵女。阴森内宅,诡谲朝堂,风云四国,因为她的出现一步步起了变化。只是,这一次,不管去哪里,她的身上,都带上了世子妃的标签。旁人都冷笑观之,不能让人靠近的冰山和双目不能视物的残废,一纸婚书下要如何相处。殊不知——“娘子,我偷亲你,你为什么能看见?”传说中的冰冷世子抱住了自家世子妃,光明正大地亲了一口。“只要有你在的地方,我就会耳清目明,如沐春风。”世子妃笑的两眼弯弯,看着世子反被调戏的脸。某世子气急,扑倒,压之:“别以为你嘴上赢了就是赢了!”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之契约

    血之契约

    微宝是王哥从小就培训的杀手,她帮助王哥杀了不少人,杀手最需要的是冷漠无情,也是一件很疲劳的事情,但工资也是颇高,在接到了新的任务后,微宝和柒青便开始了他们的杀人计划,一切是那么寻常的事情,直到遇到他,刘凌天。王哥对微宝的感情也逐渐明显起来,两个男人的斗争,究竟微宝是选择和王哥去美国,还是和刘凌天在一起天长地久。这中间有误会,有虐心,有杀戮,但是,更多的是那一份真挚的感情。
  • 本宫来了接招吧

    本宫来了接招吧

    霸道君少:“惹了我还想跑?先得问问我的身体同不同意你走!”神秘帝尊:“见过我真面目的人,要么死,要么嫁,你是想死呢?还是想嫁?”腹黑少帅:“既然做了我的俘虏,那就等着被困一辈子吧。”新婚夜被一刀刺中心脏,从此踏上了一条撩男神的不归路。“嗷嗷,我要回去!我不要做任务了!”突然,眼前出现一个高大威武的男人,白雪忍住了哈喇子:“这个男神长的不错,不过就是胸小了点,无妨,打包带走。”系统君:“亲爱的公主殿下,这可是boss大人啊,明天下不了床了解一下?”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是个老师,中学老师,中学英语老师,徽州府古阳中学高二年级英语老师。在此之前,他是徽州府某部门的副处长。他怎么到了古阳中学当孩子王了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三年前,曹副处长在单位吃了瘪后,心情极其郁闷,连晚饭也没吃,便迫不及待地径直搭车,跨过登封桥,登上齐云山,夤夜拜访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瘦骨嶙峋、须眉尽白的白岳道长。单位里有前车之鉴,凡是下班后被“革委会”王主任找去谈话的,第二天、最晚第三天就被押解或下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了,连跟家里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 妻不善夫不正:纨绔少夫

    妻不善夫不正:纨绔少夫

    指腹为婚,他纨绔不羁游手好闲,她绝顶聪明德才出众。入门半月他害她失忆,入门一月,他另娶新欢,入门半年,她恢复记忆。男人啊瞎了你的狗眼,长得漂亮不定会过日子,不攻心机不定是善主。你不仁我不义,妻妾不两立,选一个吧。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全集)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全集)

    这是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有针对性的实务管理书,他的特点是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日常烦恼”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用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交流,提供解决之道。作者南勇用自身数年来在工作中的见闻,以及在管理中的追寻和探索,写下了这难能可贵的80个管理心得,这些心得都是从作者的工作中来,也必将指导着更多的管理者应用到工作中去。全书摈弃了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枯燥乏味,文笔轻松活泼,尖锐深刻、简单易懂,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公司管理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