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900000002

第2章 山西戏曲名家在摇篮中孕育成长

山西是戏曲艺术的摇篮,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这话一点不夸张。早在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就有了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等具有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并且在民间广为流行。当时的泽州(今山西晋城)曾出过一位有文化的说唱艺人孔三传,他在唐宋大曲和鼓子词一类单宫调说唱的基础上,首创了“诸宫调”说唱艺术,用传奇、灵怪故事编演诸宫调说唱本,在汴京瓦舍中献艺,曾经名噪一时,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我国历史上的宋金时期是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金代杂剧形成两个系统,一个是燕京杂剧,一个是河东(今山西省南部)杂剧。当时,河东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一些与戏曲文化有密切联系的事业得到了发展,一是当时各地纷纷将因战争而至湮废的庙宇进行大规模的翻修,并陆续创建了一批新庙宇,这些庙宇成为金代杂剧作场的主要场所。二是河东印刷业兴盛,成为金代主要刻书中心。当时稷山县的竹纸和平阳府(今临汾市)的白麻纸是极好的印书材料,刻书业的兴盛,为金代杂剧剧本的普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三是撰写说唱词曲之风盛行,很多文士贵胄都参与其中,这些都促成了杂剧在河东地区的兴盛。侯马金墓、稷山县马村、化峪、苗圃出土的金代墓葬中,有很多杂剧砖雕,这些文物的成批出现说明了杂剧在山西南部的活动很频繁,可以看出当时戏剧艺术与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特殊关系。

历史的发展进入元朝,原来在金代就比较发达的河东仍然将他的繁荣延伸到了元代,河东的繁荣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杂剧在金朝百余年的发展中,受到北方民间诸种演唱艺术特别是诸宫调的直接影响,朝着结构严谨的多宫调体系迈进,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元代戏曲,也就是元杂剧。正因为元杂剧形成于山西南部,山西南部的戏曲文物特别丰富。临汾、襄汾、洪洞、新绛、翼城等地,现在还保存有元代的八处戏台,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珍贵戏剧文物。这一时期,山西还出了一批杰出的戏曲作家,如解州的关汉卿(亦有大都之说),襄陵的郑光祖,平阳的石君宝、狄君厚、孔文卿、赵公辅、于伯渊,新绛的李潜夫,太原的乔梦符、李寿卿、刘唐卿,大同的吴昌龄,河曲的白仁甫等人,他们都留有许多不朽的著作。这就是我们山西在戏曲发展中的辉煌一页。

在这块厚重浓郁的戏曲文化土壤中,出现了一代又一代传承古老戏曲文化的伶人,从他们的手中戏曲文化得以繁衍不息,世代相传,成为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并不为社会所重视,无人为他们立传,只有少数一些人,在历史记录的只言片语中留下一丝痕迹,更多的人则已悄无声息地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为人们所知。直到近代,也就是清末民初,才有史料和口碑相传。

蒲剧是山西最早形成的剧种之一,清朝乾隆年间进入盛期,但那时有哪些名伶,他们的艺事如何,均无记载。直到清同治、光绪至民国年间,蒲剧迎来又一个重要繁盛时期,整个蒲州、平阳地区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伶,如:“老元儿红”张世喜、与京剧一代名伶谭鑫培齐名的“元儿红”郭宝臣、“老三盏灯”王来来、德艺兼重的“彦子红”祁彦子、花脸行里的三杆旗黄管子、张闷呆、“八百黑”吕长林、“晋南丑”吕庚仁、“堂儿红”李彦堂、任金祥、“白菜心”郧三吉、蒲剧改革家杨登云等。稍后一些又出现了彭福奎、陈根青、孙广胜、王存才、原筱亭、宋友梅、董银午等名伶。当时王存才的“路数”,冯三狗的“乱弹”,孙广胜的“走”被一致称道,他们表演技艺高超,各有绝技,时人有“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宁误打夏收秋,不误广盛《藏舟》”的戏谚流传。他们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艺人,这一批名老艺人为蒲州梆子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到了50年代,蒲剧界又出现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五大名演员,他们当之无愧地引领蒲剧一代风流。

晋剧也称中路梆子,主要活跃在山西省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以及内蒙古、河北等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它之所以能成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与它流传地域广泛、班社名家不胜枚举、具有广泛的影响分不开。

中路梆子形成后,也就是同治年间,舞台上出现了二八黑、天佑黑、一千红、八百黑、王彩云、云遮月、天明亮、棒杵红等艺人,他们是晋剧史上第一代有成就的艺人,从光绪年间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名艺人有三盏灯、福盛生、玉石娃娃(刘玉富)、十里麻、核桃红、五月鲜、六月鲜、玻璃翠、玉昌红、狗儿旦、晒鞋旦、夜壶丑、没骨头、子都生、草上飞、黄芽韭等,民国初期的十来年,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这时班社林立,流派众多,名伶荟萃。盖天红、说书红、李子健、十三红、小十二红、三儿生、十七生、狮子黑、彦章黑、天贵旦、毛毛旦、抓心旦、有福旦、玉兰旦、福义丑等名艺人演技精湛,各有绝招,独领风骚。如三儿生的出汗功、毛毛旦的呀呀腔、天贵旦的咳咳腔、盖蒲州的“十不该”、翎翎生的翎子功、自来香的跷子功、抓心旦的台步功、油糕旦的叠衣功、万人迷的水袖功、红梅旦的喷火功、说书红的茶盘功、有福旦的椅子功等等,都令人拍案叫绝。这些前辈老艺人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对中路梆子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女艺人出现在舞台上,打破了男艺人一统舞台的局面。以丁果仙为首,此外还有筱桂桃、筱桂琴、刘桂英、程玉英、刘俊英、董翠红、董桂花、牛桂英、郭凤英、郭兰英、冀美莲、孙福娥、花艳君、丁艳霞、乔玉仙、张美琴、梁小云、刘芝兰、冀兰香、郭红梅、马秋仙、二奴奴、任玉珍等;男角新秀只有王银柱、郑雅楼、赵月楼、王正魁等少数人。尤其是丁果仙,对当代晋剧风格的形成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路梆子迎来了第三个辉煌时期。除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晋剧表演艺术家为代表的一代人仍活跃在戏剧舞台外,出名的新秀有刘仙玲、冀萍、程玲仙、范翠萍、安冬梅、丁玉英等,到60年代初,又涌现出了王爱爱、侯玉兰、张鸣琴、马玉楼、田桂兰、武忠、刘汉银、郭彩萍、王万梅、阎惠珍、郑忠贤、姬荣生、高翠英、降金元、杜玉梅、冯继忠等一批新人。可以说人才济济,流派纷呈,不愧为四大梆子之首。

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同宗同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大致成熟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同治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初,蒲州籍艺人仍然不少,仅进京献艺享名的就有“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等等多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仅留名部分舞台者已达230多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路梆子遭到严重破坏,只有晋绥根据地和内蒙古西部还有一点活动,“二梅兰”雷艳云、“七岁红”马素琴、“海棠花”王秀英等名演员,辗转绥蒙、晋绥地区演出,为保留北路梆子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初,北路梆子才重见生机,贾桂林、高玉贵、董福、安秉琪为当时的代表人物,之后又有了李万林、翟效安、孙一清等一代名家,现在活跃于舞台的成凤英、杨仲义、贾粉桃、张彩萍等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北路梆子新的领军人物。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大戏”,也曾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共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

清咸丰年间至抗日战争以前,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庐、冯国瑞、王福成等一批名伶。活跃于抗战时期到60年代的驰名演员则是须生段二淼、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温喜云、王东则、徐执中、李子清等。解放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造诣最高的上党梆子名家有吴婉芝、郝聘之、郝同生等。当今,上党梆子后继有人,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郭孝明、陈素琴等成为新一代表演艺术家。

靠着这些一代又一代痴心于戏曲艺术的人们,我们优秀的民族戏曲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同类推荐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经》核心的核心。本书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从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刚坤柔的立身行事,详尽阐释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帮助读者从容进入《易经》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使读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鉴应用。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化哲学方法与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针对文化研究、教育和建构中存在的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意义的缺失问题,用文化哲学方法探究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结构,阐明开漳圣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土楼文化、红色文化、闽南—台湾文化和诗文化等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志形态,尝试性开创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
热门推荐
  • 墨染锦年思夏

    墨染锦年思夏

    我就想写个故事集。看见了就点个收藏吧,进来怒斥这个天天裸更,咕咕咕的作者吧。手动狗头(doge)
  • 峨眉七矮

    峨眉七矮

    峨眉七矮乃是妙一真人爱徒阮征,率同妙一真人之子齐金蝉,石生,南海双童甄艮、甄兑,南海玄龟殿散仙易周之孙、易晟之子易鼎、易震,其中以阮征为首。
  • 丞相的世族嫡妻

    丞相的世族嫡妻

    薄倾情,凤麒国薄氏世族唯一的继承者。大婚之日,夫君与庶姐合谋,洞房花烛夜,逼她交出家族藏宝库的秘密,不堪受辱咬舌自尽。再睁开眼睛,竟成了本朝丞相大人为冲喜而娶,传闻中无德无才,十二岁不会说话,不会穿衣的农女嫡妻。重生后才知道自己是刚出了虎穴又入了狼窝:夫君的心思深不可测;上有精神失常的婆婆;下有脾气暴躁的小姑;唯恐家中不乱的小叔;后园中更是美妾无数;连公主也要来凑热闹;费尽心计,想要她嫡妻的地位。但没关系,身为世族的继承者,这点小把戏就当是在休息。没有世族继承者的显赫身份,有丞相大人这座靠山也不错。继续装萌卖傻,斗美妾,玩心计,杀了庶姐,废了前夫君。直到薄家的人竟找上门才知道,这具身体原来不是农女那么简单……++++++++++++++++++++++++++++++++++++++++++++++++++片断1某公主眼角含泪,如雨后梨花道:“不求嫡妻之名,只求侍候丞相大人左右。”薄倾情一脸真诚的用口型说话,丞相大人帮翻译道:“既然公主不计较名份,就收公主为妾,以后就叫三八姐姐。”公主顾不得形象,失态大叫:“什么,叫本宫三八姐姐?你才三八呢。”薄倾情一脸无辜,丞相大人翻译:“因为府中已经有三十七名小妾,所以公主是三八,只能是三八。”某女一脸惊讶的看着一脸坦然的某人,她刚才有这样说吗?陷害啊!片断2庶姐的计谋终落败暴露,哭道:“丞相夫人,我也算是你的姐姐,你就放过我吧。”薄倾用鞭子托起她的下巴,天真无邪的笑道:“姐姐,当初你与自己的妹夫合谋,谋害自己的亲妹妹时,你可有顾念姐妹之情?”刚才还一脸姐妹情深的人,面色一白,如见到鬼一般,颤傈着声音道:“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你究竟是谁?”薄倾情冷笑,俯在她耳边:“你心里想我是谁,我就是谁。”片断3当秘密、阴谋、误会、算计……慢慢的解开繁华落尽,尘埃落定,【温馨提示:一对一,男主干净,女主干净,喜欢就收藏吧。】
  • 君爵集团:爵少的失忆妻

    君爵集团:爵少的失忆妻

    小时候。长相精致可爱的男孩,霸道的拉着女孩的肩膀,“你只能嫁给我,等着我回来娶你。”“嗯,我等你。”女孩眼里的不舍都快溢出来了。长大后。“诺安,你敢嫁给别人试试,你的男人是我!”邪魅肆意的男人已经完全狂暴。【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已经弃坑,别看了!】
  • 我是新兵

    我是新兵

    一名现役军人的自传体小说,一样的机智与勇敢,不一样的嬉笑怒骂,看一遍,了解军营神秘生活,看两遍,体味青春招牌传奇。
  • 猛兽回头

    猛兽回头

    追寻力量的山间少年踏上注定精彩纷呈的旅途,神奇的属性能力成为他奔向世间至高至强的强大助力。是在半路倒下?还是在战斗中成就令九天十地恐惧的斗战圣者!血与火中沸腾的,永远是人类本能深处的兽性!
  • HEROES OF THE EXILE

    HEROES OF THE EXI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山门异类

    大唐山门异类

    陆哲不小心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为了所谓的“山门”中人,还是某个破落小山门的宗主。更加让他恐惧的是,其他山门中人,还时不时一脸认真地告诉他,外面的“李逆”窃取神器,山门中人一旦被发现,都是先杀后问,不带犹豫的。明知贞观煌煌大势,所以,躲在深山的陆哲,只能选择做一个山门的异类。这是某个倒霉蛋穿越到贞观,带领乡亲们发财致富的故事。
  •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我的老公是吸血鬼

    在一个雨天被我救下的婴儿是血族的后裔,也就是吸血鬼。等我知道真相的时候,已经回不了头了,他已经成了与我‘血脉相连’的‘儿子’,我承认我离不开他。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爱上冷血的吸血鬼,更没想到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变成那样的生物。众叛亲离,无力挽回,若命如此,用命破之。
  • 试爱100分:吻安,亲亲检察官

    试爱100分:吻安,亲亲检察官

    他是最出色的检察官,法庭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华丽舞台。他是禁系男神,高冷霸道却爱了一个人整整二十年。“孙检,不知道你喜欢姚检什么?”孙晔伟看了一眼身边飒爽英姿的女人,对着记者回道:“我喜欢她的一切。”晚上,“你喜欢我什么?”“喜欢和你做爱做的事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