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900000006

第6章 老一辈晋剧名家(4)

太原解放后,剧团经过整顿改名为人民剧团,张宝魁为团长,花艳君担任副团长。为了宣传新社会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红娘子》、《白毛女》、《小女婿》等新剧目。她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排戏演出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这一时期主演的《情探》、《三上轿》征服了省城数十万观众的心。1954年,中央文化部为提高各地戏曲演员的整体素质,在北京举办了为期半年的“演员道德讲习会”,花艳君和省城的几位演员都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在半年的学习中,她聆听了首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艺术大师的讲课,还观摩了各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使她受益匪浅,程砚秋、梅兰芳先生的经验之谈,在唱功和表演技巧上都给她以新的启示。学习归来后,她学以致用,把从大师们那里学到的东西消化吸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使之更加丰满动人。同时,她还虚心向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学习,她把常香玉、王秀兰等人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和旋律恰当地运用到她演出的剧目中,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唱腔。1957年,她出席了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她由太原市晋剧院调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担任副团长,除了演出还教授学生。80年代以后,她把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年青一代,现在已是桃李缤纷。1989年,太原市文化局和太原市剧协为她举办了“舞台生涯50周年”纪念活动,表彰她为晋剧艺术作出的贡献。

她曾当选为第五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开始连任两届太原市人大常委,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戏剧家协会顾问。

花艳君的表演艺术以唱功见长,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创造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她改变了晋剧古老传统唱法中“以腔带字”的弊病,使自己的演唱能够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喷口有力,以字正腔圆的唱功去感染观众。为此,她吸收了京剧和其他剧种的科学演唱方法,强调了以拼音字母来吐字,创造了“以字带腔”的新声。她善于借鉴其它剧种诸名家的演唱,消化吸收后,根据自己扮演人物的需要,恰当地揉进她的演唱中,以新鲜、丰富的唱腔刻画人物。她的行腔很有技巧,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起伏跌宕,富于变化。她的唱腔声情相融,声因情发,情真意切。

花艳君还以演悲剧见长。《情探》中的敫桂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张羽煮海》中的琼莲等角色,她独树一帜,表演上臻于佳境。经过她千锤百炼的《三上轿》、《急子回国》则是她悲剧表演的又一个高度,这两个戏,一个属于社会悲剧,一个属于宫廷悲剧,她的表演把《三上轿》中崔秀英哀恸欲绝、愤恨交加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惟妙惟肖,把《急子回国》中宣姜麻木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悲剧意蕴的发掘,人物情感与表演技巧的完美结合,以及继承传统而又发展传统的创新意识,使她的表演达到了很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并且获得了“悲剧演员”的称号。其他如《芦花河》、《二堂舍子》、《宇宙锋》、《明公断》、《三娘教子》、《孟姜女》、《孟丽君》、《血手印》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数十年来,花艳君成功塑造了许多历经苦难而意志坚强的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她的表演使她享誉三晋,有口皆碑。

七、王爱爱

她是德艺双馨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开创了晋剧史上的一个流派,成为晋剧青衣行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她是诲人不倦的梨园教育家,为晋剧艺术培养出一批中坚力量;她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在晋剧的流布地区,王爱爱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当代山西戏曲界,王爱爱的影响可谓无与伦比,在晋剧青衣行当中,王爱爱更是独领风骚。

1940年6月,王爱爱出生在山西省榆次一个梨园世家。奶奶筱桂花是当时晋中一带小有名气的晋剧名伶,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爷爷王金奎承班多年,也是一位在晋剧界有影响的人物。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王爱爱7岁便踏进了梨园的门槛,开始跟奶奶学艺。大概是奶奶从爱爱身上看到了灵性与希望,她对爱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天不亮奶奶就带着爱爱到城墙脚下练嗓,大约从清晨5点多要练到8点多,回来休息一会,吃点早饭,便又开始教唱段,一唱就是一上午。奶奶对唱腔的训练为爱爱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奶奶要求爱爱在唱时要吐字清楚,让别人能听懂,每个字每句唱词都要反复地练,有时唱半天也练不好,奶奶气急了就会过来打她。奶奶虽然讲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除了唱功,她还得学习各种身段和把子功。每天下午是她练功的时候,练跑圆场时,奶奶用一条带子把她的双腿绑在一起,她在前面跑奶奶在后面跟,跑慢了奶奶就会踩了她的脚,步子大了就会摔倒。晚上睡觉,她要把两腿轮换着抬起垫到头下,像枕头一样枕着,苦练腰、腿功。天天如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春夏秋冬从不间断。这种传统的严格训练方法,使王爱爱饱尝了学艺的艰辛,也为她以后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下,一年之后,爱爱已经可以有模有样地演出一些折子戏了。8岁那年,爱爱成了榆次新生晋剧团一名随团学习的小演员。9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开门戏唱的是《拜月》、《杀庙》。在奶奶的悉心指教下,她先后学会了《游西湖》、《樊梨花》等剧目,并且很快唱红了晋中一带。14岁那年,奶奶走了。奶奶把她带入了梨园门,领上了红氍毹,留给了她严谨认真做事、踏实诚信为人的生活态度,以后的路就靠爱爱自己走了。

1956年,王爱爱转入晋中专区晋剧团,16岁的爱爱带艺投师到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程玉英的门下。相继演出了《教子》、《明公断》、《樊梨花》、《回龙阁》等很多传统剧目,她那清脆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被观众惊呼为“金嗓子”,每每都能赢得台下一片热烈的呼声。这一时期,她悉心求教于老师程玉英,受到程派艺术的熏陶,继承了程玉英老师“咳咳腔”的神韵。再加上奶奶七年来给她训练出唱做念打的扎实功底,这时的爱爱在晋中一带已是小有名气。

1960年,王爱爱被选调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这里集中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一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也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作曲和演奏家。这样的环境为王爱爱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王爱爱又遇到了她艺术生涯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牛桂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晋剧青衣行的代表人物,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弟子。《打金枝》、《含嫣》、《见皇姑》、《算粮》牛桂英一出一出的教,王爱爱认真的学。一年以后,山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晋京演出,王爱爱以《含嫣》、《见皇姑》、《算粮》等剧目声震京华,赢得了首都观众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九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她的名声也随之飞出了娘子关。

唱戏唱红了的王爱爱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同行的关注。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汾水长流》,乔羽老先生写了歌词“汾河流水哗啦啦”。作曲高如星找到王爱爱,请她为电影主题歌配唱。王爱爱不仅戏演得好,歌唱得也很好,一曲“汾河流水哗啦啦”唱响了一个时代,唱响了全中国,在当时广为传唱,成为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也成为山西的骄傲。这是王爱爱一生中唯一一次为电影唱的主题曲。

王爱爱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成就得益于老一辈艺术家的热心扶持和广大观众的厚爱,更得益于自己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她把程派和牛派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加以创新,既继承了程派热情奔放、刚劲挺拔的特点,又吸收了牛派稳健大方、委婉缠绵的风格,同时还借鉴了郭兰英老师喷口有力、民歌唱法与戏曲唱法巧妙结合等宝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唱腔,她的唱腔音色甜美,音域宽广,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特别是唱腔尾音的润腔,灵巧多变,高低自如,在晋剧青衣行中独树一帜,逐步形成了晋剧青衣唱腔中一个崭新流派,即声震三晋、享誉华北的“爱爱腔”。这是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表达着广大观众对她的喜爱与敬佩。

“四月里南风吹动麦稍儿黄……”这一段唱,想必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晋剧《含嫣》中的一段唱腔。当年,就是这一段《四月里》,响彻了省城,轰动了京城。至今听来仍觉清新悦耳,美妙依旧,像是一首抒情民歌。这段唱可以说是王爱爱的成名之作。

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的王爱爱,到了70年代,她的唱腔流派更趋于成熟。这一时期,她演出了两个重要的现代戏,一个是改编移植于京剧的晋剧现代戏《龙江颂》,另一个是文革时期被错误地批为“毒草”的现代戏《三上桃峰》。这两个戏演的是新时代的人物形象,与她以往演的传统戏中的人物形象不同,唱腔设计突破了行当局限,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她在这两个戏中的表演和演唱,更加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才华,标志着她的“爱爱腔”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但是,她没有止步不前,她仍然广泛学习、精心钻研、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承传统而不泥古,遵师法而不守旧。在她接触的诸多名家中,她是走一处学一处,能者为师,师无长师,她从京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诸多剧种、诸多流派中吸收营养,为己所用。

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演出了三十多出优秀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古代和现代中国妇女形象。她所扮演的这些角色,大都是仪态端庄大方、个性善良质朴的妇女形象,加之她自幼主攻青衣正旦,这种行当特点,更加使她形成了一种沉稳大方的演出风格。她的唱和表演,从来都是不温不火,沉着老练,恰到好处,表现出一种落落大方的大家风范。如《打金枝》中的沈后、《明公断》中的秦香莲、《算粮》中的王宝钏、《含嫣》中的刘雪梅、《教子》中的王春娥、《金水桥》中的银屏公主、《出水青莲》中的王桂英、《三上桃峰》中的青兰等等,无论是仪态端庄的皇后、公主,还是朴实勤劳的农家女,她都以细腻质朴的表演,和清脆婉转嘹亮的“爱爱腔”,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她在晋剧舞台上独领风骚40余年,她的唱腔技艺大大突破前人,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她的“爱爱腔”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为后来者所效仿,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她的表演艺术,群众基础非常好,不仅有一大批老晋剧戏迷喜欢,不少年轻观众也很欣赏,而且还受到很多同行的赞赏,向她学习的人很多。可以说,“爱爱腔”传遍千家万户,喜欢她的观众,遍及全省各个地方、各个阶层。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王爱爱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电视台及中国唱片总公司曾经多次为王爱爱录音、录像、灌制唱片。1995年,王爱爱获得了第三届“金唱片”奖。中国金唱片奖(CGRA)是国内唱片(音像)界、音乐界经批准冠以“中国”名称的权威性大奖,在海内外唱片界、文艺界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在当时,山西省也只有3个人获此殊荣,第一届“金唱片”获奖者是已故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第三届是王爱爱和上党梆子著名演员张爱珍。

她以辛勤的劳动和出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从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对晋剧艺术进行创造和革新,使晋剧青衣行当的表演艺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剧种的发展,她不愧为晋剧史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她对晋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确立了“晋剧皇后”的不争地位。

2008年6月12日,山西省为27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王爱爱名列其中,她作为晋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为晋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才,收徒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1989年,王爱爱收了第一个徒弟史佳花,之后不断有晋剧新星拜在她的门下,2007年,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又一次为王爱爱举办了隆重的收徒仪式,至此她已经有24个徒弟了。她时常和徒弟们沟通交流,她把自己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她们,同时也鼓励她们创新。她的弟子中既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也有“红梅奖”和山西戏剧杏花奖获得者,她们都是活跃在当今戏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王爱爱现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历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山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由于她对晋剧的突出贡献,王爱爱还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十大女杰”等称号。

虽然她已经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是我们还时常能在一些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中看到她的身影。在《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上的表演,以及前不久汶川地震后山西省晋剧院举行的赈灾义演上,王爱爱的表演依然风采不减当年。

同类推荐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神秘之旅

    神秘之旅

    带着属性异能,穿越一个个世界。领略一个个异域风情的神秘世界。新书万千之心,有兴趣的可前往阅读。
  • 至尊掌门系统

    至尊掌门系统

    穿越到修真世界的叶立,继任了寒酸落魄三流小门派青云门,成为了新任掌门,因此成功触发了穿越所带来了的“超级掌门游戏系统”。绑定了系统的叶立,开始了彪悍无敌的超级掌门之路,立志将青云门建设成修真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巨无霸门派!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长生俱乐部

    长生俱乐部

    天使和魔鬼在吧台买醉,恶魔正和试图勾搭一位美丽的女性吸血鬼。仙人酒保一如既往的教训着法老王。古老的精灵正和宙斯,波塞冬,哈迪斯玩着麻将,完全没有看见对方的眼神交流的作弊方式......很轻松,但是我就倒霉了,你们那些胡乱牵扯的因果全都要我来擦屁股,你们倒是长点心啊!!!
  • 我是主角好不好

    我是主角好不好

    作者:“你们见过逗比么?”举手的小伙伴:“我见过我见过!”作者:“哦?哪里哪里?”举手的小伙伴:“楼上楼上。”作者:“……”围观群众:“……”
  • 梅花烙

    梅花烙

    对即将临盆的硕亲王府大福晋雪如而言,最爱宠或者失宠,全看肚中孩兒是男是女了-一場男女婴对换的阴谋於焉展开。女嬰被放逐了,不知隨杏花溪水漂向何方?在雪如心慟,不忍卻不得不掙手脫嬰时,她忍痛将髮簪上的梅花印烙燙在女嬰的右肩上……長大后的女嬰-白吟霜,帶著烙印,回碩亲王府,她是來尋仇?報恩?剋亲?續緣?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生命真相,将如何开展在这些冤亲債主的眼前?
  •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The Kingdom of Love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路易莎阿姨的趣味儿童故事》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思路决定成败

    思路决定成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既复杂又棘手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打破常规思路,勇敢地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这样才能在人生路途中把事情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