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的匈奴、鲜卑趁隙发展壮大。特别是鲜卑族历经三国至两晋百余年的发展,至385年左右,鲜卑族已在雁门关北面建立起强大的北魏王国。北魏登国元年(386)正月,15岁的拓跋珪当上了代王。四月,代改国号为魏。北魏正式建国。北魏登国十年(395),后燕王慕容垂死,诸子争位,国内大乱。拓跋珪觉得时机来了,于第二年亲率40万大军,越过雁门关,向后燕王国发起毁灭性的一击。
左将军李采为雁门人,亲率五万精锐骑兵为前锋,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北魏大军入关后,前后绵延20余里,旌旗蔽日,杀声惊天动地。后燕兵全线溃退。北魏大军追至晋阳,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后燕辽西王幕容农出战,大败,逃回晋阳城,后燕司马慕容舆嵩闭门不开,慕容农无奈,只得率部下向东南方向逃走。北魏兵穷追不舍,至潞城两军再战,慕容农全军覆没,慕容农只身逃入中山。另一支北魏骑兵略地汾川,俘获后燕丹阳王慕容德。北魏进占山西中部、西部、东南部地域。北魏与后燕的这次决战是十六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为北魏的强盛乃至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战役数年后,后燕灭亡,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大半疆域,一个新的王朝崛起于中国的北部。
北魏定都大同,雁门关是其南部屏障。
伴随着北魏王朝的崛起,雁门关的名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雁门塞之名在雁门郡内迁代州城后就不断出现。《三国志·鲜卑传》载,黄初五年(224),魏文帝授步度根为保塞鲜卑大人、归义王,以保太原、雁门二塞。《晋书·武帝纪》载,晋武帝泰始七年(271)正月,匈奴右贤王刘孟叛晋出雁门塞,十一月还并州,刺使刘钦等击破之。雁门关之名则出现于北魏建国后的历史典籍中。北魏泰常四年(419),雁门关之名第一次出现于北魏的历史书籍上。《魏书·礼志》载:“泰常四年四月,拓跋嗣南巡,幸雁门。五月观渔猎于漯水。八月东巡,幸代,至雁门关,望祀恒岳。”此后,雁门关的名称便逐步代替勾注塞的叫法。在这一时期,人类对雁门关的认识也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成书于这一时期的《地道记》载:“北方之险有卢龙、飞狐,勾注为之首。”《水经注》、《舆图志》则干脆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已成为天下最为重要的一处隘口。
雁门关发展至隋朝时第一次出现了专管雁门关的职官。光绪《代州志》载:“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郡,有关官,有长城,有累头山、夏屋山。”到唐朝时出现了建关的记载。《唐书》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这个雁门关就是周穆王西巡时的“绝隃之关蹬”、汉武帝发万人治理的“雁门险阻”、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铁裹门的勾注塞。
至此,雁门关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便高高地站在了唐以后的历史烟雨中。
4.大宋边防@.
唐朝中期爆发了一次足以动摇唐室根本的大乱,这次大乱被后世史家称之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有一个名叫郭子仪的人物出现在历史的视野中。郭子仪是唐朝中后期一位重要的人物。当安禄山的叛军占领山西北部地域时,郭子仪率大军平定云中、朔州等地,并翻越雁门山上的东陉关,然后过井陉,进入河北境内。这个时候西陉关早已开通,为什么郭不走西陉关,而要另走那条荒僻的东陉关呢?这恐怕与郭的用兵有关。
东陉关位于西陉关西7.5公里处,与西陉关同为雁门山上贯通南北的险要关隘。从现有史料看,东陉关之名就出现于这一历史时期。《唐书》载:“雁门山上有东陉关、西陉关。”唐宰相杜佑说:“东陉关甚险固,与西陉关并为勾注之险。”东陉关这个被埋于历史深处的亮眼珍珠终于被大唐的战略家、军事家们给挖掘了出来,并从此与她的姊妹关西陉关一同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西陉关、东陉关并称为雁门关。两关在历史上演绎的最为精彩的一出大戏发生在北宋时期。北宋时期雁门关的地位凸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雁门山是宋辽两国的国家分界线,雁门关成了关乎大宋朝安危的咽喉要塞。纵观整个北宋历史,雁门关上始终飘荡着浓浓的狼烟。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大辽国皇帝耶律贤亲率十万精锐骑兵向宋王朝发起进攻。辽兵所走的就是“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所穿越过的那条山路,从今日新广武口进入雁门关峡谷,然后翻越东陉关,过南口,进入代州境内。
当年镇守雁门关的正是北宋名将,号称“无敌将军”的杨业。辽兵来势汹汹。而当时杨业只有一州之军,但杨业不畏强敌,沉着应战。他认为雁门山谷深沟窄,在长达几十里的山谷内,辽军车马不能并行,这样辽军数量上的优势就得到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山谷内不利于骑兵作战,辽军擅长的大兵团马战也得不到发挥。因此,杨业命部将董思源等率兵阻断东陉关峡谷南口,自己则亲率数千精锐骑兵从西陉关绕出雁门关北口,向行进于峡谷中的辽军实施突然袭击。辽军根本想不到宋军会在这里出现,顿时惊乱。杨业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宋军个个努力,人人争先。辽军首尾不能相顾,阵势大乱。杨业乘胜追杀,辽军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被斩于马下,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唐海下马投降。辽军死伤无数,峡谷内到处是辽军丢弃的车马辎重。这次战役以宋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不甘失败的辽国再次兵分三路大举入侵宋朝。东路进攻今河北地区,西路进攻今陕西地区,中路军则向雁门关扑来。杨业率大军出关迎敌。辽军劳师远征,宋军以逸待劳,双方在雁门关北面的金沙滩上展开激烈的厮杀。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个个骁勇善战,加之在家门口作战,众将士奋勇争先,首战便斩辽兵3000余人。宋军乘胜追敌于朔、应等州,连破敌垒36座,俘获辽兵10000余人。与此同时,东西两路宋军也取得了胜利。辽国再次战败。
在杨业镇守雁门关期间,为了加强雁门关一线的防御,先后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平兴国六年(981),在雁门关两侧的隘口上建起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峪寨、大石寨、雁门寨等九处堡寨。县志载:“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此后,宋军又在其他九处隘口建起堡寨,形成以西陉关、东陉关为核心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据《宋史·李唐海传》载:“雍熙三年,召还,为武州刺史,出为忻、代州都巡检,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雁门十八隘由宋一直延续到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
雁门关隘口十八,东为水峪、为胡峪、为马兰、为茹越、为小石、为大石、为北楼、为太安、为团城、为平型;西为太和、为水芹、为吊桥、为庙岭、为石匣、为阳武峪、为玄岗、为芦板口,各有堡。正德十一年,都尉史李铖增筑之堡十有一于北口,在关东者七,在关西者四。又能通敌要路,咸斩崖挑堑,间以石墙。
据光绪《代州志》、《雁门关志》载,十八隘为:
【白草口堡】此即顾炎武所云太和堡。实即一隘两堡,南为太和,在西陉关南太和岭上。北即白草口堡。此为西陉古关道北口。关废后,于北口筑隘城防御。堡城仍存,在今白草口村北西山腰处。村外骑河筑有三道隘门,暗门洞额匾书“容民畜众”四大字,上款竖书“万历甲寅都御史吴仁庆”,下款为“布政使阎士选立”。另有一块石横额,现闲置旁边戏台上,上下款同上,中横书“常胜堡”三大字。隘门上东连敌楼,隘城东西均与长城相接。白草口外西侧山腰有六郎城遗址。太和堡,亦有遗迹残存。
【八岔口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其西十里为白草口堡,又西二十里为八岔口堡,一名水芹堡。”《明史·地理志》作“水勤”。光绪《代州志》:“水芹在白草沟西二十里。明设巡检司,今名八岔口,属朔州。”又云:“八岔口在崞县西北一百里,内距老窝八里,外距八岔村二里,属朔州。”八岔口堡今在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第二村南。
【盘道梁口】光绪《代州志》:“庙岭在崞县西北三十里,其北有盘道梁堡,夹柳树堡,今在宁武县境。”又曰:“盘道梁口在崞县西北七十五里,内距南岭二十里,外距朔州水洼村五里,去宁武关百余里,界朔宁。”新编《宁武县志》:“盘道梁堡,在宁武关东北50公里,有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明万历十三年(1585)增修,其位置在长城边墙外侧。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因旧城地势低洼,改筑新城于边内,城周一里多。盘道梁下属五堡,分管内边48里。该堡在太原府以北135公里,阳方口以东30公里,雁门关以西15公里,朔州南30公里处。”
【雕窝口】光绪《代州志》:“雕窝口在崞县西八十里,内距西地村五里,外距朔州薛家洼五里,界朔宁。”又曰:“石匣口,亦曰石峡口,有雕窝梁堡,界朔宁。南去崞县八十里。”《方舆纪要》:“翠峰山,在朔州西南七十里,东连石碣峪。”石峡之名,宋已有之,为一重要砦口。石峡峪在今朔州市,薛家洼今属宁武县,西地村今属原平市。
【轩岗口】光绪《代州志》:“轩岗口在崞县西南八十里,外距后口上五里,内距后梁上五里。”《读史方舆纪要》:“堡去宁武关五十里,中间有金家咀为要冲。”
【茹越口】光绪《代州志》:“茹越口在马兰堡东二十里,内距繁峙六十里,外距龙湾山十里。”据《宋史·地理志二》,茹越为繁峙一砦。又据《金史·地理志一》,茹越为一镇。明正德十四年(1519),瓦剌由茹越口入侵,知县王三益追之,有斩获。茹越堡,今属应县南泉乡。
【小石口】光绪《代州志》:“小石口在茹越堡东二十里,内距繁峙八十里,外距应州三十里。”今属应县南河种镇。又曰:“小石口在茹越堡东二十里,城周二里有奇,今设把总驻守,隶北楼营。”
【大石口】光绪《代州志》:“大石口,在小石口东五里,内距繁峙八十里,外距应州三十里。”宋设砦。宋杨业欲出大石路,以避辽锋处也。又《宋史·张齐贤传》云:“辽人自大石路南侵,为繁峙兵所败。”即此。大石口,今属应县下社镇。
【北楼口】光绪《代州志》:“北楼口,在大石口东三十里,内距繁峙一百一十里,外距应州四十里。古北楼关设中军守备驻守。”《繁峙县志》:“北楼堡东至平型关六十里,西至小石堡三十里,南至郎岭关十里,今北楼营中军守备驻之。”《读史方舆纪要》:“北楼口城堡,明正德九年筑,嘉靖二十三年、万历五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备兵使者驻焉。北楼辖边二百五十三里,东起平型界窑奄,西抵广武界东津口,皆近腹里。山南一带,层峦茂林,为内地保障。”今属应县北楼口乡。郎岭关,旧名狼岭,在繁峙县东北100里,关城于洪武七年(1374)筑。南出为今繁峙县义兴寨,宋砦也。金在此置都监榷酒,宋时称义兴寨。唐时即为扼要,武德七年(624),颉利可汗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即此。新编《繁峙县志》云:“义兴寨,位于县城东北43公里的义兴寨村。始建于北宋,为北路口(北楼口)驻守地,城堡建在沿河口两岸的山坡上,相隔里许。河西称义兴寨,河东称义兴城……又称焦赞寨……”现存残垣。
【平型口】光绪《代州志》:“平型关在繁峙县东一百三十里,关城周二里有奇,古瓶形岭也。路通灵丘。西去雁门关二百三十里,今设都司驻守。”宋设寨,金置镇。为通京孔道,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现存关城为明正德六年(1511)筑,万历九年(1581)增修,关门坐西向东……门额石匾横刻“平刑岭”三个大字,明代平型关设守备一员,百户一员,征操马军500名,守御旗军184名,又宣化府镇兵3000名,在平型关驻扎,清雍正十三年(1735)设都司、巡检司。
此外,还有水峪口、小莲花口、马兰口、壶峪口、燕儿水口、夹柳树堡、太安岭、团城口等关隘。
雁门关在北宋时形成如此规模的坚固防线,加之又有杨家将等众多骁勇善战的将士守御,可谓固若金汤,但腐朽的宋王朝最终还是未能逃脱覆亡的命运。靖康二年(1127),北宋王朝终于在金人隆隆的马蹄声中黯然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宋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以及宋朝宗室3000余人,在金人马鞭的抽打下缓缓走出雁门关。那一天正下着小雨,濛濛的秋雨将杨业修建的十八隘淋得是那样的悲壮和凄然。赵佶、赵桓这两个宋朝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不知在看到十八隘上飘扬的金国国旗时曾作何感慨。
5.朱明要隘
雁门关进入明朝时,迎来了其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边关、边墙、边城同时得到大规模的建设,雁门关边防体系建设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防御工程。
元朝末年,由于战火纷飞,代州大地遭受了一场空前劫难,“车骑蹂躏重于他乡”,庙观、衙署、民居等许多建筑夷为废墟。明朝建立后,其最大的外患依然来自于北边。因此,到明朝时,边防建设始终是朱明王朝关注的焦点。作为屏护中原及明都城北京的雁门关,是有明以来重点建设的边防要塞之一。在边关建设上,明朝在加强西陉关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了东陉关。
光绪《代州志》载:“关城洪武七年筑,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增修。万历二十五年夏筑,门楼久圮。”从现在留下的历史遗存看,东陉关关城周长10公里,墙高7米,砖石砌筑,洞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石匾刻“天险”二字,门上建有雁门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名将李牧。西门石匾刻“地利”二字,门上有楼,曰“六郎祠”。门外建有关帝庙。西门外有东西向的门洞,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内正北高坡上建有驻军营房,南为校场。东陉关、西陉关中间有石头长城相连,傍山就险,气势十分雄伟。
同时在东陉关、西陉关前各建有一座屏护关塞的堡城。西陉关前的曰旧广武城,为金朝时所建,至今保存得相当完整。东陉关前的曰新广武城,为“明洪武七年创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同时对雁门山一线所有隘口堡寨进行重新加固,并驻军防守。
在大规模建设关城的同时,雁门关长城也得到修复,两关四口十八隘之间均有长城相连,长城向外延伸与外长城相接。
为了加强战略防御纵深,明朝的军事家们又在雁门关内修建了除代州古城外的三十九座城堡。这些城堡均为砖砌,墙高10米,设有四门。至明朝中后期,由于多数堡铺坍塌,遂于各险要处又建起十二座较大的城堡,即于滹沱河北岸构筑起一道新的防线。这就是代州境内著名的“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以代州古城为中心,城城相望,互为倚防,分则各自为战,合则左右相攻,连成一个庞大的军事防御网络。
至此,雁门关边防体系建设达到了其最辉煌的阶段,前有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后有代州古城及三十九堡十二联城防御纵深,中有蜿蜒坚固的雄宏长城,使整个雁门大地形成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前后、左右相互勾连的宏大军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