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800000004

第4章 人间形色(3)

这时候,我才知道了离情有多么大的魔力。再回味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诗,突然觉得真是神来之笔,写绝了人间离情。我们尚在平安的环境,就如此盼望家中的信件,而杜甫生逢乱世,怎么能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呢?

如今,离情的折磨对我来说,早成了往事,可是,我怎么也难以忘记那刻骨铭心的记忆。想起这记忆,我就想起那些远离家乡的农民工,你们远离父母兄弟,远离妻子儿女,哪个人不背负着一腔离情呢?你们能和亲人常联系吗?没有手机就用公用电话说说家常话吧,哪怕几句!

2007年6月24日

中言心语: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人。你看,出息首先要出,要出得去,而我出去最长的日子就是在京都研习。出息是出去还能息,要息就应该在外面有个能安身的地方。我没能做到,京都研习结束我又回到了故地。但就这我也品尝了离别的滋味,而且这滋味还掘发了我的家乡观念。离别这人生的缺憾,却是对我感情天地的周全。

2009年11月12日

乡情

乡情是感情世界最无杂质的一块净土。

如果将感情比做土地,这土地自有本身的特质。它一刻也不能空缺,只要落几滴雨,就可以长出新的情丝。所以,在诸多情感中少不了新旧交替,少不了移瓜接木。惟一风吹不动,雨打不摇的就是乡情了。乡情的净土上没有旁逸斜出,没有荒草野蒿,明净着无尘的诗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乡情。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是张九龄的乡情。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乡情。

在万千乡情的诗行中,我最钟爱的是柳宗元的此句。此句前面是: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这位诗文巨擘以山作剑,裁割得愁肠寸断,他不觉疼,不知恨,却要化为千亿个身肢,登上峰头观望故乡,多么深邃浩淼的乡情呀!我钟爱此诗,不仅因为他表达了柳宗元的乡情,还表达了我爷爷的乡情。

那一年,坐飞机,乘火车,连日奔波,年近八旬的爷爷从海峡彼岸的台湾回到了临汾。怕他疲累,父亲在城里安排了住处,让他稍作歇息再回乡下。而且,此晚城里有蒲剧名角演出,爷爷又是个蒲剧迷,那年初次在香港会面,他整天待在宾馆听录音,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安排两全其美,最好不过了!

哪里料到,爷爷听了,立即否决了,要马上回村去。父亲说到看戏的事,他说那年在香港迷戏,是因为那是乡音,回不到家乡,只好以乡音安慰自己。如今到了家门口,为什么还要望梅止渴呢?

爷爷风风火火赶回村里,走进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境界。一连数日,他东家进,西家出,把家乡看了个透,看了个够,仍然觉得不尽兴,因为不仅长辈早逝了,就连自己儿时的伙伴也所剩无几了。他不无遗憾的写下:

房前白杨临厦脊,

我家原在村子西。

归来不似离去时,

沧海桑田故人稀。

这浅白的语句虽然无法和诗人的大作相比,却也表达了他无限的乡情。

2007年6月24日

中言心语:

若不是离开了家乡一段时日,我至今很难有家乡观念,也就是少有乡情。乡情原来在离别里,乡情的深浅和浓淡,在于离别的长久和短暂。从这个角度看,失去便有了价值。失去了物质的,会收获精神的;失去了有形的,会收获无形的。

2009年11月12日

人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情成了件很难周全的事情。

原先,邻居家东挪西借,借米济面,是很正常的事。老人说,家有千贯也有一时不便。不便的时候就需要互相帮助,以有济无,解燃眉之急。来往久了,便有了人情。

人情也被众生唤作人气。哪个人肯帮别人,甘为别人的事撂下自己的事,那肯定受人尊重。一旦有个事情,家里帮忙的人肯定是里三层,外三层,熙熙攘攘。这被称作人气好,人气旺。

前数年,人情还是村乡里家家实用的东西。谁家建新房,不用请小工,只要花钱雇个大工就行。左邻右舍知道你家动工,不用吆喝便前来帮工。所以,花不了几个钱,一座新宅子就成了。因而,家家都把人情看得很重,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邻居们你前他后的费心张罗。当然,也有人生性孤僻,难以与人合群,可是不合这个群,又难以生存,只得竭尽全力应酬,就这还难应酬周全,无意中怠慢了一些人。有这么个故事,是说有个人想弥补这种缺憾,就请些人到家里吃顿饭,以联络感情。这日,酒菜上桌,来的人还不齐整,未免有些着急。此公一边急着等待,一边自语道:该来的没来。话刚出唇,就见有二三人相携离去,拦也拦不住,遗憾的接着说:不该走的走了。话音一落,还坐在桌旁的那两三个人也起身走了,走得很不客气。一时屋里空荡荡的,本想做个人情,不料却得罪得更多了。静心一想,自己禁不住掌嘴,连说:臭嘴、臭嘴。

仿佛是打了个盹,一瞬间时光变了,人情淡了,现今若没钱,小工也没人干了。人们早已不再为人情所累了,因为,只要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然而,另一种负担却来了,这便是时下流行的礼尚往来。在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几乎倾村出动;在城里,一请几十桌,一请好几天。真是图个热闹红火也罢,其实背后的潜台词是敛财。年长的儿女结婚可以敛财,那年轻人岂不吃了大亏?哪里会!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干脆就给儿女过生日、过满月。反正,要设法把掏出去的钱捞回来。其实,怎么捞也捞不回来,捞来捞去,不少钱掉进饭店的陷阱出不来了。

如此说来,大家齐心中止这敛财礼仪不就妥了?不妥,因为这敛财招摇的是人情的旗帜。钱可以不要,但人情不可以不做。若要是怠慢了,延误了哪家,那肯定得罪了人。虽然,人家见了你仍笑脸灿烂,说不定哪一天在背后使个绊子,把你放倒了,你还不知道是谁做的手脚。

礼多了,人短了,唉,人情难做。

2007年6月25日

中言心语:

古往今来,无论何事,只要形成了一个定式,准会掏空了内涵,只存留一个空泛的外壳。近些年,人情礼往尤其如此。外观越来越红盛,落笔写这则短文时还只是饭店的张罗,如今饭店的张罗未减,又增添了家里的张罗,一连数日熙攘不散,名曰,帮忙,实是添忙。人情成了天大的负担!

2009年11月12日

热情

热情,蓬勃生动,充满活力。我的生命与之共同跃动过几十年。

按说,我们应该与之相厮相守,一往无前。然而,回首一想,我却不无困惑。正欲诉说这种困惑,我看到了徐成淼先生回忆1956年的一篇散文,那可真是一个热情无比的年代呀!

这年1月6日,作者在日记中写道:(上海)市不久就要开始农业电气化了。1月10日就有新的记载,三年后,我就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了,快啊!年轻人,要展望未来,鼓足勇气。仅仅过了一个星期,这“三年”就变成“明天”了。1月17日,他又记下:北京昨天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么快!上海郊区也要在明天全部合作化,这么快!上海市要争取在六天内全部公私合营,太快了!然而,哪里用得着六天呢,才过了一天,1月18日学校放假,因为要迎接社会主义到来。这一天,作者来到外滩和南京路,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歌声、口号声、锣鼓声,响成一片。标语如花,彩旗如林,连资本家也穿着华贵的盛装走进了游行的行列。作者激动地写下:让我们用全部热情为你欢呼:祖-国-万-岁!

那可真是个热情洋溢的时代,多少人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迎接社会主义,走进社会主义,包括那些资本家也是热情洋溢呀!当然,他们不会想到,十年以后会有一场文革风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资本家也在劫难逃。如果,他们侥幸躲过这一劫的话,可能还会看到,如今的资本家可比当年红得更红了!只是,时间似乎在那么飞快地挺进后就静止了,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扑腾,及至到了今天,竟然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看来,人没有热情不行,人没有冷静也不行。人最需要的是在热情的时候保持头脑的冷静,冷静了才可能行止得当,才可能避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

有人说,那是个热情的时代,你不热情岂不是被当作绊脚石搬掉了。问题的关键正在这里,一个人,两个人的冷静是无法抵御强大潮流的,如果人人冷静,全民族清醒,那怎么还会有热情过度的潮流呢?

时过境迁,没有必要去纠缠历史的陈账。要害的是,前事不忘,引以为鉴,冷静而清醒地用好刻下的热情,不要再让热情成为新的遗憾!

2007年6月25日

中言心语:

人没有热情不行,人没有冷静也不行。人最需要的是在热情的时候保持头脑的冷静,冷静了才可能行止得当,才可能避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

激情

人是需要一点激情的。

有了激情,在关键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知难而上,创造非凡的成就。

没有激情,可能会四平八稳,萎靡不振,要办成一件事情,很难。

不过,激情可不能常有,更不能常用,否则,不是冒然做错事情,就是轻而易举被人利用。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激情时段,若要是再遇上激情时代,没准便会酿成人生难以弥补的缺憾。回忆自己的经历,恰逢这样的境遇。初中刚读完,文化大革命就狂风骤起,一时间校园里风云变幻,人妖颠倒,校长被打作走资派成了批斗的对象。临汾三中的校长范传芳慈眉善眼,温尔文雅,且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年患病,赴京治疗,心生感慨,提笔记下,一篇散文便登在了《北京晚报》。时过40余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篇文章的题目是《生活在阶级情感的海洋里》。文章张贴出来,我受到很大感染。一天,学校召开通讯员会议,我也挤进了其中。大家在校会议室坐定后,范校长笑眯眯进来了。他给我们讲起了自己写作的经历和体会。那是个夏日,他穿着一件真丝短袖衫,主持会议的老师说,范校长的这件短袖衫是拿稿费买的。这更添了我对他的仰视,鼓起了写作的劲头。从内心深处,我和我的同学对他充满了敬慕。然而,一夜阴雨,范传芳被押上了批斗台。

批斗会上,同学们激情昂扬,斗志坚强,似乎不打倒范传芳,我们无产阶级的江山就会灭亡。我被簇拥进会场,挤匝进人群,看着以前同我一样敬慕范校长的同学,怒目圆睁,高喊口号,我甚是不解。不过,我却不敢认定他们的清浅,还狠下心来责骂自己感情用事,思想落后。责来骂去,竟然也举起右臂,喊出了口号。时过境迁,回首往昔,时代的激情澎湃了同学,同学的激情波击着自己,自己也就难以自持了。

冷静一想,激情是冲动的内因,冲动是失当的根本。激情这东西若要是用错了地方,错误也就是必然的。

同类推荐
  •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呢?人生里值得烦恼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真实的世界里,过得幸福美好的人,常常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慧,而是因为比较幸运。惨痛的经验,有价值的教训,往往是从那些不怎么顺遂的人生中来的。我自己,就是一个烦恼多多的人。历经烦恼,也恰逢奇遇。然后,我才获得一些平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挽救的能力,放下的能力,愿赌服输的能力。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仅此一次的人生,我们瞪大眼睛,看清楚烦恼。让它滚蛋,或者消化它,成为养料,丰富我们珍贵的三万天左右的生命。
  • 北固清怀

    北固清怀

    我出生在晋北的一个小山村,至今仍然说着浓重的乡音,经常梦到儿时的伙伴和那些春播秋收的往事。这里土地贫瘠,没有什么资源,但是祖祖辈辈的人们辛勤劳作,忙碌着那仅够维持温饱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时候,他们活的是一种精神。我知道自己愚笨迟钝,所以做啥工作都认真、执着;我喜欢读书,工作之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如同我们那里的土地一样,即使下百倍千倍的努力,收获依然十分有限,但是我心甘情愿,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时候,我活的是一种信念。
  •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

    《炭灰里的镇》内容包括:蓝调小镇、米语、废墟上的远方、后山:颜色与记忆的实验场、午睡后的表情、星空肖像、烈焰的遗迹、棉花,棉花、一封信的路途、亲爱的城市、我的老师赵文明等。
  • 在俯瞰中放松

    在俯瞰中放松

    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作者曾颖的小小说大多涉及民工、下岗工人和城乡贫困无助的弱势人群,他用自己的笔,逆主流而动,为小人物树碑立传,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本书是作者几年时间借宿民工村,走访民工子弟学校和在火车站大厅里与回乡的民工们同吃同睡同喜同悲的产物。记录着当下时代转型期中各色人等的悲伤和希望,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之所以要写他们,其一是身边太多这样的人和事充斥于我的眼睛和心灵:其二则是有一种较劲的心态——在这个普遍肥处添膘的社会中,文学不断地远离那些苦难的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而把目光投向鸳鸯枕上起波浪式的粉红生活,弱势人群却越来越不被主流文化和传媒关注。
  • 凯尔特的薄暮

    凯尔特的薄暮

    我曾像任何艺术家一样,期望通过种种美好愉快而意义非凡的事物,在这个创伤而笨拙的世间构筑一个小天地,并以自己的洞察力,向任何听到我的呼喊而看过来的同胞,展现一个真正的爱尔兰。因此我忠实坦诚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发些感慨之词,绝没有妄加臆想。
热门推荐
  • 花园坟传奇

    花园坟传奇

    江南蚬江畔,有个花园坟,青冢秀木,浮翠滴碧。多少年来,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秋天,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为争夺上海鸦片市场,同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开了仗,世称齐卢交战。战场摆在沪西嘉定昆山之间,双方交战,苏军吃了败仗。苏军本是乌合之众,军纪极坏,败兵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从此,平静的江南,卷入了兵匪横行的多事之秋。 却说昆山城西20多里,有个万顷大湖,因产蚬著名,叫做蚬湖。蚬湖中有座岛屿,叫蚬山。
  • 超级废墟商城

    超级废墟商城

    “我那淡淡的忧伤啊,这是哪里?”看到身旁三十米高巨型怪物,刘单来不及感慨了,撒腿就跑,临跑还不忘抱着身旁靑褐色的巨蛋。“离商城开启,还有98个世界。”话音刚落,刘单就被一只脚踩死了。全书完。。。。。。。怎么可能。
  • 漫威乱世的搅局者

    漫威乱世的搅局者

    融合神级血清,领会变异奥秘,化身地球最强生物;掌控时空之匙,夺取万众时间,组建超级英雄死士兵团。看李珑作为搅局者,在时空生变的漫威电影宇宙世界,于各大势力之间游走博弈,以领袖之姿,带领超级英雄们打赢原本他们打不赢的争战。喜欢本书的朋友,欢迎加入书友群957-508-283~
  •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狂飙,始于70年代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实验意识,以多样、丰富的文本形态日益吸引着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视线。本书在后经典叙事研究的语境下,依托后经典叙事学提出的颇受文学批评学界关注的理论、视角、概念、范畴,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结构、话语、修辞、伦理等方面的探究,从而解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轫的美国小说现实主义转向的叙事内涵。
  • 你到来的那个夏天

    你到来的那个夏天

    你喜爱的那个人来自没有你的过去自带微光行走在你的未来情愫可以单薄到形同陌路但回忆起他随意一个眼波百转千回仍带着温存笼罩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辛弃疾词全集

    辛弃疾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财政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双重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推进,要求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职能。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一段感情,最糟糕的结局不是被甩了被骗了,而是越来越想不通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过后开始质疑自己了。这本书里的24篇故事,写尽了爱情里的无畏、痴着、隐忍、莽撞、焦虑、沉默、不舍和决绝,让你在心痛和感动中,观照从前那个爱得努力却又有些笨拙的自己,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好在,它不仅仅只是打开你的伤口,还尝试为你消炎、包扎。希望你能通过里面的故事,窥见感情中易被忽视的“痛苦根源”,得出一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爱情面前,心态更从容,言行更妥帖。其实,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秀的恋人。希望你为此做出的思索和努力,都能被那个人读懂,并被珍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