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300000012

第12章 惠姓播迁与当今分布(5)

现抄录如下:洛滨镇避难堡村惠姓260户,1030人;上王乡惠家庄惠姓55户,310人;荆姚镇惠家村(原属甜水井乡政府,撤乡并镇时,并入荆姚镇)262户,1150人;荆姚镇惠家村72户,330人;苏坊乡惠家村70户,350人;翔村乡惠家村85户,450人;原任乡惠家村38户,340人;兴镇惠家村33户,110人。这些村庄惠姓祖源呈多元性,不像富平惠姓祖源单一。洛滨镇避难堡村非常古老,相传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此避难而得名。据村中清乾隆十年的《惠氏祖茔碑记》记载,始迁祖为山西洪洞人,曾任过淞江太守,太宗时迁于避难堡。历元、明至清,族繁衍分为5支。两支移居于吾邑之高槐村,两支移居于蒲东之惠家河,“洵为两陕巨族”,五支家三百有余丁二千有奇。上王乡惠家庄惠姓也是从避难堡村惠姓迁移而来。其余惠姓村庄大都是明清建村。荆姚镇的两个惠家村,都以姓氏得名。

原属甜水井乡政府的那个大惠家村传说元末战乱中从陕西扶风迁到山西太原,明洪武三年兄弟5人又从太原迁到陕西蒲城县城南30里璋宝建村,到现在传21代,历史上出过知府、知州、两淮盐使;另一惠家村人口较少,相传明时惠姓首居此地而得名,祖源不清。苏坊乡惠家村,又名大户惠,家谱遗失,祖源不清。翔村乡惠家村,相传初以永远兴盛之意得名永头堡,后以惠姓更名惠家村,祖源也不清。原任乡惠家村,相传以花、马、惠三姓同住,得名花马惠家,后因惠姓居多更名惠家村。兴镇惠家村,相传惠姓先居于此而得名,何时何地迁来也说不清。

蒲城惠姓在明朝中期步入政坛,仕宦不断,清光绪年间的《蒲城县志》上载有惠姓4名举人、2名贡生,都任有官职。明景泰七年(1456)惠楫中举,任资县(今内蒙乌审旗)训导。过了6年,到天顺六年(1462)惠民中举,初任山东平定县训导,后升任历城、齐河知县,以廉谨着称,成为当时的名县官,得到皇帝的表彰,敕授定州同知。在成化十六年(1480)惠周中举,官至同知。还有两名贡生惠璧、惠承芳,年代不详,一为训导,一为资县主簿。惠体廉(《同州府志》为礼),年代不详,科第不载,名列“别途”一栏,官至宝庆(今湖南邵阳)知府,为四品官。到了清代,乾隆三年(1738)惠克隆中举,初任长安县教谕,后升福建大田知县。以后又有惠金铭任两淮盐使。璋宝惠家村家谱上还记有惠体义任贵州郑安州知州,惠体仁任四川石驻厅通判、同知,惠静庵任刑部江西清吏司、云南清吏司郎中。当今蒲城惠姓有的在本县机关、渭南市政府部门任职,也有的在外县、外省工作较为出色,惠存虎为咸阳市林业局长、惠勋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参谋等。

临渭区惠姓3200多人,集中在官底镇惠丰村、惠安村,传说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惠丰村是上世纪50年代合作化时期由小惠、前惠、后惠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50多年历史了,惠姓达1000多人,前惠、后惠与北惠是一脉(蒲城县原任乡惠家村),小惠村与惠安村是一脉。清嘉庆小惠村惠春应中举,后任宁羌州学正。惠安村惠春林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曾任富平县委书记。

澄城县惠姓2208人,主要分布在高槐村、惠家村,与避难堡惠姓为一脉。明清年间出过六、七名举人贡生,有3名任职。惠德明永乐年间任昆明知县,惠帝英清康熙年间任华亭县训导。惠凤仪,官最大,礼部侍郎,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爱戴,死后澄城县城隍庙,当城隍神供奉。华县惠姓700多人,集中住在下庙镇的惠家村、东阳乡的胡磊村、瓜坡镇的湾惠村、徐惠村,其他均为散户。

史载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华州发生8级大地震,华县、华阴、潼关为震中,这一带民房、衙署、庙宇皆倒塌,变为一片废墟,人员死亡过半。20多年后,许多地方仍荒无人烟。相传万历年间,明政府又采取措施,从山西移民于华州等地,上述惠姓村庄始祖就是那时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相继迁来。惠家村的始祖刚来时住在渭河大坝以北,子孙繁衍,分散住在三个点上,称东惠、西惠、南惠,每个点上只有几户人家。

后来由于渭河泛滥,迁址于今东惠、西惠,迁移中南惠解体,分居在东西两惠,统称惠家村,有的又迁居附近的康甘、雷家。惠家村惠姓历18代,现在200多人,传说清代出过一个太监。徐惠村先祖从山西迁来时是一户人家,先居今陕西化工厂处,清末回民起义时移居现址。

该村有一家谱,只记近7代人的情况。村有惠成功,16岁参加国民党军队,1949年随军到台湾,以陆军少校衔退休,定居台湾桃园县。1988年首次回乡探亲,以后又4次返乡,每次都有捐赠,捐赠总金额人民币达61万元。分别在村、镇设立“惠成贤奖学金”“惠成功奖学金”。村里为表彰他的事迹,在村校园内为他树碑立传。华阴市惠姓略少于华县,680多人,主要住在华山脚下的仿车村。仿车村是个2500人的大村,居住惠、姚、李、张、屈、马、刘等姓,前三姓约各占村中人口的四分之一,相传先祖也是华州大地震后,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400多年间,传十七、八代。

村中有几株三、四人合抱不住的大槐树,相传是先祖们初来时栽的,寄托着后辈人的乡情。大荔县惠姓640多人,其中两宜镇的周家寨有300来人,周家寨原属朝邑县,朝邑县属三门峡水库区,建制撤消,未淹没区划归大荔县,始祖可能是守寨的军人,后转为民籍。韩城、合阳各有一、二百人,合阳城关镇东庄子一支是上世纪70年代祖父从河南南阳惠庄逃荒要饭落脚黄龙山中,后辗转定居合阳。

西安惠姓西安,从古至今是惠姓活动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据公安部门2006年的户籍数字显示,有惠姓21998人,位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而且全市14个区县分布较均匀,除杨凌、阎良、新城、户县、高陵在千人以下外,其余区县都在1400人以上。

早在姓、氏合一的汉初,就有惠姓人在这一地区生息。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中,大批关中人南迁,有的惠姓人故土难离,动乱过后仍回居长安附近。据西安市地名办公室调查,现在洪庆街道南端的惠家庄是惠姓在唐贞观年间或唐代以前建立的村庄。长安县鸣犊镇马嘶坡村,相传也是建于唐代,也有的说汉代这里就有了人家。最早是一惠姓老两口,带着6个儿子从扶风流落到此,穴居河岸,给邻村的“土大王”打工。后来又有一姓赫连的人,进山做生意,也居于此。以后又有一户贩马的杨姓人也居于此。赫连、杨姓后来人口不旺,渐渐消失,而惠家却人丁兴旺,占居了库峪河两岸,现在成为惠姓为主的千人大村。关于村名,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实是因发生地啸而得名。

村子处于秦岭不断抬升的断层地带,曾每隔10到20年发生一次地啸,其声如雷,断续像马嘶声,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与附近因牛鸣而称“鸣犊”镇相联系,得名马嘶坡。现村中老人尚有听过“马嘶”的。王寺镇的惠家堡村,相传是宋代建村,原惠、赵两姓人居此而得名,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惠赵堡,今名叫惠家堡。在丰镐遗址南部有一座500多人的村落,建于宋代,最初惠姓人居于此,得名惠家堡,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南丰镐村,清末恢复原名,当地人念作惠(xi)家堡。宋史记载有10世同堂的惠存顺为京兆人,京兆,即今西安,惠存顺可能就是这一带人。

除这些古老村庄外,其余大都是明清时建立的村庄。未央区汉城乡东惠村、西惠村,均是千人大村,位于古汉城城墙遗址上,明建文年间因村地低湿,初名惠家洼,亦写作惠家凹,到清乾隆年间扩大为东西两村,东村称惠家下头,西村称惠家上头。清嘉庆《长安县志》分为惠南、惠北二村,惠南村为今惠东村,惠北村为今惠西村。在三桥镇阿房宫前殿遗址上坐落着一个村庄叫赵家堡,相传明万历年间以姓氏得名,现在村中有赵、惠、李、张等姓,赵、惠居多,惠姓400多人,晚于赵姓迁入。雁塔区有沙乎沱、金乎沱村,两村均有惠姓人,沙乎沱惠姓是清时富平惠姓迁入,金乎沱惠姓是清末蓝田惠姓迁入。

蓝田县惠姓始祖可能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集中分布在两个乡镇四个村庄,以华胥镇惠家斜最多,800多人,其次为孟村乡的惠家环,600多人。临潼区有以惠姓建立的村庄惠家村、惠家坡,但祖源不详。北田镇北田村惠家因无家谱,始祖从何而来,也无法考究。高陵县药惠村惠家现有惠姓800多人,明末以惠姓得名,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载有此村,名为惠家堡,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始记为惠家,民国三十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上将该村与药家村合标为“药惠村”。

姬家乡也有个惠家村,元末建村,始祖从富平惠家村迁来,以原居村民姓命村。周至《惠氏家谱》记载明朝天启至崇祯年间,先祖惠养民、惠苏民兄弟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居陕西周至涧里村。惠养民、惠苏民成为周至惠姓开基之祖。惠养民生八子,习称八门。除二门绝后,七门迁楼观台西堡,四门移居于广济镇南留村,其余长门、三门、五门、六门、八门,均居涧里繁衍生息。惠苏民后代,也在涧里生息,但续谱不详,门次不清。

地方志对西安惠姓名人的记载,宋元以前很少,明清以来较详。长安、咸宁两县明清有举人惠儒、惠可久、惠应蛟、惠恺,惠儒明弘治年间任过通判。蓝田清顺治年间有举人惠民沾、高陵清康熙年间有举人惠麟,任职均不详。周至惠姓传至四、五代,从清乾隆年间始,成为西安乃至关中惠姓的佼佼者,有着一门三进士、四举人、三贡生的荣耀。惠养民的第5代孙惠元士,字仲晦,号瀛州,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七年馆选翰林院,越三载,擢为检讨,敕授徵仕郎。致仕后回乡主持二曲书院,培养人才。乾隆四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曾任陕西按察使的秦勇均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诗古文词,鸿博奥衍,为一时冠,每一艺出人争诵之。

立朝刚有古风格,上书陈事,往往不避权贵,都中六君子之称,先生实居一焉!元士的四弟惠元龙,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武),曾任肃州守备、延绥镇波罗营都司,因屡建奇功,敕授昭武大夫。元士的堂叔惠琨(苏民的4代孙)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例授文林郎,因病早逝,未有任职。元士长子惠棆,乾隆四十二年(1703)拔贡,修职郎,曾任直隶南宫(今河北南宫市)县丞、良乡县(今北京房山区)知县。元士的长孙、惠棆的长子惠其畅,太学生,例授登士郎。元士的曾孙,惠其畅的三子惠浩,任贵州永从县丞,代理黔西州知州事,敕授登仕郎。元士长兄元恺之子惠楠,岁贡生,例授修职郎。元士的堂叔惠璇,雍正2年举人。还有一些名人,与元士世系不清,即乾隆十八年武举惠大沛、乾隆二十五年正宾举人惠濬、乾隆三十九年武举惠桓、乾隆五十年正宾例贡惠玫、介宾监生惠瑔、耆宾惠秉德、儒士惠思诚等。

可见,周至惠氏崇文尚武,官宦辈出,数代不衰,在京颇有名气,在乡名声显赫。元士的祖父惠修德,太学生,每逢佳节、荒年开仓放粮,周济贫民。据民国十四年《周至县志》记载惠修德“施舍乡里,人称善人,赈贷全活者千余人。”因而这支惠氏很受乡人的尊崇,有不少轶闻趣事传播于民间(详见书中第七章“周至惠氏传说集锦”)。那时涧里村成为独特的文化小村,村分东西两堡,建筑气势宏大,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村中常年摆摊设点,百货齐全,喜庆佳节,演戏杂耍,人来人往,热闹若市,人称“小北京”,驰名关中平原。元士祖母的葬礼十分隆重,元士同僚12人送来挽诗,宫保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嘉淦和内阁学士、左副都御史叶一栋的挽诗至今还保存着。

清时的西安府范围很大,除了现在西安市管辖的范围外,还包括同官、耀县、富平、三原、泾阳、渭南等县,这些地方的惠姓人在外任职,都称西安人,当时给外省人的印象是西安惠姓人才济济。

现代西安惠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外地迁入西安的干部、职工及其后裔。有不少人在省、市、区、县党政机关以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任职,省厅级领导和专家学者不乏其人。世居当地的惠姓名人有战争年代曾任西安市工委书记的惠子俊和省参议员、长安县参议会议长惠甘亭。惠甘亭为社会名流,在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创办芷阳中学和马嘶坡小学,为长安县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当代有长安籍的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惠振德、蓝田籍的陕西省计生委副主任惠宏琏、未央区籍的陕西省农业开发办巡视员惠应南、灞桥区籍的第4军医大学药学系主任惠国强、临潼区籍的陕西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副局长惠恒磊、周至籍的甘肃省人大财委主任惠树人等。在乡间还有一些名望很高的人,周至县养民公13代孙惠映明,自学成中医,德艺双馨,悬壶乡里,救死扶伤,很受百姓尊崇;百岁老人惠德发创办唢呐学校,传艺受德名满乡间。

咸阳惠姓当今的咸阳市是古扶风郡的一部分,是扶风惠姓繁衍生息的一个地区。现在惠姓也较多,全市6225人,13个县区市均有分布,城区秦都区、渭城区有1000多人。三原县最多,3200人。有文献记载在宋金时期云阳(今属泾阳县)就有惠姓生息,并有惠吉于金承安五年考中进士。三原县惠姓主要分布在新兴、嵯峨、马额、渠岸、大程等5个乡镇。据黄泽岭先生的《移民大迁徙》记载,明清曾从山西移民于三原县的渠岸、徐木、大程、嵯峨、新兴等16个乡镇。三原惠姓始祖可能是洪洞大槐树移民。现在新兴乡麻惠村由惠家堡、惠家坡两村合并得名,有惠姓1000多人,是三原惠姓最大的村庄。该支惠姓家谱失传,据村中退休中学教师惠宗科调查,认为始祖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落脚在嵯峨乡的北社村,数代后移居洪水村。明末清初有的从洪水移居马额乡鱼池,形成鱼池惠家;有的从洪水移居新兴乡马家坳;有的从洪水移居新兴乡惠家堡,清末惠家堡人有的又移居三里之外的惠家坡。这3乡6村惠姓皆为一脉,新中国建立初期还保留着清明节一起到北社老坟祭祖的风俗。大程、渠岸惠姓不详。三原惠姓明嘉靖年间有举人惠及民、清道光年间有副贡惠淮南。惠及民任过福建福宁州知州。

同类推荐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新朝代

    新朝代

    一个士兵穿越到五代十国历经艰辛最终成建立新朝替代了宋朝。
热门推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60万册畅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作者、治愈系天后林特特新作。送给一直被生活怠慢的你:一直被生活怠慢的人,怎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漂亮?故事中没有高帅富的成功,也没有白富美的幸福,更没有鸡血,有的只是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助你和自己的心愿在一起,学会跨过自己这道坎儿,实现可操作的、你所向往的生活。那些你曾经害怕的、受辱的、拧巴的、困惑的和坚持的,都将成为你驾驭生活的资本和勇气。面对生活的怠慢,这些故事可以给你温暖,给你方法,给你盔甲和武器。
  • 朝寒暮雪

    朝寒暮雪

    神族的奇迹又如何?她可以不要灵力,不要幻术,不要长生不老,不要绝世容颜,她只想和他在一起。可为何她付出的越多,他却离她越远?为了他,她可以不顾一切。但如果当初知道他一辈子都不原谅她,不接纳她,她宁愿死在他的剑下。天生的王者却无法逃脱自己的能力的束缚。责任和义务让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爱。如果爱会让天真的她陷入那无穷无尽的漩涡,他宁愿永世不爱她。亏欠她太多,所以他一脸无情地背负着两个命运的痛苦,默默担起她造下的所有罪孽……
  • 不许人间见白头

    不许人间见白头

    她是风华绝代的倾世太子妃,倾尽全家之力,辅他一步步登上至尊之位。他荣登大宝之日,她等来的却不是封后的圣旨,而是满门抄斩的厄运……
  • 72变小女生(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72变小女生(乔冬冬奇趣幻想系列)

    乔冬冬是个五年级的男生,他调皮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幻想,乐于助人,总是希望遭遇新奇有趣的事情,于是在他的生活中,便有了很多好玩刺激的故事,以及好多稀奇古怪又真诚善良的朋友,正是这些事情和朋友,帮助了他的成长。本系列丛书正是描写了这样一个城市中的普通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奇幻故事,第一季出版4本,分别是《电脑骑士战记》、《变形校车魔法师》、《72变小女生》、《拯救狼族特别行动》。
  • 变身之萌鬼上身

    变身之萌鬼上身

    一次探险却遭遇萌鬼上身。鬼上身也就罢了,为什么越来越像一个妹子?啥?三十天后我就会变成真妹子?看着身旁的好友似乎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微妙,为了让自己保持男儿身,我只能涉足鬼怪的世界寻求变回男儿身的方法。-变身系的日常鬼怪文。
  •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傲行天下:佣兵痞王妃

    她的世界充斥着血腥,杀戮!她腹黑!她狠毒!她坐拥财富与男色,她是神秘组织的王牌杀手。强大如她,一朝被陷害,成了玄之大陆风氏家族庶出的废柴小姐!废柴怎样,庶出又怎样!且看她一个至尊杀手如何称霸天下!玄之大陆唯她独尊!普天之下任她傲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爱是心中的蔷薇

    爱是心中的蔷薇

    这是一部爱的传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复读生宝存在垃圾堆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弃婴,抱回出租屋照料,弃婴在恢复健康后被人收养。大学毕业后,宝存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与勤劳纯朴的姑娘志芸结婚,育有一女,生活平静而幸福。数年后,因二胎风波,宝存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服装生意,无意中收留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打工女孩香玉。香玉工作努力,聪明漂亮,被宝存夫妇视为家人。两年后,宝存和香玉的一次闲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 我的营养师

    我的营养师

    她励志成为顶尖营养师,却潜伏进他的公司。他是人人惧羡的天之骄子,可一具病体,背负家族肮脏,背负心灵枷锁。他无意中发现了她的厨艺……她无意中发现了他的秘密……明争暗斗,阴谋阳谋之后,他丢了心,她上了心。而接踵而来的事实,她无力缠绵,他失魂失控,一场爱的追逐,是否变为情的葬礼?
  • 魔王传都市篇

    魔王传都市篇

    前世,他是魔教教主,本该逍遥一世,只可惜天地间出了那个变数,三界之内,没有人是那个变数的对手,连他也不是,变数出世的三百天后,世间打乱,就连魔教也被毁于一旦,他为了复仇,用自己的性命封印了那个变数三百年,这一世,他重回人间,浪迹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