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100000004

第4章 在中央办公厅20年(1)

1996年9月至1997年3月,杨尚昆请中央办公厅的一些老同志到他的住地小翔凤胡同5号共忆往事,8次谈他主持中央办公厅工作的20年。谈话基本是座谈形式,杨尚昆娓娓道来,中间不时有人或插话或提问,气氛十分活跃。

本文主要记述杨尚昆谈建国后他在中央办公厅的往事。杨尚昆谈建国前他在中央办公厅的往事,已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回忆录》第11章至第14章,本文从略。

“功劳不能记在我一个人头上”

杨尚昆说: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直到1965年秋“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中央把我放在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位置上整整20年。中央办公厅的工作包罗万象,但最初机构和制度并不健全,能应付下来,同20年来自身建设做了一些工作是分不开的。

20年,可以分为两段,建国前(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一段,共4年时间,这中间包括从延安撤到三交,又从三交转移到西柏坡,最后来到北平。在三交时,我被任命为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协助叶剑英统筹后方工作,办公厅的工作融入后委。建国后(1949年10月至1965年11月)一段,共16年时间,这一段同前一段主要是围绕打仗、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不同,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量越来越大,真正是个不管部。我常说一年四季忙到头,到年终总结时又说不出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你们都是在中办工作多年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

中央办公厅本身的工作无非是三大块。秘书性工作这一块最大,包括文书处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会议组织等等,后来还增加了信访工作,总之,包罗万象。此外就是生活服务工作和安全警卫工作。

中央办公厅的工作虽然包罗万象,但是最初机构并不健全,原来只有三处一科,就是以曾三为处长的秘书处,以李质忠为处长的机要处和以邓洁为处长的行政处,此外还有一个以赖祖烈为科长的特别会计科。那时中央的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团负责,直属中央军委,不归中央办公厅领导。

在西柏坡时,制度也同样不健全。比如,叶子龙是毛泽东的秘书,如果毛泽东起草了一份电报,叶子龙就把这份电报揣在他的口袋里跑到少奇、恩来、朱老总和弼时几位书记那里请他们当面过目,最后交给李质忠发出去就完了。不像后来我们建立的文件传阅制度,一份文件什么时间传到谁手里,谁阅后有什么批示,清清楚楚。文件传阅的记录,本身就是一份很重要的档案。

你说在这些方面20年中有什么建设没有?有一些。这主要是下面同志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工作的成果。至于我自己,只能说横竖在这里20年,办公厅的工作没有出大的问题就是了。

中央办公厅从正式成立开始,就非常重视档案工作建设。在延安时,中办的正式名称是中央书记处办公厅。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中央前委、工委合并,中央后方委员会撤销,周恩来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中央办公厅,我为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仍兼中央军委秘书长。我记得在那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一个问题考我们,让在座的人回答。他说,你们办公厅保管的党的历史文件为什么叫档案?档案的“档”字偏旁为什么是个“木”字?当时谁也回答不出,我也答不出。周恩来就给我们讲,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档案工作,从商朝起就有了甲骨文档案,后来才有了用竹片或木片记事的档案,不过那时还没有“档案”这个词。“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从字面理解,“档”字的原义是木柜上的横木框格,引申为存放文书的阁架;“案”就是缮写文书的桌子,处理一项公务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文书也叫一案,“档案”就是把处理公务形成的文书经过整理保存备查的案卷。在中央办公厅成立的大会上,周恩来首先提出档案问题,说明他对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后来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经过曾三、裴桐他们积极工作,1959年10月,中央档案馆正式开馆,同时明确规定党政档案统一管理。这是党的一项重大建设,功劳不能记在我一个人的头上。

“后楼”,是中办直属各组的习惯简称,组建十年中做了一些工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因为这几个组都在居仁堂后楼办公而得名。谈到“后楼”就要从它的前身中央办公厅第一办公室说起。第一办公室是党在全国执掌政权以后,第一次在中央办公厅下设立的直接为中央服务的调查研究、文件起草的秘书性工作机构。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国家即将转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正在酝酿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中央的工作日益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加强党中央办事机构问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多次同安子文和我商谈,提出在中央办公厅内设立一个机构作为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中的参谋、助手。***强调,要选调一批政治上强,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能在机关坐得住的同志到中办来,不怕坐冷板凳,方针是“长期准备,一旦备询”,不急于表现一时一事的工作成果。根据这个精神,由各大区推荐一批政策水平较高,思想敏锐,又能够长期在机关坐下来的地委以上优秀干部,作中央的参谋、助手。这样,由我兼主任的只有十几个人的第一办公室成立了。随着各大行政区和中央局的撤销,1955年初,为了加强中央办事机构,书记处决定成立四个办公室,中央办公厅第一办公室原来的任务不变,人员略加充实升格为中央书记处第一办公室,仍由我兼主任。八大以后新的中央书记处是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办事机构,与八大前的中央书记处性质不同,这就必须对原有的办事机构进行调整,改为在中央办公厅内设立几个精干的小组,为新的中央书记处服务。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居仁堂是中央书记处和“后楼”办公的地方。居仁堂由前后两座两层楼组成。前楼下面一层中间是一个大厅,大厅东侧是我的办公室,西侧是会议室,中央书记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上面一层分别是几位书记的办公室和李颉伯(后来是龚子荣)的办公室。居仁堂后楼就分配给中办直属各组使用。1964年居仁堂作为危房拆除,我、龚子荣,还有翻译组搬到甲楼办公,“后楼”其他各组搬到丙楼办公,但习惯仍称“后楼”。1965年我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当时汪东兴和中办的几位副主任都在下面蹲点搞“四清”,只留李质忠一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后楼”暂由彭真代管。“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后楼”就给撤销了。说到底,这个机构是在毛泽东和***的关怀下成立的,不能把功劳记在我一个人头上。

秘书室的建立算是一个创举。1949年进城以后,毛泽东的旧谊要求解决各种问题的来信很多,向中央表达致敬的来信也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处理人民来信的机构,就是秘书室(信访局的前身)。对此,当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历史证明成立这个机构是完全必要的。

我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以后,中央也没有给我配备副手,直到1955年,我向中央建议并经中央批准,任命曾三、邓典桃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这是中办第一次有了副职。建国前不算了,建国以后,我继续当了六年的光杆司令。

“中央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杨尚昆说:

如果说我在建国前这一段主要是搬了几次家,那么,我在建国以后基本上就是起个“听用”的作用。打麻将不是有一张可以当做任意一种牌使用的“听用”吗?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也是“听用”,党需要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建国前我的工作也是“听用”,不过那时办公厅的工作相对单纯多了。

1949年初,中央已经考虑中央机关迁往北平问题,此后,准备最后一次大搬家就成为我的工作重点之一。由于中央要我在3月24日先于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达北平,因此,3月20日成立了由曾三、邓典桃、邓洁、廖志高、方志纯五人组成的转移委员会,负责做好转移期间的后方善后工作。中央机关进驻香山后,我就几次提出解除我的军委秘书长职务,后来周恩来告诉我暂时一切照旧,军委秘书长职务不解除,中央副秘书长职务也仍然要兼,办事以中央办公厅主任名义行使职权(建国以后,中央军委办公厅成立,不再设秘书长一职,我的军委秘书长职务自动解除)。所以,我的工作,哪些属于办公厅职能范围内的,哪些超出办公厅职能范围的说不清楚。那时真是一天忙到晚,经常要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一般地说,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办公厅内部事务。找中办干部谈话、交办事项,除紧急工作外,大多安排在晚上。下面干部找我也习惯在晚上来,因为是晚上,就不必事先约定时间,他们往往在九、十点钟的时候就自动来了,有时来的人多了,要一批一批地谈,等候的人就在秘书值班室摆龙门阵。都谈完了,他们走了,我还要处理当日的文电直到深夜,再打电话问问高智那里、童小鹏那里还有什么事没有,他们说没事了,我就可以放心地回万字廊休息去了。

党的八大以后,作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我分工联系中监委、全总党组、团中央、全国妇联党组和调查部。

前几天,罗青长来看我,说他们正在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发现和我有关的材料不少。他说那时中央决定由我领导李克农的工作。我说是联系不是领导。他说调查部归杨尚昆领导,中央是下过文件的。中央下过什么文件我记不起来了,我只记得有这么几件事:从在三交(中后委)时起,我同李克农在工作上的联系就比较密切,直到进城。1950年5月,李克农因病住院,经周恩来报告毛泽东同意,他那里的日常工作,由邹大鹏主持,重大问题请示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和我。1955年2月,罗青长等同志找我,反映军委联络部的同志们都愿意回到党的系统来。随后我和李克农商量,他也赞成这个意见,并建议在党的系统内单独成立一个部,可名为调查研究部。3月初,在***主持的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同意李克农的意见,决定成立中央调查部,李克农任部长。原军委联络部成建制转移到党中央系统,日常工作由我与李克农联系,重大问题请示邓小平。这以后,我先后以中央副秘书长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身份联系中央调查部。那时李克农身体不太好,主持调查部日常工作的几位副部长孔原、邹大鹏、罗青长,后来还有冯铉都经常到我那里谈工作。

同类推荐
  •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

    《中国后妃政治》认为后妃位于最高权力中枢,她们的政治活动在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下会产生重大影响。以此为立足点,《中国后妃政治》全面扫描了从春秋到清王朝的后妃政治活动,系统研究了后妃政治所涉及的重大关系领域,综合分析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后妃政治朝代,典型剖析了参政后妃的具体政治作为及其影响。
  • 了凡处

    了凡处

    中国传统的官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我们现在的官员体系里,官员的人文素养缺乏整套的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的结构里面,修身正心的体系,是主流的体系。本书从了凡的为官之道、从政之风来看了凡的实践主张,以期给我们当下如何为政,提供一个传统优秀官员的借鉴。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热门推荐
  • 蜜爱娇妻:老公真威武

    蜜爱娇妻:老公真威武

    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受神父和修女的熏陶,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从不计较太多,但这一次她真的忍不下去了!男友和闺蜜突然结婚,男友老妈还和闺蜜一起羞辱她,这一次她只能对不起神父和修女,做一次坏事了。结婚是吗?那她就找到渣男的小叔去婚礼现场秀恩爱,求婚,喧宾夺主,做不成他的老婆,就做他的小婶!可是不是说好了演戏吗,手里的结婚证书是怎么回事?
  • 九重天战帝

    九重天战帝

    在遥远的天玄大陆上,成为一名战士,近乎是所有人一辈子的骄傲!而你的身上,则流着天生战士的血液!你以小小年纪,获得别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成就!却又遭遇变故,成为众人群嘲的废人。可别人越是嘲笑,你越是坚强;越是羞辱,你越是强大!直到你又一次冲破束缚,你便成为了真正的战帝!一帝,战九天!
  • 食品包装学

    食品包装学

    本书改变了以往常用的按照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机械以及典型食品包装这一体系的分类方式,按照食品的类型进行分类编写。书中在介绍了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包装原理后,分类详细介绍了肉制品包装、果蔬包装、水产品包装和其他一些食品的包装,最后简要介绍了一部分典型食品的包装标准与法规。本书内容比较丰富,贴近生产实际,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专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用作参考。
  • 快穿之如梦人生

    快穿之如梦人生

    日常怼系统,外加穿越各大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了解不同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身不由己。
  • 这火没法传

    这火没法传

    基于黑暗之魂背景的穿越小说,讲述主角穿越至异世界后挣扎求生的故事
  • 星际传奇之旅(天文科学丛书)

    星际传奇之旅(天文科学丛书)

    《地理科学丛书:星际传奇之旅》包括金星上的文明遗迹、木星的三大法宝、火星上的金字塔、奇特的土星环、金星是启明星吗、金星上有海洋吗、金星逆向自转之谜等内容,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宇宙世界。
  • 冤罪代码

    冤罪代码

    实习医生林晔,拥有感应死亡的能力,被号称是“行走的死神”。中元节离奇密室杀人案,接踵而来的无头尸魂公寓游荡,人肉尸包案,连环爆炸案……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却将他逼入罪恶的边缘……一双无形的手正在黑暗当中推动,实习医生林晔,南新市刑警队长李淼,省警官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慕容芸,五年后全新铁三角聚首,牵扯出十几年前的冤案。恐怖诡谲的灵异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偌大的棋局,谁才是真正的棋手……他的手,触摸死亡;她的手,撕裂黑暗;他的手,终结炼狱。
  • 快穿黑暗系故事

    快穿黑暗系故事

    在黑暗故事集里,苏绾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着未知的变化。她在世界里随心所欲,可是每次一都在作茧自缚,最后付出巨大代价。
  • 天机古卷

    天机古卷

    一部家传古卷,引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职业,世受皇家供养的天机大夫,因何流落民间?主人公祁天下,在得到古卷之后,鬼使神差地踏上了一条危险重重的探险之路,而这条探险之路,将逐步揭开亘古谜团第四爻的秘密。干云洞、黄房子、原始密林、黄河之畔。斗奇术、破震物、施占卜,洞悉天机。黄大仙、老鬼子、尸魅、异兽,陆续登场……
  • 重生之拳台杀手

    重生之拳台杀手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天生就拥有强悍体质的高远该如何选择呢?还用问?来吧!来征战拳台吧!去聆听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吧!去迎接那一道道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吧!去征服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凶悍对手吧!去收获那一张张簇新的支票和亮瞎眼的金腰带吧!拳台上唯有热血!好男儿唯有向前!谨以此书,献给曾经百花齐放、最辉煌的世界重量级拳坛,献给远去的泰森、刘易斯、霍利菲尔德、福尔曼时代……PS:本书无国术,纯以身体天赋和艰苦训练打天下,静待诸位拳迷朋友们支持、点击、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