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700000029

第29章 战前

段六指道:“那三个家伙说他们的大军有四五千人,就藏身在洮州和岷州交界处,距离咱们不过一天的路程。我去向柴使君回禀时,听柴使君说明日一早便要拔营,直扑敌人所在。”

何十三先是大喜,随后却又沮丧。李潜见状,知道他是因为负伤不能参战,心中郁闷。便安慰他道:“十三哥不必灰心,机会还多的是。”

何十三点点头,道:“我明白。你们几个要替我多杀几个吐谷浑杂种,别给我丢脸。”

李潜等人肃容道:“十三哥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何十三笑着点点头,道:“这才是好兄弟!”

李潜忽然想起一件事来,皱眉思忖。何十三见状,笑道:“李兄弟有心事?可是因为马上就要与吐谷浑人大战了心里没底?这也难怪,第一次上战场总难免有些忐忑,多打几次就习惯了。”

李潜摇头道:“十三哥,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别的事。十三哥,你想,那些逃走的吐谷浑斥候回去后肯定会向贼酋伏允禀报,伏允得到了这个消息,会不会想到我们要进攻他?”

何十三脸上的笑容消失,想了想,道:“他肯定会想到这些。”

李潜道:“若你是他会如何?”

何十三听了眉头皱的更紧。如何应对这可就难说了。何十三不是吐谷浑的贼酋伏允,也不了解伏允的性格,难以推断伏允如何应对。

李潜见他苦思许久不得其解,遂道:“我虽对伏允了解不多,但我想眼前伏允有三种。”

何十三一愣,道:“那三种?”

“一是逃。伏允多次率众寇边,每次朝廷派来大军他若自忖不敌便都逃回去。不过,这次柴使君带来的兵力不多,伏允若知道了实情未必会逃。二是择地而战。这种可能也微乎其微。因为伏击手下的兵力也不多,而且都是骑兵,若等我们扎下营寨,他再派骑兵出战讨不到什么好处。第三种便是趁我军不备进行伏击。我们这一路山谷遍布,若伏允实现安排伏兵偷袭,我军岂不危险?”

何十三听了,惊道:“你是说伏允会在途中伏击?”

李潜道:“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他嘴里说着,心中却想,这简直就是肯定的。

何十三皱眉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想,柴使君身经百战用兵如神,你能想到的使君也一定能想到。”

李潜点点头,道:“我也这样想。不过,身为柴使君的亲兵,理应为使君分忧。我觉得咱们刚才想的无论是对是错,都应该说给使君听,若是能提醒使君更好,哪怕是错的我想使君也不会怪罪。十三哥,你说呢?”

何十三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如这样,你先去拜见柴将军,把你的想法告诉他,听听他什么意见。”

李潜道:“不先向赵队正知会一声?”

何十三道:“你刚才去救治伤兵,应该知道跟咱们一块去探查敌情的其他火的兄弟损失颇大。我听说咱们队共战死了十二个弟兄,受伤的加上我就有十四个。赵队正因这事正郁闷呢,你此时去找他,岂不是触他的霉头?”

李潜想了想,觉得也是。便向三人打了个招呼,独自去拜见柴勇。去了他的营帐,却被值守的亲兵告知柴勇去了中军大帐。李潜立刻赶去中军大帐。正巧碰到刚刚安排好夜晚值守,向中军大帐走来的柴勇。

李潜上前行礼道:“将军,在下有些事想向将军回禀。”

柴勇道:“没看到本将军正忙吗?什么事,快说,国公还等着本将军回话呢。”

李潜便将自己的分析细细说了一遍。柴勇听了有些不耐烦地道:“军机大事自然有国公定夺。你一个小兵蛋子瞎操什么心?赶紧回去吃饭歇了,养好精神准备明日大战。记住,明日你和牛弼负责保护国公,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若国公有什么闪失,本将军砍了你们的头!”

李潜被柴勇一顿呵斥,不好再辩解,只得领命回来。

柴勇见李潜走时有些沮丧,心里也有些歉疚。刚才他之所以会火大,完全是因为赵振国队里的其他人遭遇吐谷浑小股游骑,可结果却与李潜等人的战果完全不一样。不仅一个俘虏没抓到,还折损了不少兵马,让他在何七和李五郎面前大为丢脸。丢面子倒是其次,关键是赵振国麾下的战力折损了一半多,明日根本当不得大用了。这如何能让柴勇心情好?

亲兵营的士卒与其他营的不同。每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是军队里难得的财富。说句不好听的话,其他营里的十个士卒也比不上亲兵营里的一个亲兵。

柴勇叹了一声,暗忖,改日有机会再抚慰下李潜,莫让他因此而灰心。毕竟自己不久前才和他说过,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都可以说。现在李潜提出了疑问,自己却当头浇了盆冷水,实在过意不去。

柴勇进了大帐,向柴绍回禀完毕。柴绍听了点点头,忽然问道:“刚才你在帐外与谁说话?”

柴勇便将李潜所说的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了柴绍。柴绍听了面露微笑,道:“这小子脑子倒也不笨。嗯,你忙去吧,明日少不得有场恶战。今晚要养精蓄锐才好。”

柴勇拱手道:“末将告退。国公您也要保重身体。”

柴绍一笑,道:“莫不是你心里有话不敢说,才拐弯抹角的提醒我?”

柴勇脸色一红,没敢接话茬。

柴绍道:“你我本是兄弟,你又跟了我多年。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柴勇楞了楞,一咬牙道:“请国公恕罪。末将,末将的确有话要说。”

柴绍道:“直说无妨。”

“末将听到些风言风语。说公主新丧,国公却日日有侍姬相伴,而且行军也不忘带着侍姬,全然不顾军纪。末将以为这样会对国公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才斗胆进言。”

柴绍听了面色如常,道:“侍姬一事的确是事实。不过,这些平阳生前便已知道,她并未过问,别人嚼舌头就让他们嚼去吧。至于平阳新丧,难道本官就不伤心吗?青儿翠儿是平阳生前最喜欢的两名侍姬,本官看到她们就象看到了平阳一样。”

柴绍说到这便沉默了,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出神地望着地面似乎在回忆与平阳昭公主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柴勇知道因战乱之故,柴绍虽与平阳昭公主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极好,平阳昭公主新丧,柴绍怎会不伤心。可他没想到柴绍行军带着青儿和翠儿两名侍姬,原来是因想念平阳昭公主。他楞了片刻道:“末将鲁莽,请国公责罚。”

柴绍回过神来,道:“本官知道你是出于一片忠心才说这些。这些年你跟着本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本官一直没放你外任,是因为本官离不开你,亲兵营交给别人本官不放心。这次战后,本官打算放你外任。”

柴勇一楞,跪下道:“莫非是末将做错了事?”

柴绍走过来扶起柴勇,温言抚慰道:“并非是你做错了什么。与你一起追随本官的,很多人都已做到了中郎将、郎将,而你一直停留在左司阶,加了游击将军的散官职衔,几年没有得到升迁。本官知道你不在乎这些,可本官也不能赏罚不明。此战之后,本官打算让你担任右骁卫郎将,你可要好好干。”

从司阶到郎将的确是升官了,但柴勇听了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道:“国公,末将不愿离开您左右。”

柴绍道:“本官现在还担任右骁卫大将军,你任右骁卫郎将还在本官麾下。你先下去好好休息,明日一定要给本官长脸。”

柴勇叉手道:“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潜回到营帐。何十三看到他面容沮丧,关心地道:“兄弟,怎么了?”

李潜叹气道:“别提了。我向柴将军说了,没曾想柴将军却一通训斥。”

何十三听了笑笑道:“刚才你走了以后我才想起来,赵队正麾下折损了这么多兄弟,心情肯定不好。想来柴将军的心情也是一样。我本想让人去叫你,可元炳、牛弼和六指都去弄饭了,没法让人追你回来。兄弟,没关系,柴将军就是个直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肯定是心情不好,不是有心训斥你,你不要多想。”

李潜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十三哥,营帐里太闷了,咱们出去吃饭吧。”

李潜帮着何十三穿上衣袍,然后两人到火头军处,见牛弼等人已经取好了干粮和菜肴,正围在一处等两人过来。十人聚齐,也不用客套,直接开吃。李潜一边吃,一边四处打量,蓦然瞥见张火长在一个孤零零的吃饭,张火长似乎胃口不好,吃了一个饼子喝了两口汤,便不再吃了。然后将锅端起来,拿起一摞饼子,向一旁的同袍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了。

李潜看着张火长的背影,心里暗叹一声。

何十三也看到了张火长,叹道:“老张心里不好受啊。四个兄弟战死,五个兄弟负伤。他还得将饭菜拿回去给负伤的弟兄们吃。”

段六指接口道:“是啊。他若回去同兄弟们一起吃吧,又怕自己吃不下会让兄弟们也难受,所以只能在这里吃上一点,回去就推说吃饱了。”

曹元炳道低声:“我听说赵队正准备将他们重编,将其他人手不足的火交给张火长。”

另外一个叫侯小八的亲兵道:“明天就要大战,就是重编了,互相配合不熟也不成啊。”

李潜不解地道:“什么叫重编?”

同类推荐
  •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南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王国,其兴盛时,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可与唐、吐蕃相抗衡的强大势力,在西南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立国二百余年后它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国虽逝,但气息犹存,南诏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宝藏,不仅包括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还包括多民族的新鲜血液,以及我们对其无尽的美好遐想。本书从南诏兴起的背景、南诏国的建立、兴盛、衰亡等方面加以介绍,为读者清晰地呈现这个位于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神秘古国。
  • 明朝帝王师

    明朝帝王师

    熊召政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选取了15位有代表性的帝师,记录他们在政坛中的沉浮经历,并对每个人作出评价。明朝帝王师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群,不仅是皇帝的老师,其中很多还成了明朝的首辅或辅臣,参与了政治活动和政策的制定。从他们的命运兴衰、人生成败上可以看出整个明代政治的走向。因此,明朝帝王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更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这些形形色色的帝王师同性格各异的帝王共同缔造着不一样的朝代。但这样一个既有学问又有谋略的群体却难有好的下场,往往越优秀的帝师命运就越悲惨。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个三国不正常

    这一年,汉灵帝还在卖官,太史子义还只是个小孩子,袁绍还只会吃喝玩乐,张角正在等待出场的机会,董卓依旧在西凉发育。也就是这一年,一只名叫王澈的小蝴蝶来了,原本应该称霸北方的曹孟德死了,剧情接下来该怎么发展,王澈表示“都看我干嘛,又不是我干的,我也很无奈,我也不知道,要剧情找作者去”,从这一年开始,三国脱轨了……
热门推荐
  • 宠巫纪元

    宠巫纪元

    异世大陆,巫宠为尊,女为王者,驰骋疆场。治疗系小巫宠与饲主小医巫之间的日常。 本文很日常,真的很日常。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鱼龙精灵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鱼龙精灵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大学体育与健康

    大学体育与健康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体育需求,融合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实施性为一体。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体育理论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下篇为实践篇,着重介绍了田径、三大球(篮、排、足)、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户外体育运动与新兴体育运动——合球运动。
  •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青春韵语:无声之歌

    本书为散文集,记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文中既有学校停水断电的烦恼,也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创业失败的伤心与烦恼,也有长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尽管作者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然用坚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奋斗的歌。
  • 无限升级之穿越诸天

    无限升级之穿越诸天

    【小说世界已全部完结,动漫世界进行中!!!】完美世界,吞噬祖龙血脉纵横无敌,西游世界,获得玄幻武魂,九叶剑草,天角蚁宝术,纵横西游;修罗刀出现在斗破苍穹,杀戮伊始,许她斗气大陆山河,后续,更有《绝世唐门》《遮天》,超神学院等等……欢迎加入寂天殿,群号码:242164797
  • 跨越千年:爱倾城

    跨越千年:爱倾城

    穿越爆笑版《流星花园》:人家李明司好好的,在他的地盘里称王称霸,趾高气扬,如果楚小草识相点,像躲瘟神那样躲着李明司,不是那么争强好胜地拿鸡蛋去碰石头,估计两人就是冤家也难聚头。惹不起,还躲不过吗?偏偏楚小草,不但不躲,还去惹了李明司。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推开了虚掩的心门,成功比你想象的容易。成功与成功人士一直鼓吹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悬梁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成功过程的感受也并非如地狱般痛苦不堪。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有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惧怕一时的失败,你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你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每天充裕的时间足够你完成每一件事情。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你不敢做,而是因为你不敢做才让事情变难的。
  • 师傅请回头

    师傅请回头

    凌霄殿,面目威严的玉帝与素来慈祥的王母端坐于宝座之上,俯视着跪伏与一丈之外的一对男女。此时就连王母的眼中都闪烁着凌厉与杀意的光芒。。。
  •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本书作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在广泛收集有关郭先生翻译活动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学习郭先生关于翻译方面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交际出发,以和合翻译理论为视角,旨在对郭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探究郭先生独特思考方式及其发散型的译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思索翻译理论,以便对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进行反思,探究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进而发掘先生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科幻小说翻译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此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汉语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提出点滴有意义的建议。本书可供翻译工作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者、高学校外文和中文学科得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