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0400000034

第34章 【】兵力对比,一比三!

(0033)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冲出威镇堡以后,徐兴夏立刻将自己的黑羽箭,都全部收集起来。鞑靼骑兵的尸体乱七八糟的,这浪费了他一点点的时间。不过,没有关系,只要那些鞑靼骑兵还没有走远,他就能够追上去的。

张全复也将自己的两枚鹅羽箭拔了出来。他倒不是要重复使用,而是为了作为纪念。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射杀两个鞑子呢。这种光宗耀祖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敬仰的。

四个人,徐兴夏和张全复的武器都是弓箭,高猛和刘闯的武器,却是弯刀。显然,在远距离作战上,徐兴夏才是主力,张全复完全是打下手的。至于高猛和刘闯两人,想要取得战功,必须是在鞑靼骑兵被打溃散以后。

简单的分辨一下地上的马蹄印,就能确认鞑靼骑兵的确是向北方逃跑了。徐兴夏挥挥手,一行人迅速向牛角墩的方向追过去。徐兴夏估计,鞑靼骑兵应该不会跑得很快。他们应该还在等待机会。毕竟,鞑子南下一趟,也是不容易的。如果什么东西都抢不到,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他们的面子上也过不去。

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鞑靼骑兵暂时退回去大漠,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出了镇远关,就是乌兰布和沙漠。沙漠戈壁十分有利于鞑子的隐藏,明军基本上是不会追到戈壁滩里面去的。如果贸然进入,很容易遭受鞑子伏击。

而且,乌兰布和沙漠又是大部分鞑子南下的必经之路,如果随后还有更多的鞑子南下,他们就会汇合到一处,继续向宁夏镇发起洗掠行动。明军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抢在更多的鞑子南下之前,将这些残存的鞑子都全部消灭掉。

对于进入乌兰布和沙漠,徐兴夏不是很担心。只要鞑靼骑兵被他发现身影,就一定逃不掉。对于自己的箭术,徐兴夏有着充分的自信。然而,一直追到牛角墩附近,还是没有发现鞑靼骑兵的踪影。看来,残存的鞑靼骑兵,还是跑得蛮快的。

“鞑子刚刚从这里过去!”

牛角墩里面有人大声的朝他们吼叫。

驻守牛角墩的,都是千户彭峰的私人家丁。发现鞑靼骑兵再次南下,他们立刻发出了警报,然后就坐等事态的发展。结果,令他们感觉到非常诧异的是,南下的鞑靼骑兵,居然很快又向北逃窜了。看鞑子的人数,还有行动的轨迹,都像是吃了大亏。可惜,他们并不清楚,鞑子到底是在谁的手上吃了大亏。

“谢谢!”

徐兴夏挥手致谢,继续向北追赶。

牛角墩的那些家丁,都羡慕的看着他们。有胆量去追杀鞑子,还真是太罕见了。如果徐兴夏他们有几十人,又或者是上百人,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徐兴夏他们,只有区区的四个人啊!难道,他们不怕鞑子回头对付他们吗?又或者说,鞑子就是被他们打败的?如果是后者,那就太让人兴奋了。

但是,家丁们却没有胆量出墩来,仔细的询问究竟。他们还是习惯性的认为,在平坦的原野上和鞑靼骑兵对峙,危险性太大了。徐兴夏他们,一个不好,就是要吃大亏的。有些家丁甚至暗自替徐兴夏他们惋惜,他们可能是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头脑发热,将和鞑子交战的大忌都忘记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看到他们了!”

徐兴夏忽然冷冷的的叫起来。

果然,在越过牛角墩大约十里以后,徐兴夏他们,看到了前面鞑靼骑兵的身影。那些鞑靼骑兵,显然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追赶,当他们听到来自背后的马蹄声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回头,奔驰的速度也放慢了。于是,双方的距离,迅速缩短。

“唿哨!”

鞑靼人的百夫长吹了一声口哨。

所有的鞑靼骑兵,都高速的转弯,从背对着徐兴夏他们改为正面面对。这些鞑靼骑兵的骑术,的确是相当的了得。在极短的时间里,他们就从逃跑的状态,转化为进攻的状态。

徐兴夏等人也缓缓的勒停了战马。他冷冷的盯着前面的鞑子。双方的距离,大约是两三百米左右,他无法看清楚鞑靼骑兵的脸。但是,从他们的动作来看,鞑靼骑兵显然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摆出这样的动作,就是想要杀一个回马枪。

对峙。

无声的对峙。

南面,四个明军骑兵。

北面,十二个鞑靼骑兵。

兵力对比,一比三,徐兴夏他们处于绝对的劣势。

跟在徐兴夏身边的高猛和张全复,精神顿时紧张起来,握着武器的手,都情不自禁的渗出了冷汗。他们忽然觉得,自己的头脑,有点发热了。在这样的旷野,和鞑靼骑兵对阵,不好办啊!十二个鞑靼骑兵,对付他们四个明军骑兵,简直是太容易了。哪怕徐兴夏的箭术再神奇,只怕都挡不住鞑靼骑兵的猛攻啊!

只有刘闯有点傻乎乎的,好像是察觉不到危险。这个家伙,自从出城以后,就显得格外的亢奋。他的亢奋和一般人不一样,脸色潮红,呼吸急促,眼神还有点迷离,有点像是吸毒以后的样子。但是,徐兴夏绝对不怀疑他的战斗力。只要鞑靼骑兵面对面的和刘闯对阵,徐兴夏一定买刘闯胜出。这没什么根据,纯粹是直觉。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徐兴夏神色冷静看了看身边的三人,缓缓的说道:“都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死,没有第二条路!豁出去吧!置诸死地而后生!”

高猛和张全复的脸色,都情不自禁的一热。他们都为自己的不争气,感觉到脸红。刚刚还一腔热血,现在就打退堂鼓了,真没出息。没错,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就算后悔又有什么用?灰溜溜的跑回去威镇堡吗?只有豁出去了,杀得了一个是一个。

徐兴夏目光锐利的扫了鞑靼骑兵一眼,沉声说道:“高猛,看到没有?西面有两个鞑靼骑兵没有弓箭,估计是跑丢了。一会儿,你找机会干掉他们两个。”

高猛紧握着手中的腰刀,重重的点点头。

没错,在鞑靼骑兵里面,的确有两人没有弓箭。有可能是在逃跑的时候丢失了,也有可能是南下的时候,没有携带。鞑靼骑兵善射,这个说法大体上没错。但是,细节上还是有一点点值得商榷的地方的。事实上,并不是每个鞑靼骑兵都善射。

有部分的鞑靼人,比较懒,不肯刻苦锻炼,马背上的箭术不够好,只有放弃弓箭了。他们会选择长矛或者弯刀作为武器。只不过,明军接触到的,大部分是善射的鞑靼人,所以才会有鞑靼人个个都是神射手的错觉。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从射箭的天赋来说,也不是每个游牧民族,都一定可以成为神箭手的。好像当初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里面,也有三成以上的骑兵,是使用长矛或者腰刀的。这些人成为枪骑或者是刀骑。在弓骑手撕开敌人的阵型以后,就是他们蜂拥而上,扩大战果的。

徐兴夏看了高猛一眼,沉声说道:“有没有信心?”

高猛用力的点点头,从牙齿里蹦出两个字:“我有!”

对手没有弓箭,只能近距离的肉搏,他的恐惧之心,顿时全部消失。弯刀对弯刀,谁怕谁啊?如果近距离的肉搏,也不是鞑子的对手,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刘闯有点茫然又有点跃跃欲试的说道:“徐大哥,我呢?”

徐兴夏爽快的说道:“你自己看着办。”

刘闯就傻乎乎的笑了。

“你的,明国什么人?为什么来追赶我们?”忽然间,鞑靼人中,有人用生硬的汉语叫道。他的汉语说得不是很好,声调却很高,大体上的意思,还是可以听懂的。但是,鉴于他的问题过于幼稚,徐兴夏这边都没有人回答。

刚才在威镇堡,鞑靼人被一口气射杀了那么多,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恼怒,又感觉到一丝丝的恐惧。他们只有三十五个人,却被杀死了二十一个,这让他们不得不感觉到沉重的压力。但是,回到了原野上以后,他们的恐惧和压力都消失了。在原野上对战,明军从来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杀!”

徐兴夏冷喝一声,一夹马腹,就向对方冲过去。

两军相逢勇者胜,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明军这边的人数虽少,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气势上,绝对不能弱。这些鞑靼骑兵现在正是士气摇摇欲坠的时候,只要再给他们一点打击,他们的士气,就要彻底崩溃了。

“你们找死!”

鞑靼人立刻吼叫起来。

他们从徐兴夏的动作里面,明显的感觉到了一种藐视的态度。徐兴夏根本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单枪匹马就敢上来搦战他们。这样的感觉,让鞑靼人非常的不好受,也下不了台。于是,他们也呐喊一声,向徐兴夏冲了过来。

【求收藏~~~求推荐~~~】

同类推荐
  • 逐鹿天下

    逐鹿天下

    公元六世纪初叶,曾威震天下的北魏帝国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最终彻底崩溃,只留下一堆华丽的历史碎片。千里北方大地上,狐兔狂奔,胡沙漫天,各路军阀势力为了获得北方天下的统治权,大打出手。真正从群雄中杀出重围的,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和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震撼历史的双雄争霸拉开了大幕。此后,河桥之战、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玉壁之战,历史铭刻了属于他们的骄傲。
  • 大汉枭臣

    大汉枭臣

    霍去病笑咪咪的看着李敢在床上挣扎,过了一会,才认真的说道:“你掴我舅舅一掌,我射你一箭,从今之后,恩怨两讫。”李敢正想答应,突然胸膛一阵撕裂般的痛疼,不由怒骂:“你下的是死手,休想说完就完。”“行,我等着。”霍去病哈哈大笑,潇洒的转身离去。刘彻鹰视狼顾的扫了众位大臣一眼,大声说道:“拟旨,封李敢为列候,食万户!”李敢恭敬的行了一礼,心中却是冷笑连连,“让我当棋子?休想!”亚朵把手中的小竹鞭甩得“叭叭”响,大声的训斥道:“丑人,公主对你有救命之恩,当好好报答,懂吗?”李敢一阵心惊肉跳,连连点头。————一天两更,只多不少,从不断更,跪求各种支持。————我在(727046605)等您。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热门推荐
  • 带一本书会用人

    带一本书会用人

    领导方向决定成功方向,一流管理塑造一流企业,启用“太极”式管理学,“内敛”式用人学,“慈悲”式安人学,三者合一,管一流的公司,带最好的员工!
  • 神器道

    神器道

    一个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总有一天,我要俯视众生。”他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到了。
  • 穴道按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穴道按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所介绍的穴道按摩疗法,正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人体布满各种各样的穴道,它们和人体的各种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穴道的多种处治手段,诸如针刺、按摩、挤压等,可以对相关器官起到明显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这一神奇疗法目前已传遍全世界,人们对其显著的疗效啧啧称奇之余,竞相效法。
  • 芳菲的世界

    芳菲的世界

    芳菲是在查出肝癌的第三天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准确地说,是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在她生命中留下刻痕的男人与女人。她望着白纸上那几个单薄的名字,吓了一跳,甚至把这三天来无尽的悲恸都吓了回去。世界这么大,除了她的亲人,和她真正有交集的,竟然会这么少。也就是说,她的这一生就这么白白地走掉了。她甚至在青春期都没有被暗恋过。对一个女人来说,如果连一个男生都没有暗恋过她,那肯定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与失败。她真的有些不甘了。她便开始在记忆的河流中一遍遍寻找与下潜。一个名字终于从暗礁下蹦了出来——土豆。这是一个人的外号。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强势喜欢你

    强势喜欢你

    盛夜忽然附在廖晨曦耳边偷偷说了一句“我恨你。”廖晨曦点点头“我也恨你!”“那你亲我一口,我想看看你有多恨我!”盛夜勾起嘴角“你恨我,才代表你更爱我!”“额……盛夜你……能不能要点脸……”盛夜勾起廖晨曦的下巴“在你面前,我就是不要脸的爱你!爱你十年……万年……万万年……”廖晨曦,仰天长叹,“老天爷求派下一道雷电,收了这妖孽吧!”
  • 八块腹肌

    八块腹肌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蔡元培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共收录蔡元培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6篇。前大部分文章均为蔡元培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美育与人生》《以美育代宗教》《美育》《学生的责任和快乐》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后面部分的文章是蔡元培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北京大学、谈文化、他读书、谈孔子等方面的文章。
  • 刺马

    刺马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本书从性格、识人、管理、说话、办事、销售、做人、两性等多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困惑,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的防治策略,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自助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