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00000121

第121章 巨人的肩膀

“你呀……太小觑古人了!”张韬恨铁不成钢的说到:“你自以为有着后世的知识和见识,就瞧不起老祖宗的东西了?”

姜田不知道为什么有此一说,虽然他心里也的确看不起现在的科技水平,但还不至于小觑古人,毕竟自己是个穿越者,和这个时空的科学家没有可比性。但张韬这么说了,他也没有打算辩驳,谁让自己这回把事情办砸了呢。

张皇帝没理他,而是转身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资料扔给了姜田:“这是我让宋老研究的火炮,你看看能用得上吗?”

姜田知道宋应星正在研究火炮,但是不知道研究的是哪种火炮,以前也没关心过这个,想着无非就是某种青铜前装滑膛炮,高级不到什么地方去。可是当他接过这份资料之后,才发现自己幼稚的可笑。倒不是说这炮有多先进,事实上这还是一门前装滑膛炮,只不过因为冶金技术的提升,采用了钢制炮身并硬化内膛,使得火炮整体重量大幅下降,但是这炮采用了一种短粗的身管,配上一种简易的高仰角炮架之后,很像是一门迫击炮。

张韬也不管姜田看明白了没有,直接自顾自的说道:“本来我是想开发一种前线使用快速装填的曲射火炮,类似于明朝的虎蹲炮,无非就是采用钢材之后能轻便一些。后来因为你造出了压缩火@药,使得开花弹的威力有了质的提升,所以宋老就强烈建议研制一种全新的弹药,本来这个工作打算交给你,可是恰好你提出了火箭炮的方案,老头子就没和你说。”

接触的武器多了,姜田对这个时空的火炮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他马上就想到了这种火炮在原时空的定位,并且很容易的就勾勒出了改进方案,只要将炮弹改为表面抛光的铸铁外壳,内部装填柱状压缩药,底部换成定装速燃火药,引信改为红磷火帽,那么一枚标准的**就诞生了,若是对火炮击针进行简单的修改,并且换成螺旋杆控制的炮架,那么用它平射也没什么问题,类似的迫击炮平射技术还是当年土八路的发明创造,除了比后世的迫击炮笨重了许多之外,几乎就没有任何不同之处。而这种火炮至少能保证五百至一千米的射程,在现如今这个时空,已经完全够用,并且由于炮弹的价格低于火箭弹,它对军费的消耗同样低很多。就算装在军舰上,由于射速快、弹道可调,同样能形成火力压制效果,并且还省去了复杂的火箭发射巢,要说唯一的缺点也就是炮手的培养不易。姜田意识到自己走进了某种误区,满脑子高大上的想法最后适得其反,而恰恰是张韬这种上过战场,同样也懂得武器的人才能想到如此简便易行的方法,看似土里土气的东西反倒是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远比自己那过分精密的火箭要实用的多。张韬看他似乎是想明白了,也就没再刺激这个老乡,只是下达了尽快研制杀@伤@爆@破@型**的任务,同时告诉姜田,宋老头很大方的将迫击炮的发明人改为了他。

就连姜田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皇宫的,今天对他的刺激有点大,联想到正在加紧研制的无烟火@药,他知道这将引发身管火炮的革命。不仅如此就连整个作战方式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变化,这对于中国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于自己这个自命不凡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则是莫大的讽刺,他一直以为自己将引领这次的变革,没成想最终历史还是选择了简单实用的路线,拒绝了自己这种跨越式大发展。难道真的像张韬所说的,是自己太小觑古人了?站在皇宫门口,姜田反复的嘀咕了半天,然后决定马上去宋府拜访一下宋老头。

姜田到访,宋府的下人自然不敢怠慢,不过宋应星并不在府中,就连宋懿都不在,于是他只好先在书房中等候一下。两杯清茶下肚之后,百无聊赖的就随手翻看一下书架上的书,这一看不要紧,本来还很随意的姜田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这是一本什么书?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介绍音乐十二平均律的手抄本,什么是十二平均律?这是明朝平民王子朱载堉发明的一种算法,用在音乐上引发了革命性的作用,没有它欧洲的文艺复兴就算不上圆满,没有它人们对音乐的诠释就没有后来那么多姿多彩,但是说到底这就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如何用进行2的12次开方!

看到这里姜田的冷汗就下来了,这与他印象中不求甚解的中国古代科学完全不相符,甚至也与世界科学史不吻合,很多人都说中国没出现科学的大发展是因为数学的停滞,可是这个现实充分的说明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达。但朱载堉是怎么想到的?或者说珠算开放术是怎么诞生的?这本小册子里没有明确的说明。于是姜田不甘心,反正宋老头还没回来,就在他的藏书中寻找有关算数的书籍,这一找直接诞生了本时空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姜氏合流!也就是几何与代数的合流,后世将此看成是高等数学诞生的开始。

此时的姜田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对中国数学的研究之中,直到天光偏暗不太能看清字迹这才抬起头来揉揉眼睛。然后才发现宋老头早就回来了,且坐在书房里拿着一本书好整以暇的看着。姜田这才不好意思的站起身,再看看摊在书桌上的一堆参考资料,哂笑着走到宋应星跟前深深一揖:“小子无礼了!”

宋应星点点头,又看看被翻乱的书架:“看你浸淫其中自顾不暇我不便打扰,可是有所心得?”

“晚生……”姜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再次一揖到地,此刻说多了只会显得自己很无知,而且是真的很无知。

宋老头还是点点头:“既然对你有所助,我这里恰好还有一些藏书,你便一并拿了去吧!”

接下来的日子里,姜田陷入了一种狂热的状态,宋应星的藏书自然不会是几本或是十几本的数量,宋懿奉自己爷爷的命令,将家中所有关于算术的书都送给了姜田,总共满满一马车足有三百多本。宋懿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中有理论上的,也有类似于研究笔记或是习题册之类的东西,而姜田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一遍再说,反正马上就到寒假了,他也没什么要紧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让姜田吓了一跳。谁说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作为一切科学之母的数学在中国明代之前已经发展出完整的初级代数!且总结出一堆高效实用的数学公式,比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九九乘法表,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代表。有人可能会对这么简单的东西不屑一顾,这也算是高深的数学知识吗?有这个疑问的人不妨想一想,简单的乘法口诀如果换成英语该怎么读?oneonegetone、twotwogetfour……九九八十一怎么办?对于数学汉语有着先天的优势。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姜田把自己在后世掌握的数学知识套入到古代数学之中,然后发现中国古人竟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展出了足以震惊整个世界数学体系,而欧洲则只是在几何上有所建树,毕竟平面的点和线更直观一些,让他们抽象的思考各种数字有点强人所难。而之所以中国古代的数学没有欧洲那么多听上去很唬人的数学定律、定理之类的东西,除了性格上没有欧洲人那么厚脸皮之外,主要是因为中国和欧洲的科学研究起点不一样,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多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研究数学完全是为了能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比如用开方计算精确音律。欧洲人在一开始则是自以为高大上的研究理论,结果弄得不伦不类之后卡住了,之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波东学西渐的热潮,中国的各种实用科学传入西方,并解决了他们在基础问题上的各种疑问之后,才有了18世纪的科学大爆发。不过这帮不要脸的受惠之后就完全否定了东方的学说,并且还恬不知耻的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可见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欧洲的角色有点像后世的韩国。

可能有人要提出不同意见,西方的数学进步可以从微积分的出现开始算起,它奠定了现代高等数学的根基。虽然对于微积分的发明人这本身有争论,但不可否定的是欧洲人终于突破了代数的瓶颈才最终建立起现代数学。姜田以前也是持这种观点的,可是当他开始研究这些古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简直错的离谱,中国人既然能很早的就将圆周率计算出那么多的小数点,怎么会对几何与高等代数一无所知呢?而中国之所以没能诞生微积分,则是因为这根本就用不着!

请有兴趣且有一定数学知识的人注意,以下出现的名词和概念可能会颠覆某些人对数学的固有概念。姜田发现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微积分的应用相当广泛,既然中国早于欧洲建立了先进的科技,那么离开精密复杂的数学计算是不可能的,而由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十分善于总结经验性的计算公式,所以在平时的使用中一般都是使用前人所总结的各种公式进行套用,所以才没有出现那么多用人名命名的定理。既然中国没有完整的几何学,那么遇到几何问题时怎么解决呢?答案是古人用以下三个定理就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难题:数值差分法(泰勒展开)、勾股定理、大衍求一术(同余问题求解)!中国古人将各种平面或立体几何问题用三角垛积术进行展开,把复杂几何拆成一个个直角三角形,接着就用勾股定理代入求解……是不是很像小学时那种复杂的平面几何,给出必要的求证条件然后要求算出某块面积或是某条边的数值?事实上中国的教育体系之所以有别于欧美,很大程度上跟继承了这种实用主义有关,回想一下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大多都是在教育学生们如何使用各种公式,而不用去想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因为那是更高级的知识有需要的时候再教。

算术算数!在中国的科学体系中算和术是两种东西,算是推导的过程,而术是最终的公式定理,后人只要掌握了术就没必要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就好像现代人会操作计算机,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知道计算机语言是怎么编写的。西方现代数学的核心是函数,可函数是几何学的推广,中国没研究完整的几何学,是因为咱们早早的就用杨辉三角代替了函数的作用,所以微积分在中国不仅出现了,而且应用的远比同时代的欧洲广泛的多。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发展,中国不仅发明了乐器(有考古证据)更是能用数学推动音乐走向巅峰。姜田不禁去想,如果当年满清没入关,或是没有东学西渐,那么中国是否能发展出迥异于西方的数学体系?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明末清初已经有很多西方几何学的著作进入中国,凭咱们先人的创造能力,这数学恐怕就要换个面貌了。

至此姜田可不敢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再有一丝的不敬,他发现小觑古人的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委婉了,自己根本就是无知者无畏,什么叫本事?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成简单问题的能耐才叫做本事。虽然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更多更全面,但是与古人这种化繁为简的大智慧相比,简直是非常可笑。中国离开欧洲一样能发展出先进的科学,最多时间会慢一些。但是欧洲离开中国……呵呵……

小心翼翼的合上这些珍贵的书籍,姜田仰天喟然长叹,满清啊,你怎么就那么不走运?难道真的是胡人无百年之运?就算你国祚得保却耗尽了中国在科技上的积累,最终还是逃不过身背骂名的宿命!或者说也正是出现了康熙这样的一流科学家,他惧怕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才故意扼断了科技进步的希望?当然这只是姜田一时义愤的想法,真实的情况是,到了18世纪,由于中国民本思想与无神论的大规模传播,导致教廷的巨大恐惧心理,才硬生生的中断了与中国的学术交流,使得中国科学界无法从快速发展的欧洲科学中得到借鉴,才最终落后于时代。这一点可以从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的各个思想大师的控诉中找到证据。

大年二十九,大街上过节的气氛已经十分浓厚,一辆马车在雪地中飞驰而过,守卫皇城的侍卫早早的就看见了这辆车,但是他们不敢阻拦和盘问,因为众人都认识的姜大人举着象牙的穿宫腰牌风风火火的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大喊着:“十万火急我要面君!”

侍卫们虽然不敢阻拦,但是也早有人跑回去禀报,他们谁都没见过一向儒雅的姜大人如此邋遢,蓬乱的头发好像许久没洗了,胡子也长出了足有半寸,衣服虽然还算整洁,但远远的就闻见了一股恶臭,肯定是长时间没有洗过澡。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能让讲究养气的中国文人慌乱成这样,难道是外寇入侵已经兵临城下了吗?

张韬看着姜田的造型也有些瞠目,心想你终于还是将基本礼仪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干什么?听说你从宋老那趸了一车书,这几天一直在闷头看书,看傻了?”

一脸大胡子蓬头垢面活像犀利哥的姜田点点头:“看傻了!但是我傻之前,你必须禁止任何一本科学类著作流出国境!”

君臣两人在御书房内就“禁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一整天的时间俩人谁都没走出这个房间。这里的一整天是真真正正的二十四小时,从大年二十九的早晨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上午,太监们除了送饭之外,就只是送了一桶洗澡水进去,也就是说姜田在御书房里一边洗澡一边和皇帝讨论!这待遇恐怕也是前无古人了,知道点内情的人也只能感慨,看来姜大人汇报的事情太过紧要,以至于陛下虽然忍受不了他的体味,但也要让他边洗澡边汇报,这就更让人感兴趣是什么事情如此重要?直到第二天心力交瘁的姜大人被抬回了自己家睡觉。当时没人知道这俩人究竟说了什么,而且当时由于敏感的政治环境,很多人还以为这是皇帝打算武力解决某些问题的信号,搞得一帮人连年都没过好。不过海关很快就收到了一份新的命令,那就是出口货物中暂时禁止书籍类产品出关,同时要求盘查传教士之流的行李,除圣经以外的任何书籍均要备案审查,凡涉及科技类的内容一律没收!

许多人对此摸不着头脑,搞不懂皇帝和姜田究竟想干什么,不过好在这个命令对国人的影响几乎没有,所以紧张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也就放松了心情好过年。只是后世并不知道姜田和禁令之间的关系,以为这是张韬听了汇报之后自作主张的结果,所以没将扼杀知识传播的罪名扣在他头上。姜田的疯癫闯宫被史学家史学家冠名为醍醐灌顶,在学术上的重要性超过了阳明格竹,并宣称最伟大的科学宗师在这一刻正式诞生……

=======

谨以此篇献给祖国,也让那些没事喜欢抱怨祖宗的家伙好好看看。

同类推荐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本书是我国近代史地研究中备受瞩目的一部杰作,是作者远赴戍所——新疆途中的记录。临行前,他做了两只布口袋,随身携带,凡“道途之所经历,耳目之所遭逢,心思之所接斗,逐日为记,悉纳之囊中。”其行程始于南海,中经黄河,最后抵达昆仑山之境。行程11720余里,共370余天。书中记行、叙事、写景、言志、抒情、诗文互映,情事互补;自然风光、民情风俗、时事、历史、舆地、军事、外交、绘画、书法、古玩鉴赏,乃至于股票,无所不包。
  •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是蒙古族卫拉特部一部优秀中篇史诗,叙述的是两个主要英雄人物波日罕和芒乃一出生便肩负起反对侵略,保卫部族的重任。在蟒古斯因野心发动扩张掠夺的战争中,他们一直以征讨邪恶、维护部族生存权益为宗旨,凭借“智、勇、力”同代表着社会邪恶势力兼破坏性自然力的对手蟒古斯进行殊死搏斗。最后成功拯救百姓、收复故土,并从蟒古斯手中夺回自己爱妻。这部史诗对蒙古族氏族公社解体到阶级社会产生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人情风俗等都作了非常真实、生动、形象的描绘,堪称一部蒙古民族早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 带着论坛回古代

    带着论坛回古代

    新书《我要做神探》已经发布,内投过了,求一波支持 …… 网文写手秦余在码字的过程中,回到古代,脑子里有个论坛。论坛种类繁多,历史的、战争的、诗词歌赋的,应有尽有。秦余在论坛里不单不用网就能和别人聊天,还能通过各类论坛学到如何在古代活下去的知识。秦余:“萌新,萌新,我是萌新。”二楼:“兰州烧饼。”秦余:“o(?Д?)っ”PS:这是一本不正经的书,考据党慎入
  • 风雨大宋

    风雨大宋

    一个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了北宋中期仁宗当政的时候。在小县城里做生意改善家境,到中进士做官,一步一个脚印,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宋朝最繁荣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位极人臣。群号:535894670
热门推荐
  • 盛世华归

    盛世华归

    纪夭夭重生了,可一睁眼却成了前世那个恶婆婆的堂妹!面对表面温柔贤淑的堂姐,她觉得是时候翻身了!凭着看穿人心的本事,她撸起袖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恶婆婆竟然也重生了……某世子:既然说到报恩,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纪夭夭:……说好的仙风道骨呢?(本文为甜宠架空文,另有完结长篇《花开似瑾》,欢迎跳坑!)
  • The Man of the Forest

    The Man of the For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云阁

    风云阁

    大秦帝国内忧外患,风云阁应时而起。史上风云阁最年轻的阁主能否带领风云阁再创辉煌,既是乱世也是盛世,是灭亡还是突破……
  • 甜心难为:傲娇宝贝乖萌妻

    甜心难为:傲娇宝贝乖萌妻

    一场蓄谋已久的接近,一次被逼无奈后的冲动,让她自食恶果,惹上了这个花心滥情,把无耻当做不要脸底线的男人。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小绵羊也开始学会了反击,“除了吃喝玩乐,你还会什么?”某男一脸淡定:“爱老婆,宠老婆。吃饱喝足疼老婆……”
  • The Great Stone Face

    The Great Stone F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恒奇点

    永恒奇点

    张宇在系统的操控下穿越到了另一个宇宙,从此开启了一段奇幻的旅途。这是一个,时空,物质,都充满不确定性的宇宙。生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不断地改变生命形式,只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永恒。
  • 九极紫帝

    九极紫帝

    何为王?王者,威震一切。王者之路,踏尸山血海,霸道绝伦!何为皇?皇者,统御一切。皇者之路,御亿万生灵,君临天下!何为帝?帝者,凌驾一切。帝者之路,掌万千世界,至高无上!千年布局,只为成帝之路;生死一线,只为成就至尊!今九为极数、紫为至尊,少年手握长枪,以手中之枪,开辟一条帝王之路!群:320079124(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清风开新书了,书名十方剑魂,欢迎大家来看
  • 病娇请从良

    病娇请从良

    神经病君陌莫名其妙地重生了,打算和自家弟弟君凉同学好好培养感情,能不发疯就不发疯~君陌×君凉大森林×小安安萧哑×君邱排雷:1、陌神是女扮男装,谢谢。2、本文是披着病娇复仇皮的搞笑微虐超甜文。3、上帝视角4、本文三无(无文笔,无提纲,无存稿)5、作者学生,第一次正式写文。
  • 金川妖姬志

    金川妖姬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