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00000193

第193章 土地与农民

可以预见,一旦全面铺开小学教育,现有的读书人根本不够全国小学瓜分的,更不用说能教数学、物理的高端人才了。

对于张韬来说,现在扩编的政府系统虽然缺人,但也没到运转不下去的地步,只是改革的速度受到了影响,所以他巴不得那些考中秀才的人先去当个教师。而姜田对专业人才的渴望十分迫切,如果不是国子监与海军研究院的人都有大用,否则他早就去这两个地方拽人了。

不过太子驾到,让他有了一个拉大旗做虎皮的机会,他的想法是让张环和自己演个双簧,做出一个礼贤下士、四民平等的新朝新气象。

“这……”听完了这个计划之后,吴远犹豫了一下:“这莫不是本朝的立木赏金?”

“没错!”姜田毫不避讳自己的意图,“只是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全看环儿的演技如何,以及是否真心认可此计了。”

说罢姜田看向张环,因为要考虑保密,所以田虚海并不知道姜田和同学们正背着自己开小会,如果他知道了姜田的计划,守旧的文官势力那边还真有可能从中作梗。

张环并没有过多的犹豫,马上就同意了姜田的安排。他从小虽然很少和张韬在一起生活,但是张皇帝向他灌输的可都是后世的平等精神,所以别人担心他是否能发自真心的执行计划的问题,反倒是最不用考虑的。而且他对姜田的计划表现得十分兴奋,从一个青春期男孩的角度来看,一直待在深宫里不能出门才是最痛苦的。

至于这位姜先生怎么利用自己的身份,他对此到不是很在意,在他眼中反正自打认识了姜田,整个生活都变得很不一样了,他很期待是不是还能变得更有趣。

对于姜田来说,招不怕旧,只要能管用就行,当他将这个临时起意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且让众人帮着一起参详的时候,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反倒是计划之外的人敏锐的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

来为这几个人上茶的孟大丫,偶然间听见了姜田的打算之后,就在留意其他人的表情,果然看到了自己预想中的画面。按说商谈这种事情的时候她应该回避,可看到了欲言又止的吴远和宋懿,以及正在兴头上的姜田,她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吴远看孟大丫没有离开,本想借机转移话题,好提醒一下正有些忘乎所以的师徒二人。可当他发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正在仔细聆听的时候,便本能的警觉了起来。

听了一会的孟大丫,终于等到那俩人说的口渴,端起茶碗喝水的空当插嘴说到:“自京中一别,可是许久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说出去都没人信,谁能想到堂堂当朝太子,竟如此的平易近人,能和市井小民相谈甚欢,不知道的怕还以为是故意做出来演给别人看的呢。”

别看孟大丫乐呵呵的说了这么几句恭维话,说完便告退离开了,但听了她的话之后,在座的几个人却笑不出来了,姜田当然知道这个聪明的表姐在提醒自己。而吴远他们却已经对这个未来的师母刮目相看。

过了好一会,姜田回过神看着自己的学生们,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计划太理想化了,完全忽略了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以至于作秀的成分太明显。

“看来我的计划还要再调整一下……”姜田想了想说到:“反正还有时间,你们先按原计划忙去吧,我再想想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子殿下依旧按照原有的安排参观天津的皇庄,作为未来的皇帝,去自己的私田里转悠一圈也是应该的,而且为了向太子灌输耕读传家的重要性,田虚海就必须陪同前往。

虽然田同学自己也知道传统的耕读模式已经走到了极限,并且因为姜田初步讲了点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他很清楚传统治理模式的存在原因是生产力的限制,一旦有了更高级的生产力,现有的生产关系自然就走到了尽头。

而姜田和张韬一直在做的就是发展新的生产技术,摆脱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最终建立新的制度。听起来有点绕嘴,说白了就是砸碎万恶的旧社会,建立一个美好的新社会……

作为少数听过政治课的人,田虚海深知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逆的,你只能顺应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是他自己看的明白是没有用的,在他从小长大的这个圈子里,在他所处的这个阶级里,没人愿意听他的解释。

所以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与自己的封建家庭划清界限?不可能,至少现在的他还能从这个家庭中获得许多助力,并且作为少有的“通晓”新学的年轻一辈,他也是很受重用的。

于是田虚海就这样夹在新学改革派与传统守旧派之间,做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左右逢源的中间派,却不知这等于在两边都无法获得绝对的信任。如果不是太子的伴读之中,只有他这一个清流良家子,恐怕现在就已经被搁置一边了。

张环虽然醉心于科学,但本身心智还未成熟,且张韬和姜田有意不让他表露出政治倾向,这其实是对他的保护,也是在图穷匕见之前维持表面稳定的必要手段,让保守派有种还有希望影响未来皇帝的错觉。

因为公务繁忙,视察皇庄的时候姜田并没有跟着一起去,这就给保守派留下了操作的空间。于是当张环站在田垄边,亲切的询问劳作的农民是否能吃饱穿暖的时候,除了听到对皇恩浩荡的歌功颂德之外,还听到了这几个老农名对未来的各种担忧。

“启禀殿下……”一个长相很典型的老农向张环行礼:“要说草民这辈子就属这两年过上了好日子,虽说依旧是佃户,但给皇家当佃户就是不一样,这两年不仅以前的捐派没有了,就连丁税都不用缴了!手中也有些余粮了,听说本地的父母还要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去上学,这可是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啊!”

这几句话也算不上是奉承,毕竟大伙都看在眼里,最明显的是这些农民脸色红润了一些,显然是能吃饱饭的。跟随视察的皇庄管事也是满面红光的,心说这老头果然会说话。

“可……可是……”就在大伙以为就此作罢的时候,又听老人嘀咕起来:“这孩子都上学了,家里的活计就没人干了。等小子们都长大了之后,要是皇庄里没地可分了,他们还是只能分老儿我租的地,到时候就算打的粮食再多也不够吃的。”

“老……老丈不必杞人忧天,一切自有朝廷和陛下做主。”皇庄的管事明显是把老东西、老不死的之类的词给咽了下去,当着太子的面只能说的文明一点。

可老头的担忧也不是多余的,毕竟千百年来这种事情一直在轮转。皇庄不可能无限制的吸纳人口,早晚会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这里还是天津,皇庄的土地有一大部分是当年卫所里的军田,明朝的军屯制度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大伙心里都清楚。

张环得到了自己父皇和老师的双重叮嘱,千万不能随意的解释政策或许愿,以免落下口实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也只能说一些万金油的回答。

“这位老丈且放宽心,朝廷定然不会对此置之不理,等本宫回京之后,定会禀报父皇,定下一个万全之策。”

见太子对自己和颜悦色的,老人的胆子也大了一点,除了连连歌颂太子仁德之外,紧跟着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当今朝廷不是前明那般昏庸,定能为我等小民指条明路,如今政通人和每年交了公粮,换了租用农具的钱,还能有点盈余,许过上几年,老儿我也能在皇庄之外置上几亩薄田,给儿孙留点家当!”

这看上去很美好的愿景,一下子让陪同的吴远警觉了起来,皇庄的佃户究竟是皇家的私奴还是自由之身,这一直没有个明确的说法,很明显有人要用这一点做文章。

听老头这么一说,其他的官吏和皇庄的管事却连忙随声称赞了起来,看上去就像是怕老人再说错话,便赶忙打发走了。

在整个过程之中,田虚海并没有说话,只是偷偷的观察着众人,张环似乎是没有发现这里的问题,但是再一看吴远,这家伙果然是嗅觉灵敏,轻轻的皱起了眉头,同样是七窍玲珑心的俩人就这么对视了一眼,便不约而同的转移了目光。

于是整个视察期间,田虚海都没有发表什么评论,直到视察结束回到姜田的衙门里,陪同的官吏们都走了之后,他才主动的站出来问张环:“殿下,学生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因为是当着吴远、宋懿、刘宝铠这些同学的面发问,他已经做足了坦荡直言的姿态,张环也只能回答:“田兄与我有同窗之谊,不必如此客气。”

田虚海也不矫情,直接张口说道:“今日田间那老者所说之言,窃以为是有人教唆!”

他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为之一振,吴远虽然有所怀疑,但是没想到田虚海会直接挑明,不过紧接着他又说到:“依在下观之,虽是有心之人教唆,但也能看出此地的人心所向,恐也是那老人的肺腑之言。”

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执着,那是刻进骨子里的基因,就算在21世纪,房地产的价格也在左右着中国人的神经,这个时代那些地主出身的官员们,不会不理解农民的这个终极愿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要做个地主!

这几个人都听姜田讲解过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更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民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垄断这个时代的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学习过其中关系的田虚海没法装糊涂,更在内心中鄙视那这个暗中操作的人。

吴远知道此时的太子不能表态,于是主动问到:“怀古兄何出此言啊?”

见假太子替真太子发问,田虚海也乐得和他一唱一和的说:“本朝自立国始,收拢无主之地与流民,这才有了遍及各省的皇庄,后无家可归的伤残军人、前卫所的军户,也多在其中,然皇庄之地归皇家所有,欺上的佃农理应也算是皇家的家奴,所以便未缴过丁税。摊丁入亩之后,丁税改为田税,可皇庄的田税含在佃户的地租之中,那这佃户究竟算是自耕农还是家奴?

成平日久之后,必然是人丁兴旺,那老者担心以后人多地少,想置办皇庄之外的土地留给儿孙,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身份未定,这田税该皇庄收取还是本地税司监管?且田税已经改为累加计算,他若是有几个儿孙最后必然分家,那他现在佃种的皇庄土地能不能分?

如果另购新田并入皇庄,可皇庄的田税不是累加制,如此一来必然有人觊觎这免税之策,前明那般投效士林豪族的景象必定重演,所以朝廷是否视皇庄佃户为家奴便至关重要!”

也稍稍想通了关节的刘宝铠紧接着问到:“你的意思是说,认作私奴这便是前明地主家的家奴,会有人挖空心思的也弄个佃农的身份,如果不认,好处大打折扣,皇庄之中的逃奴便会同前明的军户一般越来越多?”

“正是!”田虚海肯定的回答:“这也是新税法中的漏洞所致。”

张环其实早就听明白了,而且他也早就听姜田说过这方面的事,但他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依田兄所言,该如何处置?”

田虚海抖了抖衣袖,知道该自己发挥的时候到了:“依草民愚见,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除已有地契之地,皆应划入皇庄管辖,今后不再发放新的地契,新开垦之地可免除一定税金,但不可继承,如此一来除了少量的自耕农,余等皆为佃农……”

“田愈这老家伙应该庆幸,自己生了这么聪明的一个儿子。”姜田在听了田虚海的主意之后,就给了这么一个评价。

吴远对此却不以为意:“这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其实动机不纯,且必然会引起天下农户的抵制,在昏聩的玩命或可兴风作浪一番,放到如今的天子眼中,只能是暴露心机的自作聪明。”

“话也不是这么说。”刘宝铠听了半天也终于开窍了:“如今我等皆无官身,说了什么都可一笑置之,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言,任谁也不能揪着不放,大不了就说是年少轻狂思虑不周也就过去了。”

“所以才说他是聪明人啊!”姜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反正也不用负责,当然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了能得名,不成还是能得名,成与不成先刷个存在感,何乐而不为?

而且他看的明白,防止出现大地主就是现阶段最主要的内部矛盾,听过我讲的政治课之后,谁都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更,能让一个阶级兴起或消亡,尤其是我正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的时候,大地主们若是不做点什么,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张环听了点点头:“先生讲过,第一产业的生产资料是土地,现在的耕种技术下,最主要的生产力是人,对方当然要围绕着这两点做文章。可是先生也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有没有可能调和这个矛盾?”

“能!”姜田肯定的说到:“其实现在就已经呈现出这种趋势,所以田怀古提议兼并天下无主之地也是明白这是大势所趋。”

凭借着农业技术的提升,尤其是肥料的使用,使得宋朝获得了更多第二、第三产业人口,后来才有了大宋的经济繁荣,在姜田原来的时空,也正是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工商业,才造就了生产力第一的世界工厂。

那姜田在这个时空里,有什么办法解放人口呢?目前还无法生产出任何一个品种的化肥,没有肥料的支持就只能在生产工具上着手,这也是宋老头的科学院里,关于农业技术研究最多的内容。

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因为鼓励开矿冶炼,哪怕是明朝经济最低谷的时候,咱们的钢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可是因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些钢铁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整体上钢铁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而北伐期间,张韬为了保障军械供应,命宋应星改良炼钢技术,并大规模普及高炉冶炼(土法小高炉),使得这个时代钢铁产量仅江南几省就达到了前明全国的产量。现在更是增长到了以前的两倍,达到了接近三十万吨的产能。

这么多的铁,如果不找个好的销路整个行业会产生过剩性的萎缩,铁价也是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于是姜田就想着怎么利用好这些钢铁来提高农业水平。

姜田的做法就是改良并普及新式的铁制农具,其实这件事张韬以前也在干,毕竟论起种地的水平,十个姜田也赶不上一个张韬,可就算新式农具已经很廉价,但大量的小农还是买不起,而大地主又不用自己采购农具。所以效果并不明显。

而姜田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他来到天津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便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纯铁打造的新农具,然后在皇庄挂牌出租,价格低廉之外还负责维修。没钱没关系,可以先赊账然后秋收再算,人手不足没关系,自己查抄了那么多的丐帮成员都是好劳动力。

这样一来不仅一个家庭可耕种的土地变大了,本来需要十几天才能干完的活,几天就能完工,多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去各个工地上打份日结的短工,大有另一个时空改开时,忙了回家种地,闲了进城务工的景象。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乱世谋士

    三国之乱世谋士

    初平元年,诸侯并立,战火席卷天下。南阳小庐,羽扇摇曳,红炉点雪中,笑谈天下。ps:扣群465324420全订书友群:731422593
  • 三国小独裁

    三国小独裁

    东汉末年,朝廷羸弱,诸侯割据,只有用铁血的手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陈明不过是个穿越到三国的小人物,却一步步成长起来,搅动了整个中原的局势。骁勇的阵前战斗,辛辣的政治手段,过人的指挥艺术,独到的战略眼光,这都不是陈明与生俱来的,靠的是后世的知识以及不屈的信念。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挖历史(第一辑)

    挖历史(第一辑)

    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本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如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等众多历史学者倾情加盟。书中所选文章皆为他们原创发表,言之有物, 论从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篇篇文章皆行文生动活泼、简洁易懂,还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

    《东吴帝国》这是一个属于孙权的帝国,也是一段属于东吴英雄的历史,这段历史,看似熟悉,其实十分陌生。
热门推荐
  • 毒医冷妃

    毒医冷妃

    “我是棋子,不是妻子。也请王爷记住这一点。”满室氤氲的烛光里,她一袭火红嫁衣,姿态冷傲犹如猝着薄冰的寒梅……她深知他娶她不过是另有所图,而她不知道的是当真相浮出水面时,她的心会那么的痛,她的恨会那么的烈!最后的最后在漫天烽火里,她手里的弯刀扎在了他的心口之上……霍水净,21世纪的天才制药专家,一场爆炸重生为水雾山庄大小姐,从此抛开绣针换银针,炼药研毒惬意潇洒,却不曾想,一夕之间,一切皆变……
  • ON THE ARTICULATIONS

    ON THE ARTICUL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尔夫球场命案

    高尔夫球场命案

    一封求救信让波洛来到了法国,然而他来得太迟了,因为他的委托人已经被人用裁纸刀刺死,面朝下躺在一座高尔夫球场上的墓穴中。为什么死者身上的大衣长出了一大截?大衣口袋里那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又是写给谁的?波洛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这些问题,第二具尸体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了……
  • 职场进化计

    职场进化计

    一个北漂女青年,以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心态,经历种种生活、工作的百般轮虐后,依然守住初心,从而绝地反击的故事。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登祝融峰

    登祝融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尊神王

    至尊神王

    龙组强者萧云飞重生异界,却成了浪荡公子哥,受尽鄙视。世间冷眼、群狼环伺,无法磨灭快意恩仇强者之心,传武道,融功法,逆天改命,任你宗门林立强者如云,我自有华夏神功傲绝异界。
  •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这是一个既逗比又立志的故事,江云枫是新进国家级烹饪大师,浑身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逗比的性格,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喜怒哀乐。抱着侥幸心理带VR眼镜洗澡一下就洗到食戟的世界,从而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从逗比变成牛X继而装X的过程应读者要求建了个群:601403400欢迎来提意见,或者骂我都可以,只要能让我写作进步。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续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倒霉神探系列:鬼使神差

    倒霉神探系列:鬼使神差

    在破解“牛头马面”疑案后,倒楣神探又获最高当局临危受命,处置一件关乎政府命运前途而又与“牛头马面”案有深切关系的事件。为此,他再度展开了令人拍案惊奇和笑破肚皮的冒险之旅。他参加阴间旅行团并深入地府,求访阴差,竟意外获知一段爱恨交织的人“鬼”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