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900000034

第34章 徐荣上当

【感谢此景几许清闲的推荐票,票王的称号实至名归!周日本书就要上分类强推了,请大家多多支持,点击,推荐,收藏,来多少,收多少,谢谢,谢谢!】

吕布的来信中,有意无意间,透露出一些与李肃现今的苦恼有关的事。

李傕、郭汜着人向他借粮,数量还着实不少,这个信息与洛阳得到的信息两相对照,结果就很值得玩味。

再加上吕布信中透露的另一件事,令李肃自心底里意识到,整件事背后,只怕是另有阴谋,如果他所料不差,洛阳,将再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肃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隔一会儿即再次细细品读一遍吕布的来信,心里原本的忧心忡忡,此刻已尽数被火热般的期盼所驱散,情知这是他实现心底里的梦想的最后一个机会,错过了,可就是过了这个村,再没那个店了。

反复权衡,反复盘算,李肃虽然因醉酒而有些头脑发晕,但还是很快就抓住核心,对他来说,如今最为要紧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手中的仅有的那么一点兵权。

如今他官拜光禄勋,从职司上来讲,官拜羽林中郎将的函谷关守将徐荣,官拜五官中郎将的虎牢关守将华雄,都是他的下属,并且这两位的归顺,他也的确是曾起到过不小的作用,可他却心底里很清楚,这两位,可并不会听他的号令。

徐荣已经很明显地倒向司徒王允,华雄的态度则要傲慢些,虽然没有倒向司徒王允,可要他这么傲慢的人听令于自己,李肃压根就没没有这么想过。

所以虽然从虎贲中郎将升迁光禄勋,李肃从最初的兴奋中回过神来后,就发现他的实际职权和地位,相比原来的虎贲中郎将,并没有提升多少,更别提太尉董卓仍旧当权的时候了。

士大夫们是靠不住的,身为武人,永远别想着得到这帮士大夫们的认可,除非像董公那样,用刀剑让他们根本就无法反抗!

这是李肃踱步多时后,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如何保持手中仅有的一点兵权,他已有决断,准备明日一早,即在朝堂上辞任光禄勋一职,保留目前仍在手中的虎贲中郎将印绶,这样以退为进,可以争取些时机,静待转机的到来。

这个转机的时刻,如他所料不差,只怕要不了多久。

想通这些问题,李肃的心情甚佳,不顾夜深疲乏,唤来两名美人侍寝,极度欢娱之后,才左拥右抱,沉沉睡去。

洛阳城内,与李肃一样,在睡梦中都带着笑的,大有人在,而在距洛阳百里处的函谷关,守关大将羽林中郎将徐荣,却被亲兵一迭连声地叫嚷打断美梦,很是不悦地厉声喝道:“何事如此惊慌?!”

虽然心底里极度不悦,可他身为武人,反应敏捷,还是一骨碌爬起身来,披上外袍,拉开房门,豁然色变。

因为他听得很清楚,关前,喧闹声如潮如涛,间杂着隐隐的喊杀声,惨叫声。

“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荣这次是彻底大怒,言辞中的杀意,激得身周的亲兵都齐齐打了个哆嗦,前来禀报的亲兵更是双手发抖,颤声禀道:“报...报中郎将,白...白波军...兵卒哗变...”

“什么?!”

徐荣大惊失色,白波军郭太是昨天黄昏时分率军赶到的,他也的确是收到司徒王允的来信,提及白波军郭太是奉他所召,前往洛阳。可即使如此,他仍非常谨慎,如不是白波军郭太主动提出只带少量步卒入关歇息,他是肯定会将之挡在关外的。

“白波军入关不是只有一千士卒?”

徐荣怒喝追问,可他旋即意识到,此时不是追问此事的时候,最为关键的,其实是赶紧调兵,平息兵变,以免乱兵冲击到关门,当即厉声大喝:“速去召李蒙、王方,调派兵卒,随本将前去平乱!”

亲兵应声飞奔而去,徐荣连甲胄都来不及穿戴,直接一裹外袍,接过亲兵递过来的长刀,翻身上马,带着一众亲兵,纵马往喧闹声最盛处赶去。

刚刚驰出十来步,关墙上突然火光冲天而起,更有欢呼声轰然爆响,一下子就将原本的喧闹给掩盖住。

徐荣勒马急停,战马人立而起,嘶鸣不已。

他终于醒悟过来,这哪里是兵卒哗变,分明就是有蓄谋地兵变,目的当然就是要夺下函谷关。

蓦然之间,徐荣双目一寒,整个人变得杀气腾腾,号令声都犹如带着冰寒:“传我军令,大军紧急聚集,夺回关门!”

身周的亲兵大凛,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一听即明。

就在亲兵愣住的当口,徐荣已一催胯下战马,整个人如一支离弦利箭,直奔关门而去。

关门前已一片混乱,徐荣镇守函谷关,职责非同小可,可洛阳已无兵可派,能够将他手下的兵力补足到三千,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还有部分是新招募的新兵。

“还好只放了一千白波贼兵卒入关!”

徐荣在心里暗自庆幸,可当他率军赶到关口,看清关门前的混乱,一颗心不由直往下沉。

白波贼已列好阵势,严阵以待,关门处的厮杀已平息,关门开启的沉重咯吱声,犹如一声声催命的低喃,令徐荣面色发青。

他很想现在就去大杀四方,可此刻跟在他身后的,只有十多骑,都是他的亲兵,想要穿透身前的白波贼军阵,压根就不可能。

可要他就此旁观,静待麾下兵卒赶到,徐荣又非常不甘心,当即催马上前,手中大刀一摆,厉声喝问:“大胆,竟敢私开关门,叛逆朝廷,可是想株连九族么?!”

回答他的,是毫无反应,对面的白波军,仍旧是在火把映照下,严阵以待,既没有人出阵来与徐荣哪怕对骂一句也成,更没有人搭腔。

如此冷遇,徐荣简直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气得热血上涌,本就黑幽幽的脸色,此刻更是变成紫色,额头青筋直冒,在这么清冷的夜晚,他有只裹了一件外袍,仍然觉得脑门上热气腾腾,油汗直冒。

就在他勃然大怒,长刀一摆,正要再次怒喝时,关门处一片欢呼响起,正是关门被轰然一声彻底拉开,旋即关外传来马蹄轰鸣声,即使身处如此嘈杂的地方,徐荣仍旧听得清清楚楚。

可这个时候,他再着急也没有用,手下兵卒聚集需要时间,赶赴到这里需要时间,他只能一个人在白波军阵前纵马叫骂,试图引出对方主将郭太与他一战,可惜任凭他如何骂阵,对面的白波军就像是看耍猴一样,理都不理他。

在他心目中,好像过了很久很久,身后杂乱的脚步声传来,然后亲兵欢呼起来,正是麾下步卒终于赶到了。

对面的白波军也终于有了反应,军阵自中一分为二,空出中间一条通道,贼头郭太在一众亲卫簇拥下,纵马而出,来到阵前站定。

徐荣双眼紧缩,锁定昨天见过一面的郭太,全身甲胄,隔着老远,火光掩映下,看不清他的面容,可徐荣还是很难将他与当时那个唯唯诺诺,点头哈腰,一脸憨厚笑容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总觉得这是两个人。

“郭太!司徒大人待你不薄,你竟敢私开关门,叛逆朝廷的下场,你可知晓?”

徐荣大刀一摆,这个动作是告诉身后的副将李蒙和王方,赶紧列阵,听他号令,发动攻击,抢回关门。

郭太仰头哈哈大笑,催马上前几步,神态悠闲,劝道:“董公待徐将军不薄,如今董公尸骨未寒,将军何不与郭某合兵一处,直抵洛阳,为董公讨个公道?”

“呸!”

徐荣怒极反笑,大刀指向郭太,叱骂道:“一介贼头,也配于谈国之大事?还不速速束手就擒,否则本将军刀下无情,拿你到洛阳问斩,还连累九族。”

骂完,徐荣大刀往前一指,怒喝一声:“杀!”

他这正是号令身后的兵卒,随他一阵冲杀,以夺回城门。

只是这时,他虽然催动胯下战马,心底里却涌起一股不安来,直到身后传来帐下兵卒的呐喊,他才放下心来,可看着对面郭太那好整以暇的样子,他这股不安就更加的强烈起来,猛然想起来,郭太只是个贼头,与已故太尉董卓并没有什么恩情,为何他会口口声声董公,难道,莫不成,他是与李傕等人有勾结?

想到这里,徐荣圆瞪双眼,迅快扭头瞥上一眼,不由大惊失色,下意识地就勒停战马,终止冲杀。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讥讽和阴恻恻,很是响亮地响起:“徐中郎将,久违了!”

同类推荐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热门推荐
  • 布衣神族

    布衣神族

    北木雨,南萧霄,木雨龙武艺平平,却在江湖上有通天的名气,同时他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人们的监视,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为了寻找自己的仇家他接连的奇遇,且总是受到各路高手的保护,到底他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 山水

    山水

    案上,一张六尺宣纸上,烟云酝酿,翠峰崭露,一支羊毫小楷画笔搁在墨盘边上,紧挨墨盘,立了一只剩了残酒的酒瓶。良骏看着宣纸上的水墨画迹,他从不跟父亲谈画,哪怕一句,从来不提。东方无稽也一样,不过问儿子的工作,轻松、劳累,顺心、憋气——从来不问。东方无稽喝慢酒,一口,一口,浅斟,细品。良骏坐在父亲身边。终于,东方无稽酒喝好了,面微醺,眼蒙眬。这时,良骏起身,出门,随手将门拉上。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重生万界之旅

    重生万界之旅

    被追杀的杀手严风,在龙老的帮助下在异世界重铸肉身,并拥有了未知的系统,由此开启了万界的旅途。
  • 道安法师念佛赞

    道安法师念佛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缘劫

    仙缘劫

    人间正值烟花时节,百姓偶尔好奇地望一眼那雾气缭绕的山头,彷彿通往天际。都笑言春归山是仙人所居,却也无人有心寻访。殊不知,那春归山真是仙界与凡间的唯一交界。就在云雾的上头,有一座由霞彩晶石堆砌而成的琉璃宫殿,宫殿数里外,只生长于仙界的淡紫色延缘草绵延不绝,铺就至天际;宫殿之内,乐音如细水般潺潺流淌,祥乐安和,是为梵音。自第一位天帝诞生起,数千年来,梵乐便不曾绝断,可惜高山流水的仙音却从未自云层泄流而下,否则人们早就发现了仙界的存在。
  • 我只是个奴才

    我只是个奴才

    女主在现代每天靠着打王者荣耀赚钱,过着逍遥日子,没想到意外穿到古代,变成了个女扮男装的太医徒弟,每天活在杀人不眨眼的王爷眼皮下,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 学霸青梅养成记

    学霸青梅养成记

    “老师,请问这道题这么做?”“先亲一口。”“好~”木马亲了一口大的,小狐狸悄声在程澈耳边说:“我知道这题怎么做。”“那你怎么还问我?”“因为我想亲你!”程澈无奈,狐狸就是狐狸!胡晓璃刚刚落地时程澈就陪在她身边,从生命的最初到生命的尽头,程澈一直在胡晓璃身边不离不弃,人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如此吧。程澈想,他这辈子是载到胡晓璃身上了,那个笑起来如同狐狸一样狡黠可爱的女孩,便是他日复一日的清澈美梦。
  • 退婚王妃

    退婚王妃

    南朝北国,天下动荡,乱世女儿命似飘萍。她是镇国将军府里卑微的庶女,半主半奴。藏聪慧,瞒才华,扮顺从柔弱,默默承受一切。怀着满腹仇恨,步步紧逼,施尽手段报复的北燕嘉王却变着法儿地刁难。本已远离的人,却在重逢时,对她说:“我喜欢你。”嘉王千般谋算离间,如愿得到喜欢的她,能否得到遗落在外的美人心?几番挣扎,几度纠结。谁在权衡?谁在取舍?回首百年,谁又敢说:今生无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