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5800000025

第25章 立秋后题

立秋后题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这首作于乾元二年(759)立秋时节的诗,其中的时间指向颇含暗示,也许不仅与子美的弃官时间接近,还与他的生日接近。这一年他48岁,到了年近半百这个人生年龄的重要节点,于多年蹉跎而过的麻木中,忽然又一次感受到岁月的紧迫性和一去不复返的悲哀。所以,虽然一狠心一跺脚做出了那个早就想做的拂袖而去的动作,实现了不拘形役罢官由己的自由意志,却似乎并无多少高兴的意思。

子美不愿做小官的想法由来已久,“平生独往愿”只是其中之一。在我读过几遍杜诗全集和几种经典注本传记之后,我认为除了传统儒生都有的自由意愿以外,子美辞官另两个理由也值得一提,首先是唐朝的小官不仅拘束人,还养不了家,于是子美借着这年因天灾关中爆发饥荒的“时机”,携妻带子出外另觅生机。其次,与这年春天子美经历唐军溃败人民遭殃的残酷史实密切相关,与他进一步的深刻思考相关,这些思考将在子美晚年变为可与“三吏”、“三别”相提并论的、替唐朝帝王反省的巨作,如《诸将五首》《八哀诗》《昔游》《遣怀》等虁州诗篇。此为后话,现在我要说的是写“三吏”、“三别”时期,子美弃官的思想根源。

从思想发展的脉络和情感表露的程度两项指标来考量,《无家别》应该是“三吏”、“三别”的压轴之作,子美写到这篇忽然放开情绪也不节制文字了,他描写史上最惨人生的所有细节,并最终流露出了控诉之意:一位死里逃生的败兵,回到早已变成荒村的家乡,与仅存的“一二老寡妻”以及狐狸野兽为邻,凭着生命意志安顿下来,准备“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重整破败人生。可是县吏来了,向他下达了官府的命令,必须重回军营。他自我解嘲般地解释自己的苦难命运:还好,这次就在本地服役;还好,没结婚无牵挂……唉,既然孤身一人无家可归,从军还在乎什么远近呢。唯一痛心的是五年战乱,自己当兵去了顾不上母亲,令母亲病逝无人安葬魂散荒野,令我再次从军无家可以告别!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这是子美为无家者做代言,也是子美自己的心声,虽然婉转,但毕竟已触及国难民苦的根源:皇上朝廷的失职无能。由此可以看出子美思想和立场发生了微妙变化,有偏向民众一边的意味,而不再是单纯的统治者的民情观察员与报告员以及安慰者,表明子美此时对朝廷和战争前景悲观到了极点,要把自己的热心肠冷一下子了。

我想子美的弃官决定,既是冲动的,又是深思熟虑的。

我们女读者一般会从生活的角度担心子美一家人的生存问题,但据杜诗全集和注本、传记来看,子美官位低受憋屈收入微薄,为官时的生活至少没有后来四处“仗友生”来得自在。大约唐朝或者说古代的大才子大贤人,有选择这种生存方式的传统,他们朋友多,社会也宽容这样的生存方式。也许子美对“途穷仗友生”充满了期待,他不相信自己找不到人来供养,他要反抗一直穷困的现实生活,改变自己拥有惊世才华创作了不朽作品却衣食无着的巨大反差。

实际上,避世隐居只是子美的理想与堂皇说法,携妻带子逃难的现实只能说明他是位顾家的男人而已。他与杨氏生命力强盛,至少生育了五个孩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说一幼子饿死,此时活着的就有被他多次写进诗中的两男两女。他一定天真地幻想过,只要他们远离尘世苦难,避开这一段兵荒马乱的岁月,在众多亲友中遇上一位供养人,给他一个世外桃源,他们一边男耕女织,一边教育两个儿子,或许还有出头之日……

子美一生贫穷,却向往隐士们视“荣贵如粪土”(《贻阮隐居》)的高傲,未免有作秀之嫌。但是,时代变迁令我们今天的人无法十分贴近子美所处的窘境,而由于他的身后大名,我们还很容易对他产生“高大全”的要求,比如总是反感他哭穷喊贫的句子,多少有些嫌恶他依人而生的无奈选择,而这其实是我们的不足,是我们没有体谅和善解人意。

子美深知此情,所以在千年之前自我解放的时刻,没有喜形于色,只有惆怅悲伤。

同类推荐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战争由“金苹果传说”中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裁判造成美女海伦被劫引起,历时十年,史诗主要叙述发生在第十年的五十天左右里的故事。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和贪婪激起军队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战斗和杀戮。
  • 梦笔生花集

    梦笔生花集

    全书收录散文随笔百余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心灵咏叹调、风景调色板、人间情景剧、芸芸众生相。作者“用一双冷静的眼、一颗真诚的心和一支独特的笔”观察生活、体验人生、描摹世相百态,他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生命感悟。书中还配有精美手绘漫画近百幅。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本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割弃了小说中因李益负心而导致霍小玉死亡的情节。叙述李益与霍小玉结婚后,李益随军出征,霍小玉在家怀念不已,至李益七夕回京,两人团聚而止,仅为卷首“开宗”所预告的剧情之半。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热门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咸鱼展了翅

    咸鱼展了翅

    一个人,一条路,坑坑洼洼,一道疤,一个印,淡然一笑。看你,笑的云淡风轻。苦楚时,宁愿躲着哭泣。多想是条鱼的记忆。
  • 我是一个原始人

    我是一个原始人

    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普照山林,整个世界都显得一片安静祥和,带着一种独有的静谧。看着穿着性感虎皮短裙手里拿着棍子,带着十余个人嗷嗷叫着去追赶披毛犀的首领,韩成禁不住的将稍微蜷着的右手放到微张的嘴边,再一次的发出了感慨:“我的天呐!”(没有系统,没有空间,不带外挂的穿越,纯正的原始种田文,不会出现修仙之类的东西,喜欢轻松种田的书友请放心阅读。623605956,建的一个书友群,名字叫守白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 妖王大人你别跑

    妖王大人你别跑

    原本以为穿越就可以叱诧风云,可是她一朝穿越,竟然变成了个小小的受气包,想她苏银好歹也是一代倾国倾城的美女(当然是小一点的城),可是在这碰上的人各个都比她牛。不,她才不同意。原本以为穿越一回,就可以当一回传说中的红颜祸水,不料在这里碰上的男人们各个都比她还要祸水。不,她才要做王。原来,爱一个人,真的会让你丢去所以的骄傲,只成为她想要的那一个。那么,妖王大人,你别跑。
  •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成大事者和平庸之流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否理智对待,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个人只有敢于挑战,并在困局中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彰显人性的伟大光辉。大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开篇就写道:“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成功的人并非从未遭遇困难,而是他们不曾被困难所征服。
  •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形象的营销活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本推动力。本书融合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通过全面的理论分析阐述不同媒体对于城市形象营销的作用,并探讨了城市形象营销的传媒策略。
  • 暗红

    暗红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着力演绎军人"周五"一生的命运、感情起伏变迁的边地军旅小说。本文主要从分析周五、赵六、郑七男性形象出发,来探究波澜壮阔的世事变迁下,人物身上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物形象背后深刻的悲剧意识。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在战争年代走到了一起,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轨道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一种隐匿的力量推动着……由于时代和人的错位,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一个宿命的连环中前行,都牵连出更多曲折离奇的情与景。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模之死

    名模之死

    莫迪小姐神秘死亡,警方发现死者也是凶手,但谋杀对象为庄妮小姐。突破重重迷雾,黑社会老大浮出水面,而幕后主使者指向了探员的公公。但凶手又遭了谋杀,结局扑朔迷离,为读者留下了巨大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