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800000013

第13章 联吴抗曹(1)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荆州在当时战略家眼中,就是一块必欲得之以取其利的战略“争地”。

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孙吴鲁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曹操的谋士荀彧对曹操说:“愿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从上述三个人的言论可知,刘备若得荆州,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夹击中原,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孙权若得荆州,便可依长江天险,鼎足于江东,抗衡曹操,进而谋取天下。曹操若得荆州,便可雄据江东上流,乘长江而下,吞灭孙吴,一统天下。

荆州既为战略争地,就决定了它的安宁期是有限的。荆州的安宁,外取决于各路军阀忙于自身的巩固与扩展,内取决于刘表团结荆州士人拥兵自保。一旦这两个条件起了变化,荆州就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建安八年(203)以后,荆州得以安宁的两个条件已经起了变化。

先说外部条件。

官渡之战后,袁绍于建安七年忧愤而死。他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生前对三个儿子作了安排,小儿子袁尚,因受后妻刘氏之宠,袁绍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长子袁谭,被派出去任为青州刺史。二子袁熙,被任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被任为并州刺史。对于这样的安排,谋士沮授认为不妥,他谏劝说:“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谭长子,当为嗣,而斥使居外,祸其始此矣。”对沮授的劝告,袁绍并没听进去。袁绍死后,众人都认为袁谭身为长子,当继承袁绍。袁谭自己也认为理当如此,赶回来继位。袁绍的老部下逢纪、审配、辛评、郭图分为两派,逢纪、审配不满于袁谭,辛评、郭图则依附于袁谭。逢纪、审配二人怕袁谭继位于己不利,便抢先假造袁绍遗书,拥立袁尚为嗣。待袁谭赶回,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便自称车骑将军,屯兵黎阳(治今河南浚县西南)。从此,兄弟二人矛盾加深。

袁谭、袁尚兄弟不和,给曹操北平冀州造成机会。建安七年九月,曹操出兵攻打袁谭。曹操大兵压境,反倒促成了二袁暂时的联合。袁尚率大兵授助袁谭,与曹军一直对峙到建安八年。这时,曹操的谋士郭嘉献计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接受了郭嘉的建议,撤兵回许县。

建安八年八月,曹操南征荆州,屯军于西平(治今河南西平西)。曹操此举,亦虚亦实。虚者,正如郭嘉所说,“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减轻对袁谭、袁尚的压力,让二人矛盾重新激化。但是,曹操兵指荆州,并非完全做做样子,如果二袁没有变化,或者遇到机会,征伐荆州很可能变成实际行动。因为占领荆州也是曹操的战略方针之一。

事实上,曹军到西平以后,恰逢袁氏兄弟纷争又起,袁谭派辛毗向曹操求救。当时“群下多以为刘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但谋士荀攸劝道:“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构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曹操本已答应先平河北,“后数日,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郭嘉劝阻,辛毗也力劝曹操先行攻打袁氏兄弟。在众人的劝说下,曹操才最后决定暂时放下荆州,北上攻打袁尚。曹操率军北上时,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攻吕布,表(指刘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在曹操的战略计划里,荆州是他平定北方后接着就要进攻的目标。

北面曹操虎视眈眈盯着荆州,东面的孙权已经对荆州采取了行动。

建安五年孙策死前的第二次攻伐黄祖,实际上是向荆州拓展势力。孙权继位掌管江东,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是可成大事之人,委心而服事之。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又命周瑜、程普、吕范等人为将帅,“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鲁肃初见孙权,即建议他“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当时表示:“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孙权虽然这样说,但并非不想占据荆州,只是觉得江东尚未巩固,进兵荆州是下一步的事。经过几年巩固江东的时间以后,孙权便开始实施鲁肃的建议。

建安八年,孙权出兵,西伐荆州夏口(今湖北武汉)守将黄祖。这一仗,大破黄祖水军,但还没有攻破夏口城,因后方山越反叛,孙权只好回军。

建安十二年,孙权再次西击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建安十三年,黄祖下属甘宁投奔孙权,促使孙权下决心再一次大规模征伐黄祖。

这是孙权对黄祖的第三次进攻。

对于孙吴的进攻,黄祖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他在沔口设下两只蒙冲大舰,用两条粗大的棕榈绳各系一块巨石沉入江底。把两条大舰牢牢固定住。每条大船上放置千名弓弩手,乱箭齐发,飞矢如雨,犹如两扇紧闭的大门,使吴军不能通过沔口。吴国前锋大将董袭和凌统,各领百名敢死队员,每人身穿两层铠甲,乘大舸船冲进去,逼近蒙冲大舰。董袭挥刀接连砍断两条棕榈绳,使两条蒙冲大舰失去了根基。两条大船如大门离开枢轴,失去了防卫功能,吴国水军一下涌进来。黄祖忙令都督陈就率水军迎战,吴平北将军吕蒙一马当先,斩杀陈就。黄祖见大势已去,开门逃走,被骑士冯则赶上,一刀杀死。这一仗,孙权大获全胜,不但杀死了黄祖,还“虏其男女数万口”。

北方的曹操,东面的孙权,都对荆州虎视眈眈,志在必得。

他们对荆州所采取的军事行动,虽未对荆州造成致命摧毁,但分明让人感到了疾风暴雨来临前夕的阵阵凉风。

山雨欲来风满楼。

再来看看荆州内部的条件。

荆州这座楼,以什么面貌迎接这场必定要到来的暴风骤雨呢?这是一座危机重重、千疮百孔、摇摇欲塌的危楼。

荆州内部的危机,表现为三种矛盾:刘表家族内部的矛盾、刘表政权内抗曹派和降曹派的矛盾、荆州境内的主客矛盾。

刘表家族内部的矛盾,主要指他的两个儿子刘琮、刘琦争夺继承权问题的斗争。刘表政权内抗曹派和降曹派的矛盾,主要指刘表自保荆州的主张与其臣下投降曹操主张的分歧。荆州境内的主客矛盾,主要指刘表集团与客居荆州的刘备集团的矛盾。这三种矛盾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互相交叉,互相作用,缠绕在一起的。

先看刘表家族内部的矛盾。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开始,刘表很喜欢刘琦,不仅因为他是长子,而且因为他长得很像自己。但是,自从次子刘琮结婚以后,刘表爱子的天平渐渐地偏到了刘琮一边。原来,刘琮所娶之妻,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因为这层关系,蔡氏想让刘琮取代刘琦的位置。她多次对刘表说刘琦的坏话,还联合蔡瑁、张允等向刘表进谗言。这三个人都是荆州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蔡氏是刘表的妻子,蔡瑁是刘表的妻弟,张允是刘表的外甥。她们三个人一齐讲刘琦不好,渐渐地,刘表竟真的以为刘琦不好了。蔡氏不喜欢刘琦,除了刘琮的关系外,恐怕还与刘琦的政治态度有关。蔡氏是属于亲曹派,这点后面我们还要细说。至于蔡瑁,与曹操的关系更不一般。史载: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少为魏武(即曹操)所亲。刘琮之败,武帝造其家,入瑁(指蔡瑁)私室,呼见其妻子,谓曰:“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孟星不见人时否?闻今在此,哪得面目见卿邪!”

蔡瑁与曹操关系如此亲密,可见也是亲曹派。而刘琦却不同,他作为刘表的长子、荆州未来的首领,是坚持父亲自保荆州方针的。刘琦非常器重诸葛亮,诸葛亮“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是坚决的反曹派,从刘琦与诸葛亮的关系,可以看出刘琦反对亲曹的政治态度。在这点上,刘表家族内部的矛盾又与荆州内抗曹和降曹派的矛盾相互纠缠着。

刘琦日益被刘表疏远,心内非常不安,便找诸葛亮请求自安之术。开始,诸葛亮只是搪塞应付,并未认真给他出主意。诸葛亮这样做,并不是对刘琦不负责任,而是认为对这件事的处理须谨慎。此时诸葛亮已经加入刘备集团,他认为,刘琦之事若处理不好,不但害了刘琦,而且会使刘备集团受到影响。他在琢磨着既不使荆州当局疑心,又能保证刘琦的安全,同时又对刘备集团有利的办法。

刘琦见诸葛亮迟迟不为自己出主意,心中暗暗着急。有一天,刘琦又邀请诸葛亮到他家去作客。诸葛亮知道刘琦又要向自己讨求安身的办法了。此时,诸葛亮已经想好了一条三全其美的办法,便接受了刘琦的邀请,来到他家。刘琦把诸葛亮带到后园,此地非常僻静,除了看园的家丁绝无他人。在后园内,有一座小阁楼,二层楼上,刘琦早已摆好了一桌宴席。二人来到楼上,边饮边谈。突然,阁楼的梯子被刘琦的下人搬走,楼上只剩下刘琦、诸葛亮二人。诸葛亮忙问为何,刘琦说:“是我让他们这样做的。现在我们上不着天,下不至地,旁无他人,言出您口,入于我耳,总该说说您的主意了吧?”诸葛亮微微一笑,说:“主意倒是有,不过你先得听我讲一个故事。”刘琦忙说:“只要有好主意,听听故事又何妨。我洗耳恭听便是。”

诸葛亮不慌不忙,讲起了春秋时发生在晋国的一段故事:

晋献公攻打骊戎时,娶了一个名叫骊姬的女人。在此之前,晋献公已经有了几个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后来骊姬也生了个儿子,名叫奚齐。骊姬为了让奚齐能立为太子继承王位,便阴谋设计陷害申生和其他几位太子。有一天,骊姬对申生说:“你的父亲梦到你的生母齐姜了,你得赶快祭祀她。”申生很孝顺,便回到自己的封地祭祀母亲。祭祀完毕,申生又把祭祀用的酒肉拿回来献给父王。此时,晋献公外出打猎未归,骊姬便把酒肉收下,代为送达。申生走后,骊姬却往酒里肉里都渗了毒药。晋献公回来后,骊姬假意献酒,故意让酒洒在地上,剧毒掉在地上,立刻起了反应。骊姬假惺惺地说:“酒里有毒,肉里也一定有问题。”便让狗吃了一块肉,狗也当场毙命。晋献公勃然大怒,下令逮捕太子申生。骊姬又添油加醋,说其他公子也参与了此阴谋。晋献公下令把重耳、夷吾也一起逮捕。有人劝申生向晋献公揭穿骊姬,或者逃出晋国,都被申生拒绝。最后申生自杀,而重耳等人却跑到国外,过起流亡生活。

故事讲到这里,诸葛亮突然问刘琦:“你知道为什么申生死了,而重耳却活下来了?”刘琦没有回答,他想听听诸葛亮的高见。诸葛亮见刘琦不答,便说道:“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刘琦恍然大悟,诸葛亮哪里是在讲故事,分明是在给自己出主意。他决意离开襄阳,离开这权力斗争的中心。送走诸葛亮,他来到父亲刘表处,要求外出任职。正巧黄祖刚死不久,刘表便让刘琦担任江夏太守。不久,刘琦离开襄阳,到江夏任职去了。

诸葛亮为刘琦出此计策,一方面是解刘琦之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刘备集团的利益。他知道,在刘表集团内,主张投降曹操的人不在少数。刘表体弱多病,万一荆州有变,刘备的抗曹将与当局的降曹相冲突,到那时,刘琦的江夏郡还可以作为一块立足的根据地。从这方面讲,刘表宗室内部的矛盾又和荆州内的主客矛盾相纠缠着。

荆州内部的第二个矛盾是抗曹派和降曹派的矛盾。刘表是不主张降曹的。他苦心经营荆州十九年,把它变成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小王国,可以说,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一生的成就。他怎能轻易拱手让人!早在曹操屯军西平,兵临荆州时,刘表就表示了他不轻易投降的态度。他认为曹操之所以兵临荆州,是由于袁尚、袁谭兄弟不合作抗曹,致使曹操无后顾之忧的缘故。所以,他分别写信给二袁,晓以利害,喻以大义,企图说服二人和好,与自己结成抗曹联盟。他给袁谭的信中说:

夫欲立竹帛于当时,全宗祀于一世,岂宜同生分谤,争校得失乎?若冀州(指袁尚)有不弟之傲,无惭顺之节,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为高义邪?今仁君见憎于夫人,未若郑庄之于姜氏;昆弟之嫌,未若重华之于象敖。然庄公卒崇大遂之乐,象敖终受有鼻之封。愿捐弃百痾,追摄旧义,复为母子昆弟如初。

他又给袁尚写信说:

今二君(指袁尚、袁谭)初承洪业,纂继前轨,进有国家倾危之虑,退有先公遗恨之负。当唯曹是务(指抗曹),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人用。今青州(指袁谭)天性峭急,迷于曲直。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余,当以大苞小,以优容劣,先除曹操,以平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曲直之评,不亦善乎!

刘表如此苦口婆心,与其说是在挽救二袁的昆仲之谊,不如说是在挽救荆州。他的目的是在自己抗御曹操的进攻时,能得到二袁的外线配合。

在刘表政权内,主张抗曹保荆的还有一些人。例如大将王威,在刘表已死,刘琮降曹,刘备败走之时,仍向刘琮建议说:“曹操闻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懈弛无备,轻行单进。若给威奇兵数千,徼之于险,操可获也。获操,即威震四海,非徒保守今日而已。”又如刘表大将文聘,在外据守汉川。刘琮降曹,令文聘与他同降,文聘拒绝说:“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

然而,在刘表政权内,主张降曹的人为数很多,而且他们中许多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早在袁绍、曹操在官渡对峙时,刘表的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就对刘表说:“夫以曹公(指曹操)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就连协助刘表开创荆州的蒯越,此时也劝刘表投降曹操。后来,刘表派韩嵩到曹操那里观察虚实。不料韩嵩回来后,盛称曹操威德,并劝刘表送儿子到曹操那里为人质,以表示对曹操的忠诚。对于韩嵩的过分举动,刘表勃然大怒,要把韩嵩杀掉。这时,刘表的夫人蔡氏出来讲情,她说:“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词。”其实,蔡氏为韩嵩讲情,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楚国之望”,更主要的是韩嵩对曹操的态度与她相同。

建安十三年,刘表病重,刘琦听说后,立即从江夏赶回来探视。蔡氏、蔡瑁、张允等人知道刘琦性慈孝,害怕他们父子相见后感动刘表,使刘表把后事托给他,便定计阻挠刘琦与其父见面。蔡瑁、张允在门外拦住刘琦对他说:“将军命你在江夏守住荆州东门,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你现在擅自离开重地回来,将军知道必怒责于你。惹父亲不高兴而加重他的疾病,恐怕不是孝敬的行为吧。”刘琦无奈,只好流着泪返回江夏。这件事表明,荆州政权内的降曹派已牢牢地控制了政局。

同类推荐
  • 泰戈尔:我前世是中国人

    泰戈尔:我前世是中国人

    泰戈尔曾多次来访中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都被大量介绍到了中国,曾经影响了我国的几代读者。泰戈尔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的感情。本书收录了泰戈尔在中国期间的谈话,包括他的自传、与主人的谈话、与学生的谈话、与教师的谈话以及一些精彩的讲演,语言如诗般唯美,体现了诗人纯真热情和大师的宽广胸怀。
  • 太极之一代宗师

    太极之一代宗师

    张三丰幼年时曾患有严重的眼疾,已经快到睁眼瞎的地步了。但是当碧落宫的宫主白云禅师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便决定收他为徒,不仅治疗他的眼睛,还要传授他道法和武艺。这一年,张三丰只有五岁。从此,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向张三丰打开了。日后,他以自身的所作所为证实了他对道家以及中华武术的杰出贡献……
  •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

    名人传记丛书——玄奘——十七年,五万里,真经回,佛法扬:“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他留给后人的除了真迹,还有风骨:“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热门推荐
  • 田园农女倾天下

    田园农女倾天下

    推荐新书【农女狐妃:妖孽夫君宠上天】QQ阅读发布,免费连载中,欢迎小可爱们前来~21世纪小恶霸沐四喜作恶多端,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了,一道惊雷把她劈到了古代,还是架空的。可是这家也太穷了吧,好吧,来就来了,怎么也得想办法发家致富才是。原以为给家里捡了个免费劳动力,怎料捡了个大麻烦啊,好吧,看你这么顾家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了吧!
  • 梦的衣裳

    梦的衣裳

    当父亲再娶了几乎和她同年纪的曼如后,雅晴就不再是父亲唯一的爱了。她不愿待在家里而到处闲逛,却因此遇见桑尔旋,一连串的变化,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能扮演好桑桑的角色吗?在桑尔旋和万皓然之间,她又将情归何处呢?
  •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宋中太乙宫碑铭

    宋中太乙宫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醉是红颜梦

    醉是红颜梦

    为了躲避某男,她一不小心落入水中意外穿了,得了个疼爱自己的一家人,正在乐不可支的时候被告知要被送入自己最不想去的后宫,这难道是天要亡她吗?看现代小女人如何在古代寻找自己的归宿。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首席圈爱最深处

    首席圈爱最深处

    推荐格格的新文【豪门宠妻初养成】*她是平凡女大学生,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大人,因为一粒小小的石子,两个平行线上的人有了交集———他腹黑霸道,强势的缠着她;她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常常气得他抓狂,他习惯掌控一切,包括女人,可是这个小丫头却……
  • 盛世婚宠:神秘娇妻来袭

    盛世婚宠:神秘娇妻来袭

    她是京城第一名门千金,上有长辈庇佑,下有朋友呵护,却因为三年前的那场阴谋远离故乡。他是京城第一少,位高权重,冷峻无双。他的身边只出现过两个女人,一个女人自小便陪在他身边,却在三年前远走他乡。另一个女人接管他的生活,却无意间得知她的蛇蝎心肠。再次回国,放不下仇恨的她也因为一场变故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就在她打算桥归桥路归路时,却总有刁民不安分。一夜之间,本该再无交集的两个人结为夫妻。他看着她的眼睛,轻声说:“清欢,再给我一次机会,今后就算我负了所有人也不会再负你。”叶清欢挑眉,那就拭目以待。从那之后,两人鼎力合作,斗小三破阴谋。时过境迁,当年的真相也水落石出,他心中暗暗庆幸,还好当初没有再让她离开。☆======================☆1V1宠文,虽有误会,不抵时光。【深情篇】“清欢。”顾京煜看着她浑身是伤,也不管她会不会抗拒,一把将她搂进怀里,“还好你没事。”叶清欢抬头看他,“你怎么来了?”“我来找你。”听得这句话,叶清欢勾唇一笑,却是说不出的清冷,“为什么是你。”“清欢,一直都是我。”他眼中的墨色更深。冷峻总裁VS豪门千金,身心干净,不会断更,欢迎入坑!
  • 大泽地(短篇小说)

    大泽地(短篇小说)

    我的记忆始于一九六八年。那年,我六岁,我爸带着我们全家,从山东到了关东。我家来关东,只有一个目的,找活路。在哈尔滨,爸有个从小光屁股长大的哥们儿。爸让我管他叫四大爷。我只记得四大爷头上戴着个黑毛狗皮帽。看到那样的帽子,我就觉得冷。四大爷是个电工,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他领着我们到了哈尔滨城郊,给父亲找了一份差事,在一个农场当帮工。他说,先将就着混口饭吃,待有了机会,再换地方。我们在那里住了不长时间,妈就死了。妈死的那天,我没有哭,我只有冷,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只想找个暖和地方烤烤火。
  • 魔皇毒宠:异世妖娆妃

    魔皇毒宠:异世妖娆妃

    重生前,她是一非主流小说家,过着宅女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穿越重生后,她沦落为人人惧怕却又想要得到的神女,只因一句“得神女得魔界”将她带入纷飞动荡的异界中。想害她?照单全收。想阴她?放马过来。想除她?有胆便试。当遭遇一次次迫害之后,她嫣然一笑,拆阴谋,除异己,纵使十恶不赦,血染天下,她也要逆天复仇,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