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900000002

第2章 经络与反射区,健康的绿色通道(1)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人体最高综合调控系统,它对脏腑、四肢关节、五官、九窍以及各个穴位都起到连接的作用,想要更好地了解经络,先要知道经络学说的起源。

《黄帝内经》记载: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古人经过无数次诊疗实践发现,人体末端即腕踝附近诊脉处,不仅可以诊断足部、手部的病症,还能对头面以及躯干产生作用。例如,手腕部的脉、穴可以诊断并主治齿痛、面肿等症,而面颊部的脉动处---大迎也能诊断并主治相同症状。再如,足部的脉、穴可诊断并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等症候,而背部的脉、穴也能对相似症状起到作用。由此,得出“腕踝附近诊脉处实际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结论,并将其上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经脉循行线。

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古人“找到”更多的经脉循行线,并将脉口(腕踝部的脉诊之脉)经脉穴(刺灸之穴)以及经脉的诊断以及主治的病症称为经脉病候,从而使简单的经脉循行线发展为最初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组成。在实际操作中,最常见也是最便于使用的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

关于十二经脉,《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其中“内属府藏”指的是经络在体内属络于五脏六腑(见表),“外络于支节”指的是经络在体外属络于骨骼、筋肉(下一节)。

督脉位于脊背正中间,是阳经的总督,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统领全身阳气,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同时,任脉与六阴经也有密切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十四条经络的分布循行

【循行】起于脘腹部的中焦胃部,属肺,下络大肠,返回向上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后,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向下循行入寸口,走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前方,直下至肘中,顺前臂内侧经掌后高骨下缘,入寸口动脉处至鱼际,沿大鱼际边缘经,出于大指内侧端。其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示指(食指)内侧端。

【本经腧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病候】肺胀满、呼吸短促、咳喘、缺盆中痛、手足逆冷、烦心、胸部满闷、掌心发热、小便色变、尿频或尿少、肩背作痛、恶风寒、汗出等症。

【循行】起于示指(食指)尖端桡侧,从桡侧上缘经合谷上行至腕上两筋之间凹陷处,沿前臂上缘、肘外侧、手臂外侧前缘循行至肩峰部前缘,出肩峰的前边向上出于背部至大椎,向前进入缺盆、络肺,属大肠。另一支脉,从缺盆向上走行,经颈部进入下齿槽,过人中沟,止于鼻孔旁边。

【本经腧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病候】牙齿痛、颈部重大、口干、鼻塞流涕、鼻出血、咽喉肿痛、肩痛、上臂内侧痛、示指痛、恶寒等症。

【循行】起于鼻旁,延鼻翼外侧下行入上齿槽中,环绕口唇,在下交会于颏唇沟,沿着下颚角走行上耳前,止于两侧额角;主干线从颈部下到胸部,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延胸腹第2侧线下行,至腹股沟处,延下肢外侧前缘下行,止于第2趾外侧端,其分支从膝下三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本经腧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病候】战栗、骭厥病、鼻出血、鼻塞流涕、自汗、口唇生疮、喉痹、膝痛、深浅发热、易饥饿、腹胀、小便色发黄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经足大趾本节后的圆骨,从上行至内踝上8寸后,沿小腿内侧前缘上行至胫骨后方,经过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属脾络胃,通过横膈,向上过咽喉,止于舌下。

分支从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

【本经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病候】舌根强硬、食后欲呕、饥不欲食、胃脘痛、腹胀、打嗝、身体沉重、心烦、心下引掣作痛、大便稀薄、便秘、尿潴留、小便不利、足大趾不能动、股膝肿胀及逆冷等症。

【循行】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目系,下过横膈膜,属心络小肠,支脉从脏腑相联系的脉络上行夹咽喉,上行连于与双目相联系的脉络。直行的脉从心系上行于肺,横出腋下,沿手臂内侧后缘前行至掌后豌豆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本经腧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病候】咽干、心痛、干渴、肋胁胀满疼痛、上下臂内侧后缘痛、掌心发热或疼痛等症。

【循行】经起于小指尺侧尖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腕,经腕后小指侧高骨上行,沿前臂后骨下缘出肘,从肘后内侧两骨间上行,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络心沿咽喉下贯膈膜至胃,向下会属于小肠。支脉从缺盆上行,经面颊到外眼角、耳中,转入耳内。又一分支从面颊到鼻,继续上行至内眼角。

【本经腧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腧、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病候】咽痛、头颈强痛、肩臂外侧后缘痛、耳聋、面颊重等症。

【循行】起于内眼角,上行至额部,于头顶交会,入里络脑。支脉从头顶至耳上角。直行脉从头顶向下至枕部,沿着脊柱两侧下行直达腰部,属膀胱络肾,止于腘窝。另一支从枕部分出,沿着腰背部主干线外侧循行至腘窝;二者会合后沿着小腿后侧循行,经外踝,止于小趾外侧端。

【本经腧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病候】头痛、颈项强痛、腰背强痛、小腿痛欲裂、大腿强硬、痔疮、癫狂、鼻塞流涕、鼻出血、小趾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内踝后缘向上,经过脊柱,属肾,络膀胱,从肾部向上过肝、膈、入肺、沿喉咙上止于舌根旁。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至胸部行于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另一分支从肺分出,络心,流注胸中。

【本经腧穴】涌泉、然骨、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

【病候】饥不欲食、面色晦暗、消瘦、喘息、视物不清、心悸、口热舌干、咽肿、咽干疼痛、足软、足心热及疼痛、嗜睡等症。

【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下穿膈膜,络三焦。支脉从胸内出胁部,沿手臂内侧面的中间部循行,入掌中出于中指桡侧末端。又一分支从掌中沿无名指向上,止于无名指末端。

【本经腧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病候】手心发热、臂肘拘挛、心烦、心痛、心悸、胸部胀满、面色红赤等症。

【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沿着小指、无名指之间上行,沿手臂外侧中间部上行,过肩,交于足少阳经后侧,入缺盆,下行于两乳间,联系心包,下膈膜,依次会属于三焦。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后,从耳上角向下联系面颊、眼下。又一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复出耳前,过足少阳膀胱经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脸颊,上行至眼外角。

【本经腧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病候】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自汗、面颊肿、上肢外侧疼痛、无名指不能动等症。

【循行】起于外眼角,上行至额角,再折下绕耳后,从颈旁绕手少阳三焦前面经至肩上,再交叉至手少阳三焦经后面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至耳前再至外眼角后方。另一支脉从外眼角下行,经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眶下方,再向下经颊部、颧部至缺盆与前支会合,然后下行入胸中,过膈膜,联系肝胆,经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阴毛横出环跳。躯干主支从缺盆行至腋下,再沿胸侧、季肋部向与前一支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大腿外侧下行,出外踝上方3寸骨凹下拿出,下出外踝前,沿足背止于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从足背行至足大趾,沿足大趾、次趾骨缝转至大足趾端,又返回穿入爪甲,出爪甲后二节间的三毛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本经腧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病候】口苦、叹气、胸胁作痛、面部晦暗、皮肤干枯、面痛、缺盆肿痛、自汗发冷、体侧及下肢疼痛、足四趾不能活动等症。

【循行】起于足大趾背从毛的外侧端,向上沿足背内侧至内踝前1寸,再入踝8寸处后上行于大腿后侧足太阴脾经,沿腘窝内缘入阴毛,环绕阴部上于小腹,夹行于胃两侧,会属齵肝、胆,向上穿过膈膜、胁肋,沿咽喉上行,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百会。目系支脉下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

【本经腧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病候】腰强痛、小腹肿胀、咽干、面色晦暗、胸中满闷、呕吐、消化不良、遗尿、小便不通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下横骨中央,出于会阴部,绕至会阴后部,别行绕过臀部,至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中行络脉会合,并与少阴上股内后廉,贯通脊柱,会属于肾。督脉后行支起于眼角,上行额部,交于百会,入颅内络于脑,返回别出下项部,循行于肩胛内侧,夹脊两旁抵达腰中,沿脊两旁筋肉络于肾,男子沿阴茎下行至会阴穴,与女子等同走向。小腹直行向上的,穿过脐窝,向上经喉部环绕唇周,上行系于双目下鼻部。

【本经腧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1)定型标志。

定型标志一般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是利用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

例如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取迎香穴,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等。

(2)动态标志。

动态的标志则是指以相应的动作姿势作为取穴标志。是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最简易的取穴方法

一般而言,取穴方法分为体表标志、分寸折量、指量法和简便取穴法四类。体表标志与折量分寸的定位较为恒定、准确,指量法应用较为方便但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临床取穴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应用。

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人中、兑端、龈交。

【病候】冲疝、不孕症、小便不通、痔疮、遗尿、咽干、癫证、痫病、脑风病等症。

【循行】起于小腹,出于会阴部,向上沿腹内前正中线上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到达眼下部中央。

【本经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病候】疝气证、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下腹拘挛筋急等症。

为取穴标志,以及采取一定的动作来比量。如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等。

古称“骨度法”,就是指将人体各部分分为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为一寸,所以称之为“分寸折量法”。骨度法的涵义是指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为12寸,也就是把这段长度分成12等份,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

指量法也叫“指寸法”、“同身寸法”,就是以我们手指的宽度为标准来测量取穴的方法。

因为我们的手指和身材是成一定比例的,所以指量法在一般情况下也比较准确。有时候,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量取别人的穴位,但要根据对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适当的伸缩。

(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拇指同身寸。

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

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常用经络穴位

中府

【取法】胸前壁外上侧,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气喘(哮喘)、咳嗽、胸中烦热、面肿、浮肿、食不下咽、呕秽、肩背痛、皮肤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喉痹等。

尺泽

【取法】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哮喘、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吐泻、肘臂挛痛等。

孔最

【取法】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咳嗽、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肘臂痛、手关节痛、痔疾等。

列缺

【取法】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哮喘、头痛、落枕、颈项强痛、偏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遗精、高血压、腕部疾病等。

太渊

【取法】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身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主治】扁桃体炎、肺炎、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咳血、心动过速、胸痛、腕臂痛、掌心发热等。

鱼际

【取法】拇指本节(第1掌指并节)后,约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感冒、咳嗽、身热、咽干、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汗症、鼻出血、乳痈、手指肿痛、肩不举等。

少商

【取法】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咳嗽、高热、盗汗、中暑、呕吐、烦心、鼻出血、扁桃体发炎、昏迷、癫狂、手指痉挛等。

2.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

【取法】上臂外展,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消化不良、干呕、胃胀、冠心病、心痛等。

少海

【取法】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神经衰弱、头痛、眩晕、心痛、三叉神经痛、落枕、前臂麻、肘臂挛痛、肘关节疾患、下肢痿痹、瘰疬、头项痛、腋胁痛、胸膜炎等。

灵道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心痛、癔症、干呕、臂肘拘挛等。

通里

【取法】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主治】头痛、目眩、遗尿、月经过多、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前臂疼痛、面赤热、狂症等。

神门

【取法】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同类推荐
  • 上班族的养生经

    上班族的养生经

    《上班族的养生经》运用十二时辰养生法进行讲解,内容涉及上班族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详细地告诉你如何运用传统中医的养生知识以及现代的养生理念让自己重获健康。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上班族的健康变得岌岌可危,健康养生势在必行!
  • 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实用养生保健中草药

    本书收录了400多种常见的中草药,分别从别名,科属,形态,生境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药方,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方面介绍每一种中草药,以方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大读者朋友在阅读本书时,若需应用书中所列的药方,必须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药师佛,藏语音“桑给眉拉”,曾经发了十二誓愿,希望解除众生的一切病痛。绵延至今,藏医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古中国和古阿拉伯医学的精华而自成体系,见解独到。本书既辑录了藏医从饮食、起居上调理身体的方法,又介绍了密宗修习之道,还有稀有珍贵的藏药奇方,为您破解藏医养生的密码。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食物排毒与养生保健全书

    永葆青春、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医学界通过多年的科学实践,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能够使人不早衰,少得病,并且可以达到养颜美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条路就是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热门推荐
  • Ponkapog Papers

    Ponkapog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岳大生宝忏

    东岳大生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此一剑

    只此一剑

    一人一生一剑,本是孤身的剑客立下的誓言。当看到那铁蹄下麻木的少年,手中的剑不由自主地斩去,不再一人。当华发苍然,时光荏苒,握剑的手变得老皱无力,另一只年轻的手扶住了剑柄,不止一生。只此一剑。 以上是比较朦胧模糊(中二)的简介。 以下是通俗点的。 流浪在外的无名山庄剑客肖一剑,偶然救了个孩子,居然莫名奇妙收为了徒弟。 本想安安静静继续潇潇洒洒的生活的肖一剑却被卷入了当权者的谋划之中。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战火纷飞下的阴谋诡计,儿女情长武林纷争...... 这一切肖一剑都经历着面对着,渐渐地承受着成熟着,最后———— ———— 一剑相向。
  • 医庶成狂:盛宠世子妃

    医庶成狂:盛宠世子妃

    21世纪的天才医生苏小小,因为一场催眠事故,不小心重生在苍蓝大陆西凉国成为药学家族意外身死的天才庶女身上。没事儿,医经在手天下我有!姐过目不忘,毁了看谁敢抢!医也好,毒也好,药这东西就和女人一样是把双刃剑,用对就好。医术么?简单!催眠术么?更简单!各国皇子,她桃花不断,唯一有挑战性的,大概只有眼前这冰块儿将军了吧?“娘子,咳咳,为夫有隐疾,这……”“放松,我帮你检查检查,治愈治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天内解经

    三天内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尊女贵之一夫难求

    男女比例15:1是个什么概念!满大街跑的都是男人,丑女大妈都成了抢手货,天下再无剩女,这里简直就是女人的天堂。楚雨曼是演技一流的三流女星,前世她被男人厌弃,被男人陷害,重生的她,成了这南邵国的绝世美女。只要是母的,在南邵都金贵的不得了,何况她这个罪臣之女还是个大美女。说是金贵,男人也就只把你当成生育工具!养在深闺,不问世事,巴不得你从此不再出门。是罪臣之女就该被送入女楼吗?被男人欺负,给男人生孩子?她不是良家,也不是妇女,她要做南邵第一剩女!男人怎样,我一个都不娶。女楼——顾名思义女儿家所待的地方。在南邵这是男人们寻欢问柳的地方,因为女子十分金贵,能上的起女楼的人自然非富即贵,现代人称之为妓|院!当然此妓|院和女楼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女楼里女子的地位也不比男子差。一般犯了罪的女子会被送入女楼,也有些自愿卖身的,但大都是些人老珠黄的。南邵的婚娶法规。女子一生最少最少娶三人,一般硬性规定是五人,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减少到三人!但南邵绝大部分的女子都会多娶夫。一来家财都归自己所有,因为女子为一家之主。二来,那个女人不想多找个男人服侍。故而南邵的女子,没几个少娶夫的。当然专情的也有,只是很少而已。南邵朝廷。女皇为天,女皇之下由多名优秀的皇夫辅政,帮助女皇打理朝廷的大小事务!说白了女皇就是个傀儡,好在女皇后宫充足,倒也不会寂寞!男女可以同朝为官,只要有本事,你是阿猫阿狗也能封侯拜相。但女子为官人甚少,多由南邵女子好逸恶劳所导致。
  • 今天是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吃桃儿吗

    吃桃儿吗

    毕业时白桃甩了宋迟,“那啥,毕业快乐,咱们就此别过,江湖再见!”没想到工作后,竟然发现他是自己的上司。在更加深入了解中,她发现,宋迟冷漠腹黑的外表下竟然是一枚傲娇别扭大狼狗!“太可怕了!他是怎么做到的?你们不要被他骗了!”却不知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宋迟用一副美丽的皮囊,一步一步的将自己的小初恋重新骗到自己身后。从此以后,大狼狗和小猫咪,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小甜饼,小甜饼,小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