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7600000007

第7章 忽视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发达国家流行的一句格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常快,同样的工作量,在上个世纪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好。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及应用已经完成了一次革命,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其身体素质,曾为这场革命做好了准备。虽然我们的祖先没有做出太大的贡献,沉溺于吃喝和决斗,但是,作为具有冲劲的民族,每个人都会被驱使去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在问候语上,中国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差异。前者遇到同事会问:“吃饭了没有?”而后者则问:“做得怎么样?”就像中国人看待吃一样,后者认为:做,是人的正常行为。由此可见,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而中国人没有这种感觉,时间都浪费掉了。

中国人的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并且时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他们所说的中午,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的时间段。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或“现在是半夜什么时候?”而不是像我们这样问:“现在是几点钟?”

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时间,几乎都有类似的不确定性。“日出”和“日落”用来指称太阳所处的高度,还算精确,但是“半夜”,就像“中午”一样,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所指。夜里的时辰通常用“更”来划分,当然也是模糊不清的,就算在城里,其时间段也不是那么确定。

他们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听说过表。即使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有表,也隔段时间将表清洗一下,让它正常地运转,但用表来安排时间的人几乎没有。一般人完全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来知道大概时间的,并且把太阳的高度说成一竿子高、两竿子高等等。

如果遇到阴天,他们就根据猫眼睛的瞳孔的变化来知道时间,对于日常生活,这些就足够了。

中国人对时间测定的不精确,也决定了他们对时间的利用态度。西尼·史密斯说,“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类:大洪水前的人和大洪水后的人。大洪水前的人,没有意识到长寿的梅修撒莱时代已经过去,仍然按常规生活;大洪水后的人,发现人的年龄不可能达到几百上千岁,所以他们学会了抓紧时间。”

按这个说法来分,中国人可以算作是“大洪水前的人”。比如说,茶馆为吸引和留住顾客安排的说书人,听众随便来来去去,他们却是“没完没了”地说,看到他们,就会使人想起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布鲁克”。

演戏也一样,一场戏有时要接连演上好几天,不过比起泰国的戏来,这种情况还算好的,据看过泰国戏的人说,一场戏他们接连看了两个月。中国人的戏法,虽然技艺高超而且有趣,但是一大堆空洞乏味的开场白,常常使外国观众悔不当初。

出席中国的酒宴,对外国人来说最为可怕,其持续时间之长、酒菜的数量之多,让人非常难以置信。经历过这种场面的外国人,除了感到恐怖,还有就是不知所措了。“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听到这句话的外国人,带着一线希望出席这种酒宴,令他们失望的是,这句格言在这种场合是很难实现的。

大洪水之前的行事常规,中国人从小就习惯了。上学的时候,除了吃饭,整天就只是读书。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没有试图去寻找一种新的读书方式。科举考试要进行几天几夜,对这种不合理的考试,虽然令大多数的考生感到厌烦,但是他们仍然深信,这样才能检验人的知识和才干。

这种教育所产生的精神结果与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分不开的。中国人的语言还是属于大洪水之前的古老的语言,要想完全掌握它,需要花费玛土撒拉(玛土撒拉是亚当的后代,活了969岁)毕生的时间。

像古罗马人一样,古代的中国人早就意识到,如果不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己的语言,就永远不会说和写了。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有过辉煌,也有过败落。除了没有时间观念的民族,没有人去编写或阅读这些冗长的历史;除了中国人的记忆,没有人能容纳下它们。

在中国人的勤劳中,漠视时间的现象也同样存在,我们前面已经谈到,中国人勤劳的内涵,这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劳动时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

曾经和中国的承包人、工匠合作建房子的外国人,有谁还想和他们合作呢?看看中国人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来得晚、走得早,工作期间时常停下来喝茶;运灰浆用布袋,如果用独轮车,一个人可以抵三个人,可是没有人那么做;遇到小雨,所有的工作都停了下来。往往他们花费的时间不少,可是很难看出他们一天到底做了什么,进度非常慢。据说,有个外国人对木匠钉木板的速度很不满意,他决定自己动手干,结果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完成了四个木匠半天的活。

修理自己的工具,对中国的工匠来说是一件大事,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如果工具不是自己的,就要另当别论了。在工作中,一件公用的工具坏了,没有人会承认用过它。

在墙上插一些木棒,然后用绳子捆绑一下,脚手架就完成了。而这些简单的工作装备,随时都会发生危险,不禁让人提心吊胆。这些工匠们做事也没经验可谈,常常是认为能用的东西准备好后,到真用到的时候又不能用。而雇佣他们的外国人,比起《格利佛游记》中格利佛的遭遇,更为不幸。

我们记得一位广东的承包人,嗜吸鸦片,他的承诺就像他的钱一样,统统消失在鸦片烟中了。到了实在不能忍受的时候,当把实在过分的问题摆到他的面前,“我告诉过你玻璃的尺寸,你也亲自量过好几遍,可是现在都不能用;你做的门一点胶水都没用,而且一块都合不上;地板长度不够,数量也不够,质量更不合格。”那位脾气很好的广东人陪着笑脸,看起来有些可怜,他用着一种文雅的语调说道:“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说!这样说有失体面!”

盎格鲁—撒克逊人做事风风火火,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不可理解的,完全是非理智的。显而易见的是,像我们不喜欢他们缺乏诚实品质一样,他们也不喜欢我们的人格中具有的这一品性。

让一个中国人意识到做事迅速的重要性,那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相距十二英里的两个城市之间,一大包外国邮件耽搁了好几天才送达,究其原因,原来是邮差的驴病了,需要休息!可见中国邮电系统的管理所处的阶段,即应该怎样和能够怎样。

中国人在社交访问中不注意时间,是最令外国人讨厌的事。在西方国家,这种访问是有时间限制的,人们都会自觉遵守;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限制,只要主人没提出为客人安排食宿,客人就会不知疲倦地说下去。

中国人在访问外国人时,同样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会坐在那里,一个劲儿地说,连着几个小时不间断。“想见我的人,也是我想见的人”,这是一位有名的牧师的格言,但是假如这位牧师在中国待过,不管时间多长,他一定会对这句格言做实质性的修改。

或者他会效仿另一位牧师,在书房醒目的位置,挂上“主保佑你离开!”的字句。当中国人正说到兴头上,你告诉他你很忙,这无疑给他当头一棒,他会用足以消磨掉十个欧洲人的耐心那么长的时间保持沉默,正如那句谚语“上山打虎易,让你开口难”。

如果外国人都像已故的麦肯齐博士那样,对前来做客的“只来不走”的中国朋友,只说句:“请坐,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我正忙着工作,请原谅。”那他们就会幸福得多。

或者能够模仿一位中国学生,说话直截了当、简明扼要,那就更有意思了。那位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学了一些短语,想在老师身上尝试一下,于是,下课的时候,他大声地说道:“开门!出去!”结果哄堂大笑,老师也差点晕过去。

同类推荐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内的教师,他们分别就自己的教学研究领域中题目撰写了论文,同时发表在几个学术研讨会上,后来又经过修改,收入本书。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雕龙刻凤

    雕龙刻凤

    谢斌原本只是一个古玩街上的小贩,会一手还算不错的雕刻手艺,一次机缘巧合,修得高超雕刻神技,从此成为惹人瞩目的雕刻名家!在古玩这个暴利而又充满神秘气息的行业,陷阱和诱惑众多,突如其来的奇遇,让谢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黑羽之争

    黑羽之争

    随着时间的转轮快速转动,当世界还剩下五分之一能够供人生存的地方,当人类不再平等,当世界不再平静,我们所生存的家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许你一世安然

    许你一世安然

    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游戏宅女,她许文瑶到底犯什么错了,让老天派来两大美男折磨她!现实中,他凭着自小就认识的幌子,缠着她,欺负她,却也为了让她别太沉迷游戏而放下身价陪伴她。游戏中,他凭着师父的身份指导她,凭着结缘的事烦着她,凭着现实的两人的矛盾下了圈套等着她。她,许文瑶,向天吼道,“老天!你上一世是不是我儿子啊!”
  • 神奇女巫

    神奇女巫

    《神奇的女巫》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女子,找了一个相貌堂堂的未婚夫,女子想考验她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经过了数次考验,但最终还是在金钱面前露出了原型。故事的寓意是:金钱和财富是人世间最神奇的“女巫”,它们往往有着巨大的魔力,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切包括爱情、亲情乃至品行,它是检验一个人品行和真心与否最好的“照妖镜”,人在它面前,本性会暴露无遗。
  • 柚子的酥饼

    柚子的酥饼

    你和我,她和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小剧场不见不散哦,这个夏天,甜甜的恋爱也是属于你哦
  • 新房客

    新房客

    王栋刚打开车门,就远远地看见了那幢建筑,土红色的围墙,深蓝色的斜式屋顶,临正面的几扇窗户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白色的光点。虽然离得太远,看得并不太真切,不过在这片旷野中这幢建筑尤为显眼,以至于王栋第一眼就发现了它。“应该就是这里吧。”王栋把行李从车尾箱中取了出来,然后掏出钱包点算车钱。那司机瞄了一眼王栋钱包里那叠厚厚的钞票后,干咳了一声笑道:“大哥,你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没有过路客,回城烧空车油,这个……能不能添点?”王栋看了他一眼,又多抽了五十递给他。
  • 苌楚斋五笔

    苌楚斋五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师父求罩

    快穿之师父求罩

    意外的落水,杉珞成为8843号,被系统“鸡爱母”绑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千快递员”。代打、开金手指、送装备、帮谈恋爱……杉珞表示,只要奖励任务点,任务的要求咱一定想办法完成!赚足任务点,然后返回最初的世界。抱着这个想法,杉珞开始一个个任务,穿梭一个个位面。小珞想象中日常:拳打南山孤儿男,脚踢北海智障女,横批——你瞅啥?然而想象毕竟是想象,“精明”的杉珞也会有“失策”之时。而且,好巧不巧,每次都被大佬撞见。看着任务即将失败、可怜巴巴的杉珞,某大佬实在忍不住,叹气摸头。“嗯,乖,傻徒弟。”师父位面进队后小珞日常:给师父递烟,给师父敬茶,师父大佬喝冰阔落……师父!有人欺负我!求罩!常言道,饱暖……异思迁?咸鱼杉珞琢磨着作死异了异,却不料既失了策,又失了心。天生专情是好,但让那人专情你,太难。先爱上的人一定输到脱裤子。by.纸上情感大师杉珞。终于,她决定正视自己,用短痛去撕开一厢情愿的假象,重拾初心,做一名兢兢业业的合格优秀快递员,身后之人却一反常态,不愿让她潇洒离开——“8843号,你已被不明任务锁定。”“8843号,你即将进行强制任务,倒计时3、2、1……”“8843号,距离任务完成还有24h,检测到任务进度0%,将开启特别监督系统,请选择:A.拉起来加buff,你被强化了快上!B.下一个世界复活,再穿一次老子又是一条好汉?C.装傻,你在说什么我不太清楚呢~D.认命,大佬请正面上我。”思虑再三,珞怂怂伸手点击一项。“8843号的选择是C。”“装傻?”男人轻笑,一把揽过身前的人,“说好的先爱上的人一定输到脱裤子呢?”“愿赌服输,你以为装傻能混过去?”“我我我已经不爱了,所以不算爱上,条件不成立!”“那我愿赌服输,如何?”丞相嫡子,教务主任,修仙龙套,马屁奸臣.....打歪君会努力把小珞珞的故事都给你们讲出来!求鼓励求支持!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