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0200000013

第13章 “琵琶一曲干戈靖”:王昭君

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有一条小溪,名叫香溪。香溪一年四季清亮碧绿,宛如翡翠。在高出香溪河近百米的河岸上,有一个安静的小山村,坐北朝南,俯瞰群山绿水,视野极为开阔。村门左立一根八米高的图腾柱,右横一面石壁,上题“昭君村”三个大字。石壁上还刻着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静静流淌的香溪河、宛如世外桃源的昭君村,都与一个人有关。她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这里就是她的家乡。

王昭君,名嫱,约公元前52年出生于西汉南郡(今湖北兴山县)宝坪村。

据说,香溪的得名与王昭君有关:王昭君天生丽质,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小溪边洗脸,每当这时候,河里的小鱼都惊艳于她的美貌,暗自羞愧不如,灰溜溜地沉到了水底。天空中成行成列飞行的大雁也惊叹于她的气质而乱了方阵,一些大雁甚至忘了舞动翅膀,纷纷从高空中掉落地面。这就是成语“沉鱼落雁”的由来。王昭君常年在这条小溪里洗脸,溪水渐渐有了芬芳之气,香传千里。人们就把这条小溪叫做“香溪”。

王昭君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王昭君特别喜欢音乐,家里几乎是天天琴瑟不断,歌声悠扬,好不热闹。

昭君17岁那年,汉元帝派宫廷画师毛延寿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入宫。毛延寿是个贪婪成性的小人,借机搜刮民财。当他来到兴山,听说王昭君姑娘生得美丽动人,于是便来到昭君家里相看。

毛延寿一见王昭君,不禁暗自惊叹道:世间竟有这般绝色天仙。于是,毛延寿乘机向昭君父母索要钱财,以作为向皇帝推荐的筹码。

昭君心性高洁,性格执拗,她宁可不进宫,也不同意毛延寿的要求。毛延寿恼羞成怒,心生一计,提笔在昭君画像右眼下点了颗丧夫落泪痣。王昭君的容貌顿时大打折扣。而皇帝挑选妃子都是先看画像再见人。就这样,昭君姑娘一进宫就被打入后宫,一待就是三年。

当时,西汉王朝北方盘踞着强大的匈奴部落,汉匈边境经常发生战争,人民备受痛苦。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数次从汉宫挑选宫女嫁匈奴单于为妾,向匈奴求和。公元前52年至公元前48年,匈奴发生争权内乱,匈奴王呼韩邪求助汉朝,在汉朝帮助下,呼韩邪夺取了匈奴权位。

公元前33年春,呼韩邪想与汉朝进一步友好,于是他来到长安,要求与汉室通婚。汉元帝心中欢喜,满口答应了呼韩邪的请求,下令从在后宫待诏、尚未取得嫔妃身份的“良家子”挑选一位合适女子嫁给呼韩邪。

后宫宫女虽然众多,但是她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中原大地,舒适惬意,谁也不愿远离故土,嫁与异邦外族,在寒风刺骨、居无定所的塞外去过一辈子艰苦的游牧生活。

这时候,有一个宫女挺身而出。她深明大义,为了民族和睦,不使汉匈两族再起战乱,决心以个人之苦换取百姓之乐,“自请掖庭令求行”,担当“和番使者”的角色。她,就是昭君姑娘。

汉元帝当即下令召见王昭君。昭君一出场,满朝文武顿时为之倾倒,只见她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确有“沉鱼落雁”之美。

汉元帝也大吃一惊,深感后悔,想把昭君留下,但为了取信匈奴,只好忍痛割爱,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呼韩邪欢喜若狂,对汉朝千恩万谢。呼韩邪当即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阏氏,是王后的意思),意思是从此得安宁。汉元帝也改元“竟宁”,意为边境安宁。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改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可见“昭君出塞”意义非凡。

事后,汉元帝越想越气愤,派人取美人图核对,发现了毛延寿的欺君之举,下令杀了毛延寿。

王昭君自知一年半载难得再回中原大地,便要求在出塞前回家看望自己的父老乡亲。汉元帝同意了。在香溪河畔住了大半个月,王昭君终于要启程出塞了。这时候,香溪河畔的桃花已盛开,千树桃花纷纷撒在昭君姑娘坐的船上,再又落到溪水中。船行花动,船停花止。触景生情,王昭君热泪长流,滴在花瓣之上,转眼间化作五彩缤纷的“小鱼”,后被当地人称为“桃花鱼”。这小鱼有粉红的、乳黄的、洁白的,说也奇怪,五颜六色的桃花鱼能感知春天的信息。每到三月桃花盛开时,该是昭君回乡省亲的时候,桃花鱼就出现了。桃花凋谢时,那是昭君出塞和亲的时候,香溪河里的桃花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公元前33年,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临行前,汉元帝赐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战马嘶鸣,白驼奋蹄,毡车辘辘,彩旗招展,队伍缓缓地行进在从长安至五原郡(今包头)的驿道上。队伍当中的一辆毡车上,王昭君怀抱琵琶,玉指轻弹。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在广袤天地间流淌着,给苍茫的草原平添了几分生气。

王昭君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有余,于次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

在塞外,王昭君入乡随俗,过着住穹庐、衣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游牧生活。王昭君与匈奴人民友好相处,教妇女纺纱织布和缝纫技术,传播农业技术,并且将汉元帝赐给她的嫁妆赠送给匈奴人民,使他们大开眼界,促进了汉匈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在塞外草原牧民中还流传着“王昭君与奶茶”的故事:

话说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后的一个早晨,呼韩邪与昭君相对而坐。呼韩邪给自己倒了一碗牛奶,昭君则从陪嫁箱中取出湖北家乡的茶叶,给自己泡上一杯浓茶。

呼韩邪问:“你的茶水好喝吗?”

王昭君说:“当然。我们中原人祖祖辈辈喝的就是这个。你尝尝?”

呼韩邪喝了一口,说:“真香!就是有点苦!你也尝尝这个。”说着,指了指自己碗中的牛奶。

王昭君轻轻地抿了一口,说:“好喝,就是有点腻。何不将它们合起来试试。”

夫妻俩于是将奶和茶掺在一起。北方天气冷,于是又在炉子上煮了煮。一会儿,蒙古大帐里芳香四溢。一喝,香而不腻,滑而不苦,而且可以充饥。

从此,草原牧民就有了每天早上起来煮奶茶的传统,有了蒙古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食品:奶茶。

公元前31年,即昭君出塞两年半后,呼韩邪病逝,其前妻之子继位。按照匈奴的收继婚习俗(即父死妻其后母),昭君应该再嫁呼韩邪前妻之子,这与汉族伦理观念是互相抵牾的。所以昭君上书汉成帝(时元帝已死)请求归汉。汉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后,敕令她“从胡俗”。昭君从大局出发,以两族利益为重,忍受委屈,尊重匈奴族的风俗,珍惜汉匈得来不易的友谊,打消了归汉的念头。王昭君为促进汉匈友好关系发展,又一次选择了深明大义。

王昭君可能死于哀帝年间(前6年—1年),享年50岁左右。王昭君死后葬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下的黑水河之滨,遥看南方故土。墓地至今尚在,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唯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又叫“青冢”。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句即写此。

关于青冢,有一个说法:青冢并不是真正埋葬王昭君的地方,而是她的衣冠冢。在今天的包头、鄂尔多斯等地,还有不少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大青山下》中是这样说的:“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王昭君出塞后50余年,汉匈边境安宁,牛肥马壮,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王昭君为发展民族友好,贡献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上是不多见的。尽管《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对王昭君的生平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是王昭君的事迹却口耳相传,影响久远。历代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有700余首,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王安石、司马光、耶律楚材、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名家的诗作,与之有关的小说、戏曲、民间故事等也非常多,足见昭君出塞和亲对于后世影响的巨大与深远。

但是,自古以来对昭君出塞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评价各异,如杜甫咏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写道: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杜二人都对昭君出塞寄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

也有人谓昭君出塞无关民族和解,未能起到止戈息马的作用,如“延寿丹青本诳君,和亲犹未敛胡尘”,等等。

但是,后世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王昭君出塞结束了汉匈百年战争,维护了两个民族50多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匈奴的文明进步;促进了汉匈之间的联系,加速了民族融合。所以,大家称王昭君为和平使者,她出塞和亲,功在当代,惠及子孙,谱写了我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清代女诗人郭润玉赞道:“琵琶—曲干戈靖,论到边功是美人。” 周恩来总理盛赞王昭君是“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最有贡献的人物”。

昭君出塞,需要何等的骨气和勇气,这是大丈夫之气,这是英雄之气,不仅许多女子自愧不如,也让许多男儿汗颜。20世纪30年代,民族英雄***将军曾拜访昭君墓,写下了“懦夫愧色”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董必武也为昭君赋诗:“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董老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历史贡献,并对历代文人借昭君而发泄的不满予以有力的抨击。从此,王昭君一抹满脸的泪水和愁云,以一个愉悦的民族团结使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心愿。

1979年,著名戏剧家曹禺发表戏剧《王昭君》,曹禺认为:“数千年来,王昭君的真实面目却一直埋没着。她的功绩被人们遗忘了,抹杀了。在历代无数的诗人、画家、作家的笔下,王昭君的容貌始终被泪水所遮盖。”因而决心要抹去王昭君的泪水。因此,曹禺笔下的王昭君,就是一个欢欢喜喜的王昭君。

后人提起王昭君,总会莫名地想起一句话:“这世间,只有女人的胸襟,可以融化战争的刀林箭丛与铮铮铁蹄。”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王昭君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重任,魂归青冢,昭君出塞,是喜耶?是悲耶?任由后人评说。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为蔡澜作品系列的一种。蔡澜作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是优选知名的美食家。他在美食的品鉴方面往往有独特的见解,与饮食有关的男男女女也常常见诸他笔下。在这本书中,蔡澜将为你讲述关乎饮食男女的趣事妙事。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世界文化博览3

    世界文化博览3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热门推荐
  • 何缘何故

    何缘何故

    不是所有小说主角都要男妖女艳天赋过人,这是一对普通恋人遇见彼此的故事。十八线校园睡前故事主播遇上游戏打得不咋地的宅男男主,爱情来得顺理成章,却又恰到好处。
  • 弯曲的高速路

    弯曲的高速路

    上访,在我们洪垣那儿,不叫上访,叫告状。入秋第一场霜刚刚铺下,家家屋檐上,还有麦地里,像铺了层纱似的,铁生就出门了,准备去告状。那天早晨,铁生起来,吃了两碗面条,顶着一脑门子汗气,踏着路上的薄霜,走向河堤那边。本来,铁生上访,是准备悄悄去的,可是菜花一喊,反而喊得整个洪垣人都知道了。当然,菜花开始也没喊,扯着铁生的衣袖说:“老子哎,求你了,我喊你爷。”铁生不理菜花,手胳膊一拐,菜花一屁墩儿坐在地上。菜花急了,顺势爬起来,抱住铁生双腿,不让他走。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病友哈马阿蒂

    病友哈马阿蒂

    两个月前,王四屁股沟里莫名地长了一个红疙瘩,黄豆般大小,开始不痒不痛,只是觉得长在那里有点怪怪的。这样的事多了,不同的是,以前更多的时候是长在脸上,或者身上,那些可以堂而皇之亮出来而不觉得害羞的地方。公然长在脸上的,再早,说是青春痘,不青春后,就叫它痤疮。长在身上的,好发于手臂、胸前或肚皮上,星星点点的,有点红,有点痒,就不叫青春痘而叫它湿疹。用中医的说法,是内里湿热重了,发散出来的疹子。这些事,每个人都会有,随便弄点消炎的药搽搽,几天过后也就平复了。实在顽劣的,弄点鱼石脂敷上,就像如今给半生的水果施点催熟与膨大的药剂。
  •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人妻难为

    穿越之人妻难为

    相公说:为人妻者得奉行三从四德,熟读女戒,擅女工。最重要的两点是会带孩子,还得带的出去。苏小鱼白白眼,不屑的说:“你丫直接说做人家娘子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就得了!”掀桌,谁说做娘子这么简单的?这还得斗得过小三,养得起崽子,留得住相公!!!
  • 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宠婚:蜜吻小娇妻

    豪门宠婚:蜜吻小娇妻

    1v1甜宠文初次见面就结婚?总裁霸道不讲理?纪晓舒表示,这些不是问题。总裁老公整天教我如何当坏女人?纪晓舒:这些都是问题!
  • 大宋:九霄鼓

    大宋:九霄鼓

    一击鼓,草木生。二击鼓,忆空白。三击鼓,往昔伤。四击鼓,歌笙逝。五击鼓,求上苍。六击鼓,明心事。七击鼓,暗生光。八击鼓,路望断。九击鼓,彼岸花。有人说九霄鼓是一个人,有人说九霄鼓是一座宝藏,也有人说找到九霄鼓就能实现最大的鸿源。
  •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

    《她的生活我的戏》收录了《幸福在哪里》、《故事里的事》、《虚构》、《露天电影院》、《老》、《父与子》、《比拽》、《世界》、《收藏白酒之事件》、《诗人老黑》、《神奇的瓜子》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