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3100000006

第6章 忍经(6)

《童蒙训》:“当官以忍为先。忍字一字,众妙之门。当官处事,尤是先务。若能清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办?当官不能自忍,必败。当官处事,不与人争利者,常得利多;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过其初;约于今者,必有重报于后,不可不思也。唯不能少自忍者,必败,实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

当官者先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前辈尝言,凡事只怕待。待者,详处之谓也。益详处也。则思虑百出,人不能中伤。

【译文】

《童蒙训》中说:“做官应该以忍让为先。‘忍’这一个字,是一切道理的关键所在。对于当官处理事情来说,尤其重要。如果在保持廉洁勤劳之外,又能忍让,什么事情办不成呢?当官的人不能克制自己,一定会失败。当官处理事情,不与别人争夺利益,得到的往往更多;能够首先退一步的,往往能进一百步;求取的很少,最后获得的往往超过以前所想要的;现在克制,将来必然有所回报。这些不可以不想一想啊!只有那些不能克制自己的,一定要失败,这实际上是不知道好坏的不同和聪明、愚笨的区别呀!”

当官的人,应当将不暴躁发怒放在首位。事情难办的时候,应当从容详细地处理,没有不能处理的。如果先发脾气,急躁起来,只能害了自己,怎么能害到其他的人呢?前辈曾经说过:处理任何事时,只怕一个“待”字。待,就是指周密、慢慢地处理。如果这样,就会考虑得十分周全,别人也就不能中伤你了。

《师友杂记》云:“或问荥阳公,为小言所詈骂,当何以处之。公曰:‘上焉者,知人与己本一,何者为詈?何者为辱?自然无愤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他一等也。以此自比,愤心亦自消也。’”

【译文】

《师友杂记》上载:“有人问荥阳公,被小人辱骂后,应该怎么办?荥阳公说:‘上策是,明白别人与自己本来都是人,什么叫骂?什么叫辱?这样自然就没有愤怒的心情了。下策是,自己想一想,我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如果要骂他,那不就和他成为一类人了吗?用这个办法来克制自己,气愤也就会消掉了。’”

唐充之云:“前辈说后生不能忍垢,不足为人。闻人密论不能容忍,而轻泄之,不足以为人。”

【译文】

唐充之说:“前辈人说,后生如果不能忍辱含垢,就不能成为完善的人。听到别人私下交谈而不能保守秘密,轻易泄露给别人,也就不能成为人。”

《袁氏世范》曰: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逾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耳,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入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译文】

《袁氏世范》称:有人说,能够长久和睦相处的家庭,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忍让。但是知道要忍却不知道怎样忍,这样失误就更多。同样是忍,有人忍是要记在心中。别人触犯我,我就把愤怒隐忍起来不说,这样只不过一两次而已。如果积累得多,那么一旦爆发起来,就会像洪水一样,不可阻挡了。这样还不如随时发火,随时消解,不把愤怒留在心中。可以想作这是因为他没想好,或这是因为他无知,或这是他偶然失误,或这是他没有看到大局,或这一点损失对自己算得了什么呢?不把这些放在自己的心中,这样即使有人一天冒犯我十次,我也不会在脸上显出不满,这样忍的效果便显出来了。这才是善于忍的人。

处家贵宽容

自古人伦贤否相杂,或父子不能皆贤,或兄弟不能皆令,或夫流荡,或妻悍暴,少有一家之中无此患者,虽圣贤亦无知之何。譬如身有疮痍疣赘,虽甚可恶,不可决去,唯当宽怀处之。若人能知此理,则胸中泰然矣。古人所谓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人所难言者,如此。

【译文】

自古以来,就是贤人和愚人混杂在一起,或者父亲和儿子不能都很贤明,或者兄弟不能都成为人才,或者是丈夫浪荡无行,或者是妻子凶悍,很少有一家人都没有这种毛病的,即使是圣贤的人,对这些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这就如同身上长了疮痍疣赘,虽然十分可恶,但总不能一下剐掉吧,只有放宽心思来对待。如果人们能知道这层道理,那么胸中就会心平气和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父子、兄弟、夫妇之间有难以说清的事。

忧患当明理顺受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慕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事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特异,所忧虑之事异耳,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矣。

【译文】

人生在世,自从有了认识思考的能力以来,就有了忧虑以及不如意的事情。小孩哭叫,就表明他心中不满。从幼年到少年,从壮年到老年,如意的事很少,不如意的事很多。即使大富大贵的人,天下人都羡慕他像神仙一样,他仍然有不如意的事,与贫贱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所忧虑的事情不同罢了。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世界,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没有心满意足的。能够懂得这个道理而坦然接受,那就可以稍微安心了。

同居相处贵宽

同居之人,有不贤者非理以相扰,若间或一再,尚可与辨;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同乡及同官亦或有此,当宽其怀抱,以无可奈何处之。

【译文】

住在一起的人,有不贤达的人会没有道理地来打扰你,如果只是一两次,还可以与他辩白;至于那些一无是处的人,白天夜晚都在打扰你,就极难相处。同乡或同事中也有这种人,应当自己放宽胸怀,以无可奈何的态度对待他。

亲戚不可失欢

骨肉之失欢,有本于至微,而终至于不可解者;有能先下气,则彼此酬复遂如平时矣。宜深思之。

【译文】

骨肉亲友中失去友爱,有的只是因为很小的事情,终于导致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如果有人能先克制自己的愤怒,互相认错,就可以像当初一样友好了。这个道理应该好好想一想。

待婢仆当宽恕

奴仆小人就役于人者,天资多愚,且宽以处之,多其教诲,省其嗔怒可也。

【译文】

奴仆之所以被别人差使,是因为他们的天资太笨,要对他们宽厚一些,多讲一些道理,少发脾气,这样才行。

事贵能忍耐

以能忍,事易以习熟终;至于人以非理相加不可忍者,亦处之如常。不能忍,事亦易以习熟终;至于睚眦之怨深不足较者,亦至交詈争讼,期以取胜而后已,不知其所失甚多。人能有定见,不为客气所使,则身心岂不大安宁?

【译文】

能够忍让,事情一般能做好;至于那些不讲道理,以至于无法容忍的人,也应当像平常一样与他相处。不能忍让,事情也能以成功告终;至于积怨很深不能忍受的,也可以与他打官司,期望能够取胜,却不知这样会损失很多东西。人如果有成熟的见解,不为别人的气愤所驱使,那么身心就会很安宁。

《萧朝散家法》曰:“常持忍字免灾殃。”

【译文】

《萧朝散家法》中说:“经常忍让,能够免除灾难。”

王龙舒劝诫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是谓纵情。

【译文】

喜怒、好恶、嗜欲,都属于情感。培养情感是恶,放纵情感是贼,抑制情感是善,断绝情感是圣人。吃甘美的食物,穿华美的衣服,住宽大的房屋,这些都是在培养感情;饮食的花费如同流水,衣服都经过装饰,对住房的讲究贪得无厌,这些都是纵情。

张文定公曰:“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译文】

张文定公说:“谨慎而忠厚,不怕容忍坏事,又有什么妨碍呢?”

孔珉曰:“盛怒剧炎热,焚和徒自伤。触来勿占竞,事过心清凉。”

【译文】

孔珉说:“人在盛怒之时,火气很大,毁了和气,也白白伤了自己。不如事情来了不与之争斗,事情过去以后,心情也自然会平静下来。”

山谷诗曰:“无人照此心,忍垢待濯盥。”

【译文】

黄庭坚诗说:“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思,忍垢受辱要靠修养清洗。”

东莱吕先生诗云:“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译文】

东莱吕先生诗:“克制贫困很有趣味,可以有益于诗歌创作;处理事情时平淡一点,就觉得负担轻多了。”

陆放翁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内有期颐。”

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译文】

陆游诗说:“在愤怒与欲望之前稍稍克制一下,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期望中美好的事情。”

陆游又说:“打一架虽然让心里痛快,稍稍忍让一下,这样就会增加自己的理智。”

陆游又说:“稍微忍让一下就没有事情了,尽力忍让,才能对别人有好处。”

省心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译文】

省心子说:“诚实就不会后悔,宽容就不怨恨,和气就不会结仇,忍让就不会受辱。”

释迦佛初在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觉吟未对,国王怒,斩去一臂。又问,亦沉吟,又斩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此,安得不为佛。后出世果成,佛先度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

【译文】

释迦牟尼当初在山里修行练功,当时国王率领人来打猎,问释迦牟尼哪个地方有野兽。如果要照实告诉他,那么就害了野兽;如果不按实际告诉他,又是说假话。他考虑着没有回答,国王很愤怒,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再问,还是没有回答,又砍掉了他的另一只手臂。释迦牟尼于是发下誓愿:“等我成佛以后,一定先超度这个人,不让天下的人效仿他做坏事。”他既然存有这种心思,怎么能不成佛呢?后来释迦出世成佛,最先超度的陈如,就是当时的国王。

佛曰:“我得无浑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又曰:“六度可行,忍为第一。”

【译文】

释迦牟尼说:“我得到了‘不争’的真髓,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了。”又说:“六种超度方式都可实行,忍让是第一。”

《涅盘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生才七日,母便命中,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而不嗔,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

【译文】

《涅盘经》记载:过去有个人,称赞佛是大福大德的人。听到这句话的人很愤怒,说:“佛的母亲生下佛七天便去世了,难道他还叫大福德吗?”赞佛的人回答说:“年龄与思想都是鼎盛的时候却不急躁,挨人打了却不回骂,人家骂了也不报复,这难道还不叫大福德吗?”愤怒的人心服了。

《人趣经》云:“人为端正,颜色洁白,姿容第一,从忍辱中来。”

【译文】

《人趣经》中称:“做人品行端正,保持干净,姿容美好,这些都要从忍让中才能得到。”

《朝天忏》曰:“为人富贵昌炽者,从忍辱中来。”

【译文】

《朝天忏》中称:“那些大富大贵或为世人所尊重的人,都是从忍辱中得到的。”

紫虚元君曰:“饶、饶、饶,万祸千灾一旦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

【译文】

紫虚元君说:“饶、饶、饶,多少的灾祸都可以在一时消失;忍、忍、忍,从此后既没有冤家,也没有债主。”

赤松子诫曰:“忍则无辱。”

【译文】

赤松子告诫别人说:“忍让就不会受到侮辱。”

许真君曰:“忍难忍事,顺自强人。”

【译文】

许真君说:“忍受世间难忍之事,顺应天理自然就成为强人。”

孙真人曰:“忍则百恶自灭,省则祸不及身。”

【译文】

孙真人说:“忍耐就能使各种丑恶的事情自行灭亡,经常反省自己,祸事就不会找上来。”

超然居士曰:“逆境当顺受。”

【译文】

超然居士说:“人处在困境的时候,就应当尽量忍耐。”

谚曰:“忍事敌灾星。”

【译文】

谚语说:“忍是灾难、祸害的敌人。”

谚曰:“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译文】

谚语说:“遇到任何事情能忍让就应当忍让一下,能饶恕别人的人并不是傻瓜,只有傻瓜才不会饶恕别人的。”

谚曰:“得忍且忍,得诫且诫,不忍不诫,小事成大。”

【译文】

谚语说:“能够忍让的时候就应当忍让,需要克制的时候就应该克制。该忍让,该克制的,不忍让,不克制,小事情也会变成大事情。”

谚曰:“不哑不聋,不做大家翁。”

【译文】

谚语说:“不会装聋作哑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谚曰:“刀疮易受,恶语难消。”

【译文】

谚语说:“一般的人被刀砍伤还可以忍受,但如果听到坏话,就承受不了。”

少陵诗曰:“忍过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为此大法,非空言也。

【译文】

杜甫诗中说:“忍让别人的过失,事情过去后,心情就舒畅了。”这很符合道理,可以称为世间做事的准则,这并不是空话。

《莫争打》诗曰:“时闲愤怒便引拳,招引官方在眼前,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耗费几文钱。”

【译文】

《莫争打》这首诗说:“闲暇的时候,一愤怒便握拳头打架,招引官司上身,戴上手铐关进监狱,还要赔上一些金钱。”

《误触人脚》诗曰:“触了行人脚后跟,告言得罪我当烹;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却厚情羽发轻。”

【译文】

《误触人脚》诗说:“触了前面走路人的脚后跟,应当告诉他‘得罪了’,并说自己真该死。将你这一方的罪过说得重一些,他那一方一定会从轻责怪,并原谅你。”

《莫应对》诗曰:“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

【译文】

《莫应对》诗说:“别人骂我,我就假装看不见,我如果进行回骂,那肯定就会打架。听到了却装着没听见,和气的莲花就能在怒火中生长。”

杜牧之《题乌江庙诗》:“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杜牧《题写江庙诗》说:“兵家胜负之事,难以预料,能暂时容忍侮辱,才称上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的子弟中很多是豪杰,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诫断指诗》曰:“冤屈休断指,断了终身耻,忍耐一些时,过后思之喜。”

【译文】

《诫断指诗》曰:“受了冤屈千万不能斩断手指,手指断了一生都是耻辱,如果忍耐一段时间,事情过去以后就会高兴了。”

《何提刑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我与他争未是长。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

【译文】

《何提刑戒争地诗》说:“别人侵占了我的地界不是好的行为,如果我与他争夺也不是好的办法。就当做施舍给他三尺地盘好了,不要比较谁弱谁强。”

附录:

《醒世咏》明·憨山大师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

惹祸只因搬口舌,招愆多为黑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幼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悲欢离合朝朝闻,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同类推荐
  •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晋升力:老鸟不会告诉菜鸟的提振秘密

    本书由美国最富盛名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所著,从对职场的规律和细节的解读入手,向读者传授作者多年积累的经验,告诉读者在职场如何利用个性,复制强大内在力,彻底告别职场低迷。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重点是启发读者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会读者发掘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力量,而不是被大众的价值观洗脑。
  • 品格决定成功

    品格决定成功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女人日常生活圣经

    女人日常生活圣经

    年轻漂亮是每个女人一生的梦想,每个女人都希望拥有美丽的容颜,漂亮的妆容,飘逸的秀发,窈窕的身材,挺拔的双胸,优美的曲线,非凡的气质……本书可以让您感受到,美容、养颜、提高自身魅力的愿望哦,拥有本书,美丽将与您结伴同行,让美丽从秀发绽放到脚尖。
  • 价值的实现(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价值的实现(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是否可以这样说,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热门推荐
  • 为你盛开的爱

    为你盛开的爱

    她爱他五年。他每次与她纠缠时,都是在他病发控制不住的时候,还都会蒙上她的脸。有人告诉她,她的充其量不过是他的一颗药!她质问他。“每次都是病发才来找我,而且将我的脸蒙住。”他冷笑。“想要我看着你的脸吗?那就成全你!”终于,她成了他一辈子都戒不掉的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杜利特医生历险记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杜利特医生历险记

    休·洛夫廷编著的《杜利特医生历险记》内容介绍:杜利特医生童话系列虽然写在七八十年前,但我们今天读来还是感到那么新鲜,那么别开生面,充满奇异的想 象。我们看杜利特医生和他那些动物的故事,像是读探案记和读探险记,让我们更爱动物,更爱大自然,更长知识。但主要是好看。这些童话为什么写得那么好看 呢?这是和作者的创作思想分不开的。休·洛夫廷自己说过:“首先,作品必须有趣,引人入胜。没有任何理由使之成为说教……给孩子的书和故事应该多种多样,就像给成人的书那样……实在很可惜,有不少儿童读物作者以 为儿童只对猫猫狗狗感兴趣。其实广大世界里的东西,儿童没有不感兴趣的。”跟随《杜利特医生历险记》一起来冒险吧!
  • 冲喜进门

    冲喜进门

    她不过是母亲用作报恩的狸猫,却注定倾城倾国色。她不过是他的糟糠之妻,却为他倾覆生与死。倾其一生,她为他三入未央。终至一世,她为他百般周旋。却为何,得来的却是杀身之祸?他曾是落魄的皇曾孙,更是君临天下的帝王。舞勺之年,他把她放在心底默默爱护。舞象之年,他把她娶回椒房万般恩爱。然而却在一片血色弥漫之后,他失了她……生,他为她许下故剑情深。死,他为她许下南园之约。一条命,一段恩情,一世缠绕。一代君王,一朝国母,一统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玉柱的资本

    史玉柱的资本

    新华社曾评价史玉柱说:“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失败,另一种是精神失败。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巨人在事业上失败后,精神不败,所以可以站起来。”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在负债上亿的情况下东山再起,同时又能把财富做到500亿的身家,唯有史玉柱。拂去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与争议,本书全方位解析史玉柱的商业思维,包括创新、营销、团队、质量等方面。史玉柱的传奇经历和睿智的商业思维,是每个创业者必须要了解的宝贵资源。
  • 生活在清朝

    生活在清朝

    不负责任的男人, 阴毒的主母, 恐怖的嬷嬷。 背主心切的丫头。 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 这样的日子用过吗? 脱下顺从的外衣,摘下乖宝宝的面具。 踢飞四四,过自由自在的小日子去。 四四算什么,咱是自由、飞扬宋馥。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奥特网游

    奥特网游

    【他们来自m78】原先只是一个小众游戏,是一小撮人的热闹,但是当它大火的时候突然变成了所有人的狂欢,S1赛季世界联赛已经结束了,职业选手小今致敬的那句“相信我,你也可以变成光。”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游戏的宣传语。而只是刚刚步入高中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女孩婉甜甜在打游戏的过程中逐渐重拾信心,她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内个,我什么时候可以变成奥特曼打怪兽啊?“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完成剧情任务,解锁更多新的角色将能使你你体验到游戏最初的乐趣。】【请为爱与正义而战,请为自己而战。】
  • 妃要逆天:倾狂召唤师

    妃要逆天:倾狂召唤师

    大陆顶级的炼丹师死后穿越,竟变成了沐和国公府的废材大小姐。临天大陆,召唤师与炼丹师并行,唤兽御宠,炼丹制药,武力为尊,强者天下。魔洛,炼丹师界的奇才翘楚,冷厉腹黑,狂傲张扬,一场阴谋,竟被自己所爱之人亲手送上黄泉。楚倾狂,懦弱胆小的国公府嫡女,在这灵师为尊的临天大陆上出了名的废材草包。双眸再度睁开,注定不再平凡,当那软弱的外表退去,又会是怎样的惊才绝世般的风华展现。唤兽御宠,不过信手拈来。制药炼丹,那不过是消遣手段。重新来过,这一世她定要为自己而活。欺吾、伤吾者,上天入地,也要将其挫骨扬灰,敬吾、爱吾者,倾尽所有,也要奉其鼎盛荣华。精彩【片段一:】“跟我走,我许你王妃之位,今生只予你一人。”男子一身冷然的坐于四翼金狮拉乘的墨龙王座之上,容色认真的说道,眉宇间那一种浑然天成的王者之气尽显。“可惜,王妃什么的我...没兴趣。”女子缓缓抬起面颊,一双美眸轻扫向那面前的男子,嘴角微勾,“不过,美人真的喜欢我的话,人家倒是可以考虑娶你。”【片段二:】“你...到底是谁?”带着震惊的声音从白衣男子的嘴里吼了出来,那俊逸的脸上瞬间生出一抹近乎扭曲的形状。一身火红色狐裘披身,女子与身旁一身紫袍的男子并肩而立,紫色的眸中光芒一闪,“风冥夜,我们好久不见。”一音落下,猛然一道白光闪现,随后闪电般向着白衣男子劈去,“欺我之人,下场只有死。”【片段三:】“灵兽?你看这些如何?”女子袖手一挥,那原本空荡的房间内顷刻间热闹起来。“一只,两只.......”停!“这些都是你的召唤兽?”男子咋舌,一双血眸里满是震惊。天啊,这些都是超级别的灵兽啊,强悍呀,无敌啦,你这女人是要逆天啊!
  •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后的空倚月,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个伟大且长远的目标:把付靳庭占为己有。理由是:他有钱有才还有貌。但似乎,事情有点不按计划走,比如:大三那年开始追某男不假,可是,毕业后也没能在一起啊!再比如:毕业两年后,他们也没能结婚啊!还比如:结婚两年后也没开始生孩子,因为,孩子已经出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