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一个人的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自己才会更成功。正如根部相连的红杉林,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摇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联结一起,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经验,了解他们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只要你理解了这借力与合作的诀窍,很快地,你将会成为成功之林的雄伟巨木之一。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
面试也是对人品的考验
有一个辞职的经理找工作,在制作简历时,把自己八年半的工作经验写成了9年,认为这中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用人单位在调查他的履历时发现了这个漏洞,在问及他时,他说八年半和9年没有什么差别,用不着这么计较吧。而用人单位认为,这6个月的空白却是他对自己和公司的不负责,是他不诚实品格的体现。所以,尽管他经验丰富,但因为品质上的问题,最终被拒之门外。
在现代职场中,跳槽和换工作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寻找新的工作,不可避免要参加各种面试,也许有过工作经验的人不把这类面试当做考验,因而不认真对待,殊不知这样恰恰犯了忌讳。
送一份称赞,赢一份回报
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商人。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提名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夏布才38岁。
夏布说他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我问他如何做到这一点,他跟我讲了下面这段话: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
批评,最容易使一个人丧失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我喜欢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可以获得比批评、惩罚更显著的效果。
体验对方的感受
体验对方的感受,这对你了解和认同自己很有关系,也让别人知道你具有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感觉。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的话,将很难讨人欢心。
不要附和别人。如果你附和别人的话,你需要自我质疑:“人家会喜欢我这样吗?”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培养感受和关怀别人经验的能力。这将丰富你的生活,使你与他人能更好地合作,也将使你更可爱、更受人欢迎。
有些人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他们一再犯错,丝毫不觉得羞愧。如果有人因他们而沮丧,他们还一脸无奈。“我只是告诉她该减肥而已,我怎么知道她会小题大做?”
要学习体味别人的感觉,可以先从自己入手。如果你记得自己的感觉,通常也可以体会别人在某个特殊情况下的感觉。比如,你还记得某个好朋友生病的时候,那种无助的感觉。现在刚好有个朋友告诉你,他的太太正在接受一项手术,他实在没法等下去了。如果你了解自己的经历,那么你也更能理解他。
如果对方愿意的话,你可以鼓励他们谈谈自己。尽量记住他们说的话,并且尝试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感觉。你愈这样做,就觉得愈容易体会他人,而且做起来愈自然,你也会觉得自己和所有的人关系更亲了。
哈佛商学院的特哈姆院长说:“在会见某人之前,我宁愿在他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多走两个小时,而不愿贸然闯入脑海中没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他——根据我对他的初步认识来判断——大概会怎么回答。”
这段话太重要了,如果你在结束这次阅读之后,只学到一件事即较容易地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思考,以及从你自己和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即使只学到这一点,事实将很快地证明这是你生活中的一个新的转折。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记住以下几点: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善解人意可以使你达到目的。
每个人都喜欢和善解人意的人在一起。
经常换位思考,证明你已经懂得了理解别人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和善解人意的人在一起。
打败懦弱和恐惧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肆无忌惮、得寸进尺地侵略压迫南唐。镇海节度使林仁肇有勇有谋,听闻宋太祖在荆南制造了几千艘战舰,便向李后主奏禀,他的目的是夺取江南。南唐爱国人士获知此事后,也纷纷上书,要求前往荆南秘密焚毁战舰,破坏宋朝南犯的计划。可后主李煜却胆小怕事,没有应准这一要求,以致失去防御宋朝南侵的良机。
后来,南唐国灭,李煜沦为阶下囚,其妻常常被宋朝皇帝召进宫侍奉,一去就得好多天才能放出来,至于她进宫到底被要求做了什么,作为丈夫的李煜一直不敢过问。只是妻子每次从宫里回来就把门关得紧紧的,一个人躲在屋里。对于这一切,李煜只是忍气吞声,把哀愁、痛苦、耻辱往肚里咽。抑郁难以控制时,就写些诗词聊以自慰。
李煜虽然在诗词上颇有成就,然而作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他是一个懦夫、失败者。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怯懦和畏惧,最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有胆小怕事、畏惧怯懦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成为一种情绪上的病。
怯懦者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或唯恐在别人面前没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怯懦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他们唯唯诺诺,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面试官前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信心下降。
美国最著名最成功的推销员弗兰克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事实上,如果你总是畏首畏尾,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说过:“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虽然怕死的懦夫很多,但其实,他早已经不再活着了。
勇者并非对任何事都毫不害怕,只是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已经压过了恐惧。只要你试着把害怕的念头转换成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就行。
学会对恐惧说“不”
有位年轻的姑娘,10年前被车撞倒,江湖医生诊断她以后再也无法行走。她相信了江湖医生的话,于是感到头脑呆滞、双腿麻木,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坐在轮椅上,肌肉渐渐萎缩。
5年后的某一天,当她被一辆三轮车撞出人行道时,她突然觉得疼痛难忍。家里人不相信她会疼痛,送她到一家大医院,医院外科专家经过详细检查确认她没有瘫痪。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她竟然能站立起来行走了。当她站起来时,除了对自己的经历感慨,还深感遗憾:别人说自己瘫痪了,自己就信以为真,而没有做任何尝试!是的,她如果试一试,就不会被他人的话所控制。可见心理上这种无形障碍,会使自信心丧失,肌体功能失调。久而久之,人会变得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做,无形中就把自己划入永远不会成功的人里边去了。
怕了一辈子鬼的人,其实根本就没见过鬼,恐惧的原因是自己吓唬自己。世上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只不过是人心中的一种无形障碍罢了。
不少人习惯在问题面前设想出许多莫须有的困难,这自然就产生了恐惧感,但只要你够大胆,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
恐惧只是人内心产生的障碍而已
有位推销员因为经常被客户拒绝并且关在了门外,慢慢患上了“敲门恐惧症”。他去请教一位大师,大师弄清他的恐惧原因后说:“你现在假设自己站在你想要推销的客户门外,然后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推销员说:“大师请提问!”
大师问:“请问,你现在在哪里?”
推销员说:“我正站在我想推销的客户家门口。”
大师问:“那么,你想到去那里做什么呢?”
推销员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见到客户推销。”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之后,你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推销员答:“大概是被客户拒之门外。”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又会去哪里?”
推销员答:“就——还是站在另外一个客户的家门外!”
大师说:“很好,那仍若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推销员听了大师的话,醒悟原来敲门根本不像他所想象的那么可怕。从这以后,当他来到客户门口时,再也不害怕了。他对自己说:“只要再坚持试一次,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来说是没有区别的。”这位推销员终于战胜了“敲门恐惧症”。他当年的推销成绩十分突出,被评为全行业的“优秀推销员”。
我们不应该因为其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不敢前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就是最好的。
世上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让人恐惧,恐惧只不过是人自己内心产生的一种障碍而已。不少人碰到棘手的问题时,习惯设想出许多可能不存在的障碍,这自然就产生了恐惧感,遇事你只要壮着胆子去干,就会发现事情并没那么可怕。
走属于自己的路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人批评为“肤浅浮躁,缺乏斗志”的人。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他拉得并不好,而且,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曲家。
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有体面的职业不做,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曾在自传上自述道:“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都认为他“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一般人都认为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不抱希望地表示:“孺子不可教也。”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完全不适合读书。
……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名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当别人瞧不起自己时,没有胆怯懦弱,而是勇敢地面对。
萧伯纳年轻时,胆子很小,不敢和别人大声讲话,更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每当要敲别人的门时,至少要在门外徘徊20分钟,才能鼓起勇气冒那个“险”。
他说:“很少有人像我那样深受害羞和胆怯之苦。”后来,他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希望他自己能变弱为强,于是,他开始各种尝试。他参加了辩论协会,出席伦敦各种公开讨论会,终于跨越了自己的无形障碍,成为20世纪最有自信和最杰出的讲演者。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爬铁索,失败的原因不在于智商,也不在于自身力量,而是囿于自己的无形障碍,被铁索外在现象吓破了胆。但是如果我们敢于向自己的畏惧挑战,害怕就必然会消失。
勇敢地向自己挑战
我国著名科学家陈章良先生出生在农村,父亲是农民,不认识字,母亲是地道的家庭妇女。由于穷,陈章良怯懦弱小,但是他决定好好念书,摆脱贫困。
1978年他坐着拖拉机,背着行李到县城参加考试,全乡众多考生中,陈章良是唯一的中榜者。
刚进校门,别人都会英语,可他连26个字母都不能认清楚。由于穷,家里不可能给他很多生活费,他就靠学校发的每个月19元助学金并且在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饭菜没有钱买,他就靠地瓜充饥。
又穷又土的陈章良毕业后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
1987年,陈章良回国,当上了北京大学的副教授,年仅26岁。34岁那年,当上了北京大学的副校长。
陈章良成了20世纪80年代留美中国学生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第一个在世界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人,更是唯一的以研究生的身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的学生。
他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两个中国最大的生物实验室,一个是属于国家的,一个是属于他自己的。如今,他已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
一个人遇上害怕的事,只要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就会觉得这些事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害怕某些事时,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试着做这件事,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
最坏的结果,绝不会比想的可怕。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你所能取得的成功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向。
真诚和诚恳也是资本
有3个青年人一同参加某公司的面试,公司有明确规定:应聘者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他们3个都是刚刚步入社会毫无工作经验。其中的两个人在填写登记表的时候,都写上自己有工作经验,而另外一个没有写。面试时,考官问前两个“有工作经验”的青年一些相关的问题,但他们都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而问到最后一个青年时,他说:“我刚刚毕业,不可能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不具备贵公司提出的条件,但我学习和动手能力强,给我3个月的时间,我就会掌握公司所要求我具备的技能。”
考官最后选定的人当然是这个诚实的青年。因为他们提出“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本身就旨在考验应聘者的品质,他们当然知道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然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高品质的人才。
许多刚毕业的学生,因为没有经验,在找工作时往往也被“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者“有几年工作经验”等要求所限制。这时候,就需要用自己的坦诚和诚恳作为资本。
行动是战胜怯懦的法宝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但如果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最终能学会走路。可是渐渐长大了,努力到底的精神受到外界质疑,常常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更为客观重要。如果做错点事,身边的人劝告说:“做事要谨慎小心,不要做没把握的事情。”但你如果相信了这些话,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产生一种障碍,阻止你去做眼前的这些事。
美国的克里蒙·斯通在童年时代非常穷,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在小斯通十多岁时,母子俩的职业是为保险公司推销保险。斯通始终清醒地记得他第一次推销保险时的情形——他的母亲指导他去一栋大楼,但是他犹豫。他站在那栋大楼外的人行道上,一面发抖,一面默默念着自己信奉的座右铭:“只要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马上就做!”
于是他害怕地走进大楼。
但他没有被踢出来。他脑海里一直想着那句话:“马上就做!”走出一间办公室,担心还会碰到钉子。不过,他还是强迫自己走进下一间办公室。
这次推销成功,他找到了一个秘诀,那就是:在感到害怕的时候立刻冲进下一间办公室,这样才没有时间考虑是否会害怕而犹豫。
虽然这一天一共只卖出了两份保险。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的收获是很值得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