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3300000009

第9章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干政丢汉室(3)

第二天,成帝让中黄门勒严把许美人生的皇子送到赵合德的宫殿里。他和赵合德先是抱着孩子看了半天,随后,他们把孩子用包裹包好,让宫女送出去埋掉。

又一个小生命消失了,成帝纵容赵氏姐妹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尤其第二个皇子,算是他亲手所杀,可见他已经没有了人性。

赵氏姐妹有了成帝的默许,更加明目张胆地惑乱后宫、摧残嫔妃,以至“生子者被杀,堕胎者无数”。成帝从此再没有孩子了。

绥和元年(前8),各地的藩王进京见驾。因为皇帝立谁为储君的问题,藩王们开始了明争暗斗。其中,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胜算最大。

定陶王刘欣的祖母傅昭仪很会走门路,她给赵飞燕送来不少的财宝。赵飞燕一想,自己生不出儿子,将来总得有个依靠。于是,欢欢喜喜的收了财宝,并常在成帝面前说刘欣的好话。

绥和二年,赵飞燕的枕头风终于吹成功了。成帝立刘欣为皇太子。赵家姐妹本就专宠,又有太子撑腰,更不可一世了。

俗话说:物极必反,盛及必衰。”绥和二年三月十八日,成帝宿在赵合德的宫殿里。天快亮的时候,成帝起床准备上朝,却突然昏倒,连话也说不出来了,随即驾崩。

成帝一向身体健壮,也没有什么病,怎么会突然暴死呢?一时间,各种说法在宫廷内外传开了。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说法,皇帝死在赵合德宫里却是不争的事实。皇太后王政君下令大司马大将军王莽追查成帝死因。赵飞燕姐妹一向骄横,宫里人没有不恨她们的。成帝一死,皇宫人等群起而攻之,矛头直指合德。合德知道没人能救得了自己,只得自杀。

成帝驾崩,赵飞燕无依无靠了。好在哀帝刘欣即位后,感念她推荐为太子,立了功,对她礼仪相待,还尊她为皇太后,并封她的弟赵钦为新成侯。

不久,朝中大臣纷纷上奏,揭发赵氏姐妹残害成帝妃嫔与子嗣等事。哀帝虽然知道都是事实,但不想为难赵飞燕,只把赵钦削职发配,算是敷衍过去。

哀帝登基后,朝政更加混乱了。哀帝的祖母傅氏家族和母亲丁氏家族的两姓外戚,与在朝掌权的王氏外戚,开始了争权夺利的一场混战。

赵飞燕因为刘欣的关第,选择帮助傅、丁外戚。但她没想到,这一次自己失算了。仅仅六年后,也就是元寿二年(前1),年轻的哀帝居然就驾崩了。

王氏外戚扶持九岁的平帝刘衍登上了帝位。从此,王氏外戚取得了绝对朝政把持权!他们开始大张旗鼓地讨伐敌人。站错了队的赵飞燕当然不能幸免。

不久,王氏外戚又翻出了“残害皇子”的旧账,削去赵飞燕的皇太后封号,将她幽禁在北宫。随即又废为庶人,让她去为夫君成帝守陵。至此,

赵飞燕彻底绝望,她选择了自杀。

(3)关于哀帝一朝

绥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7年,“执政”了二十六年的成帝驾崩。他一生也没有摆脱母后王政君的精神束缚,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成帝一生没有后代成人,驾崩前,继承人问题就摆在了面前。

前面说过,元帝有三子地位比较高,一是成帝刘骜,二是傅昭仪生的刘康,三是冯昭仪生的刘兴。当年傅昭仪及其子刘康对成帝的地位冲击很大,王政君当不会忘记,但是作为一名母后,她还是显示出了对刘家血脉的关切和尊重。她本可以用“掉包”等卑劣手法,满足自己的掌权欲望,可王政君没有那么做,这说明她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还是能以大局为重的,也是非常大度的。

经过与王家人的密商,王政君没有选择年富力强的刘康,因为那样不好控制,而是最终选择了刘康的儿子刘欣即位,一方面保持了刘家的血脉,同时亦不会丧失对政权的控制权。

刘欣即位时十八岁,是为哀帝。他执政六年,既算是少年天子,又是一个短命皇帝。

应当说,选择了刘康的儿子刘欣即位,让定陶王刘康也非常感动。他知道,朝廷在王政君王家人的控制之下,自己不可能施加什么影响,如果不甘寂寞,定会惹出杀身之祸,同时儿子的皇帝位也会丧失,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了沉默,同时更加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告诫自己的儿子刘欣,应如何顺应王家人的干政。

哀帝即位后,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虽然她已经老迈,又失去了唯一的亲骨肉刘骜,但以她为首的王家人仍然抓住朝廷的权柄不放。刘欣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贵,与王政君家族在权益分配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太皇太后王政君不得不让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

刘欣真是个不争气的皇帝,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公开自己是同性恋的皇帝。

早在十五六岁时,还是定陶王的刘欣就由祖母做主,娶了堂姑傅氏为妃。

刘欣被立为皇太子后。王妃傅氏被封为皇太子妃,与刘欣一起住进了皇宫。

哀帝刘欣即位后,傅氏自然被封为皇后。但是,她虽成了高贵的皇后,哀帝却始终不喜欢她。她哪里知道,整个后宫里,最受她的夫君——当朝天子宠爱的竟然是个男人。

汉哀帝刚即位时,就听说过太子舍人董贤这个名字。当时董贤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因为容貌美丽,他常常沾沾自喜、顾镜自怜。宫中的侍臣都认为他年少无知,不让他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所以,哀帝只听过他的名字,从没见过他。

后来,董贤升任为侍郎。有一天,轮到侍郎董贤传报时辰。哀帝正在殿中批阅,突然看见一个打扮成了男人模样的美貌宫女,心中感觉有趣,就召那宫女进入殿里来。等问了姓氏,哀帝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难道,你就是素有美貌之称的舍人董贤?”

哀帝嘴里这样问时,心中却正想入非非。他想,一个男子能有此美丽的姿色,真算是绝代“佳人”了,就是后宫的数千真女人在他面前也相形见绌了。于是,哀帝让董贤坐到自己的腿上,和他亲密地交谈起来,并马上封董贤为黄门郎,让他从此跟随在自己的左右,随时侍奉。

(4)关于平帝一朝

公元前1年,元寿二年,哀帝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又将军政大权交给王莽,让他重登大司马的宝座。

王莽和太皇太后商量后,最终确定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九岁的儿子刘衍为帝,是为平帝。九岁的孩子怎么能掌管国家呢?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继续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继续依赖王莽。

这个时候,王莽已经不是若干年前那个恭谨小子了。他通过政治经验的积累,逐渐产生了“代替汉家王朝,由自己创建王氏天下”的野心。这与王政君尊重刘家天下,只是自己谋求权力相比有本质的不同。

于是,王莽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他开始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甚至包括王家人也被他排挤;同时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笼络人心。

事实上,王莽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平帝,而是有恩于他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实话说,开始的时候,王莽不敢招惹太皇太后,因为王政君虽然年迈,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王莽只好用计谋,采取暗招夺她的权。

王莽指使亲信上书,说太皇太后是至尊之体,不适合过分操劳,一些小事情就不必事事过问了。太皇太后不知有诈,相反还觉得孩儿们懂事,于是下诏,以后唯有封侯赐爵一事须奏闻于她,其他事情完全由王莽了断。

王莽首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平帝当了皇后,自己成了“老丈竿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平帝渐渐长大了,公元5年,王莽觉察到这个十三岁的孩子对自己专权非常不满,于是决定毒死平帝。对权力无限向往的王莽已经顾不得女儿的幸福了,因为他只要权力。

(5)关于刘婴朝和王莽朝

王莽废了平帝,以“兄弟不得相为后”为由,不拥立年龄都较大的刘家五十三位诸侯王,最后,他看中了广成侯刘显的年仅两岁的儿子刘婴。不过,求权心切的王莽要将皇帝位给自己留着,他舍不得把皇帝位给这个孩子,于是为刘婴起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名称“孺子”。谁都知道孺子就是皇帝,可王莽就是不让这么叫。

孺子上台,王莽也从后台前移,粉墨登场,名曰“摄皇帝”。

孺子的设立,不仅打乱了汉朝的朝纲,得罪了执政多年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同时也葬送了自己女儿的幸福,可王莽在所不惜。

此时,王政君已经近八十高龄,实在没有气力与王莽论争。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到无奈和羞耻,满朝都知道王莽是她挖掘和培养起来的,现在,王莽却这样对待她、这样对待汉朝。王政君在任用王莽之后,对许多王家人渐渐疏远,加上王莽的排挤,太皇太后已经无人可用了。执政经验丰富的王政君知道,摄皇帝只是第一步,王莽最终是要当皇帝的。

公元8年,王莽终于将刘婴废黜,贬为安定公,在爪牙的欢呼声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坐上了龙椅。然后,他去拜见太皇太后王政君,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如今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

第二年正月初一,未央宫前殿隆重举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礼。王莽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朝贺。他还给王政君留了点儿面子,因为她的名字还有点儿效力,所以奉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只是去掉了汉朝的称号。

王莽称帝后,觉得只有掌管汉朝皇帝玉玺,才算得上真正取代了刘氏天下。于是他派王舜去长乐宫向王政君索要“汉传国玺”。王政君大怒,指着王舜骂道:“你蒙受汉室皇恩,不思报答,反而乘汉家势单力薄之机,帮王莽篡位。像你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家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汉传国玺随我下葬,他王莽休想得到。”她把汉玺扔在地上,“你们兄弟早晚会得到灭族的报应!”

王莽还算理智,他再也没有难为王政君,只是将这个对他有恩的老太太撇在一边,不闻不问。这样,王政君在悲愤、忧愁中又活了五年,公元13年死去,享年八十四岁。王莽还算冷静,他差人将王政君的尸体同生前并不疼爱她的元帝合葬,这也算是收买人心的举动吧。

王政君作为女人,干预朝政半个世纪,但可悲的是,她把夫君留下的江山给丢掉了。

同类推荐
  • 王朝盛世寂如画

    王朝盛世寂如画

    王远,一名普通小员工,被一辆卡车撞死,当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国之君!更神奇的是,他还有一个神奇的系统。皇帝养成系统——你值得拥有!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闯红楼

    闯红楼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世界,闯进了个人。一众薄命司的姐妹们还会薄命吗?本文为翻转类,很多事依据判词所写,但是结局却是不同。喜欢解读红楼的书友可以一起探讨!
  • 知识界的抗争

    知识界的抗争

    本书是《江南时报》社为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而策划的“知识界的抗争”系列主题报道,全书分11个主题:1.国立中央大学西迁;2.张恨水风雨飘摇中创办《南京人报》;3.国立中央大学西迁;4.南博文物西迁;5.林学大师陈嵘冒死入虎穴;6.金陵女子大学西迁;7.留守南京保护校产的建筑师齐兆昌;8.鼓楼幼稚园西迁;9.国立药专创办之初被迫西迁;10.南京盲哑学校师生抗战往事;11.鼓楼医院惟一的中国医生。本选题为主题出版,11个主题围绕抗战时期南京知识界应对日本侵略战争而采取的抗争举措展开,集故事性和历史性于一书,可读性强。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热门推荐
  • 民国之锦绣梅缘

    民国之锦绣梅缘

    她们是同父异母的三姐妹,姐姐的生母在多年前意外死亡,自己成了别人的替罪羊,又在被动的情况下变成了妹妹的情敌,三人落入了被命运黑手操控的局面中。一次荒唐的误会让她替妹出嫁,原来丈夫竟是搞错了对象!缘分使她早已命定良人,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恨纠葛,在三人的痴痴相望中拉开帷幕,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
  • 暮烟楼纪事

    暮烟楼纪事

    天下第一楼暮烟楼卷入江湖纷争,掌权者们偏还不安分的要把朝堂的水也搅浑,鸡飞狗跳间却又扯出缱绻深情。
  •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她的重生,只为复仇!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在手术台上活生生地挖心取肺而死。临死才知,原来她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她姐姐的移动血库,活生生的器官捐献人!订婚宴上,未婚夫变成姐夫。就连她的孩子,生来也只是为了剜出心脏移植给姐姐的孩子……无边的恨意让她死不瞑目!她的幸福已断送,她的心已成灰,所支撑她的,唯有仇恨的力量。一朝重生,她身怀异能誓要报仇,要把他们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一一讨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Destined (Book #4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Destined (Book #4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惊鸿一瞥,己然情深。此文是细水流长的,内容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不喜勿入。新手,文笔会有些稚嫩,还望见谅,不好之处请点明。今后多多指教。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
  • 浮生骄狂

    浮生骄狂

    “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以沫,要低调!”“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而我,选择第二者,毕竟也低调不了,实力就摆在这,只能高调喽。”“……”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灵魂之舞

    灵魂之舞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收录了:鱼、月光里的银匠、永远的嘎洛、野人、灵魂之舞、格拉长大、银环蛇、红狐、槐花、阿古顿巴、老房子、声音、界限、清晨的海螺声、赞拉土司传奇、沃日土司传奇、末世土司、怀想一个古人、露营在星光下、从乡村到城市、看望一棵榆树、落不定的尘埃等文章。
  • 魔神界限

    魔神界限

    意外穿越到魔域的苏明,变成了无法觉醒的少年,可因为一次偶然,右眼的神秘能力被激活,远古的记忆逐渐在他脑海中复苏。一个巨大阴谋正缓缓展开,他,将如何面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