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300000004

第4章 中国的水够用吗?(2)

可供水量是各种供水工程可以供给用户利用的水量,一般按取水工程从河湖、地下含水层等自然水体取出的水量来统计。

水资源人类可耗用量与可供水量还有差别。一方面,可耗用量只是从资源角度限定,等于水资源总量扣除天然生态需水量,但有资源不等于可供给,如果没有修建供水工程的条件,即使有资源,也形不成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对于开发利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供水量可以大于可耗用量,原因是取水、供水工程的供水量一般不会被完全消耗,而是有一部分(称为回归水)水量回到地表或地下水体,还可以重复取用。

因此,除了关心人类经济社会可耗用水资源量之外,还必须关心在一定的资源量和工程条件下的实际可供水量。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国的可供水量2015年规划达到6 30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6 7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7 100亿立方米。

中国的需水量会有多少?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国2015、2020、2030年的用水总量应分别控制在6 300亿、6 700亿、7 100亿立方米以内。这些水能否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我国的需水量有多大?

需水量三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需水量预测却是世界性难题。

人类的需水预测往往偏大。比如,20世纪80年代海河流域综合规划预测2000年流域总需水量为522亿立方米,2030年总需水量为734亿立方米。而实际情况是,2000年用水430亿立方米,从1997年达到高峰需水量450亿立方米后,海河流域的用水量就在下降。

美国同样有预测不准的问题:1968年美国国家水资源委员会报告预测,2000年、2020年美国全国总需水量将分别达到11 116亿和18 900亿立方米,但实际高峰用水量仅为5 803亿立方米(1980年),而后出现了负增长。

预测不准的原因有多种。(1)高估经济发展速度。因为地方和部门利益,多报需水,从而可以从国家获得更多水资源配置份额、获得国家更多供水投资。(2)对水资源需求的规律掌握不够,例如没有估计到后来发生的水价大幅度提高对水资源需求的抑制作用,没有预见到经济结构的知识化和服务化升级可以大大减少对水的需求。(3)对经济社会的缺水适应能力估计不足,尤其是在中国,以前是计划经济,因为都是国家投资,各部门、地方出于自身利益,都习惯把指标说大,以此向中央要各种投资,没有估计到经济规律的作用和水价的作用。计划经济往往只考虑发展,而很少考虑人们对缺水的适应能力。实际上,面临缺水的形势,人们可以通过把高耗水的产业布局到水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发展节水型产业、选择节水型工艺等措施来减少对水的依赖,从而可以在用水不增甚至减少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用水随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律——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经济规模扩大、人均GDP提高,用水规模、人均用水量也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高用水行业和工业比重下降,乃至规模绝对萎缩,社会经济用水会在达到最高点后转而下降。

中国的用水何时会达到顶点?高峰需水量会是多少?

曾发表《谁来养活中国》的著名学者、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李斯特?布朗,1998年预测中国总需水量将达到10 6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量6 650亿立方米。这样的预测显然太离谱了。

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已经从1997年的3 920亿立方米的高峰回落到2000年的3 700亿立方米左右,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人工生态用水都在增加,使得中国的总用水量还处于增长过程中,但增长速度已经逐步放缓。

中国已对全世界承诺,到2020年把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中国正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中国已经进入人均GDP 6 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上海、北京等地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加强,加之中国对污水排放的管制会越来越严格,对排污的限制又会反过来限制用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用水效率的提高,中国的用水量不会增加很多。

我们对总用水趋势的判断是:中国的总用水量已经接近顶点,不会增加很多。其中农业用水下降,工业用水略增,生活用水上升,总量基本持平。为保险起见,可以按略有增加进行预测和规划:高峰用水量达到6 500亿立方米,也即未来中国的高峰需水量为6 500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总体供需趋势

中国水资源总量27 728亿立方米,社会经济可耗用量8 100亿立方米,可供水量规划2015、2020、2030年分别达到6 300亿、6 700亿、7 100亿立方米。

我们预测中国高峰需水量在6 500亿立方米左右。

可见:中国水资源可耗用量大于可供水量。最大可供水量大于高峰需水量。中国虽然有些区域严重缺水,但整体而言,中国的水资源是够用的。

虽然因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管理还不完善,中国还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缺水问题,但总体而言,只要我们布局得当、管理得当,中国的水量在总体上是够用的,是可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中国的水资源可以保障粮食安全的用水需求

粮食生产需要水。在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时,就需要人工灌溉补充水分。农业用水是大部分国家的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比重,1949年为97%,1980年以前维持在83.4%以上,在1997年为70.4%,2011年降低到61.2%。虽然我国农业用水比重一直下降,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第一用水大户。

我国农业用水比重一直下降,农业用水量也从顶峰下降。有人因此担心农业用水能否满足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要求。这种担心虽有缘由,但实际上不需要太担心。

从1997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用水下降了,但粮食产量仍是上升趋势,并且人均粮食产量在201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24千克。因为抗旱品种的选育推广,因为喷灌、滴灌、非充分灌溉等灌溉技术的推广,因为地膜覆盖、温室种植等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耗水量大大降低了,而且这种发展趋势没有停止的迹象,还会继续下去。因此,我们有理由预期:我们在将来仍可以用更少的水生产更多的粮食。

相比于2011年的57 121万吨,到2030年需要增加粮食5.04%,相当于年均增长0.26%。对比过去十年(2001—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2.35%,未来19年所要求的增长率只有过去十年的1/9。如果今后粮食播种面积保持不变,则要求粮食单产需要保持0.26%的增长率,相比于过去三十年1%左右的增长率,也要低很多,因此粮食产量增加到60 000万吨的可能性很大。

从水的条件而言,中国的粮食产量有80%左右来自灌溉耕地。灌溉地每立方米灌溉用水的粮食产量——灌溉水生产率——1980年为0.667千克,2007年增加到1.13千克,年均增长率为1.95%。如果到2030年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83%,则需要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达到49 400万吨;如果农业用水保持在3 600亿立方米,则单方灌溉水的粮食产量需要达到1.37千克,相对于2007年的1.13千克每立方米,需要提高21.6%,相当于年均提高0.85%,增长速率只有1980—2007年平均增长率的44%。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技术进步趋势,这样的灌溉水生产率提高速率也是有希望实现的。

总之,中国过去做到了在灌溉用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人均粮食产粮继续增加,未来仍可以在灌溉用水略有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继续增长、人均粮食产量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之上。

中国究竟有多少城市缺水?

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动转型之中。

我们常说中国是个农业社会,这话在过去是成立的。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城镇常住人口占所在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0.6%,近90%的人口都在农村;198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19.39%,仍有超过80%的人住在农村。到目前为止,这个判断仍然基本成立。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9.68%,仍有一半人口住在农村。但这种情形很快就会发生改变。近3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目前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到2030年会超过70%。就是说,到那时有超过10亿的中国人会住在城镇,中国社会将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2 301.91万人,北京市达到1 961.24万人。像上海、北京这样千万人口级的超大城市,中国还会出现很多,重庆、成都、广州、深圳、天津、哈尔滨、武汉等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或很快超过1 000万人。对于人口高度集中的超大城市,供水是严峻的挑战。

由于城市的人口集中在有限的小空间内,本区域的产水量不可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必须要有外来的客水输入提供支持。如果不临近水量充沛的大江大河,或者河水水质遭受污染,城市的供水就会很紧张。

目前全国有655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83个地级市,368个县级市。

经常在媒体、专业文献中看到有这样的说法:中国有400座城市缺水、200座城市严重缺水。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事实上究竟有多少个城市缺水?

根据中国知网和百度的搜寻结果,最早的关于中国缺水城市个数的文献是苗振亚1994年发表的文章:“据1992年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434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188个,严重缺水城市44个;而在1994年4月水利部何璟副部长在一次讲话中公布的统计数据,缺水情况已更加严峻。全国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严重缺水城市竟达104座。”苗振亚.灾害与你同行——有关环境的报告.清明,1994年第5期.最早提出中国有400个城市缺水的是前建设部副部长李振东,他在1995年十二省、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座谈会上讲话,说道:“在全国622个城市中有400个城市缺水。”樊建平.建设部李振东副部长参加十二省、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座谈会并讲话.城建档案.1996年第1期.水利部徐文德、陈韶君1996年发表的文章采用的是198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城市缺水严重,从北方至南方,从沿海到内陆,全国均有缺水城市,截止1988年统计,全国有310座城市缺水,缺水量达每年58亿立方米(日缺水量1 600万吨)。”徐文德、陈韶君.百年大计唯系水——中国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保护.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第12期.朱斌等指出中国有300座城市缺水,“城市缺水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的普遍问题。缺水城市已占城市总数的一半以上,包括14个沿海开放城市,3个特区城市(不包括珠海),3个中央直辖市和几乎所有的省府。全国32个特大城市,无一例外都在缺水之列”。朱斌等.试论中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6年第4期.此后从1990年代到今天,一般文章都说中国有400个城市缺水。

中国有多少城市严重缺水?苗振亚的文章中已指出水利部1994年的统计是104座。钱易院士曾在1996年发表文章,说有40多个钱易.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途径.北京规划建设,1996年第4期.,估计还是用的苗振亚所说的1992年的老的统计资料。傅国伟、郭京菲1997年发表的论文叙述:“水利部的调查表明,90年代初,全国缺水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 多个,每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傅国伟、郭京菲.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第1期.但没有给出水利部调查数据的来源,估计用的是何璟公布的数据。2002年全国水文工作会议透露:中国600座城市中有400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30多座城市缺水严重。http://news.sina.com.cn/c/2002-03-27/0655523884.html,截止2012年6月19日可查看。2010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在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表示: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李守信.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吹风会上的开场白.2010年3月29日.http://www.china.com.cn/zhibo/zhuanti/ch-xinwen/2010-03/30/content_19714974.htm,截止2012年6月19日可查看。这是关于严重缺水城市个数来自权威部门、时间最近的数据。

在中国655个城市中,竟然有400个缺水,200个严重缺水?

我们不清楚城建部门和水利部门判断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依据和标准。如果说用水受到限制、不能自由用水就是缺水,那么中国大部分城市确实都是缺水的。但如果以供水是否不足而实质性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为判断依据,那么缺水城市的个数就会大大减少。

因为城市用水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较低,而且城市用水往往比农业用水具有优先权,在总可供水量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应该说城市用水总体上也是可以满足的。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城市严重缺水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判定标准和调查研究才能确定。

同类推荐
  •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

    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食品是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的 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也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董志龙所著的《舌尖上的安全(破解食品安全危局)》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食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聚焦民生,贴近生活,着力寻找破解食品危局的方案,并以积极的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走出一条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光明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努力。
  • 新编柴油车故障检修精选300例

    新编柴油车故障检修精选300例

    本书以装用柴油机的汽车在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实例为主体,介绍了东风、解放、斯太尔、依维柯、五十铃等系列柴油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内容通俗易懂,且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供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汽车专业的在校师生学习参考。
  •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丛书全面讲述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传奇故事,其时间跨度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创业伊始,直至当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这个品牌是极富魅力的,而这份魅力得益于它的员工和产品。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热门推荐
  • 最强驭灵系统

    最强驭灵系统

    当诸神陨落,当世界大崩,当各位英雄觉醒并相聚时,那个这个世界,将是继续大崩,还是走向统一与和平呢?那么又会是谁主临这个世界?可那诸神沉睡前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不会平静,那么……
  • 青梅竹马之冤家路窄

    青梅竹马之冤家路窄

    幼儿园一起读还同桌,没关系!小学一起读,还同桌,我忍!初中一起读,还同桌,我也忍了!为毛高中也一样?大学我本以为不会了,就算会也不会在一个班。因为我在表演系,他在导演系。可为毛(* ̄m ̄)他在表演系?啊!老天啊!您劈死我吧!来自女主的咆哮。笨丫头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下辈子我也只能是你的!然后继续这么轮回就好了。来自男主的警告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三国之荀世香

    三国之荀世香

    乱世一代萌系萝莉成长记,目标是乱世一代奸雄蜀黍!温润如玉的香哥哥是她的必备道具,卖萌装痴扮猪吃老虎是她的必杀模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年,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能借到的戏剧剧本。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的那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尽管安徒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踏进了文坛“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 寄刘少府

    寄刘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宣武战神

    宣武战神

    都市屌丝青年昊天,不被社会接纳,跳海自杀本以为死了,可没有死而是到了一个新世界,到了一个属于战争的世界,这个大陆叫做宣武大地,这里没有乐土,只有战争,无休无止的战争,这是一个有这属于战的世界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