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200000136

第136章 洛阳风云

朝中大权皆由何氏把持,何太后临朝观政。所以何进等人一上奏,何太后便立马批复奏可。她心里也高兴得很。虽然内外朝都是她何氏独大,自家儿子又是天子至尊。可权力再大也大不过礼法不是?

董后再怎样,也还是她的阿姑,天子的亲奶奶呢。若是自己做的太过,也难逃百官的指责不是?

只有把这老太婆赶出宫去,这宫中才是自己说了算。

永乐太后一听这事,便吓坏了。她凭仗儿子在宫中享福几十年,到现在才想起来政治斗争的可怕。可是,她已经没有依靠了。她的儿子,曾经的天子,已经躺在了棺椁之中。而现在的天子,什么事也不懂,只知道听他娘亲的,听他舅舅的。又怎会对自己这个奶奶亲近?更何况,自己还反对过他登基为帝呢。唉,永乐太后一声长叹,只有依靠娘家侄儿了。老太太年岁已高,心中忧怖,竟然被吓得病了。

而这边何进又找了个由头,率军围了骠骑将军府。外戚其实本事都不怎么样。所依仗的,不过都是天子所给予的权势而已。所以军中排名第二的巨头骠骑将军董重,一听说被大将军何进率兵围了,竟惊慌得不知所措,思来想去,知道大势已去,竟然在家中自杀。

刘备听了消息,也不禁一声长叹。有时候政治就是这么肮脏。董重他见过,一个本份老实的厚道汉子。让他当个富家翁还好。把他强行推到骠骑将军的位置上,那不是害他么?天子在,无人敢动他。天子崩,他就成了别人的磨刀石了。

刘备又想,若是自己是董重,只怕早就率了家将,杀将出去了罢?不管胜负,与之一拼的勇气还是有的。可惜董重了。

董重既死,永乐太后闻讯,心中大惧,未多久,在宫中疾病暴崩。先帝驾崩,而何氏便杀先帝表兄,吓死孝仁皇后。这人总是同情弱者的。虽然永乐太后是爱财了点,可是董重是个老实人呐,且董家几十年,除了敛点财,也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儿。所以董氏一败亡,天下人说话便不好听了。什么怪话都有,反正就是归咎于何氏了。

这时候何进似乎也明白过来了,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搞得名声不好听了。不过事已至此,再反悔也是无用。只好又开始操持起永乐太后的丧事了。

本来何进想,这段时间事情太多,骠骑将军和永乐太后皆死,军中大权皆归自己。那么便等天子与永乐太后下葬之后,再腾出手来对付宦官。结果天不遂人愿。他想歇歇刀,人家就是不让他这么干。

这不,他的老乡中常侍郭胜给他写信了。说大将军你要小心,蹇硕这孙子在宫中密谋要对付你呢,不过我们大家都没同意……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古今宜同。

蹇硕本来想偃旗息鼓的。可是见了骠骑将军和永乐太后都被何氏给灭了。他这小心肝是吓得扑通扑通直跳。这手段,太凶残了。不给人活路啊。蹇硕在宫中,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最后把心一横,豁出去了,于是顶着两个黑眼圈,召集一班狐朋狗友,都是十常侍中人,一起来商量:“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闭上阁,急捕诛之。”

蹇硕不是不知道郭胜是何进乡党,也不是不知道郭胜等人和何氏关系颇深。但他相信,在生死存亡眼前,郭胜他们是会和自己坚定的站在一起的。他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要不是自己还统领西园禁军,何进早就伸手把咱们给灭了。现在该怎么办,你们应该要做决定了吧?

蹇硕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高估了队友们的智商。郭胜他们答应说先商量一下,结果反手就把蹇硕给卖了。为何?因为郭胜自以为是何进乡党,又是自己把何太后接进宫的,有这一层渊源在,何进不会恩将仇报。而赵忠、张让等人觉得当年是自己冒死求情,还出了一大笔钱,才让何太后的皇后之位稳固。何氏有今天,全靠他们,且何苗与他们都是铁哥们。何进不至于和自己翻脸……

所以说宦官有能力者少,基本上全都是依仗天子之势作威作福。何进收到郭胜的书信,冷笑一声,正愁找不到借口呢,你蹇硕就主动送上门来。正好,新仇旧恨咱们一块算。

于是何进以蹇硕阴图大将军,乃使黄门令收蹇硕,诛之。然后全收西园兵。

一时之间,大将军何进声威一时无两。军中障碍全被他一扫而空。洛阳之兵皆受其令。于是曹操又劝:“洛阳之兵皆受大将军所制。大将军一声令下,莫敢不从。可诏下董卓,使其兵退凉州矣。”

结果曹操一走,袁绍又来了,何进便把刚才曹操说的说给袁绍听。袁绍听了心中大怒,他心中自有筹划,自然不愿何进被人鼓动。于是心中便把小伙伴曹操给记恨上了。袁绍毕竟是公侯世家出来人子弟,在心中稍微组织了下言辞,便道:“不妥,孟德等所虑,不过为董仲颖无人可制也。然将军尽收洛阳兵权,又有桥元伟、丁建阳等为臂助,何惧董卓哉?且军令反复,于事无益,徒损大将军之威尔!”

袁绍见何进沉思不语,又复说道:“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

何进见袁绍所言,反复都是为自己考虑,心中一阵感动。于是决定便听从袁绍之言,不下令着董卓退军了。还是袁绍说得对,老子堂堂大将军,掌天下兵权,难道还怕一区区外镇?若传了出去,徒惹天下人笑话。

又把袁绍的话深记在心中,当初在宫中险为蹇硕所害,何进一直记得,于是觉得袁绍的话说得太有道理了。这社会,风气坏了,到处都是陷阱,自己若不小心,搞不好就要中圈套。还是住在军营中稳妥一点。

于是何进便一直称疾,不入宫中陪丧,就连天子下葬,也不露面送山陵。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哪。

六月十七,辛酉,葬先帝孝灵皇帝于文陵。

谥法曰:“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反正这个灵字,不是什么好词。

何进和何太后也心知肚明。何进受妹妹之托,还婉转的请三公及大臣们能不能给个好点的谥号,这谥号实在是太……看看史上谥为灵的君王吧,晋灵公不君,楚灵王好细腰,赵武灵王饿死沙丘……然后这几个家伙都没什么好下场。

按说到了汉末,史家渐渐开始为尊者讳,汉灵帝原本不该得此恶谥。关键是他在位几十年,没做什么事不说,反而把士大夫给得罪惨了。

看看士大夫们对汉灵帝的说法就知道了。

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盖勋是这样说的:“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

范晔在《后汉书》中拿秦二世与汉灵帝相提并论。

薛莹说:“孝灵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绍皇统,不恤宗绪,不祗天命;上亏三光之明,下伤亿兆之望。于时爵服横流,官以贿成……”

几百年后的唐代大诗人杜牧还在说:“桓、灵四十年间杀千百比干,毒流其社稷……”

可见此时士大夫们对先帝的印象是有多么的差了。先帝在世时受尽他的欺压,咱们拿他没办法。也就只能在这谥法了拿捏下了。什么,要咱们改个好听点的?没门!

大将军何进被碰了一鼻子的灰。却也拿这些家伙们没办法。士人们极重风骨,有些事,他们不肯干,你就是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是不会低头的。

算了,灵帝就灵帝吧。反正人也死了。这一页就这么翻过去算了。大事要紧。

先帝也下葬了,新帝也登基了。天下士大夫们,一个个的磨拳擦掌,兴致勃勃。新的篇章开始了。大家是该发挥自己的抱负的时候了。大将军何进亲近士人,信任士人,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好兆头啊。

此时,被孝灵皇帝弄得人心散乱的士大夫们,不禁对大将军何进抱以极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更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

谁是患?天下人皆知,乃是孝桓、孝灵皇帝时祸乱天下的阉宦。

何进此时也是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是大汉的掣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天下没有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他。

于是又召集袁绍等人,一番商议后,对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下最后通牒了。我要对宦官下手了,妹妹你站哪边,自己想清楚了。

洛阳城中,风云聚焦,一场惊天变故即将上演。

而无数人都在摒息期待,期待风雨之后的彩虹、期待乌云之后的暖阳。期待着属于士人的,久违的胜利!

同类推荐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三国之弃子

    三国之弃子

    身为灵帝的长子,废后的哑巴儿子,后世青年如何在三国时代争霸天下?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立足中国东北地区,整合东北地区伪满、日本研究资源,致力于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本书是第1辑,聚焦伪满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与教育侵略、经济掠夺、交通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阐明了日本的文化侵略与经济侵略对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以及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热门推荐
  • 巴林纪程

    巴林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八零之甜妻撩人

    重生八零之甜妻撩人

    新书《我在梦里惹上未来大佬》重生后的程媛怀疑她爸换芯了,对她不冷不热的爸爸,突然把她宠上天不说,还成了挣钱小能手。更离奇的是,她经常做同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帅到人神共愤的帅哥,就喜欢睡觉,她总是变着各种法子吵醒他。帅到人神共愤的帅哥:要是让我抓到那个天天让他睡不成觉的女人,一定要狠狠教训她!直到后来,见到了她。真香!棠棠的完结文:《重生八零之甜妻撩人》《重拾俏时光》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 重生之仙魔女尊

    重生之仙魔女尊

    红伊,你本是万灵之母瑶羿大使的神血转世,却阴差阳错被妹妹取代,被囚禁于火枫林整整数百年。一纸婚书,一席嫁衣红霞,把你拉入这万丈红尘,既算解脱,亦算深渊。“王君那句喜欢,怕是早就不作数了吧!”也便认为他自始至终只不过是怜悯你罢了。殊不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风云劫里,你和他的命运只不过一场蓄意玩弄的闹剧,只是你从未信过他,他亦从未挽留过你。“如今,山河戎马,盛世荣华,我皆可自行要回,便用不上他了。”彼岸花开开彼岸,浮生浮萍两岸过,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 我和傲娇竹马又撒糖了

    我和傲娇竹马又撒糖了

    【爆笑甜宠,校园爽文!】她背景强悍却故意隐藏身份,转学归来,扮猪吃虎。殊不知,她是天才少女,背后有个神秘坑爹的师傅。她和他是青梅竹马。
  • 吸血鬼

    吸血鬼

    《吸血鬼》所讲述的故事始于19世纪初,一位名为鲁思文的举止怪异的英国贵族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青年奥布雷对鲁思文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二人在罗马因为兴趣不合而分手,奥布雷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后者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于吸血鬼的袭击,奥布雷也因此一病不起。随后鲁思文勋爵来到雅典照顾奥布雷,待病好后二人再次结伴同行。二人途中遭遇强盗,鲁思文身受重伤,临死前让奥布雷立誓隐瞒自己的死讯。随后奥布雷返回伦敦,得知妹妹已有了婚约,而她的未婚夫正是那已死的鲁斯文勋爵!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本书从人生、态度、工作、心灵等方面入手,探究淡定的奥秘,寻找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淡定的方法。
  • 劫修传

    劫修传

    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她是杀伐狠利的女杀手,腹黑妖娆,我行我素。一朝穿越为长安首富白家嫡女,本以为身在商贾之家,这一生便可安稳度日,惬意人生。却不料诡计暗杀接踵而至,白家三百六十五口棺材震慑长安城。皇权更替,皇帝逼婚,她淡眉一挑,轻颜一笑:“我嫁,但聘礼,我要这个天下。”当经历爱恨生死,天下人心,爱与怀念,相思与别离。涅磐重生时,谁主沉浮。【女强+腹黑+强宠】
  • 我的武魂是盘古

    我的武魂是盘古

    武魂,修行者力量源泉。历经两次失败,第三次觉醒的武魂,为盘古大神。开天神斧、混沌青莲在手,横推九天十地。次武魂三清冥河、十二祖巫、帝俊太一,横扫八荒六合,震彻万古时空。诸天万界,万族争霸,千古女帝,绽放震彻古今的绝代风华。如今历劫归来,重建天庭。白启,就是那个女帝身后的男人。